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十七章 吕岱献计:诏安!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十七章 吕岱献计:诏安!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第二日一早,王朗召见刘基。

茶室内,王朗重新审视眼前的稚童,不敢因为刘基年幼而轻看他。

刘基用双手向王朗递上父亲刘繇的书信:“府君,这是家父的亲笔信,请府君过目!”

王朗接过书信阅读,读完后,平淡地对刘基说:“刘正礼之意我已知晓,贤侄且下去休息吧,若有需要,告知驿馆吏员即可。”

王朗突然让刘基离去,这让刘基感到措手不及。

刘基心道:这王司徒怎么不按常理出牌?我还需要你帮我打袁术呢,不能就这么走了。

刘基赶忙说:“府君,袁术已发兵南下,江东危在旦夕!还请府君告知您的决定,基也好立即回去向阿爷赴命!”

王朗沉吟片刻,心想刘基确实是个孩子,缺少了一点城府,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然后王朗说:“贤侄啊,不是吾不想帮助你阿爷。刘正礼与吾是至交好友,袁术侵略扬州,吾理应相助你阿爷才是……”

刘基问:“府君,那?”

王朗摇头:“不是我不想助你阿爷,实在是会稽境内匪盗流窜,我没有多余的兵士资助你们啊!”

刘基心想,不出兵,给点粮食也行。

于是刘基说:“既然如此,敢请府君调拨一些粮草运往石城!”

王朗抚须,面露难色:“贤侄啊,资助粮草可以,但还需过些时日,待秋收后,吾定让人送五万石粮草至石城,助你阿爷!”

刘基面上表情不变,脑海里思路飞转。

他不急不慢地说:“府君,可是会稽没有存粮?”

王朗摆手:“非也,贤侄久居北方,不知江东天时。台风将至,吾需要准备粮草,到时救济灾民。”

这借口找得还挺好,刘基无言以对。

但刘基不是那种被动羸弱的性格,相反,身为穿越者,他脚下那个名为“时代”的巨人让他有主动出击的自信。

刘基说:“基明白了。府君,基还有一问,若基能帮府君剿除匪患,府君可能出兵相助我阿爷?”

王朗一时语塞,匪患其实只是个借口,但他没料到刘基这个小孩竟然能以此做突破。

茶室内虽然只有王朗和刘基二人,但王朗还没无耻到否认自己说过的话。

况且这番试探下,他觉得刘基还是有些投资价值的。

于是王朗道:“如果贤侄能剿除匪患,那吾就能放心派出兵士了。”

刘基行礼:“既然如此,基愿意帮府君除贼!”

王朗笑道:“呵呵,贤侄莫说大话,你可知晓会稽有山贼几多?”

刘基很想问王朗,这些山贼有没有严白虎的白虎贼人多!

但他考虑到,刘繇曾提醒自己不要在王朗面前夸夸而谈,所以正声问:“请府君教诲!”

王朗见刘基没有以剿除严白虎一事自鸣得意,心下又满意几分。

王朗和蔼地说:“贤侄,扬州有名祖郎、焦已者,聚众落草于会稽和丹阳的群山之间。鼎盛之时号称有部众万余人,贤侄可有把握?”

刘基想了想,万余人确实有些多,而且还流窜在群山中,着实不好处理。

刘基决定先怂一回。

其实在得知伏击严白虎一事的曲折后,刘基也反省过。

刘基在讨伐严白虎这件事上,确实是很孟浪,还好最后幸运眷顾,让刘基成功大破严白虎。

所以现在,刘基在向王朗承诺剿除祖郎、焦已这件事上更慎重了!

刘基觉得还是先好好谋划一番吧,反正刘繇那边应该也不急。

因为刘繇掌控了丹阳一郡,又因为刘基有了来自吴郡的声援,袁术手下的吴景和孙贲也要掂量掂量自己能不能吃得下几乎握有两郡的刘繇!

刘基想好后,便向王朗赔了个笑脸:“哈哈,府君,是小子孟浪了!还望府君海涵!”

王朗反而被刘基这“抽身一退”惊到了!

王朗抚掌沉吟:“幼麟,能屈能伸……”

刘基见王朗不说话,小声地试探道:“府君?”

王朗回过神,哈哈一笑:“哈哈,贤侄不必如此,吾与乃公是至交,祖郎、焦已一事也只是给贤侄提个醒,贤侄不必在意。”

刘基躬身:“谢府君教诲!”

王朗见差不多,就下了逐客令:“贤侄且先在阴陵多待几日,刘正礼是‘长徐二龙’之一,袁术不足为惧!”

刘基于是退出茶室,回到驿馆。

待到中午饭点,门子来报有贵客来访!

刘基立即命人摆茶,然后让客人进来。

只见一年近四旬的中年文士走进屋。

此人身高七尺,器宇不凡,剑眉星目,蓄及胸长须。

这人虽是文士打扮,腰间长剑却不是寻常文士所带,剑柄剑鞘都有华丽装饰的佩剑。而是朴实无华的战剑!

刘基不敢怠慢,上前行礼:“有长者临门,基深感荣幸!敢问大人姓名?”

那中年文士身手迅捷地回礼:“在下会稽议曹吕岱,见过公子!”

刘基立马想起此人身份,乃后世东吴文武双全的名臣良将,官至吴国大司马的吕岱!

