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123章 纳吉(还有吗……)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23章 纳吉(还有吗……)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五月初八,宜祭祀。

在五月初七这一天,朱瞻基就被一帮太监赶进了浴室,里里外外好好清洗了一遍。

以往的温香软玉小美人,变成了穷凶极恶死太监。

不仅如此,他除了早上吃了两个馒头,然后就再也不被允许进食。除了清水,什么也没有,被好好饿了一天。

这一次也没有人心疼他了,以至于第二天早上被叫起床的时候,他的腿都有些发软。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可是他这个大饭桶,这次是饿了一整天啊。

天色刚明,宗人府,礼部,包括內监各部的礼官们就准备好了各种仪仗和器具,然后也没有肩辇和轿子,更没有马,就这样像押解犯人一样,把朱瞻基押上。

所有人都穿着新衣,一个个头发都梳的站不住苍蝇,一本正经地先到皇宫东南的太庙祭祀,再到西南的社稷坛祭祀。

每到一处,祭祀官都要念一大堆祭文,朱瞻基先要三拜九叩,然后就跪在那里,等结束以后,再三拜九叩。

这还不算完,才刚刚开始。李亮怕他撑不住,还特意切了一片三百年的人参给他含在嘴里。

三百年的野山参,刚入嘴有点苦,不过含的时间长了,就有点萝卜味了。

朱瞻基干脆嚼碎了,直接咽了下去。除了丝粗了一些,然后药效似乎有点大,比较烧心,还不难下咽。

从社稷坛出来,才开始了最艰难的行程,因为要从这里步行前往光华门外的天坛祭祀。

为了这次祭祀,应天府相应的道路都被封了,但是不允许走人,却挡不住爱看热闹的应天府民众,他们都聚集在路边,想要近距离观看太孙与众大臣祭祀的样子。

今天的朱瞻基打扮的非常超前,因为他穿的是代表皇袍的明黄色九龙袍,这样的款式,就连他的父亲朱高炽也没有穿过几回。

当然,这不是朱棣要传位给他,而是他要举行自己大婚前的祭祀,所以可以例外一次。

每到一处,围观的民众都忍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这个时代,人们对于皇权的认同,还是非常由衷的。

要是像后世那个没有皇帝的时代,恐怕许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一路步行,走了一个多时辰,才来到了位于正阳门东南,也就是他的下马桥农庄西南方的天坛。

这个天坛外围墙“九里三十步”,换算到现在为5200多米,整个天坛的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跟皇宫比起来还要大一点。

天坛(圜丘)是一座圆形建筑,共有两层,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台面和台脚都用琉璃砖砌成,四周为琉璃栏杆。圜丘外还有两重围墙环绕,内圆外方,暗合“天圆地方”之意。围墙四面均设有棂星门。

圜丘内还建有望祀殿,其西面还建有斋宫、钟楼、神厨、神库等附属建筑。但是平日,是不允许外人进入的。

一路上,朱瞻基又忍不住问李亮要了一块人参。这东西的作用还真的好,虽然肚子越发饿了,但是的确精神百倍。

这个时候,他也要感谢朱元璋这个曾祖了。因为在洪武十年,朱元璋下旨天地合祀,也就是将对天地的祭拜活动合在一起,都在圜丘举行,太平门外的地坛(方丘)从此废弃。

同时在天坛这里进行了改建,把天坛和地坛合二为一。

要不然,在这里祭祀完毕,还要再去城北的太平门外边的地坛祭祀的话,这场祭祀一天根本进行不完。

那他可要受老鼻子罪了。

在太庙和社稷坛祭祀以宗人府为首,不过因为大宗正空缺,所以众人也进行的比较寡淡。

但是到了天地坛,就是以礼部为首。

礼部尚书吕震可不是一个简单角色,此人记性很好,上朝奏事从不备份,张口既来。

但是他心胸狭窄,小气多仇,死在他手下的大臣可不少,没有一个人敢在他主事的时候出纰漏。

朱瞻基反正就是当一个木偶,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虽然今日天气有些炎热,不过也还能承受,他就跪在圜丘的台阶之上,旁边除了礼官和吕震,其他人都跪在台阶之下。

