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275章 抵达南洲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275章 抵达南洲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除了这些海军将领,那些宗室们也都积极了起来。以前一直只是听说南洋有金矿,但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所以他们并不积极。

但是现在看到这大块的狗头金被发现,这巨大的金矿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每个人的心思都开始转动了起来。

当舰队离开海龟岛的时候,他们看这个荒凉的小岛,也都变的顺眼了起来。

但是他们还不到行动的时候,因为这才是第一个地方,据说在南洲,同样也有金矿,那里也更大。

不过这个地方,在他们的心里还是优选地。因为这里距离南洋很近,从这里到香料群岛并不远,而內监一年到头都有商船到香料群岛,这里算不上偏远。

据说从这里到南洲的南部,还要走一两个月,那才是真正的蛮夷之地啊!

这次出海,宗室人员一共分乘四艘大船,这四艘船分属一个编队,并有四艘军舰护航,四艘补给船供应,还有各传令船负责联络。

从去年皇上下旨,令各王府,郡王府各派世子,郡王随太孙驾。

这些个王府就已经有了预感,恐怕是皇上又要削藩了。

但是有太祖的金书铁卷,加上朱棣本来就是因为削藩才造反上位,所以他对名分,大义看的比较重,更在乎宗室对他的大义支持,所以各王府并不怕他像朱允炆那样倒行逆施。

他们不敢违逆朱棣的圣旨,但是同时也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之辈,反正他们已经拿定了主意,如果给的条件不够,是别想他们轻而易举就移藩。

谅这朱棣为了史书留名,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只有一些没有犯错的藩王府会这么硬气,而有把柄被朱棣抓在手中的藩王府,从一开始就在谋划,该如何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

朱瞻基其实是不在乎这些宗室怎么想的,不管这些宗室能干也好,窝囊废也罢,他需要的是他们的名。

哪怕他们是头猪,最少他们都姓朱。

今后的世界将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落后的通讯,交通方式,不可能让中央朝廷有效控制偏远角落,那么就需要他们这帮人占住大义的名分。

他们是能干之辈,朱瞻基反而会担心他们势力大了之后,不搭理中央朝廷,自立为王。

如果他们都是无能之辈,只需要他们占住这个位置,反而以后更方便干预和管理。

哪怕他们干的天怒人怨,大不了以后换了子孙当王爷,这些地方就始终还是在姓朱的后代手里。

所以,他只是在船上安插了一些眼线,随便他们折腾。

现在还不到时间,想要让宗室移藩海外,不仅需要他们自愿,更需要整个社会对这件事的认同。

否则,光是一个苛刻宗室,就会让皇室处境艰难,陷入众口铄金的地步。

哪怕是皇帝,在风土人情这些方面,也要遵循这个时代的规则。

船队继续航行,大部分宗室都觉得无所谓,这里的金矿虽然发现了,但是也许后面还有更好的。

而且这个岛面积虽然大,但是太热,大部分人对这里的环境并不算满意。

但是晋王朱棡的几个儿子因父兄接连被囚,如今正人心惶惶,在所有宗室里面,是最想移藩海外之人。

朱棡,朱济熺,朱济熿三人,在永乐年间接连被废,被囚。朱济熿更是不念父子之情,囚禁其亲生母亲,蒸煮父亲侍女,囚禁其兄长朱济熺,侄儿朱美圭。

年前皇上派锦衣卫到太原调查,废掉朱济熿,又救出了朱济熺和朱美圭,但是至今仍然没有还封王位,也让晋王府一系如履薄冰。

庆成王朱济炫曾经参与了朱济熿诬告其兄朱济熺一案,如今朱济熿被囚禁在凤阳高墙,他很怕皇上会想起他也曾经参与诬告一案,所以这次出海,一开始就拿定了想要尽快离开大明的主意。

虽然这个海龟岛在其他人看来环境恶劣,但是在他的眼里,这里却是一处宝地。

这海龟岛面积庞大,比大明整个江南的面积都大。岛上虽然有一些毒蛇,毒虫,却有无尽的森林,各种名贵木材遍地。

特别是这个金矿,只要经营妥当,哪怕每年大部分大部分收益要交于朝廷,自己也能落得数十万两白银的收入,再加上移民种田,贩卖木材,怎么算都比现在要强的多。

他如今驻守汾州,每年的收益只有万两白银,一年到头,手里根本剩不了多少银子。

所以看到这里,他就想要联络各宗室,将这个金矿拿到自己的手里。

只要他主动移藩,想必皇上也不会再记住他的过错。

“四哥当真丝毫不顾恋故土,想要移居海外?”

