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千山记 > 第314章

千山记 第314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6:14:48 来源:9书院

赵贵妃势头之猛,不要说身在局中的赵贵妃,便是局外的谢贵妃也不禁心疑,难不成后位当真要落入赵氏之手?说句心里话,倘后位落入赵贵妃之手,那真是比落入苏妃之手还令谢贵妃不舒服。

谢贵妃都忍不住在谢太太再次来宫里请安时说一句,“往日看莫如与苏妃好的跟什么似的,眼瞅着有这机会,她怎么倒没动静了?”说这话时,谢贵妃心情之复杂就甭提了。其间还夹杂了一丝她自己都未察觉的酸味儿,她与谢莫如嫡嫡亲的姑侄,可谢莫如嫁近皇室这些年,凭她如何示好亲近,谢莫如就跟个石头似的,捂不热也捂不软。以至于谢贵妃这些年也冷了心,偏生谢贵妃是个要面子的,啥事都图个面儿上光,故此,纵这些年谢莫如与她不大亲近,她在外也没说过谢莫如半字不是。可这每想到明明是姑侄,谢莫如却拒她于千里之外……倘谢莫如日子过得寻常便罢了,谢贵妃还能自我安慰的想一想,譬如“犟吧犟吧,看没我相帮你能过的好”之类的话,来自我安慰。偏生人家谢莫如无她相帮,日子还越过越好,谢贵妃甚至有种隐隐的危机感,觉着,倘真叫五皇子登顶,怕自己日后还得看着谢莫过过日子的,故而,谢贵妃每想到两人关系便越发郁卒。

谢太太听闺女这么问,也有些迟疑……奈何这些事谢莫如再不会寻她商量,好在,谢太太对谢莫如素有信心,她道,“这个啊,我也不知莫如怎么想的。不过,娘娘只管放心,莫如当心中有数。”

谢贵妃只得拿出老话重提,先示以亲近,叹道,“到底是一家子,虽说她对我一直不大亲近,倘有什么难处,与我说,总比外人强些。”

谢太太也知道闺女的心事,她于心里自然也盼着闺女同孙女亲近的,但谢莫如那脾气,委实不是凡人能预料的。谢莫如同谢贵妃冷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谢太太再劝不得的,只有拿话来宽闺女的心,温声道,“莫如心里都是明白的,只是她那性子,有什么事多是放在心里。”

谢贵妃绞着帕子道,“就是这闷不吭气的,叫人着急。”

闺女有这份心,谢太太自宫里出去,还是去闽王府同谢莫如委婉的传达了一下贵妃闺女的友好的联盟态度,谢莫如也很委婉的接受了,却并未多谈立后之事。倒是谢太太说起谢兰有意外放之事,笑,“早想同娘娘说呢,偏赶着近来事多,一来二去的就忘了。阿芝在殿下这里,阿玉在翰林,阿兰虽在朝廷找了个差使,可帝都就这些衙门,那些正经科举考出来的还没处安排呢。阿兰这个,虽说家里有些脸面,那脸面也是得用到刀刃上方好。帝都能人太多,阿兰也愿意出去长些见识,你祖父也说,倒不必全挤在帝都。”

谢莫如问,“外放的地方定了么?”

谢太太说到这个就有些犯愁,道,“现下江南的缺最多,咱家也有不少亲戚在江南。阿兰他岳父原也瞩意他去南面儿,前儿又说北昌府也不错。可不叫人犯难么。”谢太太看向谢莫如,道,“娘娘素有见识,不若指点阿兰一二。”

北昌府,谢莫如心下一动,道,“做岳父的总是为女婿好,再者,余姑老爷就是在北昌府,已升至巡抚了。还有,北昌侯老家便在北昌府的,给阿兰派几个得力的幕僚,在北昌府不怕做不出成绩来。这既是北昌侯的好意,让阿兰外放前多去北昌侯府走动一二,倘能得北昌侯些许指点,端是他的福气。”

谢莫如这样说,谢太太便定下了,道,“那就让阿兰去北昌府。”

说来也就是谢家这样的人家,子弟外放还能挑挑捡捡,各种利弊斟酌,家族有这样的资源,只要是尚可造就之材,没出息都不大可能。

谢太太回府同谢尚书说了关于谢兰外放的话,谢尚书果然道,“既然娘娘也说北昌府好,就去北昌府吧。”

谢太太亦是忧心皇后之事,悄与丈夫道,“这后位,不会真落到赵贵妃手里吧?”

