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第437章 李隆基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第437章 李隆基

作者:肥鸟先行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4:16:11 来源:9书院

宰相李麟入了剑门关之后,就直接向上皇所在的成都。

世人都说当今盛世有扬一益二的说法。

扬就是江南的扬州的,治所是扬州城。益州的治所就是成都城,足以可见成都的繁华。

蜀中平原天然的隔绝作用,让这里一直都是中原避祸的最佳地区。

而蜀中的自然环境本来就还不错,蜀锦和江南的丝绸一样,都是外国客商争抢的大唐特产。

等到进了成都城,李麟也感慨这要比凤翔府繁华多了。

不过紧接着李麟也开始感慨,上皇果然是老了。

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登基的,可是安禄山叛乱之后,李隆基只想要让禁军护送他到安稳的蜀中,都不肯留在中原主持平叛。

这足以见得这位执掌大唐盛世的皇帝,早就已经没有了进取之心。

儿子在灵武登基,李隆基也是事后下诏退位,这时候天下人都知道,李隆基已经没有胆气去亲自领导平叛了,只能将皇位禅让给儿子去平叛。

十月中旬的成都城已经有了寒意,李麟命令手下摆开宰相的仪仗,从成都城的正门进入了城内。

只看到一个老年的太监拿着拂尘,站在成都城门口等待李麟。

见到这个老年宦官,李麟立刻下马叉手说道:“高大将军。”

跟在随从中的玩家胡瑜,抬起眼看着这个老太监,原来这就是李隆基身边最得宠的宦官高力士啊。

高力士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宦官,曾经也是权倾玄宗朝廷的关键人物。

但是此时高力士和上皇一样都垂垂老矣,他垂着眼睛对李麟说道:

“杂家奉了上皇的旨意,在这里等待李相,请随我入宫吧。”

此时的高力士依然摆出一副帝国内相的气势,李麟也不敢造次,将马的缰绳交给了胡瑜,自己亦步亦趋的跟在高力士的身后。

果然权力也是有惯性的,光是高力士的这个气势,就要比李亨身边那几个宦官要强上不少。

不过胡瑜也知道,依附于李隆基的高力士,如今也不过是个纸老虎罢了,所谓的气势不过是强撑着而已。

随着高力士来到了上皇居住的成都城里的行宫,李麟这才拿出了皇帝的旨意,交给高力士说道:

“这是唐军长安的捷报!如今长安光复,陛下请上皇回銮长安,以全孝道!”

回銮长安这句话一说出来,立刻引起了守卫行宫的禁军士兵的注意。

长安是大唐的都城,护送上皇离开长安的禁军士兵,大部分都是长安的土着。

蜀中虽然好,但是哪里有家里好啊。

更不要说长安是大唐最繁华的城市,区区巴蜀成都城,就算是天下富庶之地,也没办法和长安相提并论啊。

李麟这么一嗓子,高力士只好接过了李麟带来的圣旨。

“咱家去向圣人禀告。”

过了一会儿,行宫的大门洞开。

白发白须的李隆基亲自走到了行宫门口,拉着李麟的手说道:“吾儿光复长安,此乃我大唐中兴之兆,回长安,回长安!”

看到上皇明确答应返回长安,禁军立刻欢欣鼓舞,纷纷跪在地上赞颂上皇英明。

胡瑜藏在李麟的随从中,看着这个满头白发的枯瘦老者,这就是统治大唐盛世的李隆基?

胡瑜摇了摇头,没有了权力光环的加持,李隆基也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翁罢了。

接着李隆基又将珍藏的蜀锦赏赐给这些禁军士兵,特别厚赏了勒死杨贵妃的禁军将军陈玄礼。

整个行宫快速的运转起来,返回长安开始进入倒计时。

就在大唐的上皇准备返回长安的时候,南诏王庭中走进了一名吐蕃使者。

南诏国主阁罗凤坐在王座之上,左右站着南诏的清平官,也就是南诏的宰相。

为首的清平官是一名身穿汉人服饰的大臣,这是南诏的首席清平官郑回,也就是南诏的首相。

吐蕃使者非常倨傲,他手持木简对着南诏国主说道:

“英明的赞普钟,唐家在陇右和吐蕃开战,被伟大的天神赞普降下了天罚,天神赞普再一次击败了唐家的进攻!”

“冒犯天神赞普的行为必须要受到惩戒,天神赞普要求南诏和吐蕃一起进攻唐家。”

赞普钟,就是赞普弟弟的意思。

在天宝年间大唐两次进攻南诏,最后都被南诏全军覆灭,大唐和南诏已经是死仇了。

其实阁罗凤并不想要和实力强大的大唐开战,但是他没有选择。

阁罗凤最大的愿望,就是苟在大唐和吐蕃两个巨无霸之间偷偷发展,最好能两边讨好两边吃好处。

只可惜南诏的位置太尴尬了,地理上南诏和吐蕃高原相接,南诏境内多山,但是对于善于山地作战的吐蕃人来说,南诏并不难征服。

之所以留着南诏,一方面是需要一个和大唐之间战略缓冲的势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南诏这片多山的领地实在是太穷了,穷到连穷兵黩武的吐蕃人都看不上的地步。

虽然是看不上的,但是在大唐内乱的时候,吐蕃依然让南诏国主接受了赞普钟,也就是赞普弟弟的称号。

同时要求南诏的继承人到吐蕃赞普庭学习,实际上就是扣为人质。

将吐蕃使者送下去之后,阁罗凤对着自己的首相郑回问道:

“老师,吐蕃是在陇右吃了大亏吗?要不然怎么会拉着我们从南面进攻大唐?”

