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358章 不能声张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358章 不能声张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相比张武的后知后觉,朱棣却是早就知道了此事。

最开始,他听到内侍说王妃生下来的孩子像自己,还满心诧异。

他就是远远地见过这个娇怯的王妃一次,这孩子跟自己可没有关系。

但是很快,他就想到了朱瞻基的身上。

再一算时间,他越发明白了过来。

孩子满了周岁之后,他也借机召见了东瀛王室一家。只看到这个孩子跟朱祁镇差别不大,都有他的这张大脸的痕迹,他也忍不住为自己孙子的好手段感到赞叹。

但是,这件事绝不能声张,反而要做一些掩饰。

所以随后,他就赏了称光王府一张自己的画像,这张画像不写意,但是画的跟他本人很像。

随后,越来越多的流言就从称光王府传了出来。

今天有人说小王子看见朱棣的画像就笑了,明天就有人传小王子最开始学说话,说的就是大明话。

到后来,应天府人人都知道小王子跟大明有缘,就连长相,也跟大明皇帝越来越像。

却根本没有人把他跟已经出海的太孙联系在一起了……

朱瞻基并没有想到,只是偷偷摸摸的两次,竟然珠胎暗结,还真生下了一个带把的。

今日朱棣召东瀛王室进宫他并不知道,看到小王子的时候,他差点跳了起来。

再看到王妃那柔情似水的眼睛,他忍不住有些心虚了。

但是回过头来,看到的却是朱棣玩味的神情。他登时知道,自己露馅了。

不过,他对此并不惊慌,因为他很清楚,朱棣心里恐怕暗喜不已。

称光王自去年冬季起,就身体欠佳,一直卧病不起,今日陪同秋子一同见驾的是小松宫亲王与伏见宫亲王。

听朱棣与他们谈话的意思,因为称光身体不好,秋子性弱,小王子年幼。如今的称光王府,也基本是以他们这两个亲王为主。

这次接见属于是例行接见,因为秋子在,朱棣甚至没有留他们在宫中吃饭,只是赏了他们一些吃食和绸缎,让他们就离开了皇宫。

他们一走,今日的工作也就完成了。

朱棣跟一帮内阁和尚书说道:“今日朕想清静一下,就不留诸位爱卿进膳了。”

大臣们会意地长揖辞别,朱棣带着朱瞻基也从武英殿移驾到了谨身殿。

在大殿坐下,身边只留下了王彦,朱棣这才说道:“要不是朕发现,你似乎还不想跟朕说?”

朱棣平日跟朱瞻基说话都是用我自称,现在用朕,就说明他哪怕很开心,也要敲打一番朱瞻基了。

朱瞻基立刻说道:“孙儿岂敢,只是孙儿也没有想到,竟然真的诞下龙孙。”

朱棣哈哈笑了起来。“果真是我朱家的龙种,那朕也就放心了。原本想要关他们十年八年的,现在看来,还是把他们放回东瀛更好。”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其他人可以放回去,但小王子不能。今后应当立下规矩,所有的王子,都应该在我大明接收教育,直到十八岁,才能返回东瀛执政。”

朱棣沉吟了一下,点了点头说道:“你的想法是对的,只有在我大明长大,对我大明才有归属感。不仅东瀛,我觉得其他受我大明册封的王室都应该如此,这点银子,我大明还是花的起的。”

朱瞻基笑道:“城东虽然地势开阔,但是这些年开发,也没多少空地了。孙儿准备将如今的羽林卫学外迁至太平门外,玄武湖与紫金山之间。现在的羽林卫学重新修葺一番,今后作为我大明皇子皇孙就学的地方。至于那些属国的王子王孙,也可以安排在这里。不过分开教学。”

见朱瞻基考虑周到,朱棣点了点头,最后警告他说道:“在明仁没有正式被立为太子之前,你不要跟那个女人再有瓜葛,否则泄露出去,东瀛人会发疯的。”

“孙儿晓得轻重。”

最后这句话才是朱棣今天召见秋子她们来见驾的主要原因,这件事哪怕让人怀疑,但是绝对不能落下实证。

否则的话,偏激的东瀛人一被刺激,耍起性子玉石俱焚,一招好棋就变成臭棋了。

想到秋子柔美的身段,朱瞻基忍不住暗叫可惜了。

陪朱棣吃过了午饭,他就又忍不住准备出宫了,这次倒是去的不远,就在承天门外的五军都督府。

朱瞻基当然管不了他,也不想管,他自己的事情还有一大堆。

现在,除了山东大案的刑讯,他最关注的就是两家银行的账目问题,偏偏银行的账目,又是最难理清的。

自永乐十四年低银行开始筹建,十五年初正式开业,大明发展银行和大明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动脉和经脉。

