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156章 临战(求订阅)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156章 临战(求订阅)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十一月二十二,当舰队距离耽罗(济州岛)越近,包围圈越小,船只之间的距离也就越近。

就在朱瞻基他们的大军驻扎在距离济州岛南海岸五十公里外海的海面上的时候,第二份情报才又送了过来。

按照朱瞻基的要求,情报是需要一天一次的传送,但是这份情报却在路上耽搁了两天,暴露了海军情报部门在信息传递上的不足。

如今的倭寇大军还在耽罗的郡守处(济州市)狂欢,因为岛上力量有限,倭寇大军简直是不费力气地就占据了耽罗郡守的天然深水港。

岛上的大部分民众大部分都在官府的统一安排下,逃向了到中间的山区或者丘陵地带。

济州岛民生清苦,内陆绝对没有油水,所以倭寇只是占据了港口,没有占领整个岛的想法。

倭寇的人手有限,只是把这里当做集结地,而不愿进入山区追击,为了不多的油水损失了人手。

济州岛四面临海,面积将近两千平方公里,只靠几千海盗,远远达不到占领的目的。

他们在朝鲜掠夺了不少少女,这个时候只顾得花天酒地去了。就连岛上剩下的不多的一些民众,他们也没有去伤害,因为倭寇更知道竭泽而渔的道理。

济州岛对他们来说就是一块不算肥沃的农田,每年都能有些收获。要是把人都杀光了,以后想要抢东西都抢不到了。

樊大宏就是因为了解到了这些情况,所以在海倭寇岸的第一时间并没有逃跑。而是在认出了与他联络的郭重后,献出了自己从朝鲜买来的一个娇妾给京极持岗。

为此,他还获得了京极持岗的嘉奖,赏了他半头野猪肉。

从郭重那里获得了线索,当天晚上,他就把情报完整地传递给了隐藏在距离他们住的地方不远处的另几个同僚。

这一切,都没有被倭寇注意到。他们即使布置了几艘防卫船,也只是防守着面向朝鲜的一方。

在他们过去的思维模式里,大明也只有他们惹到了才会反击,而现在他们还没有去大明,所以也根本没有防备来自大明的对手。

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从来都不存在保密一说。在这个时代,受限于通讯方式的落后,信息的传递往往要比军事行动更慢。

所以除了军事行动时候的探子,细作,根本没有专门的间谍训练。

特别是这种海上的军事行动,信息的传递更是艰难。隔着茫茫的大海,有谁会想到在海岛上设置暗探?暗探又如何传递信息呢?

距离郡守府二十里外的一处海湾,这里的海滩是一片滩涂,海水的深度最深也不到两米,岸边还有茂密的丛林,就连倭寇他们也不曾关注过这里。

但是一艘隶属海军细作司的尖头平底的传令船,此时且鼓足了风帆,一直停在这里。

如果不是两个重锚牢牢地抓住了海底的淤泥,这艘船随时都可以飞快地驶离。

两个骑着矮马飞驰而来的细作,在岸边吹响了哨子,不一会儿,从传令船上就放下来了一艘小船,划到了他们的身边。

对上了切口,小船慢悠悠地靠在了岸边,双方飞快地交流了几句,然后两个细作就很快消失在草丛里。

而传令船在接到了小船以后,飞快地起锚,然后也很快就消失在茫茫的大海中。

这个时候天色已暗,远离了济州岛以后,船上就燃起了两盏红色的灯笼。

依靠北极星那明亮的星光定位,虽然船上的人根本看不清海面,但是却能一直没有偏离正确的航线。

大约两个时辰以后,在茫茫的海面上,他们看到了两盏红色的灯笼,快船上的人好不容易分清了这是灯笼而不是星光,很快两艘船就靠近了。

一根长竹竿上绑着的定位航线图被相互交换,两艘船很快就在夜幕中擦身而过,船上的灯笼也很快被熄灭。

光是为了开设一条两百公里海面上的传递通道,海军就要用四艘传令船,超过一百二十名海军在这条航线上来回飞驰。

这还仅仅是传递通道,没有算布置在济州岛的内间和反间。

虽然耗费不小,但是相对于数百艘战舰的巨大耗费,这点费用又不算什么了。

加上朱瞻基是太孙,刘江也算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所以他这样的安排才没有遭到反对。

