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389章 目光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389章 目光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在张家,朱瞻基见到了许久未见的卡尔索利。

在朱瞻基从西洋带回来的一万三千多欧洲人和阿拉伯人里面,卡尔索利可以算是混的最好的一拨人之一。

索菲亚抛开长相,性格温和,又有大明女性缺少的坚韧大气,很快就赢得了原本是小户人家的老彭城伯夫人的喜欢。

老彭城伯夫人性格直爽,要不是女儿成了太子妃,就是农村那种热闹人。

这种性格在皇家是很讨喜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得到朱棣的喜欢,允许她出入宫廷。

而她虽然成了彭城伯夫人,却也闲不住,整日在贵族里面做媒,这让她得到了好人缘。

张武随着朱棣出征,她优宁维喜欢上了索菲亚,丝毫不嫌弃她是个西夷人,不仅没有把她关在家里,还整日带着她出门。

直到发现索菲亚有了身孕,才好吃好喝地伺候起来。

因为她的关系,卡尔索利也被张家接受了,贵族都接受了卡尔索利,官员们就更接受了,这对他融入大明有着很重要的帮助。

虽然许久没有见他,但是他也听到了不少关于他的消息。他如今主持的竞技场建设,已经完成了地基浇铸,开始砌墙了。

这个竞技场一开始还不引入注意,但是当脚手架搭建起来,高度超过十米以后,就吸引了无数大明百姓去看稀奇。

论高度这个竞技场跟报恩寺塔不能比,那个可是有二十层楼高。而竞技场,最多只有二十多米高。

但是在此之前,除了城墙,还没有任何一栋建筑有这么大。长度超过了两百米,宽度超过了一百米,这样的建筑可以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

以前的时候,工部不少人,包括吴中在内,对朱瞻基让卡尔索利担任总工还有些不服气。

但是在高度结构上,西方的确有东方工匠需要学习的技术。

如今工部的那些人也都服气了,这让他的日子过的更加逍遥起来。

因为谁都知道,技术官员在大明属于低级官员,卡尔索利就是再有本事,也成不了大员,对其他人都没有威胁。

现在他有朱瞻基这个后台,女儿又嫁到了彭城伯府,不是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没有人会跟他起纷争。

而他还处于了解大明的阶段,自然不会涉及什么巨大利益,所以没有人会为难他,现在过的开开心心。

等老彭城伯夫人赶走了围在他身边的勋贵们,让心爱的外孙休息一会儿,朱瞻基才有空把卡尔索利喊来聊了几句。

卡尔索利还没有学会委婉,能跟朱瞻基说话,他就开心不已,直接问道:“殿下,据说皇宫和天地坛是最辉煌的建筑,可是这两个地方我都进不去,能不能给我一份手书,让我进去看看?”

平日里最维护朱瞻基形象的李亮都被忍不住逗笑了,丝毫不觉得卡尔索利是冒犯了朱瞻基。

王彦更是笑的眼泪都差点出来了。“殿下,这个老卡真是二杆子脾气啊。”

卡尔索利早就习惯了大明人称呼他为老卡,他不仅无心纠正,还感觉这是一种亲切的称呼。

他这个时候也顾不得王彦他们的嘲笑,盯着朱瞻基的脸,想要得到一个答案。

朱瞻基笑着吩咐道:“王太监,这件事就交给你了,只要不是敏感区域,就对老卡开放,包括建筑图纸。希望过不了多久,就能给我大明培养出一个中西合璧的建筑大师。”

对科学技术保密,但是对建筑设计,朱瞻基并没有保密的心思。他身在还希望大明的建筑风格能直接传播出去,影响到世界上的每个国家。

文化输出,在后世是每个国家都在尽力去做的,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人注意到这个方面,但是朱瞻基不会疏忽。

当全世界都以大明的建筑风格为美,当全世界都以学习大明的文化为荣,那个时候的大明,自然也就走到了世界的顶端。

皇宫和天地坛在这个时代是最为神圣的场所,但是在朱瞻基看来,也就是那么回事,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只要卡尔索利不是去故意亵渎这些场合,让他去观摩学习,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家的婚礼举办的非常热闹,有张氏和朱瞻基亲自坐镇,文武大臣们哪个都给几分面子。

不过婚礼还没有结束,宫中的孙林又传来消息,前往亚欧边境的唐赛儿她们,与一个瓦剌部落,发生了一场大型冲突。

神奇的是,面对四千多轻型骑兵的冲击,他们赢了。

朱瞻基曾经多次想过唐赛儿她们会面对金帐汗国各部落的袭击,从两百年前,蒙元人建立金帐汗国,如今的金帐汗国早已不是原本以蒙元人为主体的部落联盟了。

洪武十三年,白帐汗脱脱迷失借助帖木儿的力量击败大汗庭的权臣马买,控制了钦察汗国的主要疆土,成了钦察汗国大汗,从此钦察汗全都出自白帐系。

金帐汗国呈现衰败局面,花剌子模、克里木、保加尔逐渐从金帐汗国中分裂出去,金帐汗国同时又遭到中亚帖木儿帝国的侵袭。

但是,他们依旧控制了东起额尔齐斯河西部,西到斡罗思(俄罗斯)西北部、乌克兰,多瑙河的下游,南起巴尔喀什湖西部、里海北部、黑海,土库曼斯坦西北部,北到北极圈附近的辽阔广大地方(包括诺夫哥罗德)等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即便是帖木儿国,能控制的区域跟他们比起来,也相差甚远。

