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唐万户侯 > 第92章 四两拨千斤(上)

大唐万户侯 第92章 四两拨千斤(上)

作者:高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59:30 来源:9书院

从东宫出来,已是近午,和煦阳光洒在皇城金碧辉煌的琉璃瓦上,闪着耀眼的光芒,阳光暖洋洋的照在李清的身上,他仰望蓝天白云,恍如两世为人。

崔翘从后面跟上,轻轻拍拍他的肩膀,“恭喜李参军了,你可知太子很少接见低品官员,今天不仅接见你,且太子之语,对你甚为看重,前途无量啊!”

李清斜眼微睨他一眼,对他暗暗生了警惕,他今天从阎王殿里走一圈出来,才意识到章仇兼琼决不会命他去见太子,杀人灭口的后果章仇不会想不到,见太子必是这个崔翘的擅自决定,看他文质彬彬,想不到心肠竟如此狠毒,李清虽不满,但依旧笑容可鞠地谢道:“这全是崔大人的栽培,李清不敢忘记。”

“呵呵!不错!不错,宠不见骄,贵不忘本,孺子可教也!”

崔翘的儿子也是主簿,年纪和李清相仿,但每次见太子,太子所问决不超过三句,这还是看在自己面上,其他人连见太子都不可能,但刚才太子询问李清的身世,询问他的治县之得,毫末细节都一一问到,这竟是他从未见过,崔翘又是嫉妒、又是惊异,他知道太子是看上此人了。

“我今晚想设一家宴,请李参军吃顿便饭,不知李参军可有空?”

适才听李清对太子说他是孤儿,崔翘便动了心思,他有一个女儿,今年十七岁,生得容颜俏丽,只是有些娇纵,若能将李清招赘上门,这半儿若有了出息,自己儿子也能沾沾光。

不料李清却歉然道:“今晚我已答应另一世伯,恐怕要辜负大人的美意了。”

“不碍!不碍!明日也行,你住哪里,我明日派车来接你。”

崔翘笑容亲切,两眼微微下弯呈月牙形,李清砰然心动,又觉得笑容竟是这么熟悉,他凝神细细一想,突然恍然大悟,帘儿!帘儿的笑容竟和他一模一样,他、他姓崔,李清惊得心都要停止跳动,帘儿玉佩上刻的那个字,不就是崔字么,难道......

“崔大人,我想冒昧问大人一事”

李清的心已经痒得无法再抑,也不管这里是皇城,更不管这会不会勾起崔翘惨痛的回忆,反正,他就是想知道帘儿身世之秘。

但崔翘却无心再理会他,他直勾勾地盯着前方,脸色大变,不顾仪表庄严,瞅见旁边有一大鼎,手提朝服,一猫腰,迅捷无比地钻到后面,一面探头窥视,一面连连向李清招手。

李清见堂堂的三品大理寺卿竟然如此狼狈,就仿佛在玩小孩打弹弓的游戏,不由顺他目光望去,就在他前方五十步外停着一辆宽大的马车,百名侍卫戒备左右,一名头顶两根鸡毛的官员站在车前不住地点头哈腰,脸上充满感激的表情,李清不关心那马车是谁,但那两根鸡毛他却不会忘记,他不由伸手摸了摸自己脸颊,鞭痕已经结了痂,但心里的鞭痕却永远无法愈合。

“李参军,我先走一步,记得明儿到我府上来。”

崔翘瞅准了机会,低低向李清招呼一声,弯腰躬背顺着宫墙悄悄溜行,他一不小心又踩到官袍,险些摔个狗啃泥,看他那紧张而笨拙的样子,想问他帘儿之事也无从出口,只得罢了。

他忽然又对那辆马车有了兴趣,一边走一边仔细打量,这辆马车宽大考究,车身雕玉镶银,金丝彩带装裹,连车夫也穿着锦袍革带,看这阵势,至少也应是亲王,李清忽然感到一道凌厉的目光从车厢里射来,这目光陌生而又熟悉,仿佛已等待自己多年,仿佛已经看透自己,他竟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蓦然间,他已经明白马车里坐的是何人了。

马车里坐的正是要进宫面圣的李林甫,他昨晚利用李隆基好大喜功的秉性,成功说动了李隆基,考虑将李琳之女送去契丹和亲,但他一早接到报告,说李琳先去东宫,又随后进宫见了陛下,他深恐此事有失,便决定再次向皇上晓以利害,正好在皇城遇到了准备北归的李怀节。

李林甫一眼便瞥见了正沿着宫城墙溜窜的崔翘,他不禁连声冷笑,前日还向自己表示效忠,可今儿就到东宫来了,两面三刀的家伙,看我怎么收拾你。

他眼看崔翘逃远,又回头聆听李怀节的感激涕零。

“我此次北归,定为恩相造一座生祠,供我契丹子女四时祭拜。”

李怀节得知佳人归己,全仗恩相一手促成,早激动得声泪俱下,恨不能俯身为相府一只看门狗,供恩相早晚驱使。

“生祠就不必了,你只要心怀皇上,......李都督,我说话你在听吗?”

