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356章 变化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356章 变化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出云国,石见港。

自从太孙殿下东征东瀛,将整个皇室一股脑搬迁到了应天府,大明与东瀛之间的勘合贸易,就变成了长期贸易。

大批的大明商人进入了东瀛的各大港口,将无数大明的商品运了进来。

如今的东瀛是没有什么工业的,只有一些手工业,但是跟大明比起来,也相差甚远。

所以各大港口发展迅速,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贸易中心。

幕府在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太多的办法,大明的商人他们根本不敢管,只能看着大明的便宜商品占据了东瀛市场。

绝大多数的东瀛人为之欢欣鼓舞,因为他们也能有便宜的衣服穿,有了饭碗,有些肯干的自耕民甚至还能买得起铁锅。

但是,对普通的老百姓好,并不代表东瀛的幕府和各大大名喜欢,因为以前的他们可以对普通百姓生死予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不听话了。

这些人受到了大明商人的影响,了解到了外部的信息,一个个人心不定,千方百计想要前往富足的大明。

更可恶的是那些大明商人,他们借助东瀛对他们没有管理权,而且还有巨型商船,运送了大批的东瀛青年男女到了大明。

幕府现在唯一能自己掌握的,就是大明许可的税权。

通过收税,他们迅速收敛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这些财富,又通过贸易流向了大明。

幕府的日子还算好过,大明协助他们建立起来税收系统,整个东瀛有了上万税吏,这些税吏每年可以给幕府收来比以前多得多的金银。

但是对大名们来说,如今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

人心散了,就不好管了,用残酷的方法镇压,百姓只会逃向其他大名那里,甚至跑到大明去。

但是用怀柔的方法来对百姓,他们现在根本没有这个条件。没有从百姓这里掠夺的资源,他们根本无法维持越来越紧张的社会局势。

在后世,民间鼓吹最多的就是东瀛的工匠精神,认为是东瀛精益求精的精神,才塑造了东瀛品质。

许多工匠世家,几代,几十代都做一种事情,所以才能创造出其他人比不上的品质。

但是实际上,这不是一种主动行为,而是被动行为。

因为东瀛的社会结构是僵化的,皇室永远是皇室,贵族永远是贵族,大名永远是大名,百姓永远是百姓。

如果你是做豆腐的,你的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做豆腐的,绝不会让你去读书来改变命运。

你家是做雨伞的,那么你的家族就世世代代,老老实实地来做雨伞吧!

因为被迫,东瀛才有许多家族几百年来都只是做那一种事,造就了他们精湛的品质。

可是大明如今将王室整个迁移到了大明,又涌进来了大批的大明商人,所以让如今的东瀛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让整个东瀛的贵族和统治阶级都有些手足无措。

出云国,因为中央山系的隔断,这里一直都不属于东瀛的中心区域。

但是当石见银山被发现之后,这里变的越来越繁荣。

一开始,这里还只是一些自由民前来做工。纪纲有钱,从南洋买回了大批的粮食,在东瀛,粮食就是硬通货。

东瀛人自己的矿山上,劳工辛苦工作一天,赚取的工钱最多只能养活两个人。

但是在石见银矿,纪纲大幅度提高了待遇,只要不偷懒,换的粮食就能养活五个人。

这种待遇对于东瀛人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吸引了大批的石匠和工人。

除了自由工,银矿上还有数千奴隶,这些奴隶并不是纪纲他们擒获的,而是东瀛的大名在相互征战中擒获的俘虏。

他们这些人没有人权,被纪纲买下之后,每天只需要给吃饱,他们就会老老实实地在矿上干活。

充足的人力让银矿的开发很快就进入了旺盛期,虽然只是第三年,但是银矿现在每年出银就已经有五十万两以上。

五十万两白银,纪纲可以留下三成,这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当然,他这三成也不好拿,在东瀛,他要面对无数的暗杀,袭击,要养一大批下属。

海军虽然在这里有一处水寨,但是除了拱卫矿山,并不会对纪纲在东瀛的发展有任何促进。

而纪纲要做粮食贸易,人口贸易,却不能缺少一支可以信赖的力量。

为了增强自己的实力,他招兵买马,还要跟大明高价买进各种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特别是建城的费用,属于他欠朝廷的。建城耗费了十五万两银子,这些费用都要他出,到现在,他还欠了朝廷五万两银子。

但是不管怎么算,他如今已经成了这世间最有权势的一拨人。

“夫君,已经晚了半月,为何南洋的粮食还没有运到?”