朱瞻基一直将金帐汗国当做大明在陆地上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因为俄罗斯,就是源自于他们之中的莫斯科公国。

这个如今还是一个小型地方势力的公国,在后世却因为对土地的贪婪,成为世界第一大国。

朱瞻基对金帐汗国关注,却没有想到,反倒是如今大部分部落已经归附大明的瓦剌人,主动袭击了唐赛儿他们。

“回宫,我要知道战斗的整个过程,他们是在哪里发生的战斗,如今那个部落逃向何处。”

古今地名的不同,让朱瞻基在很多时候看到情报,也不知道位置。只有看到地图,朱瞻基才会知道,原来这场战斗发生在这里啊……

五千山东健儿在抵达北明山以后,他们受到了监军亦失哈的欢迎,就连一直在外联络各部落的郑亨,都还回来见了他们一面。

他们顺利地从亦失哈的手里接收到了朝廷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武器和火药,食盐等物资,然后不顾亦失哈的劝阻,在北明山只是休整了两天,就踏上了漫长的西进之路。

在朱瞻基的安排下,他们这五千人本来可以在北明山接受一个月的正规培训。但是不论是林三,还是高羊儿他们,都担心自己的兄弟被朝廷拉拢,根本不敢接受朝廷的培训。

但是,他们并没有拒绝朝廷的兵书,以及派出的培训人员。

他们这些人只有少部分的山贼和土匪,大部分都是老实本分的百姓,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行军布阵。

他们不敢在北明山接受培训,但是不代表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短板,准备利用前往唐林城的这几个月时间,好好地训练一番。

朝廷一共派出了两百人跟随他们一起前往唐林城,这两百人大部分都是老兵,斥候,正副统领是毕业于羽林卫学第一期的两位年轻守备谢正和与刘高。

他们为唐赛儿她们这五千人提供各种服务和培训,充当向导,将他们带到目的地。

北地的五月,草长莺飞。

虽然这里的夏天来到很晚,也很短暂,但是唐赛儿她们在最合适的季节进行万里跋涉,有着羽林卫学士兵的定位和斥候的引路,他们并没有遇到太多的困难。

但是,在这个连道路都还没有的年代,万里的跋涉遭遇的困难依旧是他们难以想象的。

从北明山前往唐林城,在蒙元西征的时候,已经打通了一条通道。

但是这个通道主要是轻骑兵的通道,那些车辆在这样的道路上前行,十分艰难。

特别是经过许多河道的时候,因为当地的一些部落为了安全,拆毁了原本河上的桥梁,让他们不得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瓦剌部原本就生活中以叶尼塞河为主的八河地区,他们在蒙元大兴的时候南下,占据了新疆北部色楞河地区。

