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我的1979 > 第36章 浅处无妨有卧龙

我的1979 第36章 浅处无妨有卧龙

作者:争斤论两花花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6:28 来源:9书院

生意上的所有事情交给苏明后,李和每日的工作重心变成了追老婆。

静悄悄的跟在身后,看着在前面埋头走路的张婉婷,她的个子倒是少有的高挑,五官干净,李和最喜欢看她笑。

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相亲时候的情形,那是工会组织的。

大家胸前都别着铭牌,在工会大姐的穿针引线下,他认识了一个比他大2岁的女孩,这个女孩厂办资料室翻译——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

张婉婷并不介意李和那高高瘦瘦的寒酸样,但是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这年龄上的差距。

那时候李和20岁刚出头,却被当作大龄男青年了,也只是为了成家而成家,谁去在乎过什么爱情不爱情的。

李和至今记不得当年都聊了什么,但结婚后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只要结婚,单位就分双人宿舍,是一间小平房。结婚就意味着有房子住,也意味着多了另一半的工资收入,这也缩短了双方的相亲时间。

那时候别的小年轻见面都是聊文学,聊诗歌,聊新书,80年代有太多理想可以聊,但是李和与张婉婷过多聊家庭,因为双方都觉得自己的未来,必然抛不开家庭,大家的身后都有拖累。

张婉婷家是在荷兰北部的农村,家里重男轻女,她不知道咬了多大牙劲,在父母骂骂咧咧声中进了进了初中,后面高中,一直到大学。

两个人后面都有一长串的拖油瓶,也许是因为互相怜悯,或者共同家庭的话题,就这样凑合在一起了。

那个时候每个月两个人加一起有240块左右工资,各自家里都需要每月寄钱,再加上同事人情往来,根本存不下来钱。

后来京城的物价又蹭蹭的往上涨,工资又不见动,两个人颇有点栖栖遑遑。

儿子出生,李和终于尝到了做父亲的感觉,那个时候的日子清苦,但是是幸福的。可没搁两年,闺女又出来了,多了一张口那两年李和都快压垮了。

孩子刚出生的时候,李和还要加班加任务,赶进度,顾不得家里,张婉婷也没好好的坐月子,生完孩子三天就下地洗衣做饭,到老了留下了月子病,身子并不好。

李和真的有点崩溃,单位上班累,性格闷,只能算是老好人,不经意间就被排挤。

回到家,李和不顺心就会借题冲张婉婷发发脾气,张婉婷也没抱怨,偶尔还安慰李和说,“别急,慢慢来,孩子大了就好了,想想农村那会都过来了,还有什么过不去的槛呢?”

及到年龄越大,两个人倒是越发黏糊,李和问,“老太婆,你为啥对我这样好?”

张婉婷笑着道,“我一辈子补贴娘家,朝娘家寄钱,你可说过一个不字?

你忍得住我那没脸没臊的兄弟,不晓事的爹妈,你没因为这个抱怨过,没给我甩过脸,就凭这条我就就感念你好。“

李和迷惑道,“我也朝家里寄钱啊,有什么不同。”

张婉婷感概道,“我是那泼出去的水啊”

李和什么时候想想以前那些混账事,都觉得骚的慌。

只得不自觉的摇摇头,暗自发誓,这辈子不会让媳妇受委屈了。

“喂,你要跟我到什么时候?”张婉婷突然回头,让沉浸在回忆中的李和措不及防。

早就隐隐感觉在元旦后有人盯着她,后来每次回头都能看见李和,虽然他装着在漠不关心的走路,可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也不能次次这样。

而且大部分时间这家伙没事就蹲她的教室门口,后来又进了班里做了旁听生,还总是坐在她旁边,她就是再马虎,再不知情不知趣的,也知道了这男孩子想法。

她经常也能听见李和跟自己旁边的同学聊天,觉着也是个俏皮的男孩子,而且是京大的,估计也是争气上进的,心里并不排斥。

李和干巴巴的,挠挠头,是死是活就这样了,鼓起勇气道,“张婉婷同学,我想跟你处朋友”

这句话说完,好像废掉了所有力气,可能太在意了吧,越在意就越紧张,要是跟班里女孩子聊天,简直情圣转世,插科打诨,游刃有余,怎么到了自己媳妇面前就这么不争气。

张婉婷一愣,这瓜娃直接的让人犯尴尬,“李和同学,我们以前没见过面吧,再说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好好学习,毕业以后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和张张嘴,沉浸回忆中的那点自我感动突然没了,只剩下无力感。

被这样挂到半空,只得硬着头皮道,“我们可以从普通朋友开始,既不影响学习,又不影响祖国建设。”

张婉婷噗嗤一笑,“哪有你这样的,你们今天没课吗?”

“没课,你们下午不也没课吗,我请你吃饭午饭好不,就前面巷子门口,那老板我熟。”

李和不得不再接再厉,追女仔电视上不都是约吃饭,约看电影,约逛街啥的,人家能这样能追成功,他大概也没问题。

张婉婷笑着摇摇头道,“谢谢你,李和同学,我同学还在食堂等我,我先走了,再见。“

李和喃喃的拜拜手,这老娘们真难伺候!

