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 > 第154章 广亮的美好生活

“小罗汉阵?”

陈云坐直了身子,看向温姫:“给相公说说,到底什么情况?”

纵然广亮大和尚已经说出三十六小罗汉困阵,温姫这并未放在心上,既然陈云问起,她便细细说来。

“相公,是这样的。

文妖,虽是妖,但未曾伤害无辜人命之前,也属文脉一系。

文脉霸道,如果细说的话,天下执笔写字之人,皆为文脉之属。

纵使道佛等外法,落墨于文字者,也系文脉所属。”

这么一说,似乎有些道理,但是,是不是有点牵强,陈云心里有些意味地琢磨着。

只是广亮大和尚他们并没有出言反对这个说法,可见就连佛门也是默认这么个说法的。

温姫又继续说道:

“但文脉又极其傲气甚至可以说是霸气,道佛等外法虽为文脉所属,是因为文脉摒弃。

文脉极其独特,是融于国运,又融于百姓中。

国运与百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时,朝野文脉便融为一体。

但若是朝廷不得民心,与百姓离心离德时,朝野文脉便分为两端。

但无论文脉怎么分,都与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惟此人生修行之根本。

故而,于文字中有所执着者,有所悟者,与天下百姓有所贡献者,皆得丝缕文脉气运。

妾身虽死为鬼,但对文字有所执着,所执着者为心中雨巷,在物与不物之间,亦在悟与不悟之间。

这是一种心境,可落墨于文字,在故事中流传开去,让闻者,若机缘到了便可有所得,有所悟。

这便是妾身于文脉之贡献。

于是,得文脉气运化去鬼身成了文妖。

但外法不同。

像道门虽多为独善其身之辈,如其中一脉曾言: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但也说:取一毫而损天下,亦不为也。

虽不拔一毛利天下,但亦不取一毫而损天下。

虽独善其身,但其在秩序之内,故此学派微益而无害,文脉对其稍有些宽容。

其余学派,无论丹鼎还是符箓,修行时皆对天下有索取之嫌,却又独善其身。

镇压天下之文脉认为,人一出生,便欠这天下百姓的因果,若不还回来,欠多少,于修行时,那边加倍的要回来。

故而修行人,通常有种种劫难。

若想修有所成,需得还债。

于是道门中人常行走天下积德行善,以攒功德替自己或者宗门还债,让自己或者宗门其他修者无债一身轻,修行时一路坦途。

佛家,更是如此。

道家尚且说孝,虽说出家,但未曾说断绝血脉亲缘,若父母尚在,有条件还是要时不时回家尽孝的。

甚至有的可以婚丧嫁娶,延续血脉。

但入佛门,便斩了六根尘缘,于此亏欠父母宗族,亏欠家国天下。

修行时,多与百姓索取。

但佛家取民信之心,以抵功德,走取巧之路。

是以为文脉所不喜,但似乎也有导人向善之意,倒也能容,但终究不喜。

如此,文脉以天下亿兆百姓为根基,对普通外道皆有压制之能。”

陈云,九姑娘和左老头这算是开了眼界了。

这种事情,他们如果一直生活在郭北县,恐怕是连听都未曾听说过。

可能就连在牢里面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的诸葛卧龙,也未曾对这方面有所深究。

毕竟他不是修行中人。

温姫说到这里时,便笑了:“几百年前,寒山寺的老和尚想收服我时便有些无能为力,到最后只能困住我。

便是因为我身上有文脉之力,佛法对上文脉之力只有被压制,除非超越我太多,来个真罗汉或者来个菩萨。

但佛法不行,并不代表阵势不可!”