也就是说,后世的整个东西西伯利亚,一直到蒙古和新疆,都是他们的地盘。

永乐十二年,朱棣北征瓦剌,直至土剌河。翌年,马哈木等人被阿鲁台抓获,运到应天府赐死。

在马哈木之后,他的儿子脱欢继任。他立元皇室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为丞相。

但是瓦剌部落因为大明兴旺而衰落,他们东部的部落许多都归附大明,剩下的不想归附大明的部落,退回到了八河地区。

他们已经不是大明的对手,他们的骑兵,面对大明的火枪,已经彻底失去了威胁。

但是在八河地区,他们依旧是毋庸置疑的霸主,不管是北方的野蛮人部落,还是西部的金帐汗国各部,他们都不敢与瓦剌人为敌。

唐赛儿他们五千人一路西进,带着充足的,能让他们食用一年的粮食。

朱瞻基对他们也是下了血本了,给他们每人按五百斤麦粉提供了粮食,还给每人准备了二十斤种子。

虽然这些粮食不足以满足一年的需求,但是他们手里有武器,有工具,北地的森林里面有着数不清的猎物。

当他们一路西行,这些粮食,还有那些食盐,布料,都成为了许多部落眼红的目标。

但是他们人多势众,一般的部落根本不敢打他们的主意。

一直到他们横渡叶尼塞河,抵达了瓦剌部落西部的外刺拉部落。

外刺拉部落居住在后世的德勒格尔河至叶尼塞河上游的原始森林中,住地为八河流域。

他们过着以狩猎为主、辅以渔牧的生活,为“林木中百姓”一部分。人数众多,有“秃绵(万)斡亦剌”之称。

在被大明驱逐出蒙古高原之后,他们不敢再东进,南下,只能躲在北地的森林中艰难度日。

对他们这些部落来说,不管是布料,还是食盐,都是他们急需之物。

如今大明对待归附的部落,愿意提供各种精美的布料与盐巴,包括香料。但是这些交易都被大明严格控制住了数量,他们自己吃够,想要再转卖就不够了。

外刺拉部落野性未训,不肯臣服大明,那么他们自然也就没有盐巴可买,在他们部落之中,不少人都已经患上了无力症。

现实迫使他们只能向西南的白帐部落进行交易或者干脆劫掠,那些哈萨克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部落势力,而突厥人更是抵挡不住他们凶猛的袭击。

但是,他们只能欺负一些小部落,因为实力的缘故,他们并没有直接进攻中亚盐池的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赛儿他们携带的物资,充满了巨大的诱惑。

唐赛儿他们在一个多月的行军途中,一直在进行各种战术的演练。

大明自从有了可靠的火枪之后,各种阵势的演练就变成以优势火力消灭敌人为主,这些阵势是不适合只有五十支火枪的唐赛儿她们。

但是唐赛儿她们并不需要研究野外的对战,因为她们前往极西,建立唐林城的目的是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征战。

所以这一路上,他们更多地演练的是各种防御战。

林三虽然是这支队伍名义上的首领,但是他能控制的人还不足千人,五千人分成了七个小团体,各有各的利益诉求。

谢正和与刘高早就得到了授意,一直在暗中挑拨各家之间的关系,不让他们形成一个完整的团体。

他们本就是一个松散的联盟,现在需要朝廷为他们提供各种服务。即便是他们以后在唐林城站稳了脚跟,但是依旧需要跟大明的贸易,才能维持基地的生存。

在面对异族的时候能够通力合作是必须的,但是如果面对大明他们也一块铁板,就不利于朝廷对他们的约束。

所以在这个团体里面,林三虽然是最强势首领之一,但是像高羊儿他们,对林三绝对不是言听计从。

相反,因为唐赛儿的女人身份,她反倒在各大团体之间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润滑油,她的话在许多时候,比林三的话更管用。

度过叶尼塞河,唐赛儿他们途径的地点是后世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里也是后世俄罗斯最著名的矿业城市。

在这里,她们直接进入了对方的包围圈。

战斗发生在一片森林之外的平原地带,外刺拉部落想要利用平坦的地形来增强灵活性和战斗力。

但是唐赛儿他们早有准备,一千两百辆装满物资的板车迅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方阵,几百女人和数千马匹被围在中间。

他们虽然都有马匹,但是大明提供给他们的马匹大多是驽马,而他们的骑术当然也比不上从小生活在马背上的外刺拉人。

所以,他们不会以己之短,去迎敌之长。

这个巨大的方阵因为连绵数里,自然不可能没有漏洞。但是别忘了,他们有五十支火枪,而且他们手里的弓箭也远远胜过了外刺拉人手里的短弓。

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不是公平的,外刺拉人围歼了三天,也没有占到一点便宜,只能怏怏退兵。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预备到,高羊儿他们都是土匪,本就不是好人,怎肯白白吃了这个亏。

有谢正和他们帮忙探寻外刺拉人的老巢,他们很快就掌握到了外刺拉人的底细。

五月初三的晚上,他们两千人离开了大部,用一夜的时间赶到了外刺拉人部落之外。

第二天的天色渐亮之时,他们先点火,释放牲畜,然后发动了总攻。

虽然他们只有两千人,但是以有心算无心,外刺拉人还没有清醒过来,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这一战从凌晨一直到中午,他们杀死了超过三千壮年男人,抓获了足足五千老幼妇孺。

老人和孩子全部被高羊儿他们直接杀死,只留下了女人和女孩,依旧超过了两千人。

这个近万人的部落,只逃走了不到两千人。

而高羊儿他们的损失却不大,只死了不到三百人,另有上千人重伤,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这一战,他们打出了名气。

朱瞻基看到这些战报,内心还是非常愉快的。

中华民族因为是农耕社会,所以一直缺乏对外的征略之心和野性。

高羊儿他们在大明境内称得上是暴民,乱民,但是现在他们到了边疆,却能替大明肃清边境的安宁。

虽然他们人还没有到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那里,但是朱瞻基已经看到了将他们打发到那里去的好处。

只希望,他们能再给力一些,在那边安稳地站住脚跟,有他们开路,只要几年的时间,大明就能形成对当地的物资充足供应和治政管理。

没有了乌拉山以东地区,俄罗斯人只有欧洲区域,那就不可能形成一个强盛帝国。

将目光在地图上南移,朱瞻基看向了波斯湾,不知道朱棣现在是否已经抵达那里……

(不好意思,今天跨年,事情有点多,这一章也写的不算好,只能先更五千字了。)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