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二百章 罢兵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二百章 罢兵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建安三年四月,曹操攻克萧县、抒秋的消息在徐州传开。

徐州的各支军队也做出相应的调整。

首先,吕岱自己先结束了与曹洪的对峙,领兵退回彭城。

张辽也得到陈登的传信,带着剩余的二百骑兵甩开曹纯,遛到沛县与陈登汇合。

徐州的西部防线重新筑成,就是彭城和沛县(即小沛)二城连成的一条封锁线。

而就在曹操攻克萧县的消息传出后,吕岱和陈登都收到了臧霸的来信。

玩失联消失快三个月的臧霸自己在东平郡遭到于禁的攻击,损失惨重,所以一直没能够驰援萧县。

然而吕岱和陈登都怀疑起事情的真实性。

以他们了解到的情况,曹操恐怕无力另外开拓北线战场。

彼曹操自领两万人攻萧县,又派夏侯渊领一万人攻沛南,同时还在颍川与张绣对战。

若曹操派给于禁的兵力足以痛击臧霸,那真不知道曹操是从哪里招来的那么多兵!

各方相加,兖州怕是至少有五万兵马,根本不可能!

但目前还不是追究臧霸避战之责的时候,况且他们现在也不敢开罪臧霸,害怕将他逼反。

之后,吕岱和陈登各自在彭城、沛县观望曹军动向。

出人意料的是,曹操退兵了!

曹操留曹洪、乐进驻守萧县,带着大军返回兖州去了。

吕岱派人打探消息后得知,原来曹操出征数月,兵粮匮乏,不得已只好退兵。

其实曹操的兵粮还能再支撑两三个月,但之前张辽在沛国与梁国之见打游击,搞得民不聊生,以至于程昱建议曹操退兵养民。

而曹操攻下了萧县和抒秋,觉得己方师老兵疲,索性罢兵回家。

不过回程途中,曹操的主力军在相县逮到了正和夏侯惇对峙的鲁肃。

幸好鲁肃的大营在睢水之南,与相县有一河之隔。

鲁肃也提前发现了相县的异动,抛下曹军,赶忙撤退。

在曹军渡过睢水之前,鲁肃带着部队已经跑出十里地了,曹操见追赶无望只能和夏侯惇合兵返回兖州。

此战,曹操虽然攻占了萧县和抒秋二城,策应了袁谭对青州的攻势。

但却因此折损了大将夏侯渊,兵粮也损耗严重,可谓得不偿失。

而徐州方面同样损失很大,各方战斗减员加起来怕是有六七千人,更无力讨回失地。

双发罢兵,算是无奈接受现状,一旦哪一方缓过气来,一定会重启战端!

五月,吕岱在下邳会见陈登、张辽、臧霸、吴景、朱桓五人。

糜竺、陈群、陈珪、徐宣等人也都在场。

吕岱先是封赏了张辽和臧霸,向朝廷表举二人为关内侯,并赐下钱粮绢帛,同时还加封二人为偏将军。

因为陈登在吕岱面前大力推崇张辽,再加上刘基曾经嘱咐过吕岱,张辽可以大用。

所以,吕岱将手里的三千兵马交给张辽,命张辽屯驻沛县,算是把沛县也划入鲁国的管辖范围。

而赏赐臧霸,当然还是为了稳住此人的忠诚。

在此战中堪称功劳最大的陈登,却没有得到奖赏。陈登虽然功劳颇大,坚守萧县近半年。但由于他最终还是没能守住萧县,自然也就没有封赏的道理。

而从江东赶回来的吴景、朱桓二人,吕岱给他们下达了新任务,那就是增援青州!

根据袁涣和孙贲从青州发来的战报,如今他二人手里只剩下三千兵马驻守斟城。

如果袁谭来攻,他们只能选择退兵,坐视袁谭吃下青州。

为了稳住青州战局,确保徐州背面的屏障,吕岱还必须往前线增兵才行。

于是,他命吴景和朱桓各自带着本部三千兵马,总计六千人北上增援。

然后,吕岱又做出指示:

“去岁秋收,徐州钱粮已丰。袁绍和曹操对徐州虎视眈眈,各郡国当扩军备甲,抵御袁、曹!”

“诺!”

接下来的数月里,陈登在彭城征兵五千,吕岱在下邳征兵五千,张辽在鲁国征兵四千,朱桓、吴景亦各自增兵两千。

徐州兵力暴增近两万,算上臧霸的七八千人,六个郡的总兵力达到四万余人,终于算是把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挺了过来!

“待到今年秋收结束,吾要举大兵北伐袁谭,将袁绍的兵马赶出青州,以免将来两面受敌,尔等一定要用心操练兵马,等待战机!”

“诺!”

……

时光飞转,金秋已至,庐江郡终于迎来了秋收。

江北大都督刘基在长史张昭和东曹掾刘晔等人陪同下,到田间地里视察粮食收获的情况。

去岁遭遇天灾,即便刘基想出各种办法补救,庐江、九江、弋阳三郡终究还是发生了饥荒饿死百姓的事故。

尤其是情况最惨的弋阳郡,据说饿死的流民至少有两万之数!

还好这些流民没有兵甲,官府也一直在开仓放粮,才没有闹出叛乱。

但刘基依旧很痛心,不光是痛心自己损失了两万民力,也痛心这么多人在自己的治理下因为吃不饱饭而丧命。

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一度压得刘基喘不过气来,甚至晚上还会因此做噩梦,梦见死去的平民向他要粮食吃!

为此,刘基还特意下令各郡县官吏缩减开支,自己府上的餐食也缩减分量,直到秋收前不可置办新衣,还将府上的钱粮绢帛金银首饰等拿去换成千余石粮食发往弋阳。

上官如此,其余下吏怎能不争相效仿。

张昭、刘晔、顾雍等人在听说刘基散家财赈济灾民的事情后,都纷纷掏空家底换成粮食发往弋阳。

一时间也曾凑出数千石粮食,但这都是杯水车薪。

好在上天有好生之德,今年老天爷没再玩什么幺蛾子,雨水阳光都恢复了正常。

今年江北四郡总计收取田赋五百万石,钱八十万贯!

扣除官员和士兵们的俸禄等,单庐江一郡就结余出粮食近五十万石,钱十万贯!四郡府库加起来结余粮食一百五十万石,钱三十万贯!

刘基看着张昭等人呈上来的奏表,饿殍们在半夜找他要粮的噩梦烟消云散。

这一波直接起飞!

这么多钱粮收上来,当然要大肆“挥霍”一番!

吃了去年遭遇天灾的亏,刘基立刻下令,在江北各县邑重新开设义仓。

并且为了杜绝历史上隋朝义仓**的情况发生,刘基的义仓不从百姓处收缴粮食,而是官府统筹当年情况,统一分配。

得益于刘基之前在江北四郡设置转运使一职,这项政务自然也就归属于负责“均输”的转运司。

以舒县为例,义仓中必须至少有五万石粮食囤积其中,以此确保舒县十余万百姓能够在无粮的情况下撑过半年。

当然,刘基明白随着时间的流逝,难保将来义仓制度因为其他原因败坏,但那是子孙后代的事情了,至少在他还在时,这义仓不会出问题。

至于刘基死后怎么办?

“我死以后,哪管洪水滔天!”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