说到此处,温姫一指外面这几十个和尚:“阵势,以自身为基,接引天地大势,以形成困杀迷惑之局,挟煌煌天地之威镇杀强敌。

比如这罗汉阵,便是借传说中之灵山诸罗汉之力,布下的阵势,一般的敌人自然是无法抵挡。

几百年前,我便是被十八罗汉阵给困住,才最终被迫答应老和尚的要求。

几百年了,几百年沉湎于文字以及心境中,还有流传于世上妾身的故事,对于一些喜爱诗文之人的引导与开悟教化,身上的文脉之力越发的浓厚。

想来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寒山寺的和尚们可能认为,几百年前的十八罗汉阵怕是困不住我了。

而一百零八大罗汉阵又似乎有些大张旗鼓。

所以现在派出来的,是三十六小罗汉阵,这阵势的威力,比起几百年前的十八罗汉阵怕是要强许多,这应当也是他们此行颇为有信心之原因。”

听到这里,陈云以及九姑娘和左老头算是听明白了。

九姑娘上前两步,轻轻拉住她的手:“妹妹放心,你既然进了陈家的门,那对我们来说就是一家人了。

一家人,自然不会让你独自面对。

是吧?

阿公!相公!”

左老头自然没话说:“你作为后宅主事之人,这后宅之事,自然是你做主!

阿公并无话说!”

话都让他们说完了,陈云还说什么呀?

按理说,刚才九姑娘说的那句话,不是应该是自己的台词吗?

现在被抢了台词的陈云只好道:“以后介绍自己时,一定要说相公名字时,不要用化名。

直接报我的真名就行,特别是面对修行中人时!

但平时能低调尽量低调。

另外,婉瑜说的对,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遇到问题时,自然是要共同面对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说完,手里已经出现一把长刀,差不多一丈长的山神兵现在已今非昔比。

当初刚到他手上时,这刀还是锈迹斑斑,如今锈迹尽去,寒光凛然。

光是这锋锐摄人之气势,便能让人慎重对待。

刀一在手,本来一副温文尔雅之相的陈云,瞬间如同变了个人一般。

如果此前只是一个书生模样,那么如今,光是感受着煞气不看人的话,怕是心里会想这人,手上应该有个百八十条人命了吧!

几次在刀法以及武艺上的顿悟,让陈云以非旧日吴下阿蒙,举手投足间,给广亮大和尚等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温姫轻轻按住了九姑娘拔刀的手,对着陈云笑道:“相公说的是,只是现在还不用阿公与相公以及姐姐出手。

几百年前,我对付十八罗汉阵是有些吃力,并且还被困住了。

那是因为妾身那时刚成文妖,实力偏弱。

几百年来,我有无数次可以离开,但却没离开,不是因为忌惮寒山寺,而是没到机缘。

如今,相公来了,妾身的机缘已到,解开了心结。

自然不会再卷恋这雨巷。

至于这罗汉阵,不管是十八罗汉阵还是三十六罗汉阵,又或者是那一百零八罗汉阵,于几百年后的我而言,并无太大区别。

只因,这几百年来,我深研易经。

《易》虽不能说是众经之首,也是差不多了,只要研究通透了,对付这区区罗汉阵,自然不在话下。

最重要的是,对于成为相公妾室的我而言,这正是所引来的西天灵山罗汉之力,似乎有些浅薄了!”

温姫这话,九姑娘知道说的是什么,左老头和陈云当然也清楚她说的是什么。

但是广亮大和尚,以及他身后的武僧,似乎并不知道眼前这文妖所恃为何,听闻对方鄙薄西天灵山罗汉之力,瞬间大怒。

“与你好好说话,你竟不懂感恩,不知好歹,那我等便迫不得已使那金刚怒目降魔手段了!

我佛门护法金刚,此前也是世间各方大妖,自持身份。

但到最后,还不是乖乖的入我佛门,受那护法神之供奉!

寒山寺前辈法师慈悲为怀,容忍你之任性,但如今几百年了,你仍不知悔改,依然祸乱天下,那么我寒山寺就容不得你继续放肆了!”

这叫场面话!

不管是真是假,他人与自己信或者不信,作为正义的一方,必须要将这场面话说出来,将道德高地拉到自己脚下。

佛法降魔,以免妖魔祸乱天下,自然是正义之举!