纪纲皱着眉头让妻子田氏为他穿上了外袍,叹道:“不仅粮食没有运到,就连大明的信使船也有半个月不见了。虽然现在是北风,但是也不至于如此啊!”

“可是大明境内有甚变故?”

“太孙现在已经贵国,能有何变故?再等几日,第二舰队的通信船总归会出现的。”

“但是存粮已经不足五千石,即便是省着些,也撑不了几日。”

大明在出云国的南部圈的这片不大的区域,除了长满松树的山坡,几乎没有平地。

原本这里人少,但是现在,光是矿工就已经超过了两万,还有他们的家眷,人口已经超过了五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本地没有出产,所有的物资都要从南洋和大明运来,极度依赖大明的供应。

别的东西都还好说,要是没有粮食,矿上就会停工。

纪纲没有丝毫担心,说道:“我待会儿就去水寨一行,海军那边的粮食应该还比较充足,先去借一批。”

出了房门,跪坐在门廊下的几个东瀛少女就连忙帮纪纲拿过来了靴子,不用纪纲动手,靴子给他穿上了,腰刀给他挎上了,钱袋,子弹袋,火枪,都被几个少女挂在应有的位置上。

来到东瀛几年,纪纲已经习惯了东瀛女子几乎是突破底线的服饰,不仅身体任由自己为所欲为,就连自尊,也似乎是没有的。

他虽然做不出让她们当人体夜壶,便后舔臀这样的恶心事,但是也被这边的两性伺候给彻底腐化了。

东瀛女子虽然矮了一点,小了一点,但是在伺候人上面,还真的是让人舒坦。

来到前院,今年十六岁的大郎带着几个弟弟在前院的水泥地上穿着滑轮鞋,滑冰。

自从三年多以前,滑轮鞋被传播开,就成了小孩子最喜欢的玩具。

就连军中,也有一些传令兵学会了滑轮鞋,穿着滑轮鞋传令,比走路要快一倍以上。

几个孩子见了他出来,原本吵人的声音立即变小了许多。纪纲也不去管他们,沿着角门来到了城主府的主殿这里。

守在这里的护卫见了纪纲出来,一一躬身行礼,几个客卿也都迎了上来。

“城主大人,今日一早,水寨那边就来了一艘传令船,肯定会有消息传过来。”

纪纲点了点头说道:“我正待过去水寨找孙指挥使喝酒,矿上今日没什么纠纷吧?”

“矿上一切安宁,不过这粮食可不能再耽搁了。”

副城主兼银矿总管庞瑛龙行虎步地进了前殿,看见纪纲,立即大声说道:“大人,属下有急事禀报。你们暂且退下。”

纪纲摆了摆手,几个客卿就先行退下,只留下了纪纲与庞瑛两人。

庞瑛是酷吏,向来是看不惯这些文人的,他对纪纲现在附庸风雅,找了一帮秀才,举人当客卿也不以为然,对他们向来没有好脸色。

纪纲也不以为然,连皇上都还要组建一个内阁,显然这文人也是有一些作用的。

庞瑛等人走开,才低声说道:“刚接到消息,皇上撇开了太子,立了太孙殿下为监国,如今这个消息已经传遍大明。”

“此言当真!”纪纲忍不住开口,却意识到庞瑛是绝对不会拿这样的事胡说,随即为之大喜。“既然是太孙殿下监国,那我就该回大明一趟,为殿下庆贺。”

庞瑛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切莫激动,如今陛下未走,你就回大明,要是让陛下知道,怕又落不着好。等陛下出征之后,再回大明为殿下贺喜,才是应有之理。”

纪纲点了点头问道:“既然是太孙殿下监国,那太子呢?”

“据说二月初一,太子殿下两次吐血,如今还在皇家医院治疗。等他出院,就会到汤池农庄疗养。”

纪纲沉吟了一阵,抬头说道:“以太孙殿下的手段,应当顺利接手才是,那最近粮食停运究竟是怎么回事?”

