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217章 意料之内的结果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17章 意料之内的结果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五月十五日,大江一郎终于在雨后初晴的海面上,看到了一支舰队的到来。但是,这不是来自东瀛的战舰,而是大明的战舰,从船上下来了一支五百人的队伍。

这些人跟东瀛武士一样剃去了头发,但是不论从面相,还是服饰,都能看出他们并不是倭人。

见多识广的大江一郎认出了这些是北方的虾夷人和女真人。

他们很快就接管了岛上的管理,并且让所有人停止了挖矿,进行重新编组。任何不服从命令的倭人都被这些粗暴凶狠的女真人直接杀掉,并且吊在了旗杆上,还用倭人的头盖骨做成了酒器。

岛上原本就有简易的窝棚,但是这些地方显然不够住了,所以第一时间,所有人开始伐木搭建房子。

但是搭建的房子数量似乎又有些太多了一点……

最上等的房子是原木搭建的,墙壁厚实,冬天可以抵抗风雪。

中等的房子数量众多,跟原本岛上的房子差不多,都是用木板和蓑草搭建,也能挡风遮雨。

而最简易的房子就是一个个地窝子,只是在地窝子的上面有一层房顶,可以挡雨。

到了五月下旬,房子都修建好的时候,一支更大的舰队开了过来,从船上下来了更多的倭人,而这些人带来了京都将军府已经被大明占领,凡是反抗的大名和将军都被杀掉,现在没有逃进山的全部都是服从大明的贵族和武士。

足利义持的将军府早已被烧毁,目前东瀛的将军变成了他的弟弟足利义嗣。而足利义持与天皇现在拘束逃进了山里在跟大明做最后的斗争。

问题这个消息,大江一郎怎么也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但是眼前这些以前熟悉的武士们,是不会欺骗他的。

当天晚上,他就面向京都,剖腹自杀。

舰队不仅运来了超过五千劳力,同时还运来了五百几女,加上五百女真人和一千多人的大明舰队,岛上已经超过了一万人。

原本所有的武士的武器早在五月初就被收缴,每个人被发的是铁镐和箩筐。

原本的石磨又被运来了几个,足够岛上这些人筛选金子。

岛上的大明人不多,全部住在港口区新建的小区,还有全副武装的女真人守卫。

这些大明人负责每天的生产统计,还负责每天从船上领取炸药,然后用炸药开矿。

开矿的人增加了两倍,现在又有了炸药,生产效率增加了五倍以上。

原本每天黄金产量不足五十两,剩下的都是铜矿石和银矿石,现在就连所有的铜矿石也被大明人就地炼制了。

几乎每一天,都有倭人因为不听话被女真人处死,这样一个月下来,所有的人都老实了。

大明人一直表现的很文明,除了最开始挑选了一百个貌美的几女在港口区住下,剩下的四百几女全部安排在了岛上。

虽然管理更严格了,但是大明人对东瀛人的待遇却提高了。除了吃的,岛上还开始卖衣服和酒水,用五天的工钱,也能享受年轻貌美的几女的服侍。

三年,这是岛上原本矿工的服役时间,只要老老实实干满三年,就能获得自由。

而那些武士们却要干满五年,才能获得自由。最后送过来的这批武士和民夫,他们都是战败的一方,需要干满十年才能重新获得自由。

按照不同的贡献量,每个人可以获得不同的待遇,制度由大明确定,管理和镇压却由五百女真人负责。

一个月的时间,这里就变成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工地。

整个佐度岛变成了一个天然的大监狱,天然的矿场。没有船,没有武器,哪怕他们的人数比大明人和女真人加起来还多五倍,但是他们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干活。

而这一千多名大明士兵,他们的主要任务其实不是监管这座金银岛,而是保证从大明到奴儿干都司之间的运输安全。

当视线从六月的佐度岛回到五月的大明,这个月,最轰动的莫过于太孙殿下从东瀛运回来的战利品。

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人能想的到,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太孙就从东瀛运回了如此之多的金银和物资,还有那一满船的古董。

就连朱棣也从来没有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金银,他让人将这些金银摆在承天门外的广场上,派了重兵保护,却又允许所有的大明百姓近距离观看。

这其实是朱瞻基的主意,他就是要用这些金银作为诱饵,将大明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到大明以外的地区。

不管是贸易,开始开矿,还是侵略,只要能激发大明百姓的探索之心,这样做就是值得的。

朱棣一开始不算支持这个计划,但是当这么多的金银摆在自己的面前的时候,他自己都忍不住心动了。

所有人都以为大明是天朝上国,所有人都以为大明物产丰富。但是仅仅一个月的时间,朱瞻基就从东瀛搜刮了如此多的财富,也让所有人都在反思,自己是不是井底之蛙呢?

