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 > 第313章 数控系统

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 第313章 数控系统

作者:相声专场演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41:54 来源:9书院

第315章 数控系统

因为精度较高,刘光福生产的机床,对于国内一般厂子来说,也可以当做母床来用了,所以很快就被各个机械厂和机修厂抢购一空。

但刘光福心心念的,还是得造出自己的数控机床。

现在的国产数控机床并不是没有,晶体管的数控机床已经比较成熟了,普通机械厂也都有一两台。

70年代末,z80,8086单片机已经在我国上市,我国已经设计制造出了苏州长风单片机数控机床。

刘光福很快找到了出产长风数控机床的苏市机械研究所,跟他们商量,一起开发一款自己的三轴数控机床。

他们的母床精度不足,而且苦于芯片和集成电路卡脖子,

听说刘光福可以提供高精度零件,也可以提供大批的芯片,长风表示机床马上就可以有质的提升,而且能把产量提高几倍。

刘光福道:“我们不仅要把现在的数控机床做好做多,还要开发出自己的三轴数控机床。”

苏市机械研究所的总工和所长,都纷纷摇头。

“无论三轴,四轴,还是五轴,数控芯片和程序才是最核心的技术,说我们一个地区厂家,没有这样的人才,你还是去十八罗汉那里找找吧。

十八罗汉,指的是一五期间建设的十八家机床厂,是国内机床行业的支柱,包括沈市的第一第二第三机床厂,连城机床厂,昆市机床厂,四九城第一第二机床厂,津市第一机床厂,齐哈市第一第二机床厂,济市第一第二机床城,山城机床厂,金陵机床厂,此外还有无锡机床厂、武市重型机床厂,沪市机床厂,长莎机床厂。

刘光福也没工夫每一家都跑,但在四九城第一机床厂,也找不到会编写控制程序的工程师。

机床厂的总工说,现在国内大多数机床,用的是继电器系统。

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史上,继电器第一种自动化设备。

继电器的本质,是通过串并联及断开等电路,利用电流产生磁场的原理,来开闭大电流的开关。

利用以小电流控制大电流,是也可以实现简单的逻辑自动化。

最初的自动化设备,都是继电器系统。

想要实现稍微复杂的逻辑功能,就要设计复杂的继电器系统,有许多开关线路要连,如果哪根开关的电线松了,都十分难以查找原因。

它相当于,把芯片内部的微观电路给放大到成了由无数开关构成的电路系统。

要是非要拿它当成计算机进行运算,也是可以的,毕竟秦军队列都可以用来算三体问题。

其实,美丽在五十年代计算原子武器的时候,用的也不是晶体管计算机,而是把几百个美丽大妈编组手工计算,效率比晶体管还高,因为计算机只能按最简单的加法处理所有数学问题,而人类早已经掌握了数学知识。

那时候人类和计算机比赛计算,就等于一个掌握了数学知识的普通人,和天赋异禀的超级文盲在比赛。

而电子管计算机,就是把继电器那一条条的开关线路,集成在了一个小小的电子管里,因为电子管很小,所以能进行更复杂的逻辑运算。

而集成电路则是用北美特产的一种硅里,自然形成的空洞当做微观电子管,也就是平面晶体管。

实际上只有这种特产的硅里才能顺利形成微观晶体管,所以硅谷因此而得名。

而如何让这些晶体管连通,这就要靠芯片生产过程中,注入的各种杂质。

在芯片生产之前,就已经进行了系统设计和逻辑设计,经过模拟软件检测逻辑设计无误后,转换为门电路图,这个门电路图其实相当于普通的继电器系统图,也就是逻辑原理图。

只是,门电路图还有变成实际的晶体管布局图,并不是所有晶体管都留下,而是根据设计出的晶体管布局图,并且输出版图。

这些版图,其实和普通电路板的元件布置和布线图没有区别,只不过芯片内的元件,就是各种N型P型半导体晶体管,电线就是晶体管之间的连通空洞。

接下来,就是输出用于刻蚀和注射杂质用的版图,如PCB的布线图、焊盘图。

接着,版图送到芯片厂生产,在生产过程中,要按照模版,刻蚀掉那些不需要的晶体管,然后在其他晶体管上注射杂质,这些杂质充当电阻,可以让晶体管形成N型和P型两种半导体,以及形成芯片内部的电阻和电容等,最终会使它们的布局和连通方式与设计的门电路图一致。

至于指令集,其实就是把类似乘法口诀表的数学知识,告诉芯片如何运算。

其实芯片原理并不难理解,只是如此细微的控制,必须借助于高端数控机器,以及相应的芯片。

因此,高端芯片的诞生,又就有赖于低端芯片和足够精密的数控机床,光刻机本身就是最高端的一种数控机床。

无论光学刻蚀和化学刻蚀,都要能做到纳米级别的细致控制才型。

因此,高精度数控机床与先进芯片,如今也就成了一个鸡生蛋与蛋生鸡的关系,没有其中一样,另一样也就没有。

现在刘光福有了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又有了高精度数控机床,自信可以造出一种精细的,可以用来加工芯片的数控机床。

而如果是装上各种刃具,就是普通的高端数控工业母床。

到时候,只要得到了紫外激光头,或者化学腐蚀技术,就可以自己造出光刻机了。

先不说光刻机,那还有点远,但现在工业母床这种精度是够了,芯片系统也有了,但是,唯一的障碍是数控系统还没有。

这在四十年后,还卡国内的脖子。

刘光福抱着这个目的,来到四九城机床厂。

可惜的是,重型机械,用的大都还是继电器自动控制系统,刘光福在这里没找到需要的PLC编程人员。

刘光福又问了441所,还去中科院计算所转了一圈,虽然他们懂计算机,但对工业控制系统编程还是一窍不通。

这种程序员,是计算机与机械之间的交叉人才,这个时代连懂计算机的大学老师都很少,更别说懂计算机的同时还要懂机械了。

喜欢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四合院刘光福:80年代小板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