庞瑛扭头向外看了一眼,才又低声说道:“这就是我要撇开众人跟大人说的缘故了。根据海军信使的通报,这內监发生了重大贪腐,数十万石粮食被马琪倒卖,如今南洋运粮船正在清查,所以会延迟一段时间才有粮食运过来。

大人此前与马琪关系亲密,这次的事情,弄不好还要牵连到大人身上,所以需要赶紧谋划。”

纪纲却笑着摇了摇头说道:“自从马琪欲谋划大阪镇守使一职,而太孙殿下不许,我就知道这马琪不宜深交。这些年我虽然与他有粮食交易,却都是公事公办,宁愿多花钱,也没有与他私交。殿下明察秋毫,这些不用担心。”

他想了一下又说:“你今日就去山名家族,京极家族,将太孙监国的消息告知他们,我一人去惹眼,带上他们一起去,就不算显眼了。”

虽然在东瀛这里当土皇帝很是自在,但是这里毕竟不是大明,没有那种让他们能感到融入的氛围。

这里的男人卑躬屈膝,这里的女人小意奉承,将他们高高架了起来,却如同锦衣夜行。

如果是太子监国,他们绝对不敢回大明,谁知道太子会不会受了儒生的蛊惑,就把他们砍头了。

太孙殿下却绝对不会!

庞瑛笑道:“属下为殿下准备的那个东瀛美女,如今已年方十三,这次也能献给殿下了。”

他管理着几万人的矿山,在其中一家发现了一个绝色美人,虽然当初那小女才十岁,他就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下来,并且让人细心调教。

朱瞻基不喜古物,不喜金银,不好奢华,也就只喜欢女色。他的这些属下们一个个自然就投其所好。

但是纪纲却说道:“这次我先回去,你待夏日再回。另外,将矿上各种详细资料都准备一份,我怕这次回去,殿下会相询。”

庞瑛不怕纪纲会贪没属于他的功劳,如今的纪纲已经升无可升,作为外臣,他已经定位了,所作所为无非是保住眼前的位置。

但是庞瑛不同,他也想当一个像纪纲这样的土王,让家族延续下去。

他想回大明,也想打听一下庄敬的消息,不知道他在南洋如今怎么样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南洲,向东城。

这里是后世的布里斯班,也是南洲气候最温和的地方。

当初这里只是建成了简易的补给点,但是经过三年的开发,这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集镇。

太孙殿下离开的时候,在这里留下了五百海军,三艘二级军舰,还有两艘传令舰。

除了五百海军,就还有庄敬率领的一千六百倭寇。

海军平日是不会出补给点的,他们最远也就是跑出去几十公里打猎。

但是这三年,庄敬率领这些倭寇不仅将周边的环境已经全部摸了个清楚,屠杀了足有五个不听话的部落,还拉拢这些部落小规模地开发金矿。

这件事在一开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太孙殿下并没有留下太多资源,他们的手里没有拉拢那些土人的东西。

但是太孙离开不到一年,就有第一批物资运了过来。除了粮食,香料,还有各种布匹,工具。

庄敬还是比较聪明的,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会了一些土话,也让人教会了几百个土人孩子学说大明话。

这些孩子学起说话来比较快,一年下来,已经能够跟大明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了。

通过他们,庄敬能够把自己的命令开始传递下去。

接收到第一批物资的时候,庄敬一点黄金都没有留,全部交给了海军,换取了第二次送来更多的物资。

这些土人虽然不喜欢穿衣裳,但是他们并不拒绝穿鞋子,即使一个傻瓜,也知道穿了鞋子会更舒服,跑的更快。

他们还喜欢大明的匕首,铁箭头,长刀,长矛。但是这些,都需要他们用很长时间的劳作,才能换到。

大明人优越的生活让他们主动开始跟着模仿,学习,一个小部落,也会尽量寻来大块的黄金,来跟大明人换一口铁锅。

有了铁锅,他们也学会了喝鲜美的汤,煮熟食,用筷子吃饭。

三年下来,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会说几句大明话,捡到了黄金,也学会跟大明人交换物资,讨价还价。

