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称雄 > 第360章 朕的义子朱慈烨在哪里?

明末称雄 第360章 朕的义子朱慈烨在哪里?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6:37 来源:9书院

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口外刮来的朔风如刀子一般的割面,清晨的北京分外宁静。

京师之地防卫森严,自整编新军后,京畿地区的兵马也整编为了九镇新军,在原来的京营三大营的基础上进行过整编。这九镇新军并不仅仅只是换了个名头这么简单,事实上京营的整编力度很深。

如今京畿九镇隶属三大营,一改原来的五军、三千、神机三营,改为了禁卫、警备和卫戍三大营。三营都采用了自楚军的新军编制,镇师协标营连队排班编制,在协一级就使用步骑炮工诸兵种合成编制。每镇都含有步骑车炮辎重工兵等兵种,不过最大的改变还是禁卫军三镇守护宫城和皇城以及随驾,而警备军三镇则守护京师城防,卫戍三镇,则负责京畿附近的守卫。

三军九镇各有分开,与原来的职责分配大有不同。

一大早上就守在城门下的守门士兵,则是隶属于警备军三镇下的兵马。

天气寒冷,地上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空气冷的冻骨。把守城门的士兵全都冷的缩着身子,把长枪抱在怀里,双手笼在袖中。

身上的绵甲没有半点暖意,如同一块大冰块贴在身上。要对付这样的严寒,值守的士兵都有一个法宝,那就是腰间的葫芦,里面装的不是水,而是酒。实在冷的不行,就喝上一口,暖暖身子。

虽然值勤守门之时规矩不许喝酒,可京营早就军纪驰废,并不是靠改编个名字就能改变的。

就在几个城门守兵冷的颤颤发抖的时候,只听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自东面奔来一骑红马,那打马之人身材高大,神色焦急,身穿着红色军袍,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人背上一面红旗,马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铃铛,随着奔驰发出钉钉当当的声响。

头上的铁盔,腰间的长刀,还有那雄骏的口外战马。

守门人一眼就看出这是个送急报的塘马,仅是眨眼的工夫,那名塘马已经纵马奔驰到了城门前。

京师有多道城门,但不论是哪道门,都没有哪个敢这样直接纵马而过的。

不管是高官达贵,还是勋臣外戚,到了城门也得减速慢待,若是普通的商贩,甚至还需要接受检查。

可这个士兵却如此没有规矩的奔驰越过,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一个看门的兵丁见了,连忙就抓了怀里的长枪就要上前拦截。

哪知他身边的上司却一把将他拉开,“别拦,这人拦不得,被他踩伤了不但白踩,回头还得追究你的不对。”

说话之间,那个奔驰而至的军士从怀里取出一块牌子,对着他们一晃,高声喊道:“某有辽西急报,十万火急军情,快快让开!”

那人根本不等守门兵丁看清,就已经一冲而过,飞入京师。

“他娘的边军小卒,算哪根葱,居然敢在京师横行,活的不耐烦了!”那个差点被撞倒的兵丁不满的骂道。

“闭嘴,蠢货。”小军官恶狠狠的瞪了手下一眼,“你他娘的是瞎啊,没看到那面红旗,还有马上的铃铛?没听到他说的是什么?这是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传递的是最紧急的边关军情,一路上都不受盘查,敢有拦路者他能直接撞死,撞死人没事,被撞死的人还要追究罪责。若是妨碍了他们传递军情,回头就得追究责任,大罪。”

小军官狠狠训斥了一番手下,望着那早已消失的边军背影,忍不住小声的嘀咕,“这又是出什么大事了?”

那个被训斥了一番的小卒子连忙讨好似的笑道,“肯定是辽西捷报,上次皇上不是下旨封楚国公为关外督师,总督辽东辽西和各路援辽兵马去解锦州之围嘛,楚国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肯定是有大好消息传回来了。”

“你懂个屁,真要是大好消息,哪是这般情形。”兵头也算是老军,见多识广,真要是大捷,那肯定就如上次吴三桂解锦州之围那样,报捷的士兵一路上高喊着捷报,喜气洋洋的。而不是如刚才那人一路急匆匆心惶惶的样子。