刘基立刻将此人迎到座上,问:“不知议曹前来有何事啊?”

吕岱郑重地说:“听闻公子有意解决会稽匪患,我特来献计!”

刘基脑瓜一翁,我刘基也有人主动出谋划策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刘基经过短暂的惊讶,立刻压抑疯狂跳动的心脏,镇定地起身向吕岱一拜!

“基恳请先生指点!”

吕岱扶起他,满眼欣慰,觉得自己没看错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基虽然年幼,但他能代父出巡,说服盛宪帮助刘繇,又能调兵遣将大破聚众近万人的严白虎。

这样年轻出色的宗室子弟,激起了吕岱为帝王师的心絮!

“商山四皓”的美名至今还在流传,他吕岱虽不是出身名门,但学贯古今,晓文熟武,自觉不比“四皓”差。

若是能辅佐调教一个宗室子弟成就帝王伟业,借此实现胸中抱负,流传青史,那也不枉此生!

所以,当吕岱早上在评议上听王朗说刘基想要以剿匪为条件让王朗出兵后,他立刻在脑海思索出一计,完善一番后就来给刘基献计!

“公子请坐!”

吕岱将刘基扶到座上,自己也盘腿坐回木榻。

然后,吕岱便开始述说自己的计策:

“公子,若要铲除祖郎、焦已,必须先了解此二人。”

“祖郎,原是丹阳一黔首,因为替主家报仇杀了当地豪族族长,被郡内通缉。丹阳民风剽悍,百姓一旦犯事,常有进山落草者。他们与百越土人为伍,不服王化,流窜山林。国人称‘山越‘者,其实就是这些人。”

“焦已也和祖郎类似。”

“山越骁勇好战,国朝经常以赦免他们的罪行为条件,招募他们从军。‘丹阳兵’由此成为天下强兵……”

刘基不停点头,吕岱说的帮助他很好地了解了山越的情况。

待吕岱说完山越,他话锋一转,问刘基:“公子可知严白虎的身世?”

刘基自然知道,他回答:“先生,严白虎本名‘严虎’,是乌程严氏子弟。”

吕岱道:“善!公子且想一想严白虎和祖郎的区别。”

刘基经此一点,立马明白了吕岱的意思。

“先生是说,对于祖郎和焦已这些山越,不用像严白虎那样赶尽杀绝?而是,可以招安?”

吕岱抚须大笑:“公子聪慧过人,吕岱佩服!”

刘基傻笑着回应,心里也意识到自己思维有些僵化。

今早他为何在王朗面前认怂,是因为他还想像对付严白虎那般对付祖郎和焦已。

心中自动给土匪们都打上“杀”的记号,忘记了古人常说的“剿抚并用”!

自己不了解祖郎和焦已的实际情况,想当然地对待他们。

但其实祖郎、焦已和严白虎又不同,二人是黔首,因为犯罪、逃避徭役等原因,落草为寇的初衷都是为了保命。若朝廷能够招安,他们这样的人是一定会考虑的,即使可能性比较低,但也有可能。

而严白虎是士族出身,他本可以享受士族的便利,但却选择聚众占山为王,这说明他没有接受招安的可能。严白虎的野心让他无法被轻易驯服,只能靠雷霆手段镇压!

还好刘基谨慎,没有在王朗跟前夸下海口,不然到时候有他罪受的。

不见孙权被山越扯了几十年的后腿吗?要是真的单靠剿匪就能处理掉山越的问题,那孙权早就把山越解决了,也不至于磕磕绊绊了几十年,到死也没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山越”可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伙人,里面成分可复杂了,不能把这些人当做一个整体来对待。

刘基想通关节,又向吕岱行礼:“先生之言,如雷贯耳,基险些误了大事,还好有先生提醒!请先生受基一拜!”

吕岱还礼:“公子请起,岱只是粗浅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刘基道:“先生此策,胜过雄师百万。基还有些问题请教先生,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吕岱兴致盎然:“公子请讲!”

随后,二人详细探讨了招安的细节,确定了周密的行动方案。

等吕岱走后,刘基立刻给吴郡的朱桓等人写信,让朱桓和于麋领麾下部队赶赴会稽治所山阴。

然后他又写信给刘繇,说自己得了会稽议曹吕岱的帮助,让刘繇给吕岱升官。

最后,刘基求见王朗,向他说明自己将让部曲来会稽剿匪,希望王朗供给粮草。

王朗询问了刘基麾下士兵的数量,当得知有五千人时,心里送了口气,但也暗暗心惊。

王朗安心的是,刘基的五千人不多,不足以攻下会稽。惊的是,刘基短短数日就能拉起五千大军,不容小觑!

没错,经过严白虎一战,吴郡投军的百姓更多了,吴郡的世家豪族也加大了对刘基投入!

首先,吴郡募兵又募得一千人,这些人填补了许昭所部的损失,还将人数扩充到了三千。

而顾氏、张氏、朱氏则又各遣宗族部曲五百人充实于麋和朱桓的部曲。

顾氏和张氏的一千人依旧由于麋统领,朱氏的五百部曲自然加入到朱桓军中。

于是,于麋麾下扩充到三千人,朱桓麾下则扩充到两千人。

从刘基入江东开始,短短不到十日,竟然组织了一支规模达jinwan的大军!也难怪会有吕岱这样的名士亲自来献计。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