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称雄 > 第280章 三十六镇

明末称雄 第280章 三十六镇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6:37 来源:9书院

“扬帆,启航!”

珠江口,挂着日月旗、九头鸟旗和九头蛟旗的大明湖北新军乘坐着北洋水师舰队的船只出海,返回湖北。有了水师的舰队,九头鸟没有走陆路北上经江西返回湖北,而是直接坐船出海沿岸北上,入长江口逆江西入湖北。

来时两万余万,搭乘的是郑氏的舰船,返回的时候却已经有超三万人,坐的是自己的舰队船只,巨大的神龙号等七艘战列舰居中,四周是百余艘大小船只,满载着楚军出发。

除了三万楚军,随船离开的还有大约两千余欧洲雇佣军、工匠们的家眷妻子。为了让那些外籍兵和工匠们安心,刘钧把他们在台湾和壕镜的家眷也都带回湖北。

五国通商互市和平条约签订之后,也有一部份加入了九头鸟的外国人选择离开,但大部份还是留了下来,对于许多普通的士兵和工匠们来说,大明更加的富裕,处处繁华,也没有如欧洲一样的战乱不止,也没有如南洋一样的气候恶劣。而且,刘钧开出的条件也很优厚,许多人都选择留在九头鸟中。

舰队缓缓驶出珠江口,看着一百多条船组成的浩荡舰队,刘钧满是欣喜。得了巨舰得了大炮,还新得了许多工匠,更别提还赚了大把大把的钱。刘钧赚了许多,九头鸟的将士们也赚了许多,现在每个人的手上,都有不下百元银元券,一次次的奖赏,累积下来,也是好大一笔。

现在许多九头鸟将士们坐在舰船上,都在兴奋的讨论着两件事情,一件就是回乡后,趁着离出兵辽东还有一段时间,要抓紧时间讨一房媳妇,大家个个腰包鼓满,又都年轻,多是些未婚小伙,都对娶媳妇很是热切。

在湖北老家,尤其是乡下,娶一个媳妇往往只要五两六银子就足够了,现在大家哪个不是百两身家,完全可以找个年轻漂亮的风光娶进门。

大家讨论的最多的第二件事情则是夏季的攻辽,对于打鞑子,他们没有半点害怕,西夷还不是照样被他们打的求饶,东虏又能如何。有了如此强大的舰队,无数的大炮,什么样的鞑子打不赢。

征辽,不过是升官发财之旅罢了。甚至许多战士在交谈中,还把清军当成了他们在台湾岛上见过的土著一样。

九头鸟的战士们如此自信满满,而京师朝廷里似乎也正弥漫着一种如此的自信。

自朝廷去年接连将张献忠、罗汝才、革左五营大败后,大明腹心终于再没有一股稍像样的流匪了,虽然罗汝才、李自成等贼匪还在逃窜,可毕竟不成气候了。朝廷上下都已经不把流贼放在眼中,只是令各地官员负责剿平余贼而已。

朝廷自皇帝到百官,目光都移向了关外。

京中的人,越来越多的开始在议论,朝廷将于何时发起对辽反攻,甚至许多人已经在想着收复辽东,恢复对奴儿干都司的统治了。

在去年秋季之后,朝廷兵部进行了一**动作,对朝廷军队进行整编,尤其是九边的军队。到春后,朝廷兵部的兵册上,现在已经有了三十六镇新军。仅仅在京畿周边,就整编了八镇新军,京畿九边加起来有二十四镇新军,加上湖广四川南直闽浙两广等地十二镇新军,纸上面,朝廷拥有三十六镇新军,每镇定编三万,朝廷的新军编练过百万。

而在这些新军中,最为有名的无疑就是湖广新军了,由镇南侯节制的两湖三镇,序列为第八第九第十,序列靠前。这支新军凭着在剿匪流匪的战斗中名扬天下,而在不久前东南的海上,又接连大败红夷,更是让无数人都在传说,楚湘三镇兵马是内地最能打的兵。

况且,朝廷在三十六镇新军外,还整编了四个水师舰队,每支舰队也有百多艘船万余人马。

越来越多的消息表明,大明中兴指日可待。如今在民间,许多百姓一提起关外形势,都个个自信满满,十分乐观。

不过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皇帝刚刚下旨加封镇南侯为征虏将军,拜将挂印。百姓们兴奋无比,都认为皇帝这是要调镇南侯率军征辽了。

百姓们议论着征辽,而朝廷中,尤其是在宫里,崇祯却是天天关注着东南的情况,尤其是对于五国和约的进展极为关注。

从京师到马尼拉到巴达维亚,那都是在万里之外。而听说荷兰和西班牙距离大明更是得有十万里之遥。那些红夷飘洋过海而来,一直都打到了家门口。以往崇祯对于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都并不太清楚,以为台湾不过是个荒芜小岛,以为葡萄牙人只是租住在壕镜。

