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回到明朝当太子 > 第185章 南方 变乱(1)

回到明朝当太子 第185章 南方 变乱(1)

作者:淡墨青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5:18 来源:9书院

“哦,进来吧!”

郑元勋行礼过后,但听得房门一响,竟是朱慈烺亲自过来开了殿门。

眼见两个文臣跪伏于地,朱慈烺一笑伸手,一左一右,将两个文臣给拉了起来。一边用手,一边笑道:“这早晚了,你们还巴巴的赶过来,想必是有要什么要紧的事?”

“是,臣有要紧事要上奏。”

“哦,”听着郑元勋的话,朱慈烺漫应一声,笑道:“天大的事,也进来再说,父皇派专差过来,南京内守备府有不少窖藏的冰块,送了一些给我,这里兑了酸梅汤,你们倒真是来的巧了。”

郑元勋原本最关切的就是崇祯和朱慈烺之间的父子之情。

虽然,这是经历过生死大关,千里奔波逃难的大考验,原本的亲情之外,又加了很多格外有力的元素。

不过,最是无情帝王家!

太子现在出外,谁知道内中是否有谗言进上?崇祯是否会变心?

现在知道,父子之间音讯不断,崇祯还特赐物品,由此可见父子之情仍然深厚,这一下,心里也是一下子放松了很多。

“发什么呆?”

朱慈烺似乎全然未觉有什么异常,自己先坐下来,然后抬手招呼这两人一起进来。

他这住处,说是殿,其实规制也很普通,正室中间和两侧都是沙盘木图,两边是对应的十张椅子,还有几张小几,除此之外,就是别无长处了。

崇祯着人送来的冰已经融了,黄铜小桶中是做好的酸梅汤,当时贵人,盛夏时最为享受的,也就是如此了。

等郑元勋和龚鼎孳谢过赐座,依次坐下,自有太子身边贴身伺候的小厮上前,用青瓷小碗,给这两人装了两碗。

饶是两人都是各有满腹心事,而且急步赶来,额头冒汗,两碗冰镇的梅汤下肚,一时也是清凉起来。

到了此时,才有闲暇打量四周情形,倒是发觉有点儿不同。

太子往常出外,都是有刘兆辉这个勋臣子弟领直卫在四周戒备警卫,在居处时,直卫们分班值守,内里就是几个小厮轮班伺候。

此前崇祯叫朱慈烺带一些宫人太监出来,却是被朱慈烺给坚拒了。

领兵镇外,再带一群太监宫人,那成何体统?

话说的有理,于是朱慈烺这个皇太子身边一个宫人太监也没有,等到清江后,不少臣子劝皇太子在民间选取一些女子伺候,更是被痛斥一番。

选秀一说,只要传扬开来,岂不就是正德年间故事的重演?

当时在扬州一带,太监为了勒索地方钱财,托词选秀,不知道祸害了多少人家,这国朝旧事,朱慈烺尽数深知,岂会犯这种二百五的错?

经此几事,众人也是深深敬服,朱慈烺在这么短时间,能使上下归心,这种自身的克制功夫,也是实在起了不小的作用。

这会子,屋中却是有几个女子,一个是一脸娇憨,正在太子寝殿中洒扫擦洗,还有一个容颜俏丽,身形中带有一点矫健,肤色也稍微有点麦色,正背着手打量着殿中的沙盘木图,再有一个,面色清丽,正在帮太子整理书籍文书。

“哦,她们是……”朱慈烺也是有点儿为难,这三个小姑娘,立下大功,似乎不能当普通人来看,放在魏岳那边,时间久了也不大妥当,现在行营这里有五六个别院,索性就叫她们也搬进来了。

原本相安无事,有事她们也只缠着魏岳去。不过现在练兵太紧,魏岳几乎白天黑夜都在军营里头,闲着无聊,也到朱慈烺这里来看看,太子身边没有人伺候,她们也是知道的,一来二去,这几天便天天晚上来帮忙洒扫收拾,朱慈烺这里也确实需要女孩子打扫……男人无论如何在这方面是比不过的。

“奴婢等告退了。”

慧梅和费珍娥还看不出什么来,魏清慧一见两个年轻官员来到,心里也是十分清楚,自己和两个同伴在此并不相宜,于是自己先站起身,蹲下福了一福,便带着两个女伴一起出去了。

“殿下这里,也确实需要女子伺候。”郑元勋试探着道:“臣知道这三人都是立过功的,殿下不妨择其中一两位,先留下来?”