固然,这些金银对大明来说并不算什么,整个大明每年的税赋按照金银来计算就超过了两千万两白银。

这些金银加在一起,也只有大明一年税赋的五分之一多。

可是,这是太孙仅仅一个月的收获啊!

如今的大明,一亩地的收成,一年不超过五钱银子,家有千亩良田,也落不到三百两银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可是如果开工坊,打造一口铁锅,仅仅几日的功夫,就能跟內监换回四钱银子,旱涝保收。

一年打造两千口铁锅,赚的钱就远远多于种地收成,这笔账随便一个人都能算的出来。

资本的力量是极其强大的,不管是在什么时代。

哪怕如今大明对户籍管理严格,人员流通不便,但是內监和锦衣卫遍布全国的网点,却成为了最好的宣传渠道。

不需要出县,不需要出州,只要你能纺出布来,只要你能做出丝绸,只要你能打造铁器,所有的东西拿到內监的网点,就能换成银元。

经过一个月的发酵与宣传,哪怕是偏远州府的乡民,也知道海外有数不清的金山银山,知道只要闲暇时候纺布,就能跟內监换取银子。

当然,这种宣传也遭到了无数商家的抵制和文官们的反对,因为內监现在等于是抢了无数商家的饭碗,而文臣们反对,主要是怕趋利思想毁了稳定的社会风气。

不过在几百万两现银面前,武将,勋贵,包括本就与內监有着稳定业务的商家们,也极力宣扬对外贸易的好处。

这些银子,劫掠来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还是通过贸易,让倭人主动将埋在地里的金银拿出来。

这种争论永远不可能消失,无非是随着时间的变化,支持者和赞成者的立场会一直变化。

但是有一点几乎没有人再反对了,那就是对外征略。

只是对东瀛的战争,短短时间就获利几百万两,哪怕是最有操守的文臣,这个时候也看到了战争的红利是多么惊人。

除了少数的清流认为这样对外征战会有损天朝上国的国体,绝大多数人都成为了战争的支持者。

还有一部分利益既得者也在呼吁开放海禁,对外贸易不能全部由內监控制。

但是这样的反对是跟朱棣争利,他斥责了一批人,打压了一批人,这股声浪自然就没有了。

现在文官与商人的联络还不是太深,而武将与勋贵紧随皇家的脚步,皇家赚大头,他们赚小头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在短时间之内,所有人的胃口都已经满足了。

所以那些呼吁开放海禁的力量非常小,并没有成气候。

这些金银被展示了一周,然后与那些金属一起,全部运到了夹江工业区,将会在这里被铸成金银铜币。

而那些钢铁,也成为了原材料,打造各种工业产品。

一封给太孙封赏的圣旨也随着第二批的辅助舰队,浩浩荡荡地来到了东瀛。

对朱瞻基来说,任何封赏其实已经没有意义,他本身就是太孙,地位仅在两人之下,再多的金钱,再多的护卫,在他本身就已经拥有无上权力的时候,无非就是锦上添花而已。

例如他的护卫有被增加了两卫,达到了一万两千人,允许他的仪仗可以增加两匹马,多了几个农庄,严格说起来,毫无意义。

随着朱棣的嘉奖圣旨到来的还有一叠私信,这里面有朱棣的,有朱高炽的,有太子妃的,也有他那些嫔妃的。

相比公事公办的圣旨,朱瞻基更在乎这些私信,也更愿意私下跟朱棣讨论一些问题。

比如朱棣同意了暂时不动用这些金银,等他回去了以后组建大明银行,这些金银作为预备金的消息,就让他开心无比。

胡良娣已经怀孕八个月了,再有两个多月,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就会出生,朱瞻基也想早日解决了东瀛事务,返回大明了。

