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262章 诱捕(月票补加更)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62章 诱捕(月票补加更)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马六甲港口外的这个小岛,在后世是一个很出名的景点,华人称之为白沙岛。

整个岛除了几处白沙海滩,一个度假别墅酒店,整个岛就所以一个高尔夫球场。

在岛上玩了两天,麻喇迦这边的事都已经展开,而该装卸的货物也都装上了船,就移驾前往旧港。

这次移驾去旧港,朱瞻基并没有乘坐旗舰,而是换乘了一艘沙船改装的旗舰船。

所谓的沙船并不是装沙的船,而是防沙的船,顾名思义不怕沙滩搁浅。

沙船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在风浪中也安全。特别是风向潮向不同时,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比较小,比较安全。

二是近海航行方面性能优越。沙船上多桅多帆,可以逆风驶帆。

朱瞻基乘坐的这艘沙船载重量九千石,相当于后世的排水量一千二百吨,是如今这个时代最大的平底船。

沙船的缺点是受水面积大。由于船头为平板,速度较慢。为此,在船身中间的两侧加装了批水板也叫腰驼。

装了披水板之后,使得原来已具备的逆风张帆行驶的能力更为增强。这样的沙船,在七级风力的情况下能照样安全行驶。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的,因为是平底,这种船的破浪能力很差。

元朝调九百多艘沙船组成的舰队攻打东瀛,在东瀛西部的海域遇台风后几乎全军覆没。

不过朱瞻基现在是在赤道无风带行驶,这里是没有台风的,所以不用怕,而这种船还能直接进入小河行驶,能直接抵达旧港。

前往旧港的途中,朱瞻基还在星城停留了一日。

这个时代的新加坡什么都没有,就是一片荒原和丛林,只是在海边有人居住的痕迹。

后世的主城区,如今还是沼泽地。王景弘在后世的肯特港公园这里组织人开始伐木烧荒,用木材先建设一个简易码头。

肯特山并不高,但是靠近海边,他也将比赛的场地设在了这里。

人们坐在肯特山的山坡上,正好面对着港口,也能清楚地看到山下的比赛。

而他后世的公司总部,布拉尼岛现在就是一片树林,根本没有一点记忆中的印象。

时隔六百年旧地重游,一切都物是人非。

不过朱瞻基也不是一个喜欢伤悲春秋的人,能让自己的女人觉得开心,能在这个时空改变华人的命运,这些已经够他忙活的了。

从新加坡离开,两日后才抵达了旧港的入海口,而无数华人迎驾到了此地。

如今的旧港人口不到十万人,但是已经是南洋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满者伯夷的最大城市日惹,比他们现在的首都满者伯夷还要大一点。

因为满者伯夷最开始的首都其实是在日惹,但是因为火山爆发,才迁移到了后世的泗水。

如今的爪哇岛,人口主要聚集在中部和东部,至于西部,因为地震和火山频繁爆发,并不安全。

而后世的雅加达,现在根本还没影。

巨港从七世纪,也就是隋朝之前,就是三佛齐国的发源地和首都,一直到朱瞻基出生的前一年,才被满者伯夷攻占。

但是满者伯夷实力有限,国主对军队的控制力也有限。他们的军队都是罗闍,相当于藩王自己组建的,国主直接控制的军队并不多。

仗打完了,那些士兵要回去,国主都不敢拦。

而且满者伯夷也是分了三个王,当共同的敌人三佛齐被灭的时候,三王之间也爆发了战争,并且一打就是好几年。

郑和第一次出使,被杀了一百七十个士兵,就是被满者伯夷的东王所杀,后来他们赔偿了六万两黄金,作为赔偿。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他们灭了三佛齐。但是因为内战,西王的势力又弱一些,旧港后来却被华人占据。

