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明末称雄 > 第582章 天家

明末称雄 第582章 天家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6:37 来源:9书院

“云南盛产银和铜,而缅甸则盛产黄金、象牙和翡翠。”

今天是腊八,刘钧也难得休息一天,他与皇后和四位贵妃还有两位皇子,一起前往太上皇的宫中拜见。

太上皇居于皇极殿。在紫禁城内外东侧,占据了东面一大块地区。皇极殿、宁寿宫仿乾清宫、太和殿的规制,前有皇极门、宁寿门,后有宁寿宫,仿坤宁宫的规制。太上皇就居住皇极殿,而太后居住于宁寿宫。

这片宫殿在紫禁城的外东侧,与之对应的是紫禁城外西侧的慈宁宫,那边现在住着前朝的张、周两位太后与诸位妃嫔。

今天的腊八也算是一家团聚,皇极殿,除了刘钧带着一后四妃两皇子外,刘钧的两位兄弟也都带着妻子一起入宫参加这次家宴。

另外刘钧的几个姐妹也带着丈夫儿子们来了,其中就有五妹夫左枢密使傅山,另外右枢密使刘允升是天子从弟,因此今天也邀请他一家前来。

都是皇室,这场宴会也比较放松随意,大家都说着老家话,期间,大哥就问起了云南的缅甸的特产。

这段时间,京师的各份报刊都在宣扬三宣六慰的事情,不断的谈到‘自古以来’孟养、老挝等三宣六慰都是华夏之固有疆土。

不少报纸还仔细的介绍着云南、缅甸等地的人文特产,尤其有好几份报纸说起云南是白银和铜的产地,其银和铜的储量占据全国第三的位置。至于三宣六慰等地,更盛产黄金和象牙以及翡翠等珍宝。

刘钧的大哥刘钊当年也只是个屡试不中的童生,秀才都考不上一个,到了如今,虽然说封侯了,但实际上也是什么都做不了。刘钧宁愿多给他赏赐些金银钱财,也不随便授他官职。

不过刘钊倒也不以为意,他干脆就做自己的富贵闲王。

中国的银储量低,产量也低,其中银储量最高的三个省是江西、广东和云南。相比起江西和广东的开采多年,云南的银和铜储量很丰富,但却因为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开采不多。

大汉对于银和铜的需求是很高的,银和铜都是贵金属,是如今银元铜元的主材料。报纸上的这个宣扬一出,现在国内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们,都开始蠢蠢欲动了。以前大家也知道云南有银铜,可那些地方主要是土司的地盘,想去开矿并且运出来,太难。

但现在不一样了,大汉已经平定了西南,改土归流。土司已经不会是问题,另外一个最重要的问题道路的问题,也有了解决之法。朝廷一面在西南改土归流,一面已经在修筑道路,布设邮驿,沿线设立仓储等,如此一来,商人们只要向朝廷申请到堪探许可,堪探到了矿产后,就可以办理开采证经营证拿到牌照后,就能组织人手挖矿了。

挖到矿后,也能够顺利的运出去。以眼下银铜需要不断升高,银铜价正不断上升,这个开采买卖利润极高。

而缅甸的黄金、象牙更刺激着大汉的商人们。相比起黄金象牙,如今的翡翠倒是不值什么钱。

刘钊也是从报纸上看到这些消息的,昨天的一份日报上,甚至说蒲甘城内到处都是镶着金玉的佛塔,而最大的那座名寺中的大佛塔,更几乎就是整个用金泊包裹起来的。

在那报纸的宣扬里,似乎整个缅甸就是遍地黄金。

这种宣扬,其实是朝廷新设的出版部署和宣传司的联合手笔。这自然是得到朝廷授意的,也是来自于刘钧的要求。

宣扬三宣六慰,自然是为了表明朝廷出兵缅甸的法理合情合理性。同时,宣扬缅甸等地的黄金象牙等,也是为了得到更多百姓商人们对这场战争的支持。

其实现在朝廷上下,对于战争,并不抗拒。军方上下,对于战争一如继往的热衷战争。如今的军队是职业军队,军人们也是职业军人,他们不停的训练,为的自然就是用兵一时。打仗,就能立功,就能晋衔升职。

而大汉军队一直以来无往不胜的战绩,越发的刺激着将士们热衷于战争。在如今的制度下,军队是常务军,军人是职业军队,但在军中是不能混日子的。每个将士,都有军衔。每级军衔,都有规定的晋升年限。