“说不定是个坏消息。”兵头小声的说了一句,就不再言语,又躲回门洞里避风去了。

自义州兵败,锦州重新被围的消息传回京师后,京师这段时间处处都透着股子紧张气息。崇祯皇帝脸上的欢声笑语也没有了,仿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崇祯十二年以前的那些日子,内忧外患,让人焦头烂额。

今天崇祯如往常一样,昨晚批阅奏折到半夜,今天一早就又起床,开始理政。

局势仿佛一夜之间又全面恶化了。

辽西局势一夜之间天翻地覆,义州战败,锦州被围。而虽已加刘钧为督师,让他督师援辽,可各方都是坏消息传回,首行辽海上已经开始结冰,长江和东海南海三支舰队,都还在做着北上的准备,等他们准备好了,这海上也肯定结冰了,到时连登州港都进不了,更别说去辽东辽西。

而其它几镇抽调的陆军情况也一样,出征北上需要时间准备,没有了海路方便,他们只能走陆路。千余里行军,又涉及到沿途的补给等问题。

总之,除了在辽东的楚军,其它各地的援兵,短时间根本出发不了,更没法赴辽解锦州之围。

但辽东也有好几天没有消息传回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崇祯现在心情焦虑的不得了,对关外的局势两眼一摸瞎。他现在开始后悔了,早知道当初就应当听信刘钧和梅之焕李长庚他们的建议,别急着跟清军开战,应当先和鞑子议和,以争取时间休养生息。

太急了一些。

好不容易缓和了一些的局面,又全都赔进去了。

关外局势岌岌可危,偏偏中原的局势也开始恶化了。据锦衣卫的奏报,陕西和河南又开始爆发了乱匪,这些乱匪还势头不小,不仅仅是因为灾情饥荒出现的饥民,而且其中还出现了许多原来各地的卫所军官和军户加入。

而还有情报奏称,沉寂多时的李自成和罗汝才两个大寇又现了形踪。他们趁着川陕和湖北的官军主力都抽调到了关外,守备空虚之间,又开始流窜,现在川陕两省的匪乱一天比一天严重,各地大小股的流匪还有整合的趋势,他们甚至几度攻打府县,已经有三个县被攻破了。

东南倒是没有匪乱,可东南各地督抚却都奏报,称各省的乡绅地主们在抗税欠赋,不肯上缴田赋商税,他们联合起来甚至搞罢市。

就没有一个地方是安宁的。

关外兵败,西北匪乱再起,东南却又有士绅商人抗税。

崇祯觉得脑仁子都疼,关外形势紧张,内阁和兵部进言要加强蓟镇和宣大的防卫,可朝廷却拿不出钱来了。先前他通过刘钧弄来了不少的债券,又从商税中新增了许多税收。

可现在,因为朝廷免了三饷,一年原本的收入就少了一千多万,本来靠着债券和商税关税的填补,还比原来收入多些。可现在债券那边好久没有银钱进帐了,商税关税又欠缴抗税,西北东南各地的粮食又因灾年收不上来,加上先前二十万大军在辽西,源源不断的投入大批的粮饷。

现在朝廷不管是太仓银库还是皇帝的内库,都又空了。

崇祯想要再发行债券,可这债券向来都是由四海银行承发,四海银行向商民发行筹措钱款,然后交给朝廷。说白了,是朝廷在向四海银行借钱。现在四海银行那边回话,此事向来由楚国公负责,现在楚国公远在辽东,还需要先等联系上了楚国公后,听他的回复安排。

总之一句话,若没有刘钧的回复,就算皇帝想跟四海银行借钱,也一样借不到。而朝廷想要甩开四海银行直接发行债券,根本不可行。朝廷的信用远不如四海银行,发行债券,结果只会和这些年朝廷铸造的崇祯通宝一样,一发行,谁都不肯认。

突然,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崇祯的思绪,王承恩从外面小跑着进来。

“怎么了?”崇祯很少看到王承恩如此失态的时候。

外面天很冷,可王承恩却是一路小跑过来,跑的身上都发了汗。他站在殿中,身上还在冒着白汽。他上气不接下气,还带着没有消化的那个刚收到的剧烈震惊消息,“陛下,辽西急报,锦州失守!”