当时旅居三佛齐的华人一千多人,还有当地的土人共同拥戴广东南海人梁道明为三佛齐王。

梁道明遂组建军队,并亲自领兵守卫三佛齐北方疆土,对抗满者伯夷。

十年间有几万军民从广东渡海投奔梁道明王,到了永乐三年,朱棣派梁道明的同乡监察御史谭胜受和千户杨信带敕书前往招安。

梁道明喜出望外,带着属下郑伯可一同入朝,留下副手施进卿带领众军民。

到了应天府,梁道明就不肯离开了,国王也不当了,传位给了他的副手施进卿。

在京城住了好几年,梁道明才去世,他的族人随后将他运回祖籍埋葬。因为后人中并无才华出众之人,如今除了几个后辈在通政司担任闲职,无人入仕。

这次朱瞻基出海,梁家后人就有随行。

再转过来说施进卿。

这个人,朱瞻基在后世就知道他,对他也是爱恨皆有。

爱的是,他在旧港为华人闯出一片天地,恨的是,他是南洋绿化的非常关键的一个人。

梁道明不愿意当这个苦逼的国王,因为当时旧港,也叫新三佛齐国被满者伯夷的西王占据了一大片地方,国内各个部落之间的矛盾非常大,这个国王受到了众多的掣肘。

更有海盗王陈祖义占据了婆罗洲的西部,经常派兵劫掠。

施进卿却相当珍惜这个当国王的机会。

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他很好地掌握了部落矛盾的平衡,掌握了实权。在郑和舰队消灭了陈祖义舰队之后,又威逼满者伯夷不能攻打旧港,所以他这个国王当的有滋有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为了平衡三佛齐内部的矛盾,他信奉了***教。

他这种外来户为了取得大部分***教徒的信任,做起事来就更变本加厉,成为了推动绿化最积极的人。

后世的许多资料都证实了施进卿在南洋绿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朱瞻基这次过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严禁他再继续推动绿化,并且还要严格控制。

如果他不从,朱瞻基就准备换一个国王。如果那些部落反对,朱瞻基的手早就痒了,就想找人来杀鸡骇猴。

施进卿并不是一个安分的人,掌握了权力之后,他其实也非常膨胀。

虽然大明封他为从三品的旧港宣慰使,但他对其他国家仍然自称三佛齐国王。

朱瞻基并不在乎这个,他对华人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如今的旧港周边超过了十万华人,在这里安居乐业,都是他的功劳。

所以只要他不继续推动绿化,朱瞻基不在乎他在这里当一个土大王。

他就是安排别人过来,也不一定有他做的好,而且时间长了,照样会有自立之心。

人心永远都不会真正满足。

在没有完善的制度约束的时候,就只能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系统,稳定住这个框架。

比如分封。

从二十年前,梁道明被推选为新国王,从广南南海等地,就迁移过来了近十万华人。

如今的旧港周边,按照当时土著部落与华人的约定,这里的土地都是属于华人的。

旧港位于穆西河的下游,有着南洋地区最大规模的平原地带,到处都是肥沃的土地,在后世足以养活千万人。

有了这些土地,华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成为了南洋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如今的南洋地区,也就只有一些盛产金矿的地区,百姓的日子能比旧港的华人更好。

因为有大明的支持,满者伯夷虽然名义上有着旧港名义上的统治权,但是这里除了每年向满者伯夷上贡之外,有着相当大的独立权。

提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大明的慷慨和短视。

为了落一个好名声,维护天朝上国的脸面,大明虽然名义上接纳了旧港为自己的领土,但是只是为了这里生活的华人,而对这里的领土没有任何诉求。

麻喇迦的拜里米苏拉是原本三佛齐的王子,他在永乐九年到大明朝拜的时候,向朱棣索要旧港。

但是朱棣却为了地方和平,驳回了拜里米苏拉的请求,承认了旧港的主权应该属于灭了三佛齐的满者伯夷。

满者伯夷的国王玛瓦尔达纳对此感激不尽,在永乐十三年,也就是前年,还派了王子专程到应天府,感谢朱棣对他们主权的维护。

总之,如今的南洋地区,许多地方的主权像旧港一样,乱成一锅粥。

三佛齐被灭以后,新的三佛齐成立,满者伯夷实际上也控制不了,只能要新三佛齐每年上缴粮食和矿产。

拜里米苏拉,满者伯夷,施进卿,大明,都对这里有管理权或者是主权。

朱啊哟还是因为大明不重视这里,所以才导致了这样的状况。

当船队进入穆西河的时候,当地的华人们就敲锣打鼓开始迎接朱瞻基一行。

施进卿带着自己的次女施二姐和幼子施济孙,也率领旧港的文武百官,还有三佛齐的部落首领以及长老,迎到了出海口这里。

施进卿今年已经将近六十岁,此人年纪虽老,但是雄风依旧在,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

相比之下,他的儿子施济孙唯唯诺诺,让朱瞻基觉得有些虎父犬子。

而旧港如今的民政大权竟然是掌握在施二姐的手里,让朱瞻基对这个看起来貌不惊人的中年女人有些另眼相待。

现在可不是后世,也不是唐代以前,从宋朝开始,女人的地位非常低下。

哪怕是在异国,女人的地位也不高,施二姐能控制旧港的大权,这个女人不简单。

当船抵达旧港之后,朱瞻基才真正感受到了当地华人对他这个太孙的热情。

这些人虽然背井离乡,来到万里之外讨生活,但是依旧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大明人。