虽然怀着一颗征伐之心,但是他的身份太高了,这也限制住了他。

身为一个帝国的继承人,身为一军主帅,他不可能身先士卒地征战,这也让他对战争少了许多乐趣。

每天只能待在这艘巨大的巨舟上,就连天气好的时候,想到小船上去钓鱼,身边的人都紧张无比,这样的战争实在无趣的很。

不过,足利义持和东瀛皇室还没有就擒,这场战争他能选择什么时候开始,却不能选择什么时候结束。

在没有抓到足利义持和后小松天皇之前,结束战争的话,真正的战略目的并没有达到。

在这个过程中,压力最大的不是他,而是现在身为神机营都督,陆军总兵的柳升。

五月十三,大明军队势如破竹……,不对,由于沿途的倭人不是逃跑就是投效大明。他们没有面对任何阻力,犹如回家一般被迎进了京都平原。

大军抵达京都之后,才在鸭川河经历了第一场阻击。

虽然倭人准备了用桐油泡过的藤盾,但是,大明如今的黑火药早已经脱离了最初级的阶段,由粉末状火药发展到了颗粒状态。

如今的黑火药虽然依旧是这个名称,但是效力超过了东瀛人的预测,他们的藤盾根本抵挡不了新式火枪的攻击。

要不然,当初在神涩川,大明军队也不可能依靠原始的黑火药,就炸毁门川家族的城墙。

战争在一开始就呈现一面倒的局势,倭人只能依靠巷战给大明军队造成一些麻烦。

仅仅三日的时间,足利义持的军队就被赶出了京都,胜利似乎指日可待。

可是,后面的发展超出了柳升的预料,逃进山里的倭人虽然落在绝对下风,但是大明军队被迫拉长的战斗线,也让火枪的威力大减。

柳升现在视整个神机营如同自己的性命,当然不肯为了占据全面的优势,就分兵出击,因为这样同样能造成大明士兵的重大伤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大明军队的人数还是太少了,两万多人甚至想要完全占领京都都不可能。想要漫山遍野地跟数十万被逼急的倭人斗争,风险同样很大。

所以,大军军队主要精力就放在了京都,放在了对皇室人员的清理和对反对派的清理上。

除非是获得了关于足利义持和后小松天皇的确切信息,柳升怎么也不肯出兵。

不过即使这样,足利义嗣他们也满足了,如今的京都完全落在了他们的手里,大部分官员也都被他们控制,只要再给他们一段时间,就能控制住整个局势。

在京都当太上皇的日子并不难熬,婉转娇吟的少女,黄灿灿的金子,白花花的银子,都被对方主动送到了他的面前。

如果是个年轻将领,恐怕早就在这些糖衣炮弹面前堕落了。

不过柳升今年已经四十多岁,经历了多次生死起伏,很清楚自己现在想要的是什么。

朱瞻基在京都有超过一千人专门负责统计各方财富,他哪敢所有的东西他都私吞?

女人他照收,金银他也照收,但是大部分都被他直接安排送到了大阪,孝敬太孙。

但是据他所知,太孙虽然也尝鲜一般地占有了几个漂亮的倭皇的公主,但是并不贪恋女色。大部分漂亮女人都被他赏赐给了将士,或者是准备送回大明发卖。

这些倭女柔顺,听话,伺候人起来贴心无比。如今有点余钱的大明百姓,都愿意买上一个或为童养媳,或为奴仆。

压力是从六月中旬开始有的,整整一个月的时间,这个中间经历了倭人收割麦子,没有粮食的足利义持他们冒险袭击了著名的粮食产地清州藩,也就是后世的名古屋。

当然,这个时代还没有名古屋,名古屋要到两百年后才会出现,但是那里是东瀛除了关东以外最大的粮食产地。

为了粮食,足利义持冒险出击,在支持者的里应外合之下,还真让他成功了。

于此同时,从南部撤回来的大军也抵达京都平原的南部山区,吸引了足利义嗣和大明军队的火力,让柳升颇有一些顾此失彼的失算。

为此,朱瞻基下达了第一封斥责信,认为柳升消极应战,没有主动积极性才导致了这一结果。

否则的话,不论是往北,还是往南,都比待在目前已经没有对手的京都要好。

柳升并不是一个智将,作战也不是特别出色,他能成为安远侯,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勤恳,细致。

特别是负责筹建火器营之后,这些年也就参与了第二次北征。

在京都一个月,除了赶跑了足利义持和天皇,甚至没有取得像样的战果。原本他还并不在意,但是朱瞻基的斥责信一到,他也就必须要做出表现了。

跟随斥责信一起到来的还有朱瞻基的作战计划,朱瞻基要求他撤离京都,把京都留给足利义嗣,同时应对南方的大军,而柳升则一路向北,对北方进行一次大型梳理,消灭所有抵抗力量。