“李都督—,我说话你在听吗?”

李怀节走神了,他忽然从马车的间隙里看见了李清,二人目光相对,他认出此人昨日在郡主身边所见,竟然不是仆役。

“难道他也想一亲郡主的芳泽不成?”

李怀节心中生出胜利者的得意,他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他要揽着李惊雁在朱雀大街上缓行,让李惊雁所有的追求者看一看,大唐最冷艳的公主是属于契丹人的,嘿嘿!为什么不可以,老子明年就来。

李林甫自己可以走神,但却不容许别人走神,他心中暗暗恼怒李怀节的无礼,竟然敢和自己说话时心不在焉,他见李怀节紧紧盯着前方,眼神里一会儿得意,一会儿兴奋,一会儿又流露出向往的笑意,也不禁回身望去,从半透明的纱帘里,他一眼便看见了李清,见此人品阶甚低,却敢肆无忌惮地打量自己马车,难道他不知道这辆百卫呼拥的马车里坐着大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林甫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唐万户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万户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都督,此人是谁?”

李怀节惊觉自己失态,连忙俯身答道:“回禀恩相,此人我也不识,只是昨日在平阳郡主身边看到,甚是无礼,故而有印象。”

“哼!”李林甫冷哼一声,不用说,这又是一个平阳郡主的追求者,狂妄无知之小辈。

“来人!”

“属下在!”七八个侍卫同时叉腰呼应。

李林甫一指李清,“将那厮给我乱棍打出皇城去!”

..........

大明宫的御书房内,大唐皇帝李隆基正负手卓立,默默地凝视着天空,白云在聚聚分分,宛如他的人生;他的人生已经匆匆走了一个甲子,盛衰荣辱几多事,又如天上白云,他看到的只有眼前的聚聚分分。

人说六十而耳顺,但李隆基却不然,他烦恼的事情太多,他的万里江山四邻不靖,有吐蕃之患、有回鹘兴起、有南诏坐大,但这一切烦恼都比不上他身后的那个位子,他做了三十三年的皇帝,时间太长了,继位者已经不耐。

在他的书桌上有两份太子起居录,纸上墨迹皆未干,一份是在明德殿的记录,另一份却是在太子内宫的记录,明德殿的记录他不关心,李琳求诉,崔翘述职,还有一个小小的九品主簿在侃侃而谈。

李隆基兴趣却在那个九品主簿的身上,在另一份太子内宫起居录上,却清清楚楚写满了同一个人的言论,是同一个人,身份却变成了剑南节度使府兵曹参军事,仿佛变戏法一般,连李隆基都对此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章仇兼琼的特使,截获走私到吐蕃的精铁,昨夜被相国派人抓捕,又侥幸逃过太子的灭口,无数个精彩的片段勾画出一段活生生的传奇,李清,发明雪泥的小商人,义宾县九品主簿,酷爱戏曲的李隆基竟有了和此人聊聊天的兴趣。

“皇上,李右相求见。”

身后传来高力士尖细的嗓音,高力士身材魁梧,但却心细如发,不等李隆基开口,他已经小心翼翼地将两份墨迹未干的起居录收了起来。

李隆基慢慢回过身,他虽已到六十,但岁月不但没有给他带来衰老,反而增添了成熟的魅力和威严,李亨与他长得颇似,鼻挺口阔,眉眼飞长,但李隆基双目冷酷而有一种透视人心的魔力,给人以精明却又城府深沉的感觉,是那种雄才大略的典型。

“宣他进来。”

片刻,李林甫在两个小太监的引导下,进入大唐天子的御书房,他摒息静气,步步小心,全然没有了平日里的任意张权。

“臣李林甫拜见皇帝陛下。”

李隆基瞅了他一眼,想起刚刚太子起居录上所言,此人族弟李道复包庇走私,本人又动用兵力抓捕章仇特使,不禁暗暗冷笑,但他脸上却丝毫不露,依旧如往常一般和颜悦色,随意笑笑道:“免礼,坐吧!”