而且,为了打通这一条信息渠道,还需要锦衣卫与海军的共同配合。所以除非是他太孙的身份,这个信息通道其他人根本无法布置。

而这样的布置还不止济州岛一处,在朝鲜,在东瀛,在琉球,在南洋各国,锦衣卫已经布置下了一千多人的间谍团队。

获得了新的定位信息,传令船很快调整了自己的航线,又西转向南航行。

又过了两个时辰,他们终于看到了茫茫的夜幕中,那绵延数十公里,犹如天上星光一般的璀璨灯火。

这绵延开来的灯火比天上的星光更亮,也更夺目,让人忍不住有一种想要膜拜的震撼。

这就是巍峨雄壮的大明海军,是这个时代最为强大的海上力量。

任何人看到这一幕,都会由衷的为自己是一个大明人赶到骄傲和自豪。

“殿下,第三份情报也以送到,第二封情报被耽搁的缘由也调查清楚了,是因为那艘细作船在传令期间利用六分仪测试定位出现了错误,一直向西行到了胶东海岸,才又发觉,回返将信息送到了新的接收地点。该如何处置,请殿下定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延误军情,死罪可免,活罪难逃。三十军士一人受十杖,把总十五杖,负责六分仪內监当差二十杖。不过明知军情延误却不自误,一昼夜间往返近八百里,此情可悯,此志可嘉,每人军勋晋升一级,以示奖励。”

有罪必罚,有功必赏,朱瞻基的处罚和奖励无人不服。

虽然已经是后半夜,但是舰队首领几乎无人入眠。他们就在距离济州岛不到五十公里的海域,朱瞻基一声令下,明日就能将济州市的倭寇包围起来。

但是大军却不能这样做,因为倭寇如果逃向了济州岛的内部,想要抓获他们将会更艰难。

这次抽调了大小船只近八百艘,作战人员将近十万人,耽搁一天的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消耗。

所以,如果作战,最好是雷霆一击,让倭寇无处可逃。

情报在朱瞻基和郑和他们这些将领之间转了一圈,又回到了朱瞻基的手上。他这才向郑和问道:“在座诸位唯有郑总兵和唐指挥使曾经参加过锡兰之战,与今日之状异曲同工,不知两位有何妙策?”

郑和笑着说道:“锡兰之战,亚烈苦奈儿乃一国之君,占据地利人和。而倭寇不过是鹊巢鸠占,他们在岛上并无根基,此战定当手到擒来。”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郑总兵还请不要卖关子,瞻基一直以师从之。”

郑和是个聪明人,他身为副官,怕自己表现的太出色引起朱瞻基的不喜,所以想先等朱瞻基表态,然后再拾遗补缺。

但是朱瞻基岂是小肚鸡肠之人,只要郑和的策略好,他定会不打折扣地同意。

郑和见朱瞻基这样说,只能笑道:“臣以为,我大军应当两路夹击,才可一举建功。唐指挥使,当初锡兰之战,你乃先锋,长驱直入,生擒亚烈苦奈儿亲眷,布置此次可有定计?”

他把话题转到了唐敬身上,唐敬跟朱瞻基的身份差距太大,就没有了郑和的顾虑。面向朱瞻基大声应道:“殿下只需给臣三千旧部,臣定当率众拦住倭寇后路,不让一人逃脱。”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倭寇此番聚集近万人,虽然只有三一称得上武士,但是近三千武士加上五六千随从,仍然要谨防对方狗急跳墙。我抽调一万军士于你,另派三千羽林卫神机营,皆受你节制。但是,孤要你一日夜间布下攻击阵势,明日午时发动攻击,不要让倭寇大军逃入山中,否则军法处置。”

“臣领旨!”

朱瞻基面向郑和说道:“郑总兵运筹帷幄,算无遗策,乃当世水师诸将之首。此番排兵布阵,还望郑总兵以教。”

郑和连忙说道:“内臣不敢。和乃殿下家臣,自当尽心辅佐殿下。”

朱瞻基大声说道:“郑和听令!”

郑和单膝跪拜,抱拳道:“和在!”

“除抽调登陆军士,余下水师三军皆受你节制,安营布兵,一切依你之令!”

“和领旨!”

朱瞻基这才又面向其他水师将领,拿出了特制的海军司令印说道:“今日之战,孤授权内宫监大太监,陛下亲授水师总兵郑和为帅,诸将可有异议?”

朱瞻基这样说,其他人哪怕不愿意受郑和的节制,这个时候也不敢有半点意见啊!

何况第二舰队总兵易信名声不显,第三舰队总兵朱真更是长期为郑和副手,他们两人都没有意见,其他人更不敢有了。

这个时候,朱瞻基亲自扶起了郑和,并且将他让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说道:“此番之战,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自我以下,皆受郑和节制。军令如山,违令者斩。”

众将皆单膝跪拜,大声应道:“是!”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