当然,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了用劳作来换取食物,换取他们想要的物资。

依托在向东河的两边,目前又越来越多的部落开始定居了下来,他们主动成为了大明人的附庸。

在野外狩猎,他们经常会饿肚子,但是只要给大明人干活,他们就能换到吃不完的食物。

也有不少土人少女主动依附了大明士兵,这三年来,已经生下了超过两百个大明人和土人的婴儿。

只不过,因为形象问题,换防的海军士兵们有不少都不想带这些土人少女们回去大明,这些婴儿也被留了下来。

换防的海军已经更换了两批,一年一批,留下了有四十多个混血儿,跟随他们的母亲一起生活。

不过因为朱瞻基当初曾经交代,有这样的婴儿,大明军队要负责起来。

所以这些婴儿和他们的母亲,都被养了起来,他们的母亲也成了军营的帮佣。

等这些婴儿稍微长大一点,就要开始接受免费的教育,学说大明话。

庄敬对这些是没有兴趣的,他只管打打杀杀,谁不听话就收拾谁。

其次,他就一直在费心为自己寻找一块适合发展的地盘。

他很清楚,因为南洲并无外敌,他想要跟纪纲一样直接分一座银山是不可能的。

他带领的这一千多倭寇,以后也会被经常调派,所以封地肯定要寻找一片靠海的区域。

既然是这样,就需要找一片,沿海,能种地,自给自足,又最好有一些矿产的地方。

在向东城的南方大约两百里处,他沿着一条小河向上游寻了大约二十里地,发现了一处宝地。

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有着大片的平坦草原,水源充足,土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

更让他高兴的是,这里虽然只发现了一座不大的金矿,却发现了一座泥炭矿。

更主要是这里的面积不大,整个平原区域也就方圆两百里,面积不大,但是养活几万人轻轻松松。

那些宗室,勋贵,是瞧不上这样的地方的,但是对他来说却非常合适。

所以,他一边安排人大力开发其他地方的金矿,一边组织土人在这里垦荒。

那些大金矿,大草原他不去争,但是这里谁也不能跟他争。

那些倭寇比庄敬还要激动,他们只有一千多人,就是将加入全部迁移过来,也不到一万人。

这片与世隔绝,只能从海上来的地方,以后就是他们的家园。

庄敬将一个人口不到不到三千人的部落整体迁移了过来,帮助他们开垦农田。

到永乐十八年春节快要到来的时候,这里开发出来的几百亩第一季稻米也到了快要收割的时候。

看着这些沉甸甸的稻穗,庄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大人,昨日我们的定居点又被野人偷袭了,死了一个人。”

“知道是附近那个部落干的吗?”

“我们杀死了两人,现在尸首就在外面。看起来像是他哇部落的人。”

两具尸首被随意堆在一张平板车上,他们身上并无衣服,只能从装饰和使用的武器上来判断他们是哪个部落的人。”

庄敬打量了一番,挥了挥手说道:“你带一千人去他哇部落,将他们的男女老少都给我抓过来。如有抵抗,男人格杀勿论。”

南洲人少,不能随意杀人,把人都杀光了,谁来帮大明人干活。

所以哪怕是屠杀,也只是杀了老人和男人,女人和孩子全部留下来当奴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如果这些女人能怀上孩子,将来才有可能脱离奴隶的地位。

得到授权的小边一郎立即兴冲冲地召集了一千人马,他们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都是青壮。

更重要是他们都是全副武装,而南洲的这些部落,连铁器都很少。

只要是人口不超过五千人的部落,对他们来说都不是问题,而这里周边超过五千人的部落,也根本不敢惹大明人,他们还想从大明人手里换铁器呢。

一直到第二天傍晚,小边一郎才带着大批的俘虏,趾高气昂的回到了山谷。

一看这么多人,庄敬有些傻眼了,为什么几乎都没有人受伤,就抓了这么多人回来?

见庄敬发问,小边一郎却得意地说道:“他们这些人根本就没有反抗,一听说我们是去抓他们回来,他们就直接投降了。要不是为了他们部落那些破烂,昨日就能回来。”

“你是说他们是故意投降?”庄敬觉得脑袋有些不够用了,再看到这些人眼巴巴地看着地里的粮食,他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他奶奶的,这些人是把自己这里当做饭馆了,赖上自己了啊!

不过嘛,只要他们听话,养这么多人,似乎问题不大。

他四周看了一圈,说道:“将他们都带到对面那座山脚那里安定下来,明日开始,就给他们搭建木板房。这些人是你他吗的带回来的,就由你来安置。”

小边一郎急了。“大人,我就只懂杀人,哪里会安置他们啊,何况,这可是七千多人呢!”

“你不操心谁操心,老子明日就回向东城,现在粮食不够吃啊!”

(不想占据太大篇幅,又想写出大环境趋势,今天这一章写的不太好。我尽快调整过来。)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