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五十七章 支援鄱阳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五十七章 支援鄱阳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四月十七日中午,刘基正在自家后院里,听明媒正娶来的桥氏姊妹弹琴唱曲儿。

刘基最后还是没能如愿,在十二岁的年纪就成婚了!

这事都赖张昭!竟然用周礼来劝谏刘基,还上书刘繇。

周礼规定,诸侯约定婚期当是半年,半年后就得成亲。而且秦汉十二三岁结婚生子,十四五岁随军出征是很寻常的事情。

刘繇采纳了张昭的谏言,并在书信中申饬刘基,让他行事不可轻浮,要多听子布先生的教诲。

刘基无奈,只能把如花似玉的并蒂莲花娶进门。大桥为正室,小桥是妾室。刘基也是体验了一回什么叫做小马拉大车。

不过刘基还是很克制自己,他可不想往后英年早逝!

正听着曲儿呢,刘基就收到了柴桑督周鲂的来信。

信上,周鲂请求刘基下月出兵鄱阳,帮助他讨平山越及宗贼。

刘基招来张昭和高岱,与之商议。

二人进屋坐下后,刘基问张昭:“子布先生,春耕进展如何?”

张昭答:“少主公,春耕正在有序进行。得益于少主开办官铁租给百姓铁农具,还有新引进的二百头耕牛,舒县周围的农田已播种大半,其余诸县也很顺利。”

刘基微笑着说:“那二百头耕牛,可还安好?”

张昭微笑:“少主公派人特意寻来的几位擅长照顾耕牛的乡老整日照料,耕牛都无碍!”

刘基点头,然后对二人道:“民乃邦本,本固邦兴。民生乃大事也,吾若要重振汉室,必须依靠百姓的力量。”

高岱欣然道:“主公向来重视民生,效法明君,大业必成也!”

而后刘基对二人说:“阿爷派周鲂驻柴桑,今周鲂来信,请我派兵相助。所以特请来二位先生,商讨出兵事宜。”

张昭听到是周鲂的事情,面色略带不悦:“我闻周子鱼初到任便与华歆交恶,恐非良臣!”

高岱看了一眼面带笑意的刘基,眉头一挑,不做言语。

刘基哈哈一笑,将周鲂的亲笔书信交予张昭,张昭看过后哑然。

“哈哈!子布先生亦被周子鱼骗过,吾放心啦!”

张昭愕然:“这……这?”

高岱对张昭说:“子布先生,可将周鲂之信给我一阅?”

张昭自无不可,他看向刘基:“许子将言周鲂‘诡略多奇’,我初以为乃吹捧之言,今日方才明了!”

刘基道:“周鲂之计甚毒,无怪乎许公评价他有‘陈平之智’!”

高岱看完书信:“许子将善于臧否、品评人物,曾言公子为‘幼麟’,而今又一语成谶,岱拜服!”

张昭点头:“只是周鲂身为柴桑督,竟将一郡太守置于险境,此行过否?”

刘基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是委屈华公了!高先生、子布先生,我意出兵,不知可行否?”

张昭是长吏,高岱让张昭先说。

张昭向刘基汇报:“少主公要出兵,当以粮草为首,而今舒县粮仓中尚存有粮草5万石,府库中还余有2000万钱。”

“而今春耕已经完成大半,出兵亦无不可,只是不宜持久。我计……出兵最好不超过一个月!”

刘基明白,然后看向高岱。

高岱道:“孙策占据汝南后,又图谋颍川,无意南下。外加主公派人在三河交汇处筑弋阳城,防线稳固。弋阳、阳泉二县如今各有驻兵两千,当无碍矣。”

“柴桑大营楼船众多,既然周鲂派人求援,自当承担输送援军的职责。从枞阳乘船,顺彭蠡泽而下,两日内即可抵达鄱阳。”

刘基点头:“既然如此,我意命中郎将董袭,领三千解烦卫和两千伏波军前往支援!”

