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马踏天下 > 第633章 定州第一兵工厂

马踏天下 第633章 定州第一兵工厂

作者:枪手1号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3:59:47 来源:9书院

决定了行动计划,王琦将所部一分为二,自己率八百余骑特种大队队员直插巴颜喀拉,去那里汇合祈山的三千白族精兵,堵住秦明的去路,而姚长风则以二百名特种队员为核心,控制指挥附从的三千蛮骑,自后兜秦明的屁股,立争将秦明圈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加以歼灭。

而在王琦出发的时候,定州的李清开始了他的巡视旅途。第一站便是抚远。

昔日的抗蛮第一线,也是蛮族入侵的重灾区如今已完全变成了定州治下的内地,不说现在草原和室韦皆在李清控制之下,外面已无敌手,单是上林里雄城在前,抚远也已经不需要在驻扎士兵,杨一刀的选锋营调走之后,这里只剩下了一个翼约五百士兵,主要的任务也转向卫护不断扩张的匠师营。

鉴于匠师营在定州的重要地位,虽然这里驻兵不多,但负责安全的军官级别却比较高,是以前杨一刀在选锋营的副手,明威将军朱辉。他有权在紧急情况下,征调整个抚远的地方警备力量,以及抚远的预备役士兵,拢共加起来,也有数千之众。

抚远以前是军事重镇,军事设施比较齐全,建有较大的军械库,朱辉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将数千临时征召的士兵全部武装起来。

而李清当年在抚远修建的棱堡,因为没有战事,已是没有了实用价值,当地官员已将其拆除,修筑棱堡所有的巨大石块,则被用来修建了当地居民的民居,当然,官员们也不能无视这里曾是大帅战斗过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大帅崛起的地方,所以在拆除的棱堡之上,一左一右竖起了两块石碑,而所有的石块也是别具匠心,是当年在战斗中受损较严重的数块拼凑而成,上面的累累伤痕似乎在诉说当年战事之激烈,而在石块之上,则刻满了密密麻麻的名字,皆是当年的常胜营在抚远战殃的士兵姓名。

如今,这两块石碑已成了抚远的一处名胜,本地百姓总会在逢年过节之时,献上一束鲜花,已纪念当年为保卫抚远而牺牲的战士。

李清到了这里,当地官员自然不会忘了请李清到这里来。清明节刚过去不久,两块石碑前,堆满了尚未枯黄的鲜花,李清抚着石碑,看着上面密密麻麻地名字,感伤地道:“董明洋,这件事你做得很好,我们不能忘了他们,抚远更不能忘了他们,如今抚远县的安静,祥和,富裕的生活,就是这些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董明洋如今是抚远县令,听到李清夸奖,不由心花怒放,赶紧道:“大帅说得极是,如今抚远百姓每每逢有节气,都会来祭祀这些英烈。每到当年大帅率军击败蛮军的那一天,下官还会组织百姓在这里举行一些庆祝活动。”

李清笑笑,“庆祝一下是可以的,但是不要糜费资财,现在我们还是很穷的,要把钱用在刀刃上。”

董明洋连连称是:“大帅放心。”

看着上面的名字,李清忽地记起一人,当年这个人曾给了他极深的映象。“董明洋!”

“下官在!”

“这上面刻上了当年吕大兵将军所统辖的选锋营阵亡士兵么?”

董明洋有些为难地道:“大帅,当年常胜营有兵册,阵亡士兵战后都能统计出来,但当年的选锋营没有这个啊,时过境迁,实在找不到这些士兵的姓名,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阵亡了!”

李清点点头,“可惜了,但是有一个人你要将他刻上去,还要将他刻在第一个!”

“大帅,此人是谁?”

“他叫冯简!”李清道,当年那个白发苍苍的一介书生,亲立城头,擂鼓助阵,在吕大兵冒险出城中计后,就是他组织起剩余的士兵和抚远百姓,血战数天,楞是让抚远城挺到了最后。可以说,没有这个人,就没有当年李清击败完颜不鲁的丰功伟绩,更不会有后来的一步步发展了。

这个名字对于定州官员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既然大帅说了,那就必须得毫不犹豫地照办,“是,大帅!”董明洋道,“下官回头就办!”

李清点点头,后退了数步,深深地向着石碑弯下腰去,李清深鞠躬,跟在他身后的文官武将却已是忽啦啦地跪倒了一片,更远处无数的百姓也跟着跪了下来。

“魂兮,归来!”李清轻声道。

乖巧的董明洋早就为李清备好了鲜花和三柱清香,李清将花轻轻地放在石碑前,再点上香,插在碑前,“弟兄们,常回家看看!”

祭拜完阵亡的老弟兄,回到县衙,听取了董明洋对治理抚远的一系列汇报,李清只给了董明洋廖廖几句话,“为治之道,当在务实,不尚虚名,需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穆,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借财用,兴工商广开财源!”

