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 第三十七章 术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第三十七章 术

作者:一时疏忽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52:59 来源:23小说

李余只是有些奇怪,这樊稠刚跑到颍川,怎么立刻就要回头来打洛阳了。

如今洛阳之中被董旻带走了几十万百姓,其中不少都是达官显贵,洛阳也被焚烧一空,他们完全没有理由来打洛阳啊。

听到李余的疑惑,张辽赶忙解释道。

“如今两帝相争相执不下,袁绍言拥玺者帝,天下皆应。”

听到张辽的解释,李余这才明白了,这樊稠是害怕玉玺在洛阳之中被找到了,这才赶紧着急忙慌的带兵往洛阳杀来。

万一玉玺被在洛阳找到了,那他手中的刘协天下人是不认的,而如果天下不认的话,这一伙西凉集团就彻底成了跳梁小丑。

董旻虽然干啥啥不行,但起码还带着一大帮达官显贵,可以说半边朝堂都在董旻那里。

而刘辩虽然被扶下了帝位,但怎么说还有另外半边朝堂,还有李余这个名满天下的少府辅佐,也算得上是名正言顺。

唯有樊稠,他手中虽然有刘协,但却没有登上帝位,如今如果被刘辩在洛阳把玉玺找到了,他们可就成了人人喊打之辈。

只是凭借樊稠这样的脑子,怎么可能会有如此果断的行动?

在颍川还没有安顿下来,就跑来打洛阳。

李儒难道没有在长安,陪着樊稠跑去颍川了?

算了,不管这么多了,能够杀了自己的军阀才是好军阀,樊稠也好,董旻也罢,谁来都无所谓。

李余转头看向张辽问道。

“今樊稠在何处?”

“樊稠领李傕张济,一路自许昌出阳翟,距离洛阳不过三日路程。”

李余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

“此等不臣,我当亲往。”

张辽见李余要去,赶忙上前将李余扶住。

“先生何必亲往?来兵自有我挡之。”

李余转头看向张辽。

“不可,若一旦有失,我身死事小,洛阳失陷事大,百姓罹难,天子沦陷。”

张辽见李余这么说,也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

李余说的其实没有一点错的,如果他挡不住樊稠的话,樊稠就可以入主洛阳。

这洛阳被破,不仅百姓会被樊稠搜刮干净,连同天子与一众百官也会被劫走。

到时候樊稠就真成正统了,天下诸侯他们可任意废立。

这个后果太严重了,即便是张辽再自信也不得不谨慎。

张辽只能无奈的点了点头,但还是有些不放心。

“先生方才苏醒,身体……”

李余翻身从床榻上坐起,笑着开口道。

“已然无恙。”

听到李余这么说,张辽也没有办法,只能任由李余了。

李余从床榻上坐起,起身来到了屋外。

这是在洛阳城外的一间小院子,距离洛阳城并不算远,城外大批的百姓不断的搬着焦黑的物什,这些都是洛阳城内被烧毁的东西。

百姓见到被张辽搀扶的李余之后,慌忙向李余行礼。

李余如今找到了新的作死去处,正是高兴的时候,笑着一一与百姓打过招呼。

张辽见李余如此,不由得感叹道。

“先生当真是爱民如子,见百姓无恙则喜,遇危难则救。”

李余则是点了点头,才开始李余只想被杀之后,返回原本的世界,但是在经历洛阳火灾之后,心态却不由得已经有些转变了。

try{mad1();} catch(ex){}

“你所言,对亦不对。”

张辽听见李余这么说,赶忙道。

“请先生教诲。”

“所谓爱民如子,是将自己立于百姓之上,若真爱民,当与百姓一视同仁,而非视之为子。”

此时徐庶听到李余醒来了,赶忙跑到了李余的身边,听见李余的话后,赶忙开口道。

“先生所言极是,百姓只是尚未开智,并非愚昧无知。”

李余点了点头,指着徐庶道。

“元直原本不过是一介豪侠,好勇斗狠之莽夫,如今却也知忠君报国,此皆乃教化之功。”

听到李余这么说,张辽看着徐庶,抹着颌下的短须,点了点头。

徐庶却是有些不好意思,但随即却又开心的对李余道。

“先生,早知先生有教化之心,我等习先生之术,以此教化万民。”

李余听着徐庶这么说,却是有些疑问,我的术?我有什么术?找死之术吗?

见到李余疑惑,徐庶赶忙带着李余来到了洛阳城中一处大院之中,在院中蔡邕正趴在数捆竹简之中写着什么,神情极为专注。

就在此时一少女自另一间房中走出,边走边开口道。

“父亲,我已将数学篇誊抄三百,当够今日之用……”

话还没有说完,却看见李余与张辽还有徐庶等人,朝着李余就行了一礼。

“小女见过李少府。”

蔡邕听见李少府三个字,这才抬头看向李余,看见李余来了之后,赶忙起身朝着李余行了一个大礼。

李余赶忙将蔡邕扶起,蔡邕却是不管不顾道。

“邕先委身于贼,承蒙先生不弃,于危难之中舍命相救,邕每思及此,羞愧难当,余生愿为先生执笔研墨,还请先生时刻教诲,邕必不敢忘。”

李余却是一把将蔡邕拉了起来,指着蔡邕誊抄的竹简道。

“这是什么?”

听到李余的声音都有些颤抖了,蔡邕笑着开口道。

“先生有所不知,当初洛阳起火之时,百姓便是自己的住宅也都不管,自发前来先生家中,为先生挡火,因此先生所著之书籍,皆未曾毁弃,火灭之后,公台就带人将先生的书籍救了出来。”

蔡邕说到这里,徐庶接过话道。

“我与公台早就看过先生所著之书,然却不曾看懂,但当将先生家中物什搬出城外之时,这才发现先生的床下所堆砌的竹简。”

“竹简之中将我等不懂之物,一一进行解释,修习之后,顿觉先生之术环环相扣妙用无穷。”

蔡邕此时接过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