奶奶个熊啊,自己都这么用心追了,这一定不是自己的锅,救救我吧,一把年纪了。

苦逼悲情的浓浓dio丝情绪就不知不觉扑面而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1979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1979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坐在巷子口第一次来的老李家饭店,喝着闷酒,李和不知道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你这算啥事,你们小年轻总有缘分,不要这么亏心,来整一个。“饭店老板是个爽利人,看着李和喝闷酒,索性也就坐下陪李和整几盅。

”没事,兄弟,你这生意挺不错。“李和喝的迷迷糊糊,直接就岔开了话题,伤心事有啥好说。

老板叹口气道,”这条附近五六家了,哪里好做了。也只是开始好做点而已。现在赚不着钱,就瞎混混。“

李和瘪瘪嘴,还玩闷声发大财、财不露白这一套,就懒得顺这话说,”边玩去,咱俩又不是认识一天两天了,你还我面前哭穷?“

有道是客不离货,财不露白,为世俗间最为浅显的道理,时代特色,不像以后赤果果的炫富。

老板呵呵笑道,”自然比不了你和苏明,你俩生意做得大了,那钱过手不跟淌水似得。

你好歹在学校不露头,乖乖学生,没几个识得你。可苏明现在算是风光人了,就是我见面也要喊声明哥呢,经常也带人来我这捧场,我这生意他也照顾不少。“

李和听这有挑拨的意思,对这老板也就没啥好感了。只得继续碰了几杯酒,随性应付瞎扯几句,就不再理会了。

接近年底,回城的知青越来越多了,大街小巷总能传来欢声笑语,但是不久之后,很多人感觉迷茫,因为解决不了工作问题。

苏明这几天接待了不少发小、同学,现在手里有钱,也很场面,回来一个人喝一回酒,能帮忙的他都会尽量帮忙。他经历过这种慌张与无奈,心里更有体会。

很多人解决不了工作,都出来做了小商贩,这些人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京城出现了各种小摊:有理发的、修鞋的、磨刀的、修理自行车的、卖饮料小吃和各种手工艺品或小商品的。有些地段,比如西单,只允许在晚上营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夜市。

做的也大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营生,出现了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小贩嫁过去。”

苏明有时再想,如果没有遇到李和,那自己是不是跟她们一样,也许他的人生不会有任何改变。

钱挣得多,但有时反而窝心,有的有工作的在路上见到他,他们都把头抬得很高,神气地仰着头不看苏明,苏明有时只得自我安慰,老子比你们有钱,你们咬我。

苏明信李和那句话,将来有钱的就是大爷,这帮拿死工资的以后只有看我们喝酒吃肉的份。

手表卖的很快,2000多个手表,基本没费神,就出去了一半,苏明急吼吼的催张先文回去拿货,可是也赶不及了,马上就过年了,一南一北跑来回可不是容易的,只能等到年后了。

“明哥,你看咱们都是小时候一起长大的,也就不懂事那会闹过不愉快,不能老拿以前的事不放,是不?”朱胖子倒是贴了脸面来找苏明,为了赚这手表钱不得不低声下气,他能不着急吗,干瞪眼看别人挣钱,都炒到五六十块钱一只了,而且只有苏明有货。

苏明靠在椅子上,猛拔一口烟,“嘿,猪大肠,你上次堵我,把老子打的那么惨,你咋不说这话?合着,你说话腰不疼是吧。”

上次要不是李和路过,还不定要被打成什么样呢。

朱胖子急了,“这自小胡同口里外不对付,打打闹闹,哪有吃亏占便宜,你跟你哥以前还把我牙打掉了呢,你看老子现在还是豁子呢。”

苏明看了一眼猪大肠那豁口牙,忍不住笑了,虽然嘴上没说,可心里也认可这话。也晓得和气生财,就懒得计较了,猪大肠想做就给他做就是了,“行吧,我给你拿20只,2天时间,卖不完咱就不要谈后面了,你啊,还是老老实实做你街口二哥。”

朱胖子豪气的道,“你小看我了是吧,我今天就能卖的干净。你等着瞧吧。”

朱胖子抱着箱子里的手表,风风火火的走了。

考完试,学校已经放假,班里的人已经走得差不多。李和为了跟他媳妇一起,又是偶遇的老一套,买的同一班火车,就等两天就走,不过需要买点东西带回去。

李和到维修店,苏明把一沓票证递给李和道,”哥,你看这都是黄牛手里倒腾过来的,你看够不够用?“

李和翻开看了下,主要是布票和烟酒票,”你何姐和赵哥他们给了吧?屋里收拾收拾,最近都停了吧。“

”都给了,听说你给的,都高兴的很,都没客气。“苏明最近忙着把最后一批货处理完,就安心过年,也不朝外收东西了。

赵传奇和何芳几个管维修的,现在手里有钱,早就得了票证,兴冲冲的买完东西,乘火车回老家了,现在宿舍里也就剩下李和一个人,李和索性也就不回学校了,直接住望儿山那边。

”我走后,你住我那边帮我看着屋子,春节小偷小摸的少不了,我那屋子东西给我看好了。”李和可把那屋子东西都当宝贝的,少一件都要肉疼要命。

李和拍拍胸脯,“我晓得了,不过哥,年后还收吗?你那边放不下了吧?'

“年后来再说,不行,重新再租房子”,李和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忧,现在自己几间屋子都是摆满了,堂屋都放不了。

他趁着有时间带着一沓票证和钱到王府井百货大楼,里面的人早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买糖果、布料的柜台前排着长队,现如今,百货大楼可能是人们购物的唯一选择了。

春节回家,他不能空着手,总得替家里的弟弟妹妹备着点东西,哪怕是雪花膏、头绳、老粗布这些不值当什么钱的东西,在中国中部的那个偏远农村也是极难买到的。

喜欢我的1979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1979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