大明发展银行主要负责国家大事,和经济秩序。官员的俸禄,士兵的俸禄,包括国家拨款,如今的朝廷拨款,都是通过这家银行实施。

原本这家银行并没有提督,只是由户部侍郎郭资统率。

只是后面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银两越来越多,最后提升了郭资为发展银行提督,从二品,仅仅只比尚书低了半格,比侍郎高了半格。

而大明商业银行则是內监银作局直管,也是由银作局大太监常宝贵直接管理,主要负责商业借贷,资金流动。

这两家银行只有经营权,但是钱袋子全部被捏在大明银行的手中,但是大明银行没有经营权,只有监督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家银行之间金银币的流通,都是通过大明银行的控制,调节,但是大明银行不参与经营。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央行与商业银行分工,朱瞻基原本以为这种模式已经很完善了,却忘记了现在是皇权社会。

其他人都好说,当朱棣带头破坏规则的时候,再好的制度也就只是摆设。

但是,朱棣偏偏认识不到这种错误。

他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更知道制定规则的重要性,但是并不认为自己从银行里用钱就是错误的。

在他看来,这世间的一切,他都可以予夺予取。

幸亏朱瞻基当初立下了规矩,大明银行只有管钱,调配的权力,任何一笔金银的出入,都必须通过商业银行来运作。

而他提拔的总督陈瑄也很强硬,任何人都不能从大明银行得到一枚银币。

所以,银行的根基并没有坏,坏的主要只是大明发展银行的账目和经营。

大明商业银行,本来就是皇家的钱袋子,管理天下商业,所以朱棣从里面拿钱是天经地义,几年拿了两三百万,也主要是浮盈。

偏偏朱棣觉得这是自己的钱,还不想挪用,主要是从发展银行拿银子。

而且內监们一个比一个精明,都恨不得找到同僚的贪腐证据,将对方赶下台。

所以大明商业银行的运转,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但是大明发展银行就不行了。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户部投入,每年开工的工程,朝廷的运转,都要通过这家银行。

朱棣一下子抽走了三百多万银币的资金,倒没有影响到其发展,但是禁不住伸手的人多。

幸亏是大部分官员也都更信赖发展银行,愿意将自己的钱存进发展银行,所以才让这家银行依旧看起来很好。

大部分人都不知道,这家银行有了一个大窟窿。

朱瞻基带回来了超过两千万财货,金银占了一大半,其他才是军马,矿产,特产。

户部这边,郭资也大舒了一口气,认为发展银行有救了。

救当然是要救的,但是怎么救,救到什么程度,朱瞻基还要好好捋捋。

朱棣挪用的资金就算了,其他宗室,勋贵,大臣们借用银行的资金来为自己囤货,进行贸易,这笔账都要好好地算算。

这些时日,郭资几乎每天都要来找朱瞻基一次,想要从银作局那边提取一些金银币。

他张口就要五百万,被朱瞻基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只给了他一百五十万,先让他应急。

实际上,五百万银币也填补不了发展银行的窟窿,因为朱棣就挪用了近五百万,而其他人挪用的更多,没有一千三百万银币,根本填不满这个窟窿。

朱瞻基是有钱,这次出海换回来了超过两千万,但是成本不到五百万,即使算上开支,获利也在三倍以上。

但是这样帮所有人来擦屁股不是他的性格,更不能培养出来一堆蛀虫,如果人人都把银行当做自己的钱袋子,那就离倒闭不远了。

他在等,只有等朱棣出征了,他才好动手。

解决问题可以等,查账却不能马虎。

这些时日,处理公务之外,他就一直在组织咨情司和商业银行的职员,对发展银行的所有账目进行清查。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他还有各种各样的应酬。

他不是生活在真空里,哪怕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他也必须要接见不同的人,并且进行各种针对性的拉拢,打压,收服。

何况,他还要有自己的私生活。

他可不是崇祯那种为了处理朝政,一天到晚都投身在工作上的人,而且如今的大明局势欣欣向荣,根本也没有必要。

虽然如今的大明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不是某个人,某个方面的问题,而是属于时代的局限。

整体来说,如今的大明已经度过了明初的萧条。农业逐渐发展起来,而工业更是快速发展过程中,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永乐十二年以前,各地经常还有饥荒,每次都要饿死无数人。

