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七十章 元龙弄潮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七十章 元龙弄潮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建安元年七月五日,钟离县令、中郎将朱桓,九江太守吕岱领兵马乘坐战船进入淮水!

彼时陈登刚刚返回下邳,将吴景的辱骂信递交给吕布。而刘繇得到陈登的书信和锦囊已经有三天。

刘繇得到三个锦囊后,将其悉数拆开。

第一个锦囊上书:“下月五日前,请公发九江、庐江之兵经淮水入泗水奔下邳,待到大军到时,吕布已发兵淮阴,登与父珪留守下邳,大开城门迎军!”

第二个锦囊上书:“请公调水军经高邮湖入淮阴,届时下邳已为公所有,布定惊惧奔走,公与吴景合兵掩杀吕布,可大破之!”

第三个锦囊上书:“公得徐州后,当沿泗水进兵彭城。登唬布遣兵攻沛国,彭城亦空虚,可轻取之!如此下邳、广陵、彭城三郡国皆公所有,徐州五郡国已有其三,东海、琅琊无险可守,可进击之!”

刘繇看完陈登的三个锦囊,噔时心花怒放,对众臣赞叹道:

“陈元龙身处惊涛骇浪之中,犹弄潮尔!好!好啊!”

而后将三个锦囊给身边亲近臣子观看,步骘亦赞叹:“下邳陈氏果然名不虚传!”

而后,刘繇立即按照陈登的三个锦囊发兵。

加急传书九江太守吕岱,命他酌情发兵下邳。又给身在庐江的刘基下令,让他派兵发徐州接力吕岱,自己则带着偏将军张英,亲领牛渚营一万水军下江水,直奔高邮湖而去!

却说吕岱得了刘繇传信,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立刻让屯驻钟离的朱桓集结部曲在淮水边等待。

他自己则留下鲁肃主政九江,自领两千水军从寿春驶入淮水,去接在钟离等待的朱桓。

因为临近夏收,而且此战兵贵神速,所以吕岱只动用了三千军队。

如果陈元龙所言不需,他这三千人马就足够拿下下邳和彭城。而如果陈元龙的计划不顺利,他也可迅速退回九江。

而且九江今岁才恢复生产,还在靠江东的粮食保证数十万百姓的存活,所以他其实也调不出更多的士兵了。

吕岱让两千水军仅带十日干粮和淡水,轻舟快船直奔下邳。

如今已是七月初秋,淮水水位经过夏季的上涨,流量依旧很大,两千水军五日就抵达距寿春二百里的钟离。中郎将朱桓的一千朱氏部曲也已经集结完毕。

今年还不及弱冠的朱桓一身戎装,恭敬地对吕岱行礼:“府君!桓领部曲一千听候差遣!”

吕岱同样带着兜鍪,穿着盔甲。他点点头:“朱中郎快领将士上船,与吾去取下邳!”

“诺!”

二人不做停歇,兵贵神速,又两日入得徐州境内的洪泽湖。

自古徐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为此乃通往中国南北的锁钥!后世徐州外号“五省通衙”,即便在先秦两汉时期,徐州也是非常重要的地区。

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

徐州气候宜人,又有淮泗流域滋养土地,外加东临大海,简直是适宜人类生存的宝地!

春秋战国的大国——齐国和鲁国就位于徐州。

提到滋养徐州大地的淮泗流域,就不得不提到淮泗水系的四个大湖——洪泽湖、高邮湖、南四湖、和骆马湖。

因为有这四大湖及淮泗水系,徐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转运调配南北物资的中转站。

和平年代调配物资,到了战时,淮泗水系就成了南北军阀进军的一个非常好的选项。

中国历史上,每当北方割据政权南下消灭南方偏安政权时,几乎都会分兵从徐州经淮泗流域而下。

一是减轻辎重运输的损耗,二是方便快捷。如晋灭吴之战,隋灭陈之战等,北方政权主力军皆是从淮泗流域南下。

而这也使得南方的偏安政权要想长久,必须将淮河牢牢掌控在手中,谓之“守江必守淮”!

南北朝时,强势如刘宋、弱势如南梁,皆牢牢守住淮河一线。没有守住淮河的南陈,还有后世的南唐,皆逃不过被北朝消灭的命运。

所以掌控淮河,就能拖慢了北方政权统一中国的脚步,甚至还可借助淮泗水系发动北伐!

现在吕岱和朱桓就是沿着这条线路,直奔下邳城而去!

吕岱和朱桓来不及欣赏洪泽湖的风景,在当地渔民的指引下进入泗水流域,逆流而上,三日便到了下邳!

“靠岸!”

吕岱一声令下,近百艘轻舟快船纷纷“卸货”,将在水上漂泊了整整三四天的九江水军卸下。

不过江淮子弟精通水性,少部分人甚至从小就生活在水上,对于坐船再熟悉不过啦。

他们面不改色地集结朝下邳城进发!

……

下邳城中,陈登和陈珪父子这几天如坐针毡。虽然陈登靠着自己经天纬地的才智调弄诸侯,但他也担心刘繇在江东偏安一隅太久,失去了进去中原的心气。

好在刘繇没有让他失望,吕岱和朱桓此刻已经是兵临城下!