伏波军,刘基新建立的一支精兵,专司水战与陆战。

目前共招募有两千人,分为左右二部,各千人,兵源是水性极好的江东子弟。

每部分两曲,一曲楼船士,一曲引强士。

伏波军的楼船士精训跳帮战、抢滩战、和水下战。每天上午、晚上皆有训练,军事技能非常强悍。

引强士人人使用特制的两石橡木长弓,可横于江上射杀岸上敌军。据测试,特制的橡木弓在两百步的距离依然能有效的穿透牛皮。

另外他们还需练习使用钩拒(类似戟)刺杀敌兵,推攮或钩拉敌船。

除了这些杀敌的能力外,伏波军将士还需学会驾驶船只等技能。

总之是刘基花了大价钱打造的。

兵在精不在多,有这样一支水军精锐,自己在水网发达的江淮地区就能纵横驰骋!

至于这支水军的正牌统帅嘛,乃刘基派人到吴县寻访而来的东吴名将——徐盛!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县人,因为战乱避居吴县。

刘基手下虽有太史慈、董袭、凌操、于麋四人,但依旧缺少能够带兵的良将。

他曾派人四处寻访历史上的东吴名将,但孙坚孙策倚仗的淮泗武人们基本早就已经在孙策帐下效力。

如周泰、蒋钦、陈武这些后世闻名的东吴名将,现在基本都已在孙策帐下。

而全琮、丁奉、朱异、朱据等人尚且年幼。

如贺齐、周鲂、朱桓等名将虽然在刘繇的手下,但目前都不直属于刘基。

后来历经多日,刘基终于是打捞到一条漏网之鱼——徐盛!

刘基找到徐盛时,徐盛已经在吴县略有薄名。刘基便擢拔徐盛为伏波校尉,希望他能如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伏波将军马援一样报效汉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至于为什么不任用凌操?

因为凌操更偏向于先锋斗将,不是那种统帅型的将领。

而且既然已经找到了徐盛,为什么不多历练这个历史上名声和功绩都要大得多的人呢?

况且凌操已经是门下督了,升迁太快也不好。

伏波军新立,老兵油子不多,所以即便徐盛也还没有立什么功劳,但军中却没有人质疑他。

而且徐盛确实有些本事,刘基将新建的伏波军交给他,嘱咐他需要注意训练的方向后,徐盛竟然将这两千将士管理的紧紧有条!

后来刘基打听,徐盛与伏波军将士们食则同席、寝则同榻,每月俸禄也多拿来奖赏训练表现优异的将士,所以大家都信服他。

刘基此次派徐盛的伏波军和董袭一道去,是存了让他立功的目的。

刘基决定好派去鄱阳支援周鲂的部队后,张昭和高岱二人便下去安排。

四月二十五日,五千将士在江水北岸的枞阳集结,等待二十天后的军事任务。

这些天里,刘基又亲自去枞阳大营视察,他已经又好些时日没有和将士们待在一起了。

作为主君,必须随时和麾下军队保持亲密的联系,不然晚唐五代的“魏博牙兵选举制”听说过吧!

虽然两汉三国的大头兵还没有那么桀骜,但总归主君还是需要知兵事的。刘基日常里看得最多的也是各种兵书,虽然他手下有太史慈、董袭这样的良将,还有高岱这样的谋士。但他自身也必须足够优秀才是!

枞阳大营,解烦卫和伏波军的代表部曲在校场里列阵,刘基在看台上检阅。

解烦卫的代表是原本隶属于于麋的中军一部,一千名大戟甲士身穿上好的鱼鳞甲,黑色的鱼鳞状甲片与鲜艳的红绳组合在一起,既明亮又肃杀!

