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称雄 > 第442章 廉颇未老

明末称雄 第442章 廉颇未老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6:37 来源:9书院

清晨,随着喇叭声,各营的士兵们集结。

军官们一番清点后,又发现少了许多人。各营各部都是如此,有的甚至整营整连的人,连士兵带军官全都跑了。

清点人数,向上报告。

吃过简单而不足的早餐后,各部继续前进,向着遥远的西南方向行军。

辽军的大规模逃亡以及缺粮的军情,一份份送回了京畿,传到了刘钧的手上。

楚军的情报员们都报告了联军的种种不利情况,他们缺粮少械,携带的炮火不足,更缺少粮草。联军放弃了正面进攻宁远和山海关,而是取道蒙古,向着密云和宣府这边来。

逆军的意图已经非常明显,他们想要仿当年黄台吉的战术,试图绕过防御坚固的关宁防线,绕道蒙古,来进攻燕北长城防线,甚至是绕道张家口,从那边破口入关。

刘钧看到吴三桂和祖大寿的十万大军,还没到达长城下,就已经损失了三万人马,十分高兴。

打仗,就是打的后勤。

况且,战争还得师出有名。

吴三桂既无后勤,又师出无名,他凭什么让手下的十万人为他卖命?吴祖两家的家丁为他们卖命很正常,这些人平时受到的待遇最好,甚至各个在辽西都有不少的田地,他们为了辽西拼一把,能理解。

可其它更多的士兵,虽多数也都是辽西土著,可他们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士兵,很多人甚至不过是些炮灰罢了,甚至还有不少人,其实是之前各镇援辽兵败后被吴三桂和祖大寿所收编的。

如果有粮有饷,那么他们也许还会为了粮饷卖命。

可现在吴三桂既无粮也无饷,前途还一片灰暗,加之吴三桂在蒙古人那里杀的几百士兵,彻底的寒了这些人的心。

“让我亲自去密云坐镇吧,吴逆最可能从密云方向破口。”刚刚在新年后与刘钧四妹完婚的枢密院总参谋长傅山主动请缨。

他与刘家的联姻,使得傅山真正成为了刘钧最可靠的兄弟。

在不久前,傅山刚刚晋升为上将军衔,成为了大明军官的最高军衔拥有者之一。

“没那个必要,你坐镇枢密院就好。吴逆的部队缺粮少械,长途跋涉而来,一路军心涣散,士兵逃亡不断,他们就算到了长城下,又能如何?我们的可不光有长城,还有新筑的诸多棱堡和炮台。”

“你说不用操那个心了,这几年,我们讲武堂和教导团源源不断的培训出的这些军官、士官们,可都是军中精英,你还放心不下?你现在可是堂堂总参谋长,你应当筹划全局,而不是亲临一线指挥一个师或者一个镇。”

燕北长城。

位于山海关与居庸关之间的长城要塞,是辽东平原与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辽、金、元、明等各朝为了争夺古北口的战役从未停止过。

崇祯以来,清军数度破口入关,其中就多从这一段破口入关。

燕北长城位于密云县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

这里最早修建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代的北齐天保六年,远在一千多年前,北齐就修筑了一道西起陕西榆林,东至山海关近三千里长的长城。其中,古北口一段是重点防御的关口。

金、元两代都曾在此增建加固关防。

明洪武十一年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两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

一门设于潮河之上,称水门关。

隆庆时,戚继光与谭纶开始对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朝廷大规模的改建,加强防御。

而刘钧入京,掌控了京畿兵马后,第一时间就是全面加强燕北长城的防御。

在天启到崇祯两朝,朝廷的防御重心一直在辽西,燕北长城防线属于宣府和蓟镇,可是却一直缺粮缺饷,城关年久失修,导致这条屏卫着京城的重要防线,却屡屡被清军攻入。

刘钧没有指望朝廷出钱修护关防,他自己拿出了两千万块银元,对整个八百里燕北长城进行了全面整修加固,增筑棱堡,加修炮台,部署了许多大炮,屯驻了重兵。

朝廷对于这些,知道的人不多。他们知道刘钧加固了长城防线,却并不知道,刘钧对这条防线下了这么大的力气,投入了这么多的钱粮物资,更不知道,整个长城防线究竟驻了多少兵马。