说话的人是宁化王朱济焕,他是晋王嫡五子,比朱济炫这个庶四子要更受皇室看重一些。

朱济炫担心自己被废,但是朱济焕却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我也不想如此啊,但我不同五弟,如今我在皇上心中恐怕就是戴罪之人,若是戴罪立功,恐怕才能让皇上宽宥。”

朱济焕叹道:“这海龟岛面积虽大,却人口稀少,据说上面还有食人族。在此发展,势必艰难。”

朱济炫摇了摇头说道说道:“我却不这样想,这里虽然人口少,距离我大明却近,移民便利。而有了这个金矿,最不济也能当个富家翁,山大王,不用在大明提心吊胆地活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济焕见他拿定了主意,叹了口气说道:“那四哥想我怎样帮你?”

朱济炫长揖说道:“为兄想请五弟到太孙面前探探口风,对这宗室自愿移藩海外,有什么章程。”

与此同时,在这艘船上其他的房间里,其他宗室关于海龟岛的讨论众多,这个储量丰富的金矿,吸引的可不仅仅只有朱济炫一人。

如今能够无忧无虑地尽情玩耍的,也就只有那一帮还没有成年的宗室子弟。

像朱瞻埈,朱瞻墉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对他们来说,这趟出海,就是出来见见世面的。

面对众宗室的试探,朱瞻基却一直没有一个肯定的答复,只是以稍安勿躁打发了众人。

因为这件事在解缙的力主之下,被压了下来。

由于前世的经历,朱瞻基对于任何事都喜欢快刀斩乱麻,直接了当地解决。

但是这种性格在商业上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对玩政治的人来说,这样的性格确实不合时宜的。

因为政治没有对错,政治也只有妥协。

可以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什么事都不能靠武力来解决问题。

而政治,就是一门妥协的艺术,靠快刀斩乱麻,只会把事情越办越糟糕。

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将海外各处领土都各划一片。然后把这些宗室都分封出去,每个地方,安排一个军卫,或者两个军卫来维持治安。

由藩王来管理民政,军队来管理军政,然后用金矿,土地来维持基本的生存,用贸易来盘活每一个封地之间的联系。

大明一个军卫大约是五千五百人,一个地方卫,或者是护卫就是三千人左右。他们这些人加上家属,再加上藩王带的官员和随从,就有两万人左右。

这么多人不管在哪一个地方开始发展,再加上大明本土提供帮助,都能维持基本统治。

但是这件事在解缙和金纯这样的大儒面前,就完全不能这么做。

事情还是同样的事情,但是要实施起来,就需要换一种方式。

比如说,将藩王分封海外,哪怕皇室很想这样做,但是绝不能由皇室提出来。

如今还是宗族社会,宗族的力量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影响力与后世相比更是不能比较。

比如说,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律法,自己的族规。朝廷认可宗族对宗族弟子的奖励或者是处罚。

在县治以下,宗族的管理是朝廷管理的有效补充。

这个时代的法律不健全,人们更讲究人情。

朝廷大臣要告老还乡,需要辞职三次,皇上要挽留两次,第三次才能同意。否则的话,就说明皇帝对这个大臣很不满意,有很大意见。

就连皇帝篡位,也需要有大臣三次劝谏,这个皇帝“谦让不过”,才“勉强”登基。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如果由皇室提出这样的计划,就会让人觉得皇室寡情薄意。

连自己的亲人都不能照顾,谁会相信他们能顾怜百姓?

所以,哪怕是朱瞻基想要把宗室分封海外,但是这件事现在不能由他定下来,先要在社会上将这件事酝酿成熟,然后“勉强”答应。

他们说的有道理,朱瞻基当然愿意听。他知道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他也愿意按照现在的这套规则来行事。