鱼鳞甲相较于一般形制的大甲片札甲,其防护穿刺的能力要强一些。

因为战场上能伤害到解烦卫中这些大戟甲士的兵器就只有各种长杆兵器或流矢,这些兵器一般都是靠穿刺杀伤,所以刘基特意让他们穿上甲片更小的鱼鳞甲。

同时,这些鱼鳞甲在颈部都做了延长,专门做了一个铁盆领,保护将士们脆弱的脖子。

这里需要讲明一点,中国历史上大部分的鱼鳞甲,其实在本质上还是札甲,只是甲片更小。甲片之间连结的工艺还是札甲那一套,都是用绳索皮条将甲片横向或纵向串联。

不要将中国的鱼鳞甲和西方的鱼鳞甲混为一谈!

西方世界的历史常识里,鱼鳞甲是防护力最差的甲。因为它是将甲片直接缝在里面的衬皮上,防护性能是比不上札甲的。

而且中国历史上都是精锐和将领穿鱼鳞甲,普通部队穿札甲,古人不会傻到让士兵穿得比将领还好吧?

这些鱼鳞甲可是刘基花大钱专门找工匠制作的,幸好现在庐江的官铁办起来了,不需要找私人商贩或豪右世家购买。

每套鱼鳞甲,刘基都要付给庐江官铁3万钱,一千套这样特制的鱼鳞甲就需要3000万钱!!

几乎把去年刘基卖白糖存的钱花干净了!

舒城内一间奢华的五进宅院也才价值百万钱呀!

所以说什么叫“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啊!

至于你说男子不许蓄私财的事情?

人要学会变通嘛,三千万大钱加起来至少几十吨重,几十口大箱子装着搬来搬去多不方便。

还是放在舒城安全,以后阿爷和娘亲若要,刘基也能靠一手寅吃卯粮找补不是?

何况长辈因晚辈蓄私财要收拾晚辈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在一个州牧之家呢?

话收回来,伏波军参加检阅的是左部的一千将士,他们的装备就轻便很多,因为是在水上作战,不能穿太厚重的铁甲,不然掉下水捞都捞不上来……

伏波军的将士们都穿着用漆涂黑过皮甲,从外表上看跟铁甲差不多,但实际的防护能力要差一些。当然,如果敌人的兵器不够好的话,皮甲的防护效果还是很不错的,防御剑割刀划都还可以,寻常弓箭的射击也能挡下。

楼船士们一手拿剑一手持木牌,船上作战也就这一套经典组合最灵便。

而引强士们则手持一丈长的钩拒,背后背着一把橡木长弓,腰间别着四个箭兜。这些引强士离远了是射杀敌兵的强弓手,离近了就用钩拒阻挠敌兵跳帮,还可用钩拒推攮或钩拉敌船,可谓水军多面手。

两千接受检阅的军队军容整齐,刘基非常满意。

如果大战打响,自己以解烦卫为核心,辅以万余屯田兵、乡勇,那将会爆发出很可怕的战斗力!

刘基此刻有信心,即使是曹操、孙策、刘备他们领兵和自己对阵,单独比拼军队素质的话,自己一方绝对不可能落入下风!

不过因为江东不产马,所以刘基没有骑兵,如果以后要北伐中原的话,还得想办法对付骑兵。

当初袁术南下时就没有带上他的骑兵,因为淮南多丘陵河流,骑兵作战会有因自然条件引发的桎梏。所以那一战,刘繇他们根本不担心对方的骑兵。

但如果自己要进兵中原,还需想个法子才是。

当然这都是后话,刘基站在看台上,对台下的将士们说:

“三军将士听着!我是你们的主公刘基,没忘了我吧?!”

一些士卒看着这个半大的主公,脸上浮现出笑容,他们高声回答:“没有!!!”

刘基满意地笑了:“很好!尔等是吾的肝胆,此次讨伐山越,还望你们奋勇争先!战胜归来后,吾必有重赏,主公必有重赏!江东百姓也会感激你们为民除害!”

督统解烦卫的中郎将董袭带头高喊:“愿为主公效死,为民除害!”

台下众将士心领神会,齐声高喊:

“愿为主公效死——!!!”

“为民除害——!!!”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