表面上,现在各地裁撤兵马,京畿只剩下了直隶的警备和卫戍两镇,加上禁卫和侍卫亲军,关外只剩下了旅顺和宁远两镇。连禁卫和侍卫两军加起来,也不过六镇兵马。

但实际上,当然不止这些。这些不过是兵部登记在册的,还有许多没登记在册的。由名义上已经被裁并的镇江、北洋等部份楚军加上山西、宁远等原来的部份兵马,楚军在京畿一带还有三个影子军镇。

因此就算除去禁卫和侍卫两军,在直隶和关外两军区,刘钧手上实际依然握有警备、卫戍、旅顺、宁远、北洋五个整编镇,另外还有三个不在名册上的影子军镇。

这三个影子军镇基本上都布防在燕北长城一线。

在朝廷大臣们看到的布防图上,许多地方的一协驻军,实际上是两协,一镇是两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钧虽然不急着去打关外的满蒙,可事实上他却一直防范着他们呢,不管怎么说,有备才能无患,先得守稳了站住了,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谈长远打算。

古北口外,潮河。

潮河源于丰宁,经滦平到古北口入密云。

因水流湍急,其声如潮而名。

卫戍军下轻骑兵连连长张万年,带着本连二百轻骑兵,正在巡逻。随着逆军的接近,派出去的各支部队陆续返回,他们带回来大量的蒙古牧民,留下的是长城北边百里荒芜人烟,一片焦土。

在前段时间,张万年也率领自己的部下,跟随师的骑兵标一同行动,连续搬迁了好几个蒙古部落回来。

不过现在搬迁行动已经结束了,上面有严令禁止再轻离防守的长城堡垒。张万年只是在进行着例行的巡逻,他的行动路线就是沿着潮河南岸巡逻,严禁越过潮河。

随着逆军一天天接近,长城防线的气氛也有些紧张。

不过张万年倒不怕,他五十出头的人了,在上次京军整编时得到郡王的亲自破格提拔,当了三十多年的小卒,到老了居然也一跃而升为了连长。

连带着他的两个孙子,现在也都成了京军,还是骑兵。张万年很感激,他也更期望能在这次即将到来的战斗中立下军功。

对于古北口这带,张万年很熟悉,他以往就数次到这边驻防过。

张万年的巡逻队,并不是要拦截逆军,他们的任务其实更多的是拦截关内的人不许出去。尤其是防范商人,大明的商人与关外的蒙古人往来密切,就是清军征服蒙古后,也依然有许多商人不顾禁令私通关外。

现在是战争时期,更要严禁这些不法商人通敌,防止他们潜出关去给逆军送情报,甚至是送粮草。

三月。

这可不是什么用兵的好季节,这个时节,人和马都猫了一冬,人瘦马弱,马都没膘,出来打仗容易死。

最好的进攻季节应当是秋后,秋高马肥,而且天开始冷起来,河流封冻,不再成为阻碍反成为坦途。鞑子的好几次破关都是在秋冬之时进犯,冬季或者最迟不过春天就撤退。

现在鞑子却在三月之时来进犯,这时河流开始解冻了,冬天的粮草也吃的差不多了,马的膘也掉光了,草还没长起来,这时进军,不但自己的粮草供应困难,人马战力不足,就是想就地抢掠以战养战,都同样困难。

最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吴三桂为何要反?

想当初,吴三桂那也是与郡王并称双雄的年青英雄,是军界的双壁,同一时晋升总兵官。可郡王当总兵,凭的是剿匪杀贼的功绩,吴三桂呢,更多的却是依靠着家族的荣光。

郡王在辽东斩杀鞑虏皇帝,破辽阳,围沈阳之时,吴三桂在干什么?