为了配合大军的行动,朱瞻基派出了五万大军将会沿岸布置补给点,配合陆军的攻击,同时命令两千羽林卫炮手和神机营炮兵营增援大军。

得到命令的柳升立刻集结大军,开始了向北的扫荡。

六月十九,大军在滋贺与足利义教率领的一万骚扰军队相遇,立功心切的柳升紧追不舍,在御在所山山区堵住了足利义教,打死敌人三千余人,围住了足利义教。

这位后世的室町幕府第六代将军,在丢了兵器之后,用一根毛笔插入鼻孔,然后脑袋往石头上一磕。

可是这样的自杀方式并不保险,因为插入不深,他足足疼了两天两夜,才彻底断气。

六月二十二,大军抵达了清江藩西部的大垣。在这里,足利义教亲率大军进行了狙击。

但是大明的情报系统早已摸清楚了对方的布置,武器的差距让伏击战变成了送死战,倭人完全是用人命堆积了山谷,才让足利义教逃走。

从此之后,足利义教让人烧毁了大部分粮食,携带了一小部分粮食又逃进了山区。

他想用坚壁清野也消耗大明的力量,但是这次的烧粮却让他丢掉了民心,这次烧粮,也成为了他快速失败的主因。

在烧粮之前,大明虽然有一部分支持者,但是大多保持中立,只要少部分死心塌地当了日奸。

但是在这之后,越来越多的将军,大名,完全倾向了足利义嗣,或者干脆就是大明。

东瀛因为缺少良田,一直陷于粮食短缺的状态。在过去的战争中,极少发生焚烧粮食的行为,对东瀛人来说,浪费粮食就是可耻,何况一下子烧掉了几十万石粮食。

这将最少让几十万人,陷入饥饿状态,不可原谅。

而且,这对大明的影响也微乎其微,因为大明本来就没有预备从东瀛征收粮食。

这不是陆战,道路崎岖,粮食转运艰难。

从应天府到东瀛,大明的巨型宝船一次可以运送几万石粮食,只需要十艘船,运来的粮食就够大明这不到二十万人吃大半年了。

何况,除了粮食,海里还有无数的大鱼补充营养,现在大明军队最缺的,只有蔬菜而已。

不过这个问题在大阪的局势稳定下来,越来越多的倭人投靠大明后,也不是问题了。

现在是六月,各种蔬菜都不缺,每日就有无数的农户拉着一车车的蔬菜送到港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当足利义持逃进了山区以后,发现自己得到的支持越来越少了。

不过一直到了七月上旬,他才意识到,这次烧粮成为了局势急转直下的开端,也是他自己敲响了失败的钟声,自掘坟墓。

在长野,原本是他忠实追随者的立田家族不仅拒绝了他借道北上的请求,还直接告知了大明军队对他们进行了围堵。

仓皇向东跑到了武田氏统治的甲府,可是这个已经传承了三百年的家族,却早已与上杉禅秀一起投靠了足利义嗣。

他们放火烧了河上的四座木桥,彻底阻断了足利义持的北上之路。

随后,他们被迫在甲府西北的北杜河谷与追击上来的柳升进行了决战。

这一战,因为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密集山林的掩护,足利义持的人马也给大明军队造成了超过千人的伤亡,但是巨大的武器差距让他们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将近四万人的大军在伤亡超过万人之后,彻底崩溃,无数人逃进了山林,但是被活捉的武士近千人,民夫超过万人。

足利义持最后剖腹身亡,但是后小松天皇一系的皇室成员,却大多成为了俘虏。

足利义嗣的投效,足利义持的死亡,后龟山天皇的被俘,后小松天皇的被俘,也正式宣告了如今的东瀛管理阶层,顶层架构被大明掌握。

而足利义持的死亡,也宣告了东瀛抵抗阶级的规模化失去了核心,现在大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可以一家一家清算了。

而在此之前,庄敬和庞瑛就与从应天府赶来的孙林他们,从京都一带的大名手里,又勒索了不少财富。

朱瞻基活动着自己的身体,望着远处的大阪港问道:“什么时候能够准备好啊?我都等得有些不耐烦了。”

众将忍不住笑道:“殿下几个月都等了,到今天却等不及了!”

“当然……”朱瞻基意味深长地说道:“以征服者的姿态登上东瀛的土地,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