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万户侯 > 第195章 谁为左相?

大唐万户侯 第195章 谁为左相?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9:30 来源:9书院

天空已经有了云,天气清冷,一群白色和蔷薇色的薄云,云角破碎,好似冬天里解冻的冰块一样,仿佛被鼓声惊吓的小鸟,飞快地飘浮着。

乐游原一带已人山人海,近十万长安市民赶来一睹宗室子弟的演武盛况,跑马场内旌旗招扬、鼓声隆隆,上万士卒在四周警戒并维持秩序,这场盛会,官方的说法是让李唐子弟缅怀先祖创业的艰难,使日益霏靡的皇室少年重兴尚武之风;而李隆基的目的却是因玉环深宫无聊,烽火不能乱点,便想到此办法,光面堂皇且公私兼顾;对于诸王之弟,这却是一个敬上的机会,大唐以武立国,若能傲视群雄,给皇上所留下的印象绝非施点粥所能比拟。

但对长安市民,这是一场热闹而精彩的盛会,给他们平淡无聊的生活多一点刺激,一年难遇,仅此而已。

虽然官民共乐,却等级森严,跑马场一划为二,南面为普通市民及低品官吏,早已拥挤成一片人的海洋;而北面的大片空旷之地为六品以上官员专用,筑有长长的看台,依品阶坐列,正中是一座高大宽阔的木台,一夜筑成,此刻被数以千计的羽林军严密护卫,上面为大唐天子李隆基及皇室宗亲的座位。

李清的马车缓缓驶入会场区,有军士专门在入口处检查身份,六品以上官员向右,其余往走,井然有序、丝毫不乱,往右边不远,在一棵高耸的杨树下,一名黑瘦的宦官正站在树下焦急地张望。

他老远便看见了李清,眼睛闪过一道惊喜,跳着脚高声呼唤:“李侍郎!李清!这里、这里。”

李清勒住缰绳,见是老朋友边令诚,掉转马头向他迎了过去,呵呵笑道:“边公公在等人吗?”

边令诚冲上前一把拉住他的马缰绳,生怕他跑掉似的,连声说侥幸,“我就怕你今天不来,否则我就无法交旨了,快跟我走,皇上召你觐见。”

李清却迟疑一下,回首看了看帘儿的马车,歉意地笑了笑:“边公公就当晚看见我片刻,且容我将妻女安顿了再去。”

“不劳李侍郎费神,各官员的位子都有名字,我派一人领她们去便是。”

边令诚回头叫来一太监,低声嘱咐几句,那小太监点点头,便领着帘儿的马车向停车处而去。

“李侍郎很是荣幸,第一天上任便受皇上接见。”边令诚在前面引路,嘴却不停,“其实皇上昨天便想找你,却突然发生太子遇刺之事,也就顾不上你了。”

边令诚的声音忽然小了,他靠近李清,看看左右无人,便低声道:“此事干系重大,若皇上问到你此事,你只推说不知,切不可乱说话。”

李清点了点,他自然明白边令诚忽然变得热心的意思,感激道:“多谢边公公了,我府上还有一些西域土产,改日我派人给边公公送来,算是给边公公拜个晚年。”

“呵呵!你实在太客气了。”

......

乐游原是长安的风景胜地,大唐皇帝在此设有行宫,距跑马场不过一里地,行宫整体呈杏黄色,占地面积不大,俨如一座寺院,它坐落在一片树林里,林木幽深、风景秀丽,面前是一条潺潺小溪,终年不冻、逶迤向南。

此刻,这里也戒备森严,李清经过三道关口的搜身盘查,才被领入行宫内,在行宫正中的一间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正和相国李林甫商讨这次韦坚案后的人事变更问题。

只一夜间,李林甫便似老了五岁,上元夜的意气风发,此刻在他身上已荡然无存,一连串意想不到的事发生,尤其是太子遇刺,引起朝野震惊,舆论立刻偏向李亨,失去了废太子的大环境,虽然李隆基并没有明确表态,但从他迟迟不发废立诏书,便可猜测出他也举棋不定,甚至已经有所保留,帝王之心永远也让人捉摸不透,它没有正误,无时无刻都处于平衡之中。

李林甫暗暗叹了一口气,他知道太子其实已经逃过这一劫,否则李隆基也不会这么快就对韦坚下手了。

罢了!还是先削掉太子党羽再说,想到此,李林甫态度坚决道:“陛下,韦坚结党营私,败坏朝纲,此风万万不可长,臣以为,凡韦坚一党皆须贬黜或者罢免,还有皇甫惟明私募新军,这似同造反,更不能轻饶,请陛下一并惩之。”

李隆基眼皮微合,双目只露一丝缝隙,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正躺在高椅上一页一页翻看李林甫草拟的韦党清册,还有皇甫惟明的一些心腹。