至于这妖怪,手上是否有人命,是否害过人,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佛门需要强大的妖怪作为护法神,降服和奴役越多强大的妖怪,佛门的力量就越大。

降服的妖怪,最好是龙凤之属。

佛门在中土,一直处于皇权以及文脉之下,这让灵山一直很不满。

所以便有了文殊菩萨降伏五百条龙去西方灵山的传说,而且入的还是八部天龙众,并无什么太高的果位。

龙乃世间皇权之象征,亦是国运之象征,灵山菩萨能降龙,那么佛陀自然也就能降服世俗皇权,人道国运。

所谓民心即天心,如果当中土所有百姓都认为,灵山佛陀降伏世间皇权不在话下,人族的皇帝面对佛陀时要顶礼膜拜时,那么这人族气运就彻底镇压不住佛门了。

到时就可以谋划整个人族气运。

这就是算计之一!

文妖也是!

起初寒山寺,只是将这文妖的所在藏着掖着,自己每年捞点好处,帮门下弟子过些修行中的坎坷。

但没想到消息,不知道怎么走漏出去。

消息走漏出去后,上头就传来了个意思。

文妖是文脉之属,那么佛门将文妖给降服了去,在给一个低贱的护法神位,然后宣告天下,文脉在佛门中的地位也就那样。

天下众生都是愚昧之辈,但民心是洪炉,亦是天心,好哄骗!

骗得天下众生皆以为,文脉在佛法之下时,文脉就再也压制不住佛法了。

这也是算计。

所以文妖不容有失!

他们三十六小罗汉阵,只是打前哨的。

如果成功的将文妖带回寒山寺,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不行,那么迟滞她离开的脚步也是好的,不只是温姫会推算,佛门就算是不学易经,也有他们的推算之法。

比如佛门六神通之宿命通。

这门神通虽然难修成,寒山寺中没有修成的,但佛门人才济济,自然有涉及宿命通之人。

当得知文妖之消息后,那么一推算。

便马上知道,如若不采取行动的话,怕是最近这几日一过,佛门就要失去这个文妖了。

于是,寒山寺才会派出广亮大和尚领着三十几个武僧,前来堵住温姫。

“布阵!”

广亮大和尚一声沉喝,在他身后早就蓄势待发的众和尚,应声摆出阵势。

其实,温姫的宅院秀气,但是场面不大,亭台楼阁,小荷塘,非常雅致的分布,确实没有一片广阔的地面可容许眼前的这些大和尚摆阵。

但阵法一物,可因地制宜,随机应变,而非生搬硬套,只要根不变,其形态可千变万化。

所以,陈云等人算是开了眼界的,看见这些或精壮瘦高,或手长脚长,又或高体胖如猪的大和尚们,有的站在平台之上,有的立于荷花之巅,又有的横卧在景致梅枝的桠叶之上。

但不管如何,这些大和尚遵从着某一个规律,站在特定的位置,似乎让所有的和尚互相之间形成了什么联系,将他们一家人围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些和尚们全部到位之后,起初平平无奇的他们瞬间连成一片,气势坚如磐石。

甚至在那阵势上方,似乎有着密密麻麻的罗汉虚影俯视下方。

是十八罗汉还是三十六罗汉?

又或者是一百零八或者五百罗汉?

不知道,陈云也没空去数,因为罗汉困阵已经发动。

这些大和尚的目标是温姫,可是很明显,他们的困阵,连陈云几人也一同困了进去。

陈云没动。

九姑娘也没动,左老头当然更没动,不过墩子始终坐在左老头边上。

他们没动,是因为这是温姫要求的。

“相公,几百年了,我想再会一会这罗汉困阵!

这几百年来,妾身也并非原地不动!”

陈云点头,给予了温姫足够的尊重:“那你试试,实在不行,我们再上!

咱们家,最不虚的就是道佛两门的法术!”