“军师,军师!大事不好了!有一支来路不明的军队在下邳城外集结!”

和陈登父子一起留守下邳的中郎将许耽冲进官署,对陈登着急大喊。

陈登神色一凛,然后与自己父亲陈珪对视一眼,陈珪出门离去。

许耽见陈珪离开,面露疑色,但是陈登这时对他说:“许中郎,快带我去城头看看!”

许耽不做他想,立刻带着陈登来到南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陈登登上城头,见下方有数千大军,打着没见过的“吕”、“朱”字样的大旗。陈登眯眼,立刻想到九江郡的吕岱!

他对许耽道:“中郎速去军营调兵守城,登留在这此看守!”

许耽抱拳:“诺!”

而后带着两员亲兵快步走下城头,去城中大营调兵。

待许耽走后,陈登微微一笑,对城门官道:“尔等且将城门打开!”

那城门官十分诧异:“军师,这……是否不妥啊!”

陈登看向他说:“汝知这下邳城姓甚名谁吗?”

城门官在徐州待了十多年,哪里不知道“下邳姓陈”啊!

陈登轻描淡写地说:“汝且将城门打开,往后就算是我陈氏门人了。”

城门官面色复杂,他思索一会儿,索性将心一横,心想: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天予弗取,必受其害也!

城门官咳嗽两声,对手下军士道:“速速打开城门!”

看守城门的军士自然唯他城门官马首是瞻,俱都下去做事,不一会儿就将城门打开。

吕岱和朱桓站在城下许久,就在他们都以为这是陈登使的诡计时,城门竟然真的开了!

这时,一个风流儒雅的文士站在城头对他们喊道:“来者可是吕岱吕定公?”

吕岱拉着缰绳上前:“可是陈登陈元龙?!”

陈登在城头欣喜地说:“正是在下!请吕公速速进城!”

吕岱哈哈大笑:“元龙大才,岱钦佩!”

而后吕岱对身后将士们下令:“进城!”

军士们见面前这座城墙至少有5丈高的坚城,竟然可以不战而入,都兴奋地大喊:“喔——!!!”

然后三千将士穿过宏伟厚实的下邳城门,轻而易举地进入“徐州的心脏”——下邳!

这边许耽走到半道上,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城门打开的声音,他心里一咯噔!

“糟了!陈元龙投敌了!”

大惊失措的许耽打马朝军营赶,周围行人纷纷退避。

许耽走到半道上,突然道中一根绊马索被人拉起!

“咴儿————————!!!”

许耽根本来不及反应,身下坐骑就被绊马索绊倒,他被摔飞出去,足足飞了有两丈远才落地。这一下把他摔得七荤八素,命都去了一半!

立刻有黑衣人上来把他擒拿捆绑。

在许耽昏沉之际,他看到一个熟悉的佝偻身影——是陈珪!

而后,许耽昏迷过去。

吕岱和朱桓的三千人马进城后,陈登陈珪早就和城内大族们通过气,这些世家豪强全都出来安抚百姓,以使徐州城不乱。

吕岱令朱桓领一千兵卒接管城防,自己则领着两千兵马将下邳军营围了。

陈登和吕岱同行,到了兵营后,他对里面陷入恐慌的士兵们说:“吾乃军师中郎将陈登!让各部曲部督军侯出来说话!”

兵营中走出六个将校,正好是两部督四军侯,共一千人的部曲。

陈登对他们说:“尔等听好,现在下邳已为扬州牧兼镇东将军刘繇所有!尔等老实待在军营,不可四处走动,不可闹事!吾会将军中粮饷一并发足,希望尔等不要自误!可明白了?”

这些将校见大营被围了个水泄不通,营外军队弓弩待发,怕只要他们不答应,立刻就会被清剿,纷纷点头称是。

由此,下邳城被吕岱兵不血刃,轻松掌控!

又过五日,下邳城外的泗水上,又有一支扬州水军抵达!

吕岱和陈登一起出城迎接,他们走到泗水边,见一戎装少年、一位年轻将领、还有一中年将军领着数百亲卫正在岸边歇息。

吕岱惊喜地对陈登说:“元龙!吾等的少主公来了!”

没错!

戎装少年正是庐江太守——刘基!

而伴随刘基的年轻将领是伏波校尉——徐盛!

另外一个中年将领当然是门下督——凌操!

陈登惊奇道:“果真是‘幼麟’亲至?!奇乎?不奇乎!”

吕岱见陈登惊疑不定的样子,哈哈大笑道:“元龙,快随我去面见少主公!”

岸边的刘基早就注意到吕、陈二人,他和吕岱交情深厚,隔着老远就认出了吕岱的身影。

刘基冲他们招手:“可是吕先生?!”

吕岱高呼:“少主公,正是在下!”

刘基于是纵马相迎,这些时日他苦练马术,颇有成效。徐盛、凌操紧随其后,护他左右。

吕岱和陈登也打马,双方在泗水边胜利会师!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