如果有立功,可以提前晋升。

但如果不打仗,晋升的机会就低的多,而且越往上,晋升的通道越窄。朝廷早有规定,每一级的军官数量是多少,每一级晋升率是多少,都规定的很清楚,一个萝卜一个坑。

每级的将士一次没晋升还有下一次,但机会也是有限的。在规定的年限内,最终还是不能晋级,那就必须要转业、退伍。

这种制度,既避免了无限制的军官晋升,导致军官过多问题。同时也避免将士们久不得晋升,积极性不断降低,导致那些晋身无望的将士最终混日子。

每级军衔的晋阶时间都有限制,每级军官的数量也是控制的比较严格,能上的就上,不能上的就得离开军队。

虽然这种制度,也会让军队流失部队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却能保持军队的士气,进取之意。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军队也是一个大熔炉,源源不断的退伍转业军人,也能充裕地方。

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大汉的将士们无比的热衷于战争。因为有战事,军队的需求就大,军队会扩张,维持一个比较大的规模,而他们打仗也能立功,就能更快的晋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熬年限资历,哪比的上打仗立功晋升来的快呢。

何况不打仗就只有正常的薪俸,可一打仗,各种津贴赏赐,还有战场缴获红利等,几乎每打一仗,那就是小发一笔啊。则大汉军队极好的后勤保障以及优厚的赏赐抚恤,让大家对于战争的伤亡,并不畏惧。

军队不怕打仗,反而喜欢打仗,其它的百姓商人们也没理由怕打仗。若是以往,大家都怕打仗,军人怕死,百姓怕加征钱粮,官员也怕筹集粮草,总之以前没人想打仗,打仗伤亡率高,消耗大,还总打败仗,谁愿意打?

可如今不同了,大汉用兵不断,可无往不利,百战不殆,国家开疆拓土,将士们长官发财,百姓们不需要额外承担负担,偶尔征召点民夫,大家也没什么危险,相反还有薪水拿,能赚笔外块。

商人们更加喜欢战争,早在楚军时代许多商人就与楚军密切合作了,跟着楚军后面大发其财。这次朝廷西南平乱,许多商人蜂拥南下,就赚了不少的钱。

现在西南安定下来,刚大赚了一笔的商人们也不会满足。如果继续进攻缅甸,那么又是一场饕餮盛宴。

“缅甸土地肥沃,有如四川一样的天府之国,尤其往南如果能打通出海口,对于朝廷来说,更是意义深重。”

刘钊不懂意义深重在哪,他关心的是缅甸的黄金象牙,云南的白银黄铜。

“我也准备投钱建一个堪探队,去云南堪探银铜矿。若能找到一两个大富矿,到时就招工雇人,开采矿石。”

刘钧笑笑,也不反对。刘钊愿意放弃仕途,这是好事。他想赚钱,也没问题。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你准备自己弄呢,还是和人合伙?”

刘钊老实的道,“准备和人合伙。”

刘钧马上就明白了,肯定是有精明的商人主动找到了刘钊,至于所谓的合伙,估计也就是有人想要借刘钊的关系,来做官商了,想要逃避朝廷税收。

这是许多商人的老套路了,权商勾结,损害的是国家利益,肥的是他们自己的腰包。

刘钧望着自己的兄长,真是眼皮子浅啊。

“你想和人合伙堪探采矿,这是好事,朝廷也鼓励商人们去西南投资。不过我也提醒你一句,你和人做生意没关系,但得遵守国家法纪,还得如实纳税。你若能答应我这两条,我当然支持你们,如果你做不到这个,那你还是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

刘钊讪讪的道,“肯定遵法守纪,如实纳税的。”这话说的有些言不由衷,其实他原本想的是,我堂堂侯爷,皇帝的兄长,开个矿挖点银铜,然后还要缴税?

可现在看来,别说他是皇帝的兄长,就算是皇帝的亲爹,也得依法纳税。

太上皇刘修这个时候看不过去了,杯子在桌上一碰,“今天是家宴,谈这些做什么。皇帝你忙于国事,难得有空来过来一次,你兄弟几个在宫外入宫又不便,更别说今天你们姐妹们也全都过来了,大家齐聚一起,说那些做什么,高高兴兴多好。”

嫂子向来精明,也一下子看明白了二叔的态度。当下对着丈夫小声道,“我们是缺吃还是少穿,几个商人随便奉承你几句,你还真就不知东南西北天高地厚了?”

刘钊向来畏惧妻子,当下只得满脸苦笑,“好好好,我回头就回了他们就是。”

喜欢明末称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明末称雄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