谢尚书心下掂掇一二,终是道,“等等看就知道了。”这话险没把谢太太噎死,等等看谁不知道啊,她这不是急么。不论是落在苏妃手里,还是落在自家闺女手里,谢太太都没意见,倘要落到赵贵妃头上,当然,谢太太也不敢有意见,但,能呕死是真的。便是谢太太也得问一句,赵贵妃凭什么啊?比帝宠,比不过谢贵妃,比军功,大皇子不及五皇子。

谢太太一面理智分析,一面十分担心,生怕赵贵妃憨人有憨福,当真得了后位,那五皇子再想上一步,岂不更是多了大皇子这座拦山虎了么。

谢太太在家为穆元帝的第三任皇后人选操心,谢莫如依旧不急不徐的过着自己的日子,第二日,唐夫人拜访闽王府。

谢莫如与唐夫人也是熟人,当初在闽地就藩时同唐夫人没少来往。唐夫人重孙在给四郎做伴读,儿子小唐在王府做属官,老头子唐继能升任尚书位还多亏在五皇子麾下立下的功劳,可想而知唐家与五皇子府的关系了。唐夫人是带着孙女过来请安的,行过礼后,谢莫如令唐夫人与唐姑娘坐了,笑道,“早听小唐说你年前必到的,我还想着,你什么时候到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唐夫人一身沉绛暗纹的大毛衣裳,圆团团的笑脸,花白的发间簪了一二金钗,虽人已老去,却更显富贵和善,未语先笑笑,“江南大胜的消息传到蜀中,我就带着孩子们自蜀中出发了,这上了年岁,天气且冷,孩子们总是担心我,不敢走快。一来二去的,可不就耽搁了。昨儿下晌到的。”又向谢莫如问好,笑道,“我一见娘娘,竟似如同当年在闽地初见时一般。这几年,我头发白了大半,娘娘一如往昔,委实让人羡慕。”这话并不完全是奉承,谢莫如当然不能与十五六的小姑娘相比,但相较于同龄人,她仍如二十许人一般,眼尾都无一丝细纹。

谢莫如笑,“待大郎他们赐婚,我就是做婆婆的人了,岁月便催人老了。”问唐姑娘年岁,再问读过什么书,见她说话条理清楚,行止温柔,便很有些喜欢,命紫藤拿出两只蝴蝶点翠钗来给了唐姑娘,笑道,“前儿给昕姐儿她们打首饰,这花样不错,拿去戴吧。”

唐姑娘起身谢赏,双手接了。

唐夫人笑,“都知道娘娘最爱女孩儿,今儿特意带这丫头来,可不就偏了娘娘的好东西。”

谢莫如笑,“我也只喜欢这样出色懂事的女孩子。”问唐夫人可是今年办喜事。

唐夫人为什么大冬天的千里迢迢的来帝都啊,还不就是为了小儿子的亲事么,见谢莫如有问,唐夫人连忙道,“要不是江南战事,小五和铁姑娘的喜事早该办了。我这几年在蜀中,别个没想,就惦记着小五这事儿呢。先前只是换了庚帖,今定亲礼都备好了,看了日子,腊月初一送定礼。腊月二十过门。”因战事耽搁,孩子们都到了年纪,唐家铁家都不愿再拖着了。

谢莫如颌首,还给小唐放了个成亲假,道,“让他安心亲事,待大婚后再来当差不迟。”

唐夫人连忙道,“定亲成亲的事有我呢,还用不到小五,到正日子他露个面儿就行,再说,这些琐事他也不懂,没的为这个耽搁差使。大婚后娘娘给他三天假就成,小五那性子,我最是知道,给他假也是白浪费,帮不上我忙。”在唐夫人看来,成亲之前的准备啥的,家里有的是下人管事,儿子的正经事是在闽王府刷资历啊,这个可不能耽搁。