他们对能在异国他乡见到帝国的太孙,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组织了全城的人欢迎朱瞻基。

每个人见到朱瞻基都是激动的泪流满面,狂热的朱瞻基让他们去死,恐怕都有很多人会直接自杀。

看到他们,朱瞻基感觉自己对他们的责任更大了。

连续几天,朱瞻基都是在旧港城内参加各种接待和应酬,会见各界的代表。

从旧港的百官,到慰问驻扎的将士,从会见旧港的部落首领,到接见华人商会的代表。

朱瞻基忙的不可开交。

朱瞻基忙,他的下属们也不轻松。特别是黄渊和孙林这样的管理人员,比朱瞻基更加辛苦。

金纯,解缙,黄渊他们,要组建大明在南洋地区新的领导框架。既然大明要加强对南洋的控制,那么原本的那一套模式肯定要转变,加强。

孙林和庄敬,庞瑛他们也忙着组建更严密的情报网络,从以前的单人单线的旁观,到现在多人多线的交叉情报网络,他们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这个时候,哈三的一些行为引起了孙林他们的注意。

“四月初八,哈三抵达麻喇迦的第一天,就跟随总监大人与拜里米苏拉父子相见。他与依斯干达沙第二日在清真寺又单独相聚了一个时辰,由于当时我们的内线并没有特别关注他,所以并没有进行监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后,哈三与麻喇迦的大食人交往密切,行踪诡秘。一直到四月十四,我大明一队士兵在塔兰村清查他国书籍,中间遭遇了哈三的阻拦,他才正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

此后我咨情司专门派了两个听事小太监,负责监控哈三。但是由于他与外人交谈,一直用大食话,所以有用信息不多,只是知道了他在背后有一些行动。

一直到我们前往旧港,发现哈三接受了依斯干达沙馈赠的三十两黄金。而他到达旧港后,也一直游串于各个清真寺之间,并且在寻求与施济孙的联络。

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是已经能确定哈三此人图谋不轨。所以下一步该如何行动,还望提督大人下令。”

孙林是兴庆宫少监,提督咨情司事,所以下属们一般都不会称呼他为少监,而是直接称呼他为提督。

听了下属的汇报,他沉吟了一下说道:“咨情司如今并无精通大食话之人,就是跟踪他也没有多大作用。此人虽然只是一座清真寺的主持,但是赏赐出使,他也是立功之人,并且跟总监大人关系莫逆。而且他与泉州数百大食商人关系紧密,此事我当禀报殿下,看他如何安排。”

从太孙下榻的三佛齐皇家别院出来,孙林坐上一辆双轮马车,在二十个护卫的保护下,向着北郊的焦糖厂行进。

这个焦糖厂是旧港最大的糖厂,是本地的华人所建,所产的砂糖主要销往大明。

从去年开始,內监停止了砂糖进口,将这里的红糖和白糖全部在麻喇迦官厂保存了起来。

朱瞻基知道了这里是南洋最大的糖厂,就主动要求过来参观一番。

孙林抵达糖厂之后,只是将马车停在了朱瞻基的龙辇旁边,并没有进去打扰朱瞻基,依旧留在了马车上处理公务。

他每天要看数百份公文,每份公文都还要进行批示。但是他喜欢这种忙碌,更享受这种躲在背后控制一切的感觉。

临近午时,朱瞻基从糖厂出来,看到孙林。他上了马车,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让孙林上了他的龙辇。

孙林基本上每日都待在房间里,今日主动出来,肯定是有事找他。

当龙辇慢悠悠地离开了糖厂,朱瞻基跟众人挥了挥手,扭头说道:“难得见你出门,来找我有什么事?”

孙林将哈三的事情详细禀告了朱瞻基,然后说道:“哈三此人虽然只是一个小人物,但是却与我大明多位官员关系密切,在大食人里面也有一些名望。所以如何对付他,还要殿下拿主意。”

“确定哈三此人有问题吗?”