应天府里因为管理严格,没有乞丐,但是其他州府,每年冬天都要无数冻饿而死的乞丐。

以洛阳为例,前些年,每个冬季申报上来的饿殍都超过五百人,但是永乐十四年以后,都降到了一百以下。

而且这些人,大部分都还不睡因为饿死,而是因为疾病而死。

大明逐渐走上盛世,所以朱棣才无心朝政,也不想陷身蝇营狗苟的跟大臣纠缠之中,

他一心想要立下不世之功,赢得身前生后名。

在原本的世界里,他连续五次北征。但是这一世,因为朱瞻基的运作,如今的漠北已经不能形成威胁。

朱瞻基又把东瀛给征服了,所以他只能把目光投向了遥远的帖木儿国。

“参见殿下……”

朱瞻基快步走了两步,扶起了头发花白的刘江,笑道:“你我之间,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请起。”

扶起了刘江,他才又扶起了在他身后跪下的他的儿子刘安,心里还在猜测这父子俩今日求见是为何事。

刘江也算是最早跟随朱瞻基的人,并且一直协助朱瞻基整合大明水上力量,将水师变成了真正的海军。

所以对刘江,朱瞻基还是非常喜欢的,哪怕在后来发现,他的能力有限,担任海军都督实在有些勉强,朱瞻基也没有想过更换他。

当然,这个能力不足是治政的能力不足,在统率下属,行军打仗方面,他的能力依旧是值得信赖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经他手训练出来的刘安,可是大明讨伐明古鲁的先锋,带给了大明一场完美的胜利。

在朱瞻基开始监国以后,他在海军的办公室就没有去了。刘江想要再见他,还需要来宫中。

请了刘江在会客室内坐下,刘安也目不斜视,坐在了下首,一言不发。

刘江啰里啰嗦地说了半天,朱瞻基也没有听明白他想要表达什么意思。直到看到他不时望着那些内侍,朱瞻基才明白了过来,把其他人打发了出去。

刘江这才又单膝跪拜道:“荣此次前来,实为向殿下告别。”

朱瞻基眉头一皱,从他的语气中听出了不详。“广宁候至今老当益壮,何出此言啊……”

刘江笑了笑说道:“臣生于至正十一年,如今已经是六十九岁,能称得上高寿。虽然时日无多,但是这辈子蒙殿下青睐,能以冒名之身成就今日成就,当可谓虽死无憾。”

刘江其实并不是他的名字,他的名字叫刘荣,而他父亲的名字才叫刘江。他替父从军,跟随徐达一起北伐,驱逐蒙元,后来就一直留在了燕山卫。

当他最开始被封为广宁伯的时候,这件事才被揭开,但是朱棣并没有生气,反而嘉奖了他一番,允许他换回本名。

能从一个乡下百姓,登上一国总督的位置,刘江也的确称得上是无憾。

朱瞻基正色说道:“可是广宁侯身体有不妥,此事不可大意。这一路出征,仅仅是海军就有十万众,若广宁侯隐瞒病情,影响的可不是一家一户。”

刘江摇了摇头说道:“臣虽然时常倍感短气,年老乏力,但是依旧还能动。只是这次出征,一去短两年,长三载,老朽实在不敢奢望还能看见大明的土地。”

朱瞻基摇了摇头说道:“皇祖父当初任命你为海军总兵官,我就认为有些不妥,老大人这是到了该颐养天年的时候了。”

刘江却说道:“殿下,荣是海军总督,也想驾船前往那无际大海,荣也是将军,将军最好的归宿不是在床上死去,而是在战场上死去。陛下征召,荣只有欣喜,绝无半点畏惧,还望殿下成全我这个老朽的一点心愿。”

朱瞻基扭头看了看刘安,问道:“你就没有劝劝你父亲?”

刘安脸上的肌肉抖了一下,叹了口气说道:“殿下,身为人子,安当尊父命,身为指挥使,臣也该为总督大人如此行为喝彩。”

刘江的几个儿子都早逝,只有幼子刘安活了下来。他的老妻早在多年前就去世,如今了无牵挂,有心马革裹尸,朱瞻基倒也不忍拒绝。

看到他带刘安一起来,朱瞻基明白了他的心意,说道:“广宁侯且放心去,你刘氏一门忠烈,孤定当保你家世太平。”

刘江,刘安父子一同拜谢,刘江这才又说道:“痴儿活了半辈子,依旧看不明白,这次也要执意随我一起去,我念他打仗还算趁手,这次也将他安排在了军中。”

他这样一说,朱瞻基更觉得刚才的话应承的舒坦了。他望向刘安说道:“这次西征,乃是国运之战,能不能将广宁侯变成广宁公,就看你的表现了。”

“臣一定效死征战。”

