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510章 后记1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510章 后记1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正统六十九年,当了五十年太孙的朱见深,没有能够登上那个位置,就与世长辞。

一时之间,民间在皇上克太子之外,又有了克太孙的说法。

当然,这不是因为百姓已经厌倦了那个位置上一直坐着那个皇帝,实际上,正因为那个人坐在那里,大明的百姓心里从来没有过忧虑。

只是,绝大多数大明人从一出生就是这一卫皇帝,一直到他们老死,这个皇帝依旧好好地坐在那里。

这大明的天一直没变,大明的发展也就从来不会中断。

每个人都在看着紫禁城中的那个皇帝,不知道他还能活多久。

生于正统三十六年的朱佑樘已经是一个三十四岁的中年,就连他的儿子朱厚照都已经十五岁了,但是坐在皇位上的那个皇曾祖,依旧精力百倍,常人难及。

也就在这一年,他的好朋友张锐也因病去世,这让他觉得,自己也似乎等不到登不上皇位那一天。

正统七十一年,朱佑樘在巡视西北军务之时,因中暑从马上摔落,英年早逝。

在紫禁城中已经九十六岁高龄的朱瞻基接到消息,第一次有了退位之想。

不过,玄孙朱厚照今年才十七岁,让朱瞻基暂且放下了退位之想,开始全力培养这位玄孙。

虽然历史已经改变,但是这一世的朱厚照依旧是机智聪颖,处事刚毅果断之辈。

当然,因为他已经是第四代皇孙,自小备受娇惯,性喜奢华。

在小事上,他有些得过且过,在大事上从不含糊。

在守孝的一年中,朱瞻基将他圈禁在了宫中,每日只让他看自己的手稿,而且是看完即焚。

这一年的时间,对朱厚照来说是痛苦又充实的一年。痛苦的是他的小美人们都不能临幸,那些好玩的娱乐都不能再玩,就连球赛,也不能去现场看了。

但是收获却是巨大的!

他这才明白,自己的高祖原来真的不是凡人,而是以为神仙下凡。

高祖不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和,还能后知五百年。

他在这一年中知道了,一个国家的政治体系没有更好,适合最好。

而且高祖还拿出了不同的政治体系一一跟他分析,让他知道了各种政治体系的优劣和不同。

在这一年中他知道了,原来经济才是一个国家的命脉。

经济就是创造、转化、实现价值,满足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对个人而言,价值的创造、转化与实现是个人人生价值的体现。

而国家经济是对物资的管理;是对人们生产、使用、处理、分配一切物资这一整体动态现象的统一安排。

生产是这一动态的基础,分配是这一动态的终点。

而掌握了管理权,分配权,也就意味着政府的稳定。

百姓安居乐业,大明的统治才能永远稳定。

在这一年中,他知道了,为什么高祖一直要由皇室直接控制军权,不允许任何勋贵拥有调兵权。

只有掌握了军队,才能保证皇室的权威得到维护和巩固,才能形成对规则的维护。

掌握军权不是仗势欺人,而是维护规则的稳定。

在这一年中,他也知道了,为什么高祖如此重视科技的研发和领先,因为这是对生产力的最有效利用的手段。

科技的领先,意味着技术的领先,成本的降低,在经济活动中,能够一直站在供应链的顶端。

他也知道了,为什么大明有着占领全世界的能力,却还要放任一些小国存在。

这不仅是为了丰富人类的文化存在,更是要为一个没有危机的世界增加一些获利和竞争力。

有竞争,有压力,才能有进步。

最后,他明白了,为什么高祖如此重视文化的传播,为何扶持三教,却以真理教为国教,极力打压绿教和基督教的存在。

这不仅是要让全世界都认同大明的伦理观,价值观,世界观,更要让所有人都自发地向大明靠拢。

文化的力量是看不到的,却是最稳定的,比军队的屠杀和震慑更有力量。

从十七岁到十八岁,朱厚照这一年的时间迅速地成熟了起来。

他原本自小就喜欢习武,而高祖不止一次说过,他是子孙之中最像自己的。

这一年中,他也从一开始的争强好胜,变的开始喜欢研究静功。

而他也的确有天分,一年下来,他已经内劲小成。

看到朱厚照内力小成,朱瞻基才真正放下心来,他不再担心以后的他会英年早逝,留下幼小的皇子皇孙,会被大臣们玩弄于鼓掌之中

正统七十三年,朱厚照大婚,随后被朱瞻基安排进入幼军实习。

正统七十四年,朱厚照的三位妃子为他各生了一个孩子,其中两个男孩。

正统七十五年,皇帝朱瞻基整整百岁,大明各地为这位百岁皇帝大肆庆贺。

而这一年,朱瞻基已经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子孙,他只知道,大明的百姓人数已经超过了八亿。