对于臣下所作所为,李隆基并不就事论事,而是就人论事,只看他的需要,大事可以变成小事,小事也可以变成大事,他并不反感臣子间的派系斗争,相反他还鼓励这种权斗,只有朝臣中斗争的存在,他才能把握住权力的平衡,这是帝王的权术,不让一派坐大,更不容许任何威胁自己的力量存在,尤其是太子。

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的罢相,史载是因替中书侍郎严挺之辩护而被贬,其实不然,张九龄的罢相的真实原因是他极力反对废除太子李瑛,他没有领悟李隆基对太子安排的真实用意,更没有想到李隆基压根就不需要太子。

李林甫屁股轻轻挂在椅子边上,脸上挤出十二万分的诚恳,道:“皇上,臣今日前来还是为与契丹和亲一事,昨日夜深,臣尚未尽言,请容臣再细细禀来。”

李隆基淡淡一笑,“你说吧!朕听着就是。”

一早,嗣宁王李琳入宫,请求李隆基看在宁王份上取消让平阳郡主和亲的安排,说到动情处竟声泪俱下,李隆基知道李怀节残暴,又感念大哥的让位之恩,他竟有些动摇起来。

“臣刚刚在皇城遇到松漠都督李怀节,方知李怀节对平阳郡主用情极深,臣就在想,我天朝为何要与契丹和亲,无非是要让契丹永远向我天朝臣服,使契丹之地永远属于皇帝陛下,既如此,若将平阳郡主嫁去,岂不是能更深地影响李怀节,让她将皇帝陛下的恩德沐浴到每个契丹人的身上,让每一个契丹人都对陛下心中臣服,就如同当年文成公主西嫁,所以依老臣看,若想要契丹归化,非平阳郡主去不可。”

李林甫一边说,一面偷看李隆基脸色,见他眼中犹豫,知道他尚有心结未解,又笑着替他开怀道:“嗣宁王不愿让女儿北嫁,这是人之常情,若是臣的女儿,臣也不愿意,毕竟北方苦寒,但女儿哪有不出嫁的道理,李怀节也算是一方豪杰,嫁给他并不辱没郡主,再者,郡主北嫁,一样锦衣玉食,北方苦寒又与她何干,皇上再施于恩典,让郡主常回京探望父亲便是。”

李隆基站起身来,来回走了两步,“相国所言是有道理,只是让郡主北嫁不符合礼制,朕担心朝中会群起反对。”

李林甫心中暗暗冷笑,“礼制?你要立媳妇为妃,难道就符合礼制吗?你无非是觉得将宗室第一美人嫁给小小的契丹可惜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唐万户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万户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早有腹策,起身跪倒道:“皇上,恕臣直言,现在吐蕃又有动兵的势态,朝廷应将精力集中在吐蕃,若北边再出事,臣担心会影响我吐蕃战略,所以牺牲一个郡主,换来北边安宁,臣以为值得。”

李林甫的最后一句话让李隆基悚然动容,是啊!侄儿的眼泪算什么,大哥的恩德算什么?只有大唐的江山社稷永保才是真。

“朕明白了,让朕再好好想一想。”

李林甫一颗心终于落地,事情到这个地步,李惊雁北嫁已是板上钉钉,试问天下还有谁能改变李隆基维护江山社稷的决心,‘李琳啊!李琳,我让你尝一尝与老夫作对的下场!’

“臣还想再和皇上商量一下上元夜花灯之事”

........

“若想改变李隆基的决心,那天下只有一个人能办得到。”

李清正坐在一家小食摊上,一边吃着面条,一边飞速思量,刚才李林甫竟命令手下将自己棒打出皇城,饶是自己跑得快,身上还是挨了两棒,“李林甫啊!李林甫,我就要让你明白,你不杀掉我会有什么后果,还有李怀节,那一鞭老子不会白挨,先回敬你一记闷拳。”

记得杨末说过,他们住在太平公主的旧宅,可太平公主的旧宅在哪里,李清却一眼摸黑,他将最后一口面汤吱吱吸干,拍了拍肚子,对摆面摊的一对老夫妇笑道:“两位老人家,我想请问太平公主的旧宅在何处?”

老汉热心,他拉着李清手指着前方道:“太平公主的旧宅在兴道坊,你往前直走,约三里地,看见大门口只有一个石兽的便是。”

“多谢了!”

李清掏钱付帐,才发现自己竟分文皆无,钱在进奉院,银子见太子时被搜走未还,老汉看出他的尴尬,便笑笑道:“年轻人,你去吧!什么时候有再送来,实在没有,就当我请你。”

李清羞愧,冲老汉拱拱手道:“多谢老人家请我吃面,我过几日当来奉还。”

以恩报恩,以怨还怨,做人理当如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CMFU,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大唐万户侯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唐万户侯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