他叫李林甫来并不是为了清洗太子党,相反,除了太子党的一些骨干外,其余的他都准备留用,为章仇兼琼组建章仇党打下基础。他叫李林甫来是想和他商量陈希烈之事,一朝之中左相和右相同时被一党所占,这决非好事,还有执政事笔几乎就在李林甫一人手中,这也非正常。

‘啪!’的一声,李隆基将奏折轻轻合上,搁在桌上,淡淡笑道:“韦坚、皇甫唯明一案朕已经有了一点初步的想法,过几日便会公布,自然他刑部尚书一职是不好再任,可由工部尚书陆景融补上,这样工部尚书一职便空了出来,朕想调原益州刺史现岳州司马李道复为工部尚书兼将作监,不知相国的意思以为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唐万户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万户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林甫自然明白这是李隆基之意,表面是重用自己的心腹,但实际上是为下一步提拔自己的长子将作少监李岫做准备,他忽然生出一个念头,太子不倒,对自己倒未必是坏事,他微一沉吟,却道:“李道复做过上州刺史,资历才干自不必说,但他因罪被贬不足两年,现在用他,老臣担心朝中会有人不服。”

“这倒不必考虑。”

李隆基摆摆手笑道:“海家走私案,他只是失察之罪,倒不必过分苛责于他,正如相国所言,他资历才干都不错,不用实在可惜,既然相国无异议,朕就定下来,由李道复出任工部尚书兼将作监监令。”

李林甫大喜,向李隆基谢道:“臣就替李道复谢过陛下了。”

李隆基眯眼不语,心中却一阵冷笑,停了一会儿,他又微微笑道:“今天请相国来,还有一事想和相国商量,就是尚书右仆射的人选,爱卿可有好的想法?”

唐朝尚书省最高长官为尚书令,其副手为左右仆射,但因太宗李世民任过尚书令,为避嫌,后来便不设尚书令,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最高长官,到中唐后中书令与门下侍中分掌六部大权,左右仆射渐渐被架空,成为一虚职,主要用于安抚地方大员,天宝十三年,安禄山被封为尚书右仆射,便是对他的笼络。

李林甫忽然有一种不详的预感,李隆基忽然升李道复为尚书,难道是为此事做伏笔?

他本来对此事早有腹案,户部尚书张筠一直是太子李亨的暗中支持者,他虽不管实务,但对户部的影响相当大,一直是自己插手不进户部的最大障碍,李林甫一直想动他,但张筠为前相张说长子,家世厚重,势力盘根错节,不宜轻易动摇,若让他迁尚书右仆射,再扳倒席豫,这样又空出户部和礼部两个尚书之职,自己兼户部尚书、陈希烈兼礼部尚书,这是何等美事,但李隆基却抢先用李道复为工部尚书,话倒不好出口了。

犹豫一下,李林甫还是徐徐道:“皇上若问老臣的意见,老臣认为户部尚书张筠任此职最为适合,他各部尚书基本上已经轮遍,升尚书右仆射正当其实。”

李隆基摇摇头,道:“张筠家世虽厚,但他资历尚不足任仆射,还须好好磨练,朕准备命他兼任国子监祭酒一职,为我大唐好好培养出一批人才。”

他检出百官图表,仔细地看了半天,瞥了一眼李林甫才缓缓道:“朕想调陈希烈为尚书右仆射,相国看如何?”

李林甫宛如一脚踏空,他眼前晃了两晃,险些没栽倒在地,原来李隆基命李道复出任工部尚书,他的真正用意竟是在此,用一个工部尚书来换一个左相,自己还当占了便宜,其实是中了李隆基的套,他口中又苦又涩,急替陈希烈分辩道:“陈相国虽然锐劲不足,但沉稳有余,任左相也仅一年多,尚未有机会施展才华,老臣刚刚和他有所默契,不如陛下再给他三、五年机会,让他能协助老臣将募兵改制完成,再调走不迟。”

“募兵改制任重道远,朕就是担心陈相国过于沉稳,锐意不足,才想换一个有既擅长治军,又久为政事的人来做,此事朕意已决,相国不必再多说。”

李林甫听到这里,便知道这是李隆基早就策划好之事,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他长长吸一口气,沉声问道:“不知陛下准备用那位大臣任左相一职。”

李隆基翻了翻桌上的奏折,过了好一会儿,他嘴里才吐出四个字:“章仇兼琼!”

......

————-

苏州两周一直风雪交加,所以今天考车发生了太多的意外,一直等到下午三点钟才考出,一把通过,五点钟到家,已经筋疲力尽,午饭都没有吃,为了维护信誉,老高拼命补赶出一千多字,先传上来再说,然后再继续写,保证明天有正常更新。

(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大唐万户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万户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