而除了大明之外,全世界的人口加在一起,才刚好十亿左右,也就是说,全世界华人占据了百分之九十的地盘,人口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

这主要还是印度,东瀛人口多了一点,像整个欧洲,如今的人口也不到两千万。

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朱瞻基完全不担心其他国家能成为大明的威胁。

正统七十六年,朱瞻基举行了隆重的禅让大典,将皇位传给了已经二十二岁的朱厚照,并亲自为他选了年号正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朱厚照虽然登基为皇,却坚辞年号,昭告天下,新年号虽然从现在开始算,但是要等高祖归天之后才实行。

所以从正统七十六年开始,大明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年号混乱期,虽然皇帝是正德,但是年号依旧是正统。

而已经一百零一岁的朱瞻基虽然荣登太上皇,却依旧活跃在大明的各个角落,依旧控制着大明的各个方面。

唯一不同的是,他变的更加自由了。

正统七十七年,在朱厚照登基一年以后,不论在国家大小事务上面,他都处理的游刃有余,朱瞻基对他完全放下心来。

正统七十七年开始,朱瞻基开始了自己的大明游历之旅。

一列专车,冬季会一直行驶到中洲大陆的最南端星城(新加坡),到了夏季,又可能会行驶到大明帝国的最西端北海港(圣彼得堡)。

虽然朱瞻基已经不在皇位上,但是他对这个国家的发展却了解的更清楚了。

正统八十年,已经一百零五岁的朱瞻基不顾所有人的反对,从应天府乘坐火车,抵达了大明最北的北海湾(白令海峡)。

从这里坐船抵达莱州府(阿拉斯加)后,又换乘火车,开始了自己的东洲之旅。

东洲的各大王府全部严阵以待,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款待自己的这位老祖宗。

这一趟东洲之旅持续了整整四年,朱瞻基几乎是每个王府都走了一遍。

最后,在正统八十四年的十一月,他的脚步抵达了东洲南大陆的最南端。

但是,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率领舰队继续向南。

航行不久,舰队就发现了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陆,只有少数科考人员登上了这座寒冷的大陆,舰队继续围绕这座大陆航行。

正统八十五年五月,舰队完成了这次艰难的航行,然后发回了电报,宣布大明又发现了一座面积一千五百万平方公里的大陆。

只是这座大陆因为气候寒冷,并不适宜居住。

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整个大明为之欢呼,在应天府的朱厚照没有征求朱瞻基的意见,就正式宣布,这座冰雪覆盖的大陆被命名为高祖岛。

因为不适宜居住,这里将不会移民,只做研究应用。并列为大明的禁区,严禁任何人登陆。

大明为此专门组建了两只舰队,一支驻扎宣王府,一支驻扎南北岛,保护这座冰雪大陆。

高祖岛的发现,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最后一块土地也变成了大明的土地,这个时候的朱瞻基,已经有了心满意足的感觉。

正统八十五年七月,舰队抵达了南北岛(新西兰)。

这里也被称之为雅州府,是朱瞻基的第七子雅王的封地。

朱瞻基抵达这里之后,在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休养了两个月,才又启程前往蓝妃岛。