让李亮送走了刘江父子,他让孙林拿过来了这次海军出征的将帅表。

第一件舰队的保定候孟瑛如今属于是养老,第二舰队的易信肩负着开拓美洲路线的任务。

第三舰队的朱真跟随朱瞻基出海三年才刚回来,所以海军的副总兵官就安排了第四舰队的顾兴祖担任。

第四舰队负责广州湾到南洋的巨大海域,让顾兴祖担任副总兵官倒也合适。

只是朱瞻基与他只有一次短暂接触,不知他能力如何,难免有些担忧。

他出身将门世家,将门世家后代的整体能力相对不错,因为从小就接受各种教育。但是,这里面不乏赵括这种纸上谈兵之辈。

考虑了一番,朱瞻基又觉得自己过虑了,即便是顾兴祖能力不行,也还有刘安,还有黄渊,还有海军各指挥使。

上面还有一个朱棣这样的战神排兵布阵,出不了大漏子。

见朱瞻基长久不作声,李亮忍不住催促道:“殿下,张贵妃和太孙妃她们都在候着,就等你去给英国公贺寿了。”

“现在什么时辰了?”

“快到申时了。”

“吩咐摆驾,我就不换衣服了。”

张辅今年是四十六岁生辰,不是整寿,他现在也装低调,并没有大过。

不过即便如此,朱棣也赏赐了不少财物,只是不会去给他一个晚辈过寿。

但是朱瞻基作为晚辈,还是需要过府最少坐上一坐的,否则的话,满朝文武又会有其他心思了。

过了一会儿,张贵妃和孙娴她们就结伴而来,众人就在东华门处登上了马车,一同前往张府。

张贵妃与朱瞻基他们不同,朱瞻基只是准备了一套内库刚研制出来的拉丝铠甲。

这种拉丝铠甲是一件半身铠,一直兜到裆下,重达三十斤,但是用钢丝拉制的铠甲具有很好的柔韧性,几乎不影响行动。

这种铠甲本来是专门为朱棣研发的,不要说刀剑了,用硬弓五十步都射不穿,至于火枪,更是拿这件铠甲没办法。

不过铁丝易制,钢丝难成,做坏了多件,才得了两件。

朱棣有一件就够了,另一件给了朱瞻基。

但是朱瞻基对这铠甲没有兴趣,他现在内功大成,只要不是近距离对准要害的袭击,很难伤到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这次干脆当成礼物送给张辅,毕竟他以后上战场的机会更多。

但是张贵妃就不同了,她身为张家女,吃的,穿的,用的,准备了几大车,一早就让人送了回府。

坐上了马车,看到孙娴怀里的朱祁镇,他才想起了另一个儿子。

他伸手召来了刘万,吩咐说道:“清查一下我从西洋带回来的物什,将给小王爷们准备的礼物,也准备一份,给妃子们准备的礼物,同样准备一份。不可过重,也不可太轻,另外再给称光王准备一些药材,一并送给称光王。”

孙娴眼睛瞟了一下朱瞻基,等刘万离开,才说道:“哼,我早就知道了!”

朱瞻基嘿嘿一笑,伸出手指勾了勾。“过来。”

孙娴问道:“你能做,还不让我说啊?”

朱瞻基坐定,靠在了马车的隔板上,拍了拍大腿。“过来趴下,让我打你三下,作为惩罚。”

孙娴噘着嘴委屈说道:“妾身做错了什么惹得殿下不愉?”

朱瞻基一本正经地说道:“你既然早就知道,为何过了两月都不说,让我今日才知?”

孙娴一想也是,自己知道却不跟殿下说,也难怪他不开心。她将朱祁镇放在马车中间的虎皮上,扭扭捏捏地过来趴在了朱瞻基的腿上。“殿下不要打重了,妾身一会儿还要在英国公府应酬。你要是觉得不出气,等回来了妾身再主动受罚。”

朱瞻基哈哈笑道:“你呀,就是太一本正经了。我怎么舍得打伤我的贤妻呢?”

话虽然如此说,但是他的手却没有停,轻轻在她翘臀上拍了三下,大手放在上面却不拿下来了。

孙娴被他揉捏的心都要化了,媚眼如丝地扭头看着他的眼睛,颤声说道:“殿下,光天化日,先饶过妾身吧。”

朱祁镇看见父母玩乐,也挪了过来,抱着朱瞻基的腿问道:“爹爹,娘亲,你们在玩什么啊?”

(顾兴祖这里是个BUG,我开始的时候本来想写顾家的第二代,顾兴祖却是第三代,比朱瞻基年龄还小,自然不可能当第四舰队总兵。不过已经写了,就将错就错吧!)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