温姫温柔的点头:“妾身明白!”

所谓山水有意,山水并非指的是真正的山水,而是山水画。

山水画重意而不重形,琴棋书画,经策大义,自然是文脉的根基。

温姫心中有诗,所以才入了文字的雨巷,文字的雨巷中有情,有悲,有感怀,有不舍。

这些情怀,与佛门说,那叫贪嗔痴、怨憎会,求不得舍不去,唯心神蒙昧也!

只需去六根,消三千烦恼,绝眼耳鼻舌身意。

世间尘缘种种,贪嗔痴、怨憎会,求不得、舍不去,这些情绪都通通看破摒弃,才能得大自在大智慧。

有人说,若无了这些凡人情绪,与石头何异?

但无论如何说,和尚想要修成果位,必须要摒弃这些情感,不敢沾染半分七情六欲,方能在修行路上勇勐精进。

而如今,这院中,似乎已经不是院中。

而是一条雨巷,雨巷尽头有一花楼,花楼上有美人,与美人对坐者,是我!

我,有本我、非我,与无我。

但无论是哪一个我,那都是我!

和尚似乎已然不是和尚,只是一个普通的用才情与银钱让花魁入得了眼,然后亲自请进花楼之内听了清雅的琴曲之音。

广亮大和尚,此时满头鬓发扎的发髻中规中矩,他似乎从未见过如此美貌的女子,或许也只有这么美貌的女子才能出现在这花楼当中。

毕竟,这是全城所有青楼的头牌中竞争出来的当年花魁。

“公子,对这次的考试,是否有信心?”

花魁轻轻给他斟酒,然后举起自己的杯子与他相饮。

广亮此时,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赶考的学子,而面前的花魁,是他惊为天人并且引为知己的红颜。

他感觉,若不是要考试,他宁愿每日都在这花楼之内,与眼前的美人日日夜夜在一起。

他终于知道,为何史书上常说,芙蓉帐暖,从此君王不早朝。

他如今也有这个错觉。

“小生苦读数十载,便是为了在金銮殿上金榜题名,这从中每一次考试的关卡,都是对我的磨练。

如今进府城赶考,来的匆忙,并未带够足够的银钱给你梳拢赎身。

待我考完试,再让家里把钱给寄来,帮你赎身,一起还家,如何!”

却未想对面的美人嫣然一笑:“郎君说的哪里话,给自己赎身的银钱于我而言并非什么大事!

难的是,我为何要替自己赎身?

直到遇见郎君,我才知道何为一生一世一双人,何谓对未来的幸福憧憬!

郎君莫要担忧,我这就去跟妈妈说,要为自己赎身!”

府城一试,广亮高中了举人解元。

中了举人解元之后,便是不再考进士,举人亦可做官了,虽然按照潜规则而言,举人当官最高高不过六品,但这已经脱离了底下阶层。

这让广亮欢喜不已,比他更欢喜的,是自己赎身后跟着他的那名花魁。

举人榜,算不得金榜题名。

青楼女子,哪怕是花魁,俩人之夜也算不得洞房花烛。

但是广亮很满足,以解元的身份领着美人回乡,父母欢喜的不能自已,光是宴请乡邻的流水席就足足摆了三日。

父母不知道身边的美人曾是花魁,对其也并没有什么看不惯的,一家子人和和美美。

又过了三年,当年的花魁已经成了素手调羹妇,还为他生下了两儿一女。

在这一年,广亮中了进士,不知道是什么运气,刚考上进士居然出了个实缺当官了,虽然只是一个七品县令。

但是,一个进士实缺出一个七品县令,已经是很好的职位了。

这个时候,父母健在安康,妻子美貌温柔,儿女绕膝,日子和美的很。

人生美满啊!

这时,广亮心中不知道怎么就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念头【有这样的生活,鬼才愿意去当和尚!】

文字的雨巷,又何尝不是人心的雨巷。

喜欢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人在聊斋:开局炖了讨封黄皮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