阁罗凤是南诏的开国之主,自然不是普通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时代消息闭塞,更不要说南诏这种地方。

而吐蕃在吐谷浑战败之后,一直都没有宣传这场战争,甚至还反向宣传吐蕃在陇右大胜。

李炎也不想要暴露实力,也没有将收复吐谷浑的消息大加宣传。

所以现在诡异的情况发生了,明明是吐蕃大败丢了吐谷浑地区,却在吐蕃宣传成了北境战事的大胜。

吐蕃不少武士和平民,依然相信吐蕃还是战无不胜的,又从大唐那边抢来了不少土地和奴隶。

吐蕃上层对于丢失吐谷浑地区也是只字不提,只是清算了尚绮心儿所在的没卢氏家族。

郑回点头说道:“吐蕃一直垂涎陇右河西,如果北线战事顺利,他们绝对不会联合我们进攻西川的。”

虽然阁罗凤和郑回对吐蕃情况的预判已经很大胆了,但是他们也绝对没有想到吐蕃会遭遇那样的惨败,甚至丢掉了整个东道的吐谷浑地区。

但是吐蕃赞普命令他们出兵进攻大唐,阁罗凤又不敢不答应。

南诏的国力还很弱小,只能在吐蕃和大唐之间夹缝求存。

阁罗凤看着郑回问道:“郑师,我们南诏要怎么回复吐蕃使者?”

郑回是大唐的进士,在天宝大征南诏的时候被俘,后来被阁罗凤尊为老师,在南诏做了清平官。

郑回说道:“吐蕃驱赶我们进攻大唐,这是抱着渔翁得利的想法,但是王子在吐蕃王城,不听从吐蕃的命令,恐怕也要有兵灾之祸。”

阁罗凤有些烦躁的站起来。

只听到郑回继续说道:“这大唐还是要打的,但是什么时候打,出多少兵打,怎么打还是有讲究的。”

阁罗凤连忙点头。

郑回说道:“不宣而战,那是不义之师,我们应该派遣使者前往西川,告诉大唐我们要进攻西川的原因。”

阁罗凤愣了一下,连忙说道:“秒啊!”

郑回又说道:“南诏地狭人少,只能派遣五百罗苴子,再加上两千附庸唐兵攻打西川。”

罗苴子是南诏最精锐的重甲步兵,五百罗苴子可以向吐蕃表示自己的重视。

而这些附庸唐兵,多是天宝大征,大唐远征南诏后被俘归顺的唐兵。

这些唐军其实早就想要返回大唐了,肯定无心攻打大唐。

让五百罗苴子,带着和两千附庸唐军进攻西川,只需要在边境摆出作战的姿态,就能够对吐蕃交代过去了。

阁罗凤再次喊了妙,他立刻命令郑回起草命令,同时将南诏要派遣五千精锐攻打西川的消息告诉了吐蕃使者。

吐蕃使者满意的离开,南诏的军事动员也开动了起来。

大唐剑南道西川节度使的治所就是成都,此时的西川节度使是被皇帝贬谪出凤翔府的前任宰相韦见素。

成都城内,陷入到以一种奇怪的氛围中。

上皇和禁卫军也要返回长安了,成都城内的百姓有些不舍。

但是自从上皇和近卫军迁播到成都后,成都为了供养他们也承担了极重的赋税。

对于上皇的离去,成都百姓抱着一种奇怪的思绪。

在上皇宣布要离开成都,返回长安之后。

西川节度使韦见素立刻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宴会上,年迈的上皇坐在御座上,在两盏淡酒下肚后,竟然让高力士拿出古琴,亲自弹奏了一首《霓裳羽衣曲》。

一曲奏罢,李隆基抱着高力士举杯痛哭,在场的宰相李麟,西川节度使韦见素也都流下了眼泪。

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却没有落泪,只是带着手下军士在一旁高声唱和行着酒令。

从蜀中返回长安还是要走一两个月时间的,这时候动身正好可以和皇帝一同返回长安城。

宰相李麟和禁军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再次劝谏上皇快点动身,上皇“欣然”同意,立刻宣布回銮长安。

禁军护卫着上皇,立刻从成都城出发,返回他们的故都长安。

而李麟的向导胡瑜,则在李麟的推荐下,拜入韦见素的西川节度使府担任了一名小吏。

喜欢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