“殿下,内臣并无证据。”

朱瞻基沉吟了一下,笑了起来。“孤原以为会是本地人率先跳出来,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跟我们从大明来的哈三跳了出来。孤不会在意他的名望,既然怀疑到了他,就先命锦衣卫将他抓起来。”

他向着坐在龙辇下层裙边的李亮说道:“让冯小年来见孤。”

咨情司只有侦缉,收集信息之责,没有抓捕,审讯之责,这件事虽然是咨情司发现的,却还需要让锦衣卫出动。”

冯小年领了命令,立即率领四个锦衣卫小旗,还有一队羽林卫二十五人,骑马就先奔回城内,抓捕哈三。

朱瞻基需要杀鸡骇猴,却没有想到,这只鸡竟然是哈三。

不过,能在旧港这个绿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公开抓捕一个阿訇,也能有警示的作用。

孙林看了一眼外面的卫队,问道:“殿下,是否加强一下防范,这里的***教信徒可是不少。”

朱瞻基摇了摇头笑道:“孤还怕这件事不够轰动呢!先把哈三带过来见我,要是他真的有异心,孤偏要把这件事闹大!”

哈三最近风光无限,在大明,他就只是一个清真寺的主持。***教在大明并无特权,他这个主持也就是在地方上有些名望。

但是来到南洋,这里以***教为国教,他这个天朝上国来的阿訇走到哪里,都是重要的上宾。

朱瞻基来到旧港以后,跟在麻喇迦一样,第一时间就下令今后旧港地区,也就是新三佛齐国将全面汉化,其他国家的书籍全部要上交,销毁。今后以儒家学问为主。

其他的部落当然有反对的意见,但是在旧港,这个城市如今华人占了一半以上,对这个政令是举手欢迎。

但是旧港城内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主要就以各大清真寺的阿訇们为主。

如果人人都不能学习阿拉伯文,那么以后招收信徒就是大问题。虽然大明没有命令禁止***教,但是这样跟禁止也差不多。

而且施进卿最近被朱瞻基警告以后,态度暧昧,对他们这些阿訇的态度也冷淡了不少。

施进卿就是一个投机主义者,以前为了笼络本地人部族,讨好满者伯夷,所以他改信***教。

现在朱瞻基不许他再推广***教,并且承诺给他撑腰,所以他理所当然的把***教抛在一边。

这也让那些阿訇们更加忧虑,对未来担忧起来。

没有政府的支持,没有了那些特权,任何宗教的发展都不会顺利。

所以当哈三摆出了一副要抗争到底的态度,立即拉拢了不少本地的教徒们。

但是面对强大的大明,他们也根本不敢硬着来。

有了咨情司的情报,冯小年率领下属们直接来到了巨港城中心的马哈德清真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个清真寺位于巨港的中心,占据了最好的一块位置,可谓是整个城市的中心。

不过,他并没有贸然地进入清真寺抓人,而是等在了门外。

朱瞻基既然交待了他要谨慎行事,他不会一开始就闹的众人皆知。何况他也知道哈三一直在给朱瞻基递帖子,想要拜见,只是朱瞻基没有搭理他。

所以他准备先礼后兵,将哈三骗过去,这样不会惊动其他人。

一直过了午后的礼拜时间,他们终于等到了哈三带着两个仆从出来。还有一群大食人打扮的信徒和阿訇将他送了出来。

冯小年迎了上去,笑道:“主教大人,鄙人冯小年,奉殿下命令,请主教大人过府叙话。”

“殿下终于肯见我了……”哈三大喜,连忙向众人告辞,话里言间充满了得意之情。

冯小年耐心地等着他跟众人告辞之后,请了哈三上车,然后才对咨情司过来的一个当差太监使了一个眼色。

那个太监心知肚明,立即率领了一半人分开行事,前往哈三住的地方去搜集证据。

这哈三并不愚蠢,虽然一开始被殿下相邀这个好消息给冲昏了头,但是既然是殿下召见,应该是以内侍为首,怎么会以一个锦衣卫为首。

但是上了马车,他也不敢翻脸,只是在言语间试探着。

进了自己的车驾,冯小年心中大安,他也不怕对方想要逃。这个天下,还没有人能逃得出大明锦衣卫的手掌的人。

面对哈三的试探,冯小年这个江湖老手当然是不会露馅,在玩虚情假意,阴谋诡计方面,哈三根本不够看。

“主教不需担忧,殿下今日因糖厂汉民提起了与大食人合作的渊源,所以想要见主教。我当时在旁边伺候,当然就该是我跑这一趟了。”

白糖最开始就是大食人发明的,他们在白糖提炼方面,也有着独有的窍门。所以冯小年从这个角度解释,哈三根本就没有怀疑。

就这样,马车晃晃悠悠来到了朱瞻基住的皇家别院。

(12000更新,说到做到。这是补月票加更,还欠呼延晟三更,汐牧羊人,大隋章德公各一更,一共五更,这个月一定还债。)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