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但却是极大的一篇文章,随同李清巡视的骆道明赶紧对随行的书记官道:“将大帅刚刚所说的全部记下,飞马传回内阁,请路大人,燕大人对每句加以注释,然后制成文卷,下发各地官员!”

而董明洋更是牢牢地记在心中,骆道明此举,不谛是将大帅刚刚的这几句话要当成治理整个定州辖下的基本政策了,而以骆道明现在的内阁大臣的身份,基本便已敲实了此事,一想起这个即将颁行的政策是在自己这里由大帅亲口颁下的,董明洋心里便乐滋滋的,大帅的这些指示肯定会载入史册,而自己,也可以跟着沾沾光啊。若干年后,当有人看到这些东西,必然会知道这是在抚远县所发,而当时的抚远县令正是自己,这也便跟着名垂史册了,心里一时美得没边儿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马踏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马踏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清之所以将巡视第一站放在抚远,重要的原因便是匠师营在抚远,而因为匠师营的存在,抚远便成了李清治下一个极其重要,不能出任何决外的地方,定州数十万大军的军械,百分这六七十都产自这里。

如今的匠师营,已发展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各个作坊,工厂占地方圆数十里,而家属们早已迁离了原来的居所,搬到了抚远城居住。现在的匠师营拥有数万匠师,光是五星大匠师都有上千人,这些人有些是一线负责指挥制作的,有的是专事研发的,已形成了极为完备的网络,定州对于这些在大楚原本地位极其低下的匠师给予了极高的礼遇,不仅薪俸极高,一位五星大匠师的薪俸,便是如今的抚远父母官董明洋也是比不上的,而且一旦有了重大发明,定州更是不惜授于官身。这对于这些匠师来说,不谛是鱼跃龙门,从此便踏入官宦之途。

这些政策促使了匠师营所有匠师极高的工作热情,创新不断,发明日日不绝,哪怕是有些发明并不实用,但李清也毫不吝啬地予以奖励,对于李清来说,那怕你发明了九件毫无利用价值的东西,但只要你在不断地摸索,便能在不断地失败中寻求经验,然后能做出一样有用的东西,那定州也就赚大了。

这保证了李清的定州在军械上始终领先了整个大楚一个时代,哪怕现在有些东西南方和洛阳都开始仿制。

“我们一直在被模仿,但我们却永远不会被人超越!”李清曾这样评价两位大敌对定州很多军国利器的仿制。

在骆道明,朱辉,董明洋等官员的陪同下,李清站在匠师营的大门口,看着匠师营这三个当年自己亲后书写的大字,感慨不已,就是从这里运出去的一批批武器,助自己打下了偌大一片江山。

“现在匠师营其实已经不能叫一个营了,他的规模,他的作用,他的地位,早已超过了我们一个主力战师。”李清道:“来人啊,笔墨伺候!”

现在的匠师营主管,是在任如清被破格提拔为工部尚书之后,新派下来的,叫赵三山,听到李清的话,不由大喜,大帅这是要拔高匠师营的地位了,当下一迭声地赶紧吩咐手下取来笔墨,亲自挽起袖子,替李清磨墨。

提起笔来,李清思忖片刻,挥毫写下:“定州第一兵工厂!”

兵工厂什么赵三山不太懂,大概就是造兵器的地方,他看重的是那第一两个字,当下如获至宝地捧起来,大声道:“来人,请最好的师傅过来,将大帅的墨宝拓印,校刻,挂在大门上,这一份装裱好了,仔细地收藏起来!”

匠师营里最不缺的就是最好的师傅,这里,各行各业,什么样的师傅都是最好的,片刻之间,定州第一兵工厂的匾牌便挂了起来,至于原来匠师营三个大字的招牌,早已被骆道明吩咐人收了下来,笑眯眯地笑纳了,李清的书法可也是一绝,原来这三个字的墨宝早已遗失,这副匾牌可就是绝版了,其它人也想要,奈何这里除了李清,骆道明便是头号人物了,那个敢与他争,只能暗自腹绯,心道你骆大人天天与大帅相处,获得大帅的墨宝的机会不知有多少,何苦与我们相争呢!

骆道明可不管这些,大帅来日是要当皇帝的,这样的墨宝自己只嫌少,哪有嫌多的,更何况还是绝版!

――――――――――――――

不知不觉,马踏已写了两百万字了,从我开始写马踏,到现在已有一年了,从上传开始算,也有了十个月,是书友们的鼎力支持,才有了马踏今日的成绩,在这里枪手向大家鞠躬道谢,感谢各位。感谢unnamer,游金,邀人来看书,锻心斋,书友100122...,千年化石,**为期,风晓月明泪,书友110512,以及我的TOP500,感谢那些一直支持我,但却不为我所知的书友们,谢谢你们!枪手会更加努力的。

喜欢马踏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马踏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