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三百零六章 退兵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三百零六章 退兵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建安七年,季春时节,冰雪消融,天朗气清,澄空万里。

荆州刺史刘基陪着父亲刘繇登上下邳城楼,眺望着远处的袁军渐渐消失在北方,消失在视野尽头。

几只春燕落在女墙上交头接耳,等刘繇父子走近后,燕子又跃下城头,隽逸地从城墙边上划过。

父子二人在侍卫与臣属们的陪伴下沿着城墙漫步,脚下的城门被打开,上万军士从城中走出,开始清扫战场。

袁绍终究是退走了,也答应了刘繇提出的所有条件。

袁军退出开阳城,双方以开阳为界,划定南北,约定永不为敌。

即墨的守军亦被放还,不过回来的仅有朱桓、王修、昌豨、侯成等文武及千余部曲,即墨城中剩下的六七千兵马都被袁氏强行夺去。

不过这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刘繇和刘基也没有去找袁绍说理。

父子二人走走停停,刘繇感慨道:

“袁本初引二十万大军来犯,许多人都劝我不要抵挡,索性有吾儿及诸位忠臣力谏,方才不至于尽丧徐州。”

刘基闻言笑了笑,回应道:“父亲,江山社稷非执于他人之手,他人自不愿大动干戈。”

刘繇点头道:“嗯——,吾儿言之有理。国家大事,尽在赏罚二字。唯有赏罚分明,方可使下人用命!”

刘基赞同:“儿正是此意!”

二人说话间,城墙脚下升起阵阵浓烟,异味刺鼻。

刘基伸头看了眼,原来是士卒们在焚烧散布于城外的尸体。

刘繇拉着刘基道:“就让将士们扫洒吧,我父子二人回公厅商议善后之事。”

刘基颔首称诺。

回到公厅后,刘繇当即召来众臣商议。

首先要做的是战后赏罚,而首当其冲者自然是徐州刺史吕岱。

因为丧城失地的缘故,吕岱自请辞官,刘繇拒绝了吕岱的辞官之请,但却还是免了他徐州刺史之职,迁为右将军府参军。

而新任徐州刺史的位置,刘繇在问过众人后,决定表举屡建奇功的陈登!

原本的琅琊相袁涣,因为琅琊大半已经被袁绍占领的缘故,迁任广陵太守。

而东莱太守王修则被任命为新的琅琊国相,被顶在了袁刘双方的交界处。

鲁相张辽亦因为鲁国被占,陈登升迁的缘故,代替陈登出任彭城相。

朱桓留任东海太守。其余各文武亦有封赏。

然而刘繇才刚刚把任免升降的事情敲定,就见外面有人进来报信。

“报——!禀吴侯,彭城相陈登病情恶化,于昨夜暴毙!”

在场众人无不大惊:“什么?!!”

刘基则坐在座上没有说话,只是眉头紧皱。

陈登爱吃生河鲜他是知道,陈登吃生河鲜害寄生虫病他也是知道的。

但别说是古代了,就算是现代的医疗水平,要想根治寄生虫都很麻烦。

此前刘基亦专门请名医给陈登看过,医师们都劝陈登不要再食生鲜,陈登的症状亦有所缓解。

可是自从袁刘大战以来,大家都忙于军政之事,陈登也和张辽一起被困在彭城中,这时候再说什么请名医诊治实在不太现实。

只是刘基本以为之前的医治可以替陈登多延续几年寿命,然而谁曾想到相较于前世的历史,陈登此世也不过只多活了一年,实在可惜!

死者为大,刘繇赐下十万钱厚葬陈登,命陈登之子陈肃守孝结束后到右将军府任职。

然而陈登一死,徐州刺史之位又空了出来。

刘繇便询问众人有谁能担此重任。

刘基在旁思索该举荐谁接任,他本属意弋阳太守太史慈,太史慈机敏有将略,能力足够挑起徐州这个重担。

但是有一点又让刘基犹豫,那就是太史慈出身寒门,且非名士!