所以,他现在先要炒作,把这件事炒热。

反正分封这件事,也不是这两年可以推行的,最快也要等到他出海回了大明才能办。

要是不顺利,更是要等到他登基以后,这件事才能推行。

所以他现在根本不表态了,也不提分封了。只是先在军队方面,为以后做准备。

从海龟岛到南洲,这段旅程是非常无聊的。

因为是逆风行驶,舰队如今的航行速度只有每小时四五节,只比人走路的速度快一些。

这样的速度,在茫茫的大海上,简直跟乌龟爬一般。

各军将士们天天可以学识字,打牌来消磨时间,但是船舱憋闷的环境,还是让许多人的情绪逐渐变的低沉了。

朱瞻基最近也一直在学习,他原本是最不喜欢儒家学术的,总认为东方古国的衰落,与儒家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但是在这个时代待的久了,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人。他逐渐认识到,儒家纵然有着各种不足,但是在社会规则的制定方面,维护朝廷的统治,建立民族的向心力方面,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他也每天抽出一两个时辰的时间,专门听解缙和金纯为他讲解儒家经义。

他不是要做一个儒生,他只是需要了解儒家能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然后更好地利用这股力量。

他的这种好学让金纯格外高兴,每天给朱瞻基讲课的时候,总是精神百倍。

虽然船上的生活无聊,这个老家伙的精神却越来越好。

但是解缙对朱瞻基的了解就更深一些,从小他都在教朱瞻基,很清楚朱瞻基是个什么样的人。

特别是朱瞻基开始推行格物以来,积极推进数字,字母,几何的研究,也带动了解缙,包括解祯期,解桢亮他们一同研究这些。

他们更清楚,像朱瞻基这样功利的人,学儒不是为了当儒,而是为了分解儒家。

因为对朱瞻基来说,显学,实学才是朱瞻基真正喜欢的。

当时间进入了五月,南洋地区就进入了旱季。天上偶尔会下一个时辰的雨,然后就是那让人闷的喘不过气的湿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整个六月,天上都没有下过几次雨,一直到他们抵达海龟岛的时候,才又下了一场雨。

船队绕过了托雷斯海峡之后,就小心翼翼地沿着大堡礁的外围,一路向南行驶。

以前人们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在西方降落,大部分时候,太阳都挂在南方。

但是现在,太阳到了北方,原本从左到右的太阳轨迹,现在变成了从右到左。

每个人都会感到一种时空颠覆的压抑感,视线之中,几乎看不到陆地,那美丽的海洋景色如今让每一个人感到厌倦了。

偶尔经过几个小海岛,除了会让领航员感到紧张,生怕触礁,已经不能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因为从北方开始,就要开始测绘南洲的海岸线,船队也分散开来、哪怕是朱瞻基所在的中军,目前的船只也只有一百多艘。

被派出去的士兵们都受到了一个小册子,上面详细记载了南洲北部的一些自然环境,毒虫毒蛇的防治。

特别是那些羽林卫学的勘测人员,他们每一个,在朱瞻基的心里都价值千金。

现如今的士兵们,几乎每一个都是全才。虽然他们大部分都不识字,或者是只认识简单的一些字。

但是他们一个个都是野战兵,又是工程兵,还会种地,什么苦活,累活,他们都任劳任怨。

而这些羽林卫学的学员兵,更是接受了文化课,地理课,天文课等等,每一个都接受了两三年的专业课程教育,特种兵教育。

这些种子,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技术兵。

当时间进入七月之后,主力船队也终于行驶出了赤道无风带,感受到清凉的海风,船队的人精神亢奋了起来。

这个时候,朱瞻基却紧张了起来。因为七月对大明人来说正是炎热的夏季,但是他们现在已经来到的南洲,现在却是处于冬季。

虽然现在距离赤道不远,气温还没有降下来,但是也要严防这种气候的变化引发的流感。

在后世,流感只是小病,但是如今,却很有可能要了人命。

舰队的每个随行医师都被调动了起来,几乎每艘船上,都安排了一个医师,做好防护工作。

船越向南行,温度越来越低,特别是早晚,已经需要穿厚衣服了。

不过这种气温的降低,让航行途中的舒适度增加了许多。

士兵们的士气都又提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知道,快要抵达目的地了。

他们第一站的目的地是位于东海岸的一处位于南回归线附近的海湾,这里也就是后世的布里斯班。

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第一个目的地,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这里有一个世界级的天然海港,而且这里也有充足的淡水资源。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众多的矿产资源,光是在后世的布里斯班市区范围内,就有多座矿区,在城市西北的亚勒曼铜矿,是澳大利亚十大金铜矿之一。

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这里成为了开发南洲最适合的据点之一,相比北方的恶劣环境,这里更适宜大规模开发。

船队终于行驶到了南回归线,这也意味着,船队走完了地形复杂的大堡礁,可以向海岸线附近行驶了。

船队仅仅向西行驶了一天,就能看见南洲的海岸线了。能够看见大陆,船队上的所有人,精神也变得振奋了起来。

不管什么人,哪怕再喜欢大海,对于大陆,也总有一种期望感。

因为人类,总归是陆生动物。

有领航船不停测试水深,朱瞻基的旗舰也行驶到了距离海岸只有几公里的水域,可以清楚地看到陆地上的树。

“殿下,昨日都能看到岸边都是洁白的沙滩,为何今天依旧是这样的景色?”