当吕震朗读祭文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站着,其他人跪着一动也不能动。

不过等到长达一千多字的祭文念完,还属他最累,念到最后他的嗓子都差点哑了,连灌了几杯水。

这个时候已经是午后了,众人都不能说话,一个个按照事先的安排,退出了天地坛,这次的祭祀才算是结束。

出了天地坛,其他人都能吃东西了,只有朱瞻基还不行。他要一直步行回到城内,进了正阳门,这次的祭祀才算是结束。

而这样的祭祀还要进行一次,他还在礼部官员的陪伴下,去中都凤阳祭拜先祖和祭拜天地坛。

进了正阳门,这个时候看热闹的民众更多了,一个个看到朱瞻基就欢呼不已。朱瞻基也像后世的国家领导人们一样,对着人群挥挥手,立刻就引起更大的欢呼声。

二狗子和自己的父亲也在人群里,他还不懂朱瞻基这个太孙的身份意味着什么。但是他却知道,自己现在能儒学,能拜师,都是因为这个人才得到的。

“二狗子,以后好好读书,习武,长大了要为太孙效力。晓得吗?”

“爹,我晓得,长大了为太孙殿下效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么多人,朱瞻基也不能当着这些人的面前吃东西,只能继续忍着。

一直到进了皇城,没有了民众的围观,只有一些大臣们了。在午门处,吕震又训导了诸位大臣一番,这才让人都散了。

“殿下,要不要给你叫肩辇来?”

朱瞻基笑道:“吕尚书大衍之年尚且能忍,瞻基年轻力壮,更不在话下,我们还是先回去复命,再好好歇息。”

虽然不坐肩辇,但是东西必须要吃了,开始胃里还泛酸水,现在都没感觉了。

不敢大鱼大肉,朱瞻基接过来了李亮递过来的一碗八宝粥,一口气灌了下去,这才感觉舒服了一点。“吕尚书,李太监,请……”

李谦和吕震谦让了一番,还是让吕震当先,进了午门,直抵朱棣所在的谨身殿复命。

第二日,朱瞻基又披红挂彩,好好当了一回大猩猩,在京城万民面前被瞻仰了一番。

这是要前往太平坊孙娴居住的孙宅提亲纳吉了,虽然这些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了,但是程序还是要走一遍。

按照朱元璋定稿的宗室定例,皇子皇孙定亲的时候也需要进行纳吉,纳徵和告期三种礼仪。

所谓纳吉乃是中国古代婚嫁礼法第三礼,主要就是男方通过询问女方八字然后进行占卜,并将占卜结果告知女方,而纳徵则是送彩礼的礼仪,而告期则是挑选黄道吉日出嫁的日子。

孙家在孙娴被确定为太孙妃的时候,就被在太平坊赠送一座宅子。与他们同样待遇的还有蓝家和胡家,区别之处就是她们的宅子稍微小了一点。

朱瞻基这一次不用受罪了,因为他这次乘坐的是一架四匹白马拉着的马车,马车只有顶,没有围,可以让百姓能清楚地看到他。

而且这一次不是祭祀那样严肃的场合,所以也没有净街,相对应的是,他这次的侍卫多了不少。

先到了孙家,孙忠亲自接待了朱瞻基和礼官一行,双方拿了生辰八字,然后就开始谈迎娶的一些规矩和礼仪,包括确定迎亲正使和副使。

因为女眷不能出面,所以整个过程非常无趣,接下的胡家也是如此。

到了蓝家,可就不一样了。因为蓝家已无长者,而为了避讳蜀王妃与蓝烟的关系,蜀王妃也不能露面。

不过蜀王府还是派来了他们的长史张槎,帮着蓝氏打理。

朱瞻基也见到了两个小舅子,一个今年十岁,一个今年才七岁,他们在张槎的教导下,像个小大人一般,亲自处理嫁姐事宜。

不过从他们不停望向屏风后面,还有屏风后面不时传来的轻咳,指挥着他们的行为,所有人都忍不住想笑。

任谁都知道,蓝烟应该躲在屏风后面,她自己亲自处理自己的婚事,这件事想起来就有些好笑。

也不知道是因为怜悯她们三姐弟没有父母,还是因为蓝烟是在符合自己的审美观,朱瞻基觉得自己对这个有些精明,又迷糊的小丫头,格外喜欢一些。

她的前半辈子过的苦一点,那就让她后半辈子过的幸福一些吧。

完成这些程序,返回了宫中,钦天监就拿出了孙氏和朱瞻基的生辰八字,开始选定吉日。

选来选去,只有十月才有佳期,朱棣大笔一挥,就确定了十月初十这一日大婚。

十月才结婚,朱瞻基又可以松一口气了。结婚的安排耽误了他太多时间,现在不管是海军那边,还是工业区那边,包括已经竣工的研究院这边,都需要他出马啊!

海军那边好歹还有一个刘江帮他,但是工业区的建设,研究院的建设,却只能他来安排工作。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