正统六十年,八十二岁的蓝贵妃驾鹤西去,因为生前遗愿,她被安葬在这个以她命名的小岛上。

蓝妃岛就是后世的法属波利尼西亚,也被国人称作大溪地。

在许多旅游杂志上,这里的波拉波拉岛都被评选为世界最美海岛。

而蓝贵妃的墓葬,就被建在波拉波拉岛上面。

在这里,朱瞻基彻底抛开了世事,住了整整两年。

已经一百一十四岁的朱瞻基彻底变成了一个老朽,许多时候都会不自觉地睡着,现在出行,也不再坚持自己步行,而坐上了轮椅。

一直到正统八十九年九月,才在朝廷一封又一封的电报催促下,启程返回大明。

已经坐上皇位十三年的朱厚照担心他的身体,生怕他在外面去世,自己名声也就坏了。

但是朱瞻基还很清楚,自己还能撑几年。

正统八十九年十一月,朱瞻基回到了离开九年多的大明,刚回来,就遇到了真理教的一场大纠纷。

第一任真理教教宗是蓝烟,第二任是马迪,第三任是马电,他们都是备受推崇,毫无异议地就任。

但是马电在今年夏季去世,为了教宗的位置,真理教各方意见不一,已经僵持四个月,新的教宗依旧没有选出来。

在知道真理教的重要性的时候,目前真理教因为教宗人选矛盾重重,朱厚照也不敢随意打压一方,任命一个新的教宗。

也有因为这个原因,他才催促朱瞻基回来,解决这个问题。

在整个大明,能够一句话就解决这个大矛盾的人,就只有一个朱瞻基。

目前,真理教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个人选上面,一个是明代本土数学家王文素,一个是名冠大明的外裔真理学家达芬奇。

王文素今年刚好四十岁,论年纪在真理教属于后辈,但是其涉猎书史,诸子百家,无所不知。

尤其是他长于算法,其数学理论在物理,化学等各个方面都起到了奠基作用。

真理教之所以推出他来,也是为了狙击名气太大的达芬奇,因为换个人,根本不是达芬奇的对手。

达芬奇今年五十一岁,他在十六岁那年就一举成名,其创作的《大明百年庆典图》一经面世,就震惊世人,其作品被誉为大明的《清明上河图》。

而且其油画作品偏于写实,比艺术影响力上,甚至还要比张择端更胜一筹。

这副作品很快就被朱瞻基看中,作为大明博物馆的当代镇馆之宝给收藏了起来。

其后,达芬奇又接连创作了《蓝贵妃》《我的母亲——永衡公主游园组画》《世界之皇》等作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过,在达芬奇用六年的时间,从理工学院拿到六门科目的学位之后,就不再作画,而是进入了机械研究院,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正统五十五年,永衡不顾其他人反对,将次女永清郡主嫁给了二十四岁的达芬奇,这是大明皇室成员,第一次与外裔人士成婚。

但是永清比绝大多数郡主都要幸福的多,因为达芬奇可不是一般人。

这三十年中,他的研究发明多不胜数,是目前大明拥有各项专利最多的学者,也是最富有的学者之一。

比如他研发出了新一代的重型飞机发动机,让飞机的载重量从十吨以下,直接跃升到五十吨以上。

还有新式的电子望远镜,第一次引导学者的目光越过了太阳系,向银河系进发。

这还只是他的诸多贡献中的两项,就能看出他对大明的巨大贡献。

虽然他的贡献巨大,虽然他也算是皇室成员,但是真理教宗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整个大明最有权势的位置,绝大多数本土的真理教众,都不愿意让他一个外裔成为教宗。

论成就,他远远超过其他人,但是关键是他的身份有些尴尬。

他的支持者虽然比不上对方势力人多势众,但是都是行业精英,所以绝对不能轻待。

而另一方人多势众,代表了大明学术界的保守势力,更是不能得罪。

不过,朱瞻基返回应天府之后,在真理教代表大会上只是说了一句话,就让绝大多数人改变了主意,达芬奇成为了大明真理教第四任教宗。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教的职位从来不是从资历,年龄上来决定,而应该从对社会的贡献上。”

这句话,也成为了真理教以后的人员选拔标准。因为其他任何职位都可能会有争论,但是如果从社会贡献度上来评选,就能有一个明显的量化标准。

大明各方面蒸蒸日上,朱厚照这个皇帝当的也算合格,朱瞻基即使回到大明以后,也隐居在了皇宫,很少再过问世事。

但是人人都没有忘记朱瞻基,只要他在一天,仿佛每个人都有了主心骨。

不过,正统九十年的冬季,朱瞻基在回到大明一年以后,终于因为年岁过高,无疾而终。

他终年一百一十五岁,不仅是历朝历代活的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在任时间最长,年号时间最长的皇帝。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