直到这段时间,他才知道,原来葡萄牙人都在大明的疆土上修建城堡,驻派军队,任命官员,还搞起了城市自治,这不是侵占吗?而台湾原来不是一个小荒岛,居然有大半个福建那么大,岛上土地肥沃,矿产丰富,开发出来,能安置千万百姓,产出数千万石粮食,供应数千万百姓食用。

而到这时,他才发现那些什么红夷,其实实力很强劲,他们自遥远的欧洲而来,沿沿岸征服侵占了无数国家的土地,他们巨舰大炮,轰开了一个又一个沿海城市的门户。

而镇南侯居然打败了他们,不是崇祯六年郑芝龙打败荷兰人一样,只烧了一两条大船,其余击沉的都只是些海盗船而已。而是真正的大败,击败俘虏他们的舰队,攻占他们的城堡,俘虏他们的官员士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从东南海上不断有捷报传回,每次的胜利喜讯之后,都还会附上作战夺取到的钱粮物资等,除战舰武器都补充给四舰队外,以及将部份钱财用作士兵奖赏,其余都变卖折现然后把银子运送往京师来。

收复鸡笼,刘钧送了二十万银元北上,收复大员,送了一百万银元,收复壕镜,又送了五十万银元。

看着一张张捷报,一张张银元单子,崇祯激荡兴奋难平。

而当大年三十,四海银行呈送了一千万元银元券和债券款到京时,崇祯更是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了。

听说那些花花绿绿的银元券可以随时兑换成银元后,崇祯甚至迫不急待的换装,微服出宫,带着侍卫们亲自到四海银行京师的分行去兑换。虽然也要排队,可并没排多长时间,崇祯就从这家北京十三所分行之一的银行柜台上兑现了一千枚银元。听说四海银行甚至在山海关和宁远、锦州都开通了分行,银元券一样可以随时兑换成银元时,崇祯连续说了六个好字。

当天,崇祯就让锦衣卫押送了两百万元银元券往山海关、宁锦诸城,用以支付边军薪饷。

新年以后,崇祯让兵部制作了一座巨大的关外沙盘,每天都要花上不少时间对着那个沙盘研究思量。

镇南侯的北洋舰队已经有一百多条船,若加上其它三支舰队,朝廷拥的五百多艘船,完全足以支持刘钧的袭扰战术了,而且据说刘钧还得到了许多红夷炮手。

从年后开始,似乎整个朝廷上下的官员都成了兵法大家,每天都有许多官员上奏折,进呈着复辽策略,出兵方法,好像每个人都成了如镇南侯一样的良将。

“洪承畴和高起潜又在上奏折说要组织兵马反攻义州城。”梅之焕摇着手上的酒杯,“这决战岂是能轻易打的?”

“最近继业的风头有些过盛了,四川擒张献忠败罗汝才,淮西破革左五营,转头又在东南海上大败红夷,天下称颂,辽西那群武将岂有不妒忌羡慕之理?何况,朝廷近来弄这编练新军,继业手下就编了三镇一水师,而关外也仅编了山海、宁远、锦州三镇,这些人岂不恼怒?”

李长庚兼管兵部,因此最清楚这次由皇帝一心推行的编练新军后,触动了许多军将的利益。尤其是以辽西将门为首的辽西边军,编练新军,他们只编了三镇,清理掉了许多空额,裁撤了许多老弱,甚至还整顿了他们的家丁部队。加上朝廷现改直接向将士们发银元银元券,而且是直接按照名册,由朝廷专设的督饷监军把钱发到下面的士兵手里。

将领们吃空额、克扣的路子没了,少了许多灰色收入,越发的不满起来。

在这种时候,他们一致要求跟清军决战,要反攻义州,其实并不是他们勇气可嘉。李长庚对辽西军将们相当的了解,这些人不过是要借机让朝廷多拔付粮饷过去而已。一打仗,粮饷自然就要增加。至于会不会真打,能不能打赢,就是另外的事情了。

“我要坚决反对与建虏打什么决战的,还是如继业所说,在辽西以防守为主,派出小股部队对清军反袭扰,积极防御。而刘钧则在夏季自海上攻辽,捅他们的腚,牵制分担辽西压力。只要如此相持个几年,清人必然疲于奔命,而朝廷现在中原流匪已平,稳住几年,待实力恢复,要灭一个小小建州女真,自然不是话下。”梅之焕道。

李长庚充满担忧的道,“怕只怕皇上,最近朝廷上下的气氛你也看到了,一片盲目乐观,过于自信,只怕朝廷在洪承畴等人的连番上奏之下,改变主意啊。”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