看唐夫人一幅义正言辞的模样,谢莫如也明白唐夫人盼着小唐上进的心思,便不再多说。

唐夫人又谢过谢王妃为她家俩孩子的照顾,这好几年,她在蜀中躲避战乱,老头子在前线,幺儿小唐与重孙小小唐在闽王府,可不多亏谢王妃照顾么。

谢莫如道,“都是懂事的孩子,小唐颇能为我分忧,还是夫人教子有方。”

“这话我可不敢受。”唐夫人心下满是感激,道,“先前小五啥样,娘娘也是眼见的。他是我老生儿子,原本我教导孩子都极严厉的,偏生对小五,兴许是生他时有了年岁,心也软了。这孩子,自小就是个跳脱的,原本我就担心他长成个纨绔可如何是好。如今看来,倒是他最有运道,得殿下与娘娘看重,历练了这几年,虽仍有些毛燥,较先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小儿子行五,说来与闽王殿下颇有缘分,闽王殿下在皇子中也是行五。

谢莫如对小唐印象很好,道,“小唐原就是璞玉,不说别人,铁御史那样端肃之人,都很喜欢他。”

说到小唐的亲事,唐夫人更是谢了又谢,原也没料到小儿子有这番出息,按理,唐家这样的家世,孩子总不愁亲事的。可做亲娘的,谁不愿意为儿女说上一门上等的好亲事。要说唐家这门亲事,便是唐夫人自己寻,顶天也就是这样的亲事了。可这几年兵荒马乱的,唐夫人又是在老家住着,倘不是谢莫如给牵的线,左都御史家的姑娘,哪里就轮到小唐呢?这么想着,唐夫人对谢王妃的感激再添十分,心下愈发觉着小儿子有福。

有福的小唐忙的很,忙里偷闲的去岳家瞧了一回未婚妻,听说师傅李九江要去道观看望忠勇伯,小唐原就是个爱凑热闹的,忠勇伯亦是帝都名人。偏生这名人小唐还未见过就听说要出家,小唐好奇的紧,同师傅说了一声,然后,师徒俩一并去郊外三清观看望忠勇伯去了。

小唐近来忙着成亲的事,穿的颇是喜庆,一身朱红绣花锦带袍,那叫一个花哨啊,不知道的还得以为他是想成亲想疯了把喜服提前穿出来了呢。尤其来道观这种地方,衬着送人们深深浅浅的灰,小唐委实是万灰从中一点红,耀眼的很。

彭大郎因是御封忠勇伯,他来三清观出家,虽说三清观没敢收他,但也绝不敢慢怠这位帝都新贵,故此安排了一处极干净齐整的院落给彭大郎居住,院中还有两株桂花,因过了时令,桂花已落,但山间自有风景,且草木繁茂,空气中总有种隐隐的草木清香。

小唐初见彭大郎乍一见委实吓一跳,这忠勇伯生得,怎么说呢,比三清观的掌教玄明真人还有仙气呢。

忠勇伯彭大郎穿的一身道服,门口站俩亲兵,他正翻捡着笸箩里晾干的药材,一见李九江便放下了手里的笸箩,起身相迎,“师傅来了。”口气带着道人特有人和善。小唐细品一二,觉着有些像三清观里的知客道人,后来打听方知道,彭大郎以往在青城山的道观里干的也是知客的差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九江给二人介绍,彭大郎对小唐微微颌首,“小唐兄,久仰大名。”

小唐拱拱手,“小彭弟,你好你好。”小唐官儿虽没彭大郎大,年纪倒还比彭大郎长几岁。

李九江唇角抽了抽,三人过去同坐了,李九江问,“在道观住的惯么?”

彭大郎取了茶盏倒了两盏茶,先递给李九江一盏,小唐自取一盏,就听彭大郎道,“师傅忘了,我自幼长在道观,不瞒师傅,在这儿倒比在外头习惯。”

小唐四下瞅瞅道,“的确不错,我听说,三清观的素斋也是极好的。有些素斋烹的,跟肉一个味儿。小彭兄弟,是不是真的?”

