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 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迈的奥斯卡

影帝:我的娱乐时代 第四百二十八章 年迈的奥斯卡

作者:疑似风月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1:53:02 来源:23小说

程青松对张元君的专访内容,在今年奥斯卡开幕前三天,被他整理发布在他个人微博上,标题为《对话张元君——奥斯卡的游戏规则》。文章尺度略大,其中张元君隐隐瞧不上奥斯卡的情绪尤为引起网友的关注。特别是张元君那句“就纯粹的影像表达来看,欧洲艺术电影做的比奥斯卡要好”被陈青松用黑体着重标记。而张元君当时为陈青松详细解释奥斯卡的“游戏规则”,包括200万买入围,1000万买奖,2000万买大奖,以及对《艺术家》电影本身以及背后的哈维·韦恩斯坦的批评,文章只字不提。文章最后给出了张元君对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和最佳外语片五项大奖的个人预测。陈青松并不算大v,网友关注他这篇文章,虽对张元君的某些观点略有意见,但并没有在网上引起风波。每年奥斯卡前,很多人都会预测两句,评论两句,网友见怪不怪。但张元君看完文章,不禁苦笑。现在国内对奥斯卡对海外市场有一种谜之崇拜,好像谁能在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取得成绩,就成了华语电影的骄傲一样。有太多人靠在这颗大树上吃饭,即使张元君这个小孩揭开了这层羞耻的新衣,也不会有人承认,并且大众会很自觉地忘记。其实更多时候就像这篇文章,你说了,但我不发出来,或者掐头去尾,把我不想看的内容删了,你就跟没说一样。张元君看完这篇文章也就看完了,他本就不在意。但是他还是接受了微博的邀请,答应在奥斯卡之后,为其撰写一篇专门的评论。微博答应只要张元君不在文章里骂街,他们会一字不改,全文刊载。东八区时间27号早上8点,第8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开幕。已经申请破产保护的柯达无力支付高昂的剧场冠名费,被叫了10年的柯达剧院,几年无奈改名高地中心。张元君对本届奥斯卡没有任何兴趣,奖项他猜的七七八八,文章早就写好了,就等着颁完奖就直接发给编辑。刘艺菲见他靠在沙发上看书,好奇道:“不是奥斯卡吗,不看看?”“不看,没什么意思。”但刘艺菲想看,今天难得起这么早,就是为了看颁奖典礼。打开电视,屏幕上老帅哥迈克尔·道格拉斯正在颁最佳导演:“theoscargoestomichelhazanavicius.”“你看,我没猜错吧。”张元君放下书,“最佳导演给了《艺术家》,最佳影片也跑不了了。奥斯卡惯例,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不分家。”最佳导演之后,本届影后提名者梅丽尔·斯特里普上台颁发荣誉奖和人道精神奖,随后比利·克里斯托引出纪念去世影人环节。接着,上届影后,带球拿奖的娜塔莉·波特曼上台颁出影帝奖:“得奖的是,让·杜雅尔丹,《艺术家》。”“又中一个。”张元君道。让·杜雅尔丹是法国人,这是他第一次提名奥斯卡,首提即中,喜悦非常。他上台第一句话就是:“iloveyourcountry.”引得全场大笑。让·杜雅尔丹致辞下台之后,上届影帝科林·费斯上台颁发最佳女演员奖:“得奖的是,梅丽尔·斯特里普,《铁娘子》。”“没有任何惊喜。”张元君起身,想走。“坐下,陪我看完。”刘艺菲道。现场的播报说,这是她第17次提名奥斯卡,第三次获奖。“她好厉害啊。”刘艺菲惊叹道。“是很厉害。”但不知道为什么,张元君就是不喜欢她。梅丽尔的演技毋庸置疑,可说是当世演技最好的女演员之一,但在张元君的评价里,国际影坛上至少还有4位女演员可与她一较高下,她们分别是:法国的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朱丽叶·比诺什、英国的海伦·米勒、澳大利亚的凯特·布兰切特。而他最喜欢的是法国那两位。颁奖典礼进入尾声,汤姆·克鲁斯宣布最佳影片归属《艺术家》。张元君给邮箱设定个定时发送,就出门去剧院排练了。“啊,真没意思,没一点惊喜。”刘艺菲看完也觉得没劲。下午2点半,微博电影刊出张元君的文章。这是篇输出情绪的文章,攻击性拉满。标题就叫《奥斯卡进入老龄化:无聊,尿点多》。张元君第一句就给本届奥斯卡定了调子:“这又是一届没有任何悬念的奥斯卡。没有意外,没有黑马,没有大跌眼镜,也没有眼前一亮。”张元君在文章中攻击老白男的口味:“奥斯卡评委的平均年龄高达62岁,而且,40岁以下的评委不到2%,60岁以上的评委就占到了54%。学院一共有5783名评委,其中就有3122名60岁以上的评委。该如何指望这3000多名老人能够欣赏《社交网络》,所以,第83届最佳影片是《国王的演讲》而不是呼声更高的《社交网络》得奖。同样,这3000多位老人也不可能会喜欢更符合年轻人口味《龙纹身的女孩》《危险方法》《亡命驾驶》等影片,后两部电影奥斯卡甚至连个提名都没有。”随后痛批《艺术家》投机:“因为它在很多方面迎合了老男人的心理。对老男人来说,默片时代距离他们并不遥远,很容易在心理上有亲近感。电影中那种‘一个男人突然间就不适应这个时代’的状况特别能打动老男人的心。”接着暗讽美国没文化:“美国人对巴黎的崇拜是最严重不过的了,《艺术家》是一部法国电影,有着浓郁的法国腔。奥斯卡最佳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左拉传》《琪琪》都是纯巴黎片,首部奥斯卡片《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