正提着笔的崇祯闻听这个消息,手一抖,一大团墨汁滴到了纸上。

崇祯嘴解颤抖了几下,半天没有做声。

他不敢相信这个事实。

锦州对于辽西的重要性,崇祯十分清楚。

锦州是辽西的门户,锦州失守,那宁远也难守,宁远难守,清军就将直抵山海关下,距离京师仅有一关之隔了。

崇祯呆坐在那里,半张着嘴,目光呆滞。

他的脑海里浮现的全是一个问题,宁远还能守的住吗,山海关还能守的住吗?没有了锦州,没有了宁远山海关,大明的京师可就完全暴露在清军铁蹄之下了。

一阵难言的沉默之后,崇祯竟然不知不觉的淌下了两行泪水。

“陛下保重龙体啊。”王承恩跪在那劝道。

崇祯擦了一把眼泪,“锦州怎么会失守呢?洪承畴呢,孙传庭呢,还有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呢?他们都号称良帅名将,怎么短短时间就丢了锦州,不是说锦州城还有五万兵马,而吴三桂、祖大寿率领六万兵就在二十里外的松山嘛?”

“洪孙二督现在哪里,手里还有多少兵马?”

王承恩向前爬了两步,小声的道,“陛下,吴三桂义州兵败之时,其用来攻打义州的几百门大小火炮都为清军所夺。清军围攻锦州之时,便是用这批火炮攻打锦州,一日内接连轰塌城墙数段,洪孙二督率诸总兵指挥士卒拼死争夺,一日战死五千余人,杀伤鞑虏千余,守住城墙。奈何...”

“奈何什么?”

“奈何副将夏成德暗通建虏,第二日负责守城之时,却突然打开城门引清军入城。洪孙二督措不及防,虽拼死反抗,依然没能击退鞑子,也没能突围出来,最后全军尽没。”王承恩回道。

崇祯只觉得头一阵晕炫,刚才听说锦州失守,他还以为洪承畴等人城丢了,可肯定也突围出来了。现在却不成想,居然听到洪承畴五万兵马尽没。

“全没了?”

“全没了,建虏元帅多尔衮破城之后,将三品以下文武官员和将士,并城中百姓,尽皆屠光,多尔衮还劝洪总督等投降,洪孙二督臣及诸位总兵副将们拒不投降,如今都为鞑子阶下囚。”

崇祯直接坐倒在地上,他恨恨的在地上砸了几拳,又问,“那吴三桂和祖大寿呢?松山城呢,杏山的秦良玉呢,宁远的高起潜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陛下,他们也都败了。”

“败了,败了!”崇祯无力的咀嚼着这几句话,说着说着,眼泪又下来了。

“怎么就败了,到底是怎么败的,朕在辽西二十万大军,怎么一夕之间尽皆败了!”他怒吼,咆哮着喊道,有些失去理智。他想不明白,想不通。刘钧带着几万人渡海,攻入辽东,从无到有,打下镇江旅顺二府,夺下沿海诸岛。

跟鞑子交战,还从没有败绩,甚至攻破盖州城,歼敌四千余,俘虏五万余,自己却没死一兵一卒。

辽西有二十万明军啊,各镇精锐齐至,洪承畴、孙传庭、祖大寿、杨国柱、曹变蛟、王廷臣、吴三桂、秦良玉,等等哪一个不是一时名将大将。怎么这么多人聚在一起,反而却一败再败,败的如此之惨,短短时间,就已经败的一败涂地了呢。

“高起潜与邱民仰集结秦良玉、马科、王朴诸镇共五万余兵马出杏山解松山之围,半路遇敌,先胜,然王朴等轻敌追击,被清军埋伏,被清军火炮轰击,阵乱,清军趋势发起冲击,各镇兵败,溃败。”

“吴三桂听闻援军兵败,冒死突围,撤回杏山,损失大半兵马。”

“如今吴三桂与祖大寿与高起潜、秦良玉等汇合,一路弃守杏山、塔山诸城,撤回了宁远,收拢了约八万败兵。辽西关外八城,如今仅剩下宁远一城。”

“继业呢,他在哪里,为何迟迟没有赶到辽西解围救援?”崇祯眼露凶光,怒声喝问,“朱慈烨呢,他现在在哪里,他的辽东兵马在哪?”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