朱瞻基笑道:“这里是南洲最著名的海滩,据说南北有近千里长。”

从阳光海岸最北的弗雷泽岛,一直到南方黄金海岸,都是有着美丽沙滩的海滩。

实际上,在南洲的东部,大部分海滩也都是沙滩,这也的确算是大自然的奇迹。

到了傍晚时分,传令船传来了信息,发现了海峡。

布里斯班之所以被称为是世界级的海湾,主要就是她有三个连在一起的岛屿,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防波提。

而这三个岛屿,只是在向北的方向,开了一个不到十公里宽的海峡。整个面向东方大海的方向,都被包围了起来。

这里在后世都能够停靠二十万吨级别的货船,对于现在最大的级别不到万吨的木船来说,根本不是问题。

就以朱瞻基的旗舰为例,这艘船长达一百多米,宽度五十多米,吃水深度才六米多,而后世上了十万吨的货船,吃水深度一般都超过了十米。

在其他港口可能需要小心翼翼才能靠岸,但是这里靠岸的难度一点也不大。

不过,天色已晚,现在又不是南洲的台风期,其他船只进了湾区就开始派人上岸查看地势,这些大船依旧停在湾区的海面上。

到了第二日,先遣船只就进入了这里的主河道,也就是后世的布里斯班河向上游探索。

而留守在大本营的将士们则开始上岸,在岸上安营扎寨。

到了晚间回来的时候,他们不仅捉回来了一只袋鼠和几只树袋熊,也就是著名的考拉。

让李亮把几只树熊送到后舱去给几个女人逗弄,他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岸上是个什么情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领队张凤山恭敬地行礼后答道:“末将率领两百人沿着河道向上游行了大约二十里地。这河道弯弯曲曲,二十里地我们就转了有二十七道湾。

河道两岸树木茂盛,丛林密布。这里的土地是黄土与红土的混合状,也不算肥沃,并且因为靠近海边,碱性比较大。

末将与属下目前正在绘制这里的地图,不过因为这里属于丘陵地带,想要绘制详细地图,恐怕需要最少五天的时间。”

“有没有发现土人?”

“正要与殿下禀报,今日一上岸,末将就发现了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还找到了这个……”

张凤山呈上来的是一节经过粗糙加工过的木制硬弓的弩臂,因为已经断裂,所以被土人丢弃。

朱瞻基看了一下就没有了兴趣,这种加工工艺非常粗糙,以至于朱瞻基怀疑,他们是用石头刮出来的。

张凤山继续说道:“但是末将与众人搜寻了一天,也没有看见土人,更没有发现做饭的炊烟。待明日再次出去搜寻一番。”

朱瞻基知道澳洲的土人主要是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不会打渔,所以一般很少到海边活动。

布里斯班三面都是丘陵,矮山,一面临海,并不是土人们喜欢活动的区域。

他点了点头说道:“明日出去搜寻,多带一些琉璃玩意和盐巴。那些土人就喜欢这些东西。你们带足行李,干粮,活动的范围可以大一点,不必急着回来。”

“是!”

处理好了公务,回了后舱,只见几个女人忙忙碌碌,正在忙活着给树熊做窝。她们的生活单调,现在有这样可爱的小动物,都喜不自禁。

就连那几个异族女人,平日活的小心翼翼,这个时候也留在了大厅里看着几只考拉。

那马欣抱着一个还是幼崽的小考拉,就再也舍不得放手。可惜的是,这些考拉丝毫不给她面子,懒洋洋地窝在她的怀里,怎么逗都不想搭理她。

看到朱瞻基,她可爱的大眼睛就充满期盼。“殿下,我们把它养起来好不好?”

(澳大利亚不准备写的太细了,因为这里的斗争不多,加快速度去西亚,西欧。)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