指挥十二万大军攻义州,结果被几万清军大败,逃回松山,接着又弃城逃跑,丢了松山还又损失几万兵马,连带着把锦州也给丢了。

吴三桂究竟哪来的自信,敢起兵叛乱?

就为了一个总兵之位,就做出这样的举动,真是愚蠢。

就如当初京军被人煽动闹饷一样,结果呢,还不是被郡王一下子就给平定了。张万年认为吴三桂的反叛,也不过是一场笑话而已。

十万叛军,还没打到关下,就已经跑了三四万人了。

张万年坐在树下出神,巴嗒巴嗒的抽着烟杆。

这时他的副连长已经笑着走了过来,这位副连长极为年青,跟他的大孙子差不多,今年还不满二十,结果却是副连长了。据说原来是个湖南山里的苗蛮娃子,随郡王出兵辽东,结果作战勇猛,立了不少功,得了勋章晋了衔,后来选入讲武堂里进修了一年。

这一出来,立马就成了副连长,做了他的副手。

“连长,看我们弄到什么了,好新鲜的鱼,一会炖鱼汤喝。”

张万年抬头望去,正看到副连长麻保拎着一条大青鱼走了过来,起码得有四五斤。在他身后,还跟着几个骑兵,他们两个抬着一网兜鱼。

“这潮河水是急了点,却没想到鱼还不少,扔了几网,立马就网到这么多。”

“河里化了冰,鱼也活起来了。”张万年笑着喊来老梁。这是他们连里的老兵,四十多岁年纪,烧的一手好菜,不管什么材料,他都能弄成一锅美味。

“这些鱼新鲜,简单收拾一下炖着吃,弄点野菜扔里面,最是鲜美。”老梁笑道。

“那就炖鱼吃,吃完了我们再巡逻一遍就回去了。”

副连长点头道,“以后出来巡逻,得记得到河里网鱼,要不天天吃炒面肉干,真是腻。”

“天天有炒面肉干吃,你居然还嫌弃,唉,你是没偿过当兵的苦啊,跟着郡王你们尽过好日子了。”张万年忍不住道,当兵天天还有肉干炒面吃,这在以前他是从不敢信的。而且这还是外出巡逻的干粮,若是在驻扎的堡垒营地里,吃的更好,每天都是热乎的饭菜,起码三菜一汤。

张万年觉得自己这半年来,好像都长胖了一点了。

三骑飞驰而至。

“连长,吴逆来了!”

张万年一听,连忙站了起来,“他们离这里还有多远?”

“吴逆的前锋哨骑,距离我们只有不到五里。”

“他们有多少人?”

“我们看到的大约有一百人。”

张万年沉吟了一下,然后大声喝令,“都给我上马!”

“连副,你带几名兄弟回去通知关上,让他们点起烽火,其它人跟我走。”

副连长麻保一听就不乐意了。

“连长你先回去禀报,我带兄弟们去干了这票。”

“我是连长。”

“连长你一把年纪了,还是让我们年轻人上。”

一向脾气极好的张万年怒了,“老子还没有老到上不了战场,老子手里的枪还一样能百步打中飞鸟。他娘的,老子才是连长。”

“是,是,是,你是连长。我这不是担心你万一有个闪失嘛。”

两人争论了好几句,麻保就是不肯回去。最后张万年只好让那三个先前回来的兄弟先回去,“你们别跟我争,你们也跑半天了,人困马乏,何况总得有人去报信。放心,这仗打完了,也有你一份功劳的。”

张万年踩蹬上马,目光在周边的部下身上扫过。

“弟兄们,吴三桂祖大寿大逆不道,勾结满清叛乱,现在自寻死路送上门来,既然让他们遇上了,那就是咱们的运气。送上门来的肉,岂能错过?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检查下装备,准备干他娘的。”

“干他娘的。”

PS:这些天身体一直不舒服,更的是原来的点存稿,等身体好点会恢复更新量的,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