彭大郎道,“是还不错。”

“那还好,倘吃的不好,住道观可就太亏了。”小唐是个自来熟,又问起彭大郎捣弄的是什么药材,得知是三七后,小唐道,“我知道,欧阳小师叔配的牙粉里就有这味药材。小彭兄弟,我介绍欧阳小师叔给你认识吧,他也通医术,时常吃药,学识渊博的很。我觉着,你俩肯定处得来。你们出家人,不会拒绝交朋友的吧?”

彭大郎摇头,“当然不会。”

“那就好。”见彭大郎并不拒绝交朋友,小唐十分开心,觉着彭大郎还是有凡心的。小唐是个机伶人,国家大事他不大能明白,但劝人还俗这样的事,他则颇有心得,便借机邀请彭大郎去参加他的大婚礼。彭大郎有些犹豫,小唐立刻央求,“去嘛去嘛。”彭大郎捏着茶盅的手无端一抖,几滴温热的茶水溅到他手背上,让他不知该如何形容自己此刻的心情。想他堂堂七尺男儿,纵生得仙风道骨些,也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狠人,再未见过男人有小唐这种,一把年纪还爱撒娇的。彭大郎十分不能适应,觉着小唐的风格与李九江师傅的优雅稳重完全不搭。彭大郎无语中,小唐却是见他不依,立刻换幅嘴脸,瞪眼催他,“到底去不去啊?快点快点,男子汉大丈夫,给句痛快话。”

彭大郎打仗上十分在行,其他方面就很一般啦,道,“我食素,还是不去的好。”

小唐道,“我家又不是没有做素食的厨子,我寻个做素菜的厨子给师弟你置一席素斋就是。师弟你想,我这一辈子可就成一定亲。再说,你也给九江师傅叫师傅,虽然你有爵位,从师门论,咱们也算师兄弟了。师兄我好容易成次亲,你还不去,过这村可没这店,你要不去,得后悔一辈子。”说着说着,二人便论起师兄弟来了。

彭大郎婉拒不过,好道,“听小唐师兄的。”

小唐眉开眼笑,凑近彭大郎,十分亲昵道,“这就对啦,我成亲后就要从十大黄金光棍榜下来了,到时,我破格将你排上去。”

彭大郎忽然觉着小唐师兄口中的帝都跟他以往见到的帝都完全不一样了,这个十大黄金光棍榜是什么东西啊!听着可笑的紧,偏生小唐兄一幅挺胸凸肚的得意模样,好像说什么了不起的事一般。不必彭大郎多想,小唐已经嘴快的介绍给彭大郎知道了,还隆重的介绍了光棍榜的榜首——师傅李九江,把彭大郎逗得一乐,小唐正色强调,还是自己走后门才把师傅排到第一位,不然,哪里轮得到师傅做榜首呢。李九江面无表情的说一句,“我真是谢谢你了。”小唐摆手做谦逊状,“不客气不客气,咱们谁跟谁啊。”还不由感慨一句,“幸亏我快成亲了,不然,咱们不就成了师徒光棍三人组了么。”

有小唐的地方,不热闹都难。

小唐知道近来殿下都在烦恼彭大郎出家一事,他回王府便同谢王妃说了一声彭大郎的近况,道,“哎,我师傅平日里就是个闷葫芦,我小彭师弟,也够闷的。要是叫我住道观,那非闷出病来不可,我看小彭师弟住的挺好。”

谢王妃问,“忠勇伯还是不肯回来?”按理九江应该同彭大郎有些交情才是。

小唐搔搔头,“他比三清观的道人还道人呢,神仙一般。哎,其实,不是回不回来的事。我问他了,他说父母的仇也报了,他也得了个爵位,还有陛下赏的银钱土地,一辈子也够了,打算就在道观过日子。”

谢王妃道,“岂不可惜?”谢王妃可惜的是彭大郎的人才,要知道,不是随随便便哪个人就有成为名将的资质的。

“可不是么,他这样有本事的人倒去出家,叫那些没本事的怎么活呢。”小唐颇是感慨,道,“娘娘放心,得空我再劝劝小彭师弟,我看他也不一定要出家,只是,小彭师弟就好像过惯了出家的日子。哎,许多人都说他不好,那些人是不了解他呢,打仗打的,我小彭师弟都吃斋了。”小唐觉着他家小彭师弟很是可怜,又同谢王妃感慨道,“娘娘,你说我们师门,虽说只有三个人,却是一个光棍,一个道长,幸而有我,要不,就没个正常人了。”