“不必,大可不必。”

朱慈烺摇头摆手,心知此事绝不能行,正是团体初成,恩结于下,刻薄自身的时候,郑元勋此说,当然不可以答应。

当下收了脸上笑容,道:“说正事吧。”

于是郑元勋先说,将盐商情形,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

再下来,便是龚鼎孳,到了此时,也由不得他退缩,只得捡自己觉得能说的南京东林动向,大略说了一说。

虽是如此,他所知道的和郑元勋两相印证,也是说明确实有一场大危机,已经迫在眉睫,刻日即发。

“龚卿!”

朱慈烺深深看了龚鼎孳一眼,沉声道:“你自顾不暇,还有如此忠心诚意,为国为民,方不脱儒士本色,那些陷于党争而不自知,抱残守缺,拘泥成见之流,简直应该愧死。”

这样的话,直白有力,而且对龚鼎孳评价甚高,根本也不提他在北京投降的事,如此评语,又是在皇太子口中吐出,寥寥数语,就把龚鼎孳心里的委屈洗涮的干干净净,一时间,这个才学阅历都有过人之处,在真实历史上一直做到清朝尚书的饱学才子,听了朱慈烺的话后,也是忍不住流下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明朝当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回到明朝当太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必如此。”朱慈烺站直身子,看着眼前两人,感慨由之的道:“我愿息事宁人,耐何人不让我?既然如何,何妨用雷霆手段,好比用扫把,将一屋灰尘,打扫干净?”

郑元勋知道,盐课一事,万分复杂,如果一味强压,将来还会出乱子。

但他身份复杂,现在所为,已经是破门背家,再于太子跟前进谏,反而容易被疑。纵然,朱慈烺十分大度,并没有表露出与崇祯一样的多疑性格,可是多年以来对皇权的警惕与惶恐,使得他还是没有说出来什么。

“龚卿,你似乎有未尽之言?”

此时朱慈烺已经转身龚鼎孳,轻声道:“在这里,可以言无不尽。”

“是!”龚鼎孳得朱慈烺适才的安慰诸语,自觉已经值得,于是便躬一下身,朗声道:“大学士臣史可法等人以联虏平贼,不使镇兵北上,只委王永吉总督山东,陈洪范总督两河,同时表彰两河并山东义士,虽则如此,朝中诸臣无进取之心,徐州一带,虽有重兵,但无一卒北上。如此,王永吉等人均不敢上任,置官又有何益?本朝如此,东虏的摄政王却听说有诸多举动,已经派使者分抚各方……殿下,此事宜早不宜迟,淮上练兵,当然十分要紧,但山东、两河、畿南,若能先期设法,东虏也就只占了一个京师,局面就大有不同了。”

这件事,朱慈烺也是早有考虑。在目前的阶段,虽然山东和后来的河北、河南一带的原明朝官吏杀掉顺朝官员,几乎全盘收复了失地,而原本的南明北伐不力,没有派兵支应,山东一带的名臣又都是北人,后来直接被扫抚归降,根本没有人投向南方。两河与山东诸地,清军就是一支偏师就全得了,如果自己着力布子北上,最少会有一个幅员千里的战略缓冲地带。

龚鼎孳的建言,可以说在眼光上,比起马士英和史可法之流,也是高明百倍。

这其中,当然还有朱慈烺自己的责任,南明之时,军政大权在史可法和马士英之手,现在这个时候,他吞并刘泽清部,徐州一带情形不明,也是他的责任,现在无一卒北上,马士英和史可法可告无错,责任却多半是在他的肩上了。

“卿所言极是。”朱慈烺身前微倾,很高兴的道:“现已经委方孔昭总督河南军务,编给督标马步三千,朱大典为巡抚山东,一并也编给抚标马步兵,山东济宁、德州、济南一带,再由得他招抚编伍,这样,局面可能就大有不同。”

其实如果以徐州为后劲,事情可能更加好办,不过孙传庭那里迟迟没有动静,高杰又是十分桀骜,日前还有奏疏于上,言辞十分无礼抗上,但其实力雄强,一时也奈何不得他,朝中上下,都只能隐忍了事。

再有,就是史可法和马士英在东虏一事上,意见相同,总觉得人家不曾南下,自己主动去招惹,更是十分不智。

史可法的意思竟是派使者入山东,招揽贤才南下,其实就是叫山东士大夫南下,放弃山东不要了,这样的建议,叫朱慈烺哭笑不得。

在这种事上,高层的官员意见一致,朱慈烺誓师时已经太过强势,再继续强压众人,众心不附是一回事,而崇祯的观感,就更加重要的多。

这一层隐忧,哪怕是对眼前两人,也是无法和盘托出的!

但有现在这样的安排,对龚鼎孳来说也是十分振奋的,他与郑元勋对视一眼,均是觉得有兴奋之意,当下都是拜伏于地,叩首道:“殿下英明天纵,大明中兴,指日可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喜欢回到明朝当太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回到明朝当太子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