如果让太史慈“空降”徐州,刘基担心徐州本地士族会心有不服……

刘基手下其他有能力镇守一方基本都有职位了,身边的刘晔嘛,刘基用得太顺了不愿意放人。

最后思来想去,刘基想起了一个人——杜袭!

论能力,杜袭绝对是有方面之能的!

史上曹操曾令杜袭留镇汉中、关中等地,是曹操十分器重的大臣。

论名望,杜袭名列“颍川四士”,与赵俨、辛毗、陈群并列,名声斐然!

说来陈群目前亦在徐州任治中,只是陈群的将略不算出彩,不然刘基肯定建议让资历更深的陈群接任徐州刺史。

但是杜袭才刚入伙不久,刘基亦担心杜袭的心始终在朝廷……

哎,总之先报上去试试,反正杜袭就在身边,也可一观杜袭的反应。

于是刘基起身出列:“禀父亲,儿臣举荐北府司马杜袭杜子绪!”

刘繇听了杜袭的名字,不禁眼前一亮。

而坐在下面的杜袭则皱起眉头,开始在心底思索起来。

刘繇看向杜袭:“杜司马,吾儿推举你为徐州刺史,不知你意下如何啊?”

杜袭闻言先抬起头看向刘基,对方的眼神中明显透着期待。

杜袭又低下头,然后缓缓起身,慢慢地走上前,仿佛每一步都在心底做斗争。

正如刘基猜测的一样,杜袭还是希望回朝廷任职的。

因为他出身的颍川郡现在就在朝廷的掌控中,他的宗族势力都在颍川。

如果选择在刘繇麾下效命,先不说这与杜袭心中框君辅国的理念有冲突,主要是这样做的话他就等于是将宗族助力放到了一边。

但刘基能举荐杜袭接任徐州刺史,将这般重要的位置托付于杜袭,这让他很是感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就算杜袭走得再慢,到刘繇面前也不过就几步路,最终杜袭还是需要做下决断……

……

“蒙吴侯、少主不弃,袭愿受此命!”

杜袭朝刘繇和刘基深深地躬下身!

杜袭愿意臣服,刘基十分高兴。

刘基说道:“有君在,徐州无忧矣!”

刘繇亦笑道:“既然如此,吾这就命人起草奏疏,向天子表举你为徐州刺史!”

杜袭再拜:“臣谢吴侯厚恩,谢少主赏识!”

至此,负责徐州的人选敲定,让刘繇父子二人了却一桩大事。

之后一月,青、徐二州的情况被一一上报,刘繇等人终于对青徐一战的结果有了明确的认知。

首先是青州全面落入袁氏手中,失去齐鲁山区的阻隔,将来再想防备袁军南下的难度上升不少。

而且刘繇一方不仅失去了地利,袁绍还伪封审配为徐州刺史,督兵两万镇守琅琊、鲁国、泰山等地。

此时即便刘繇一方想要发兵夺回失地,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至于兵马损失就更多了,各军总计折损两万五千余人,徐州兵力可谓十去其七。刘繇不得不暂时把从江东带来的兵马留给杜袭,以便其镇抚地方。

人口就更不用说了,琅琊、鲁国二地加起来就是四五十万口人没了,东海、下邳、彭城三郡因为战乱民人亦有死伤。

索性袁军退走是暮春的事情,刘繇这边还能赶紧让百姓出城抢种一波粮食,缓解缓解粮草压力。

而说起粮食,还在刘繇掌控的徐州三郡,经过一年多的战争,其城中的粮草肯定是所剩无几的,百姓们也饿着嗷嗷待哺。

刘繇又只能选择从江东调粮,缓解徐州的粮食危机。

还好因为有徐州这块屏障在前面挡着,江东等地的粮食生产才没有被耽误,所以还负担得起徐州的消耗。

这也是为何刘基等忠臣要刘繇力保徐州的原因,如果放任战火烧到江东基本盘,那别说争天下了,自保都成问题!

吴侯刘繇在陆续解决战后问题,但邺侯袁绍眼下却没有这个闲工夫。

孟夏,袁绍以淳于琼为都督,领兵两万攻入兖州,自己则带着剩余的两万兵马赶往邺城!

“曹阿瞒,给本侯等着!!!”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