谢王妃含笑,“当初九江慧眼识珠玉,收了你做徒弟。”

小唐眉眼弯弯,“娘娘说的是,我师傅眼神一向好,你看我家小彭师弟,那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李九江眼力是没的说,不过,小唐觉着他家师傅不大会劝人,就说上一次去三清观劝小彭师弟吧,他师傅一句劝人的话都没说,就知道自己坐着吃茶。于是,第二次去三清观,小唐就没叫师傅一道,他自己去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唐给彭大郎带了身绛红的袍子,请彭大郎在他成婚的日子做他的迎亲使,陪他一道去岳家迎亲,小唐道,“我找了八个迎亲的,一水儿的帝都城有名的俊小伙,咱们同门师弟,我给你留了个名额,你可得去啊。”

彭大郎道,“师兄,我实在不懂迎亲的事。”

小唐将手一摆,大包大揽状,“不用懂,长得俊就行。”

彭大郎忍住了摸脸的冲动,他二十年的人生,还没人说过他长得俊呢。小郎拿了块碟子里的绿豆糕巴唧巴唧吃了,与彭大郎道,“你不晓得,永安侯的堂侄要进我的迎亲仪仗队,我都没要他,长得太丑啦。”可见他是把好差使给了小彭师弟。

彭大郎道,“就怕给师兄添麻烦。”

“不会不会,迎亲的都是熟人,还有欧阳小师叔,他近来身子不错,我也把他捎上了。哎,说来他也难,一把年纪,比你大好几岁,也还没娶上媳妇呢。我就琢磨着,趁我成亲,顺带叫你们露露脸,别一个个跟九江师傅似的打光棍。”小唐突然问,“师弟会不会看风水?”

彭大郎摇头,道,“师兄祖上出过神仙,风水之道肯定比我精通。”

“神仙那是老祖宗的事儿了,我又不是神仙。”小唐感慨,“想当年有一老光棍,偌大年岁都未娶妻,他运道好,遇到我家神仙祖宗,我家神仙祖宗掐指一算,给他家院子指了个方位,叫种一株桃树,自此那老光棍便来了桃花运,一连娶了八房媳妇。你说,灵不灵?”

“灵!”彭大郎自幼在青城山的道观,要知道青城山是唐神仙发迹的地方,有关此类传说简直是数不胜数。这大约也是彭大郎觉着小唐亲切的原因,他是听着小唐的神仙祖宗的传说长大的。彭大郎道,“我还听过一事,说是有一家人,穷的揭不开锅,都要当裤子了。遇着唐神仙,神仙从他家屋里找了个破瓦盆,叫他埋在祖宗坟头后面,结果,没二年,这家人就发了家。”

“是啊,还有呢……”

然后,这一天就在俩人对小唐的神仙祖宗的种种神仙传说的追忆中过去了。

追忆过神仙祖宗后,小唐师兄与小彭师弟越发觉着彼此亲切啦。

第三次去三清观,小唐带着彭大郎去拜访了欧阳镜小师叔,彭大郎性子很好相处,事实上,不知道彭大郎行军简历的人很难想像这么温和这么仙风道骨的一人干过屠城的事。

小唐开解彭大郎,无非是俩人说说闲话,胡天海地的瞎扯一番。欧阳镜却是能从人情事理上开解彭大郎,主要是欧阳镜对于彭大郎的行军路线非常有兴趣,细细打听了当年如何克敌破城之事。欧阳镜不觉着屠城有什么不好,他时不时的赞上一两句,而且,完全是赞到了点子上,令彭大郎心下顿生知音之感,起码这个人是明白他当年作为的人,而不是那道听途说便妄加评判的人。

甭以为屠城是野蛮事,事实上,这是个细致活。如何能屠一城而震天下,彭大郎屠了一座城,然后,诸多城池预估不敌于他,望风而降者不在少数。彼时,时间紧,无补给,以战养战,没有血腥手段,断然不可能短时间内拿下湖广。甭以为彭大郎血腥,当初冯飞羽打下湖广时死的人一点不比彭大郎收复湖广时少。只要是战争,没有不流血的。

欧阳镜有眼光,有心胸,口才极佳,说出的话痛快至极,他就点评了参奏彭大郎的小御史,道,“那不过是邀名献媚的小人,不骂你几句,怎显出他的用处来。骂你算是轻的,他们的绝活是骂陛下,骂上一回,史书记个成百上千年,也就实现了他们青史留名的夙愿。再有这样的,通通派去缫匪,他们便消停了。”

彭大郎唇角微弯。

小唐其实没怎么死活劝彭大郎下山还俗什么的,当然,至今三清观也没敢收彭大郎入教,这是朝廷钦封的忠勇伯,给三清观个胆子也不敢让忠勇伯做道士啊,故此,彭大郎算不得出家。但彭大郎非要过来住着,三清观也不能撵人。

小唐劝彭大郎的方法很巧妙,他就是介绍了许多不错的朋友给彭大郎认识,让彭大郎知道,这世间除了打仗给父母报仇,除了些许小人,还有许多值得相交的人。有了凡心,自然就不会出家了。然后,小唐又劝了一番父母死了,咱们更该多生孩子传承血脉的话,有小唐劝着,更兼小唐还帮忙搬家,彭大郎不是那等会惺惺作态之人,便又搬回了忠勇伯府。

因得小唐这本事,五皇子赐了他一套冰魄玉壶,夏天什么饮品在这壶中一放,立如冰镇一般,十分神妙。唐继老先生也终于有种吾家有子初长成的成就感,连带三清观玄明真人都私下送了小唐两粒三清观的宝贝——玄参丸,据说是极难得的好药。

忠勇伯终于从三清观滚了,玄明真人谢天谢地谢小唐。

毕竟,有这么个死求白赖死住在自家道观求出家的当朝新贵压力也很好的好不好。

彭大郎回归人间,穆元帝还特意令内侍宣他进宫抚慰几句,彭大郎道,“以往不晓得要对叛逆手下留情,现下懂了。陛下放心,再不会令陛下为臣担心了。”

穆元帝:朕可没说过要你为叛逆手下留情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朝中再有人参奏彭大郎,彭大郎沉默片刻道,“御史大人认为我哪里不对,下次再有战事,请御史大人与我一道督战,我都听御史大人的。”

御史当即噎死。

彭大郎能回朝中任事,五皇子委实欢喜,更兼穆元帝给彭大郎个不错差使,让他去禁卫营任职,参赞兵事。总算在南安侯、柳扶风接连守孝后,添一臂膀。

五皇子了一桩心事,与谢莫如商议谢尚书致仕后空出的,刑部尚书一缺。五皇子消息灵通,道,“东宫倾向陕甘总督李大人回朝接任刑部尚书之位。”

谢莫如道,“不论是谁,断不会是倾向殿下的人的。”

五皇子挑眉,继而道,“因唐尚书之故?”

“自然。”唐继与闽王府的交情,天下皆知。内阁有这样一位亲闽王府的相辅,依穆元帝的手段,不会再添第二位亲闽王系的相辅。李总督原是东宫系的人,就任机会,不是一般的大。

五皇子微微一叹,觉着有些遗憾。

谢莫如道,“陛下必会问殿下的意思,殿下不如就推举这位李总督吧。”

五皇子道,“刑部尚书位有三位人选,直隶贺总督也是其一,论官阶,贺总督更胜李总督。”

谢莫如道,“我听宁荣大长公主说过,当初辅圣公主过逝,李总督与北昌侯一道搜查过辅圣公主府。这些年,许多人对我生疑,觉着我早晚一日会对当年辅圣之事进行报复。这些人自是看错了我,殿下举荐李总督,就是告诉这些人,那些事,从来不在殿下心里。”还有一样,在从龙之功上得到莫大好处的人,有了第一次下注的甜头,便会有赌徒的瘾,他们会第一次下注后,第二次下注。北昌侯都愿意与谢家联姻,她就要看看李总督又是何等机变!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