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千山记 > 第374章

千山记 第374章

作者:石头与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6:14:48 来源:9书院

昭明帝深觉不可思议。

自从在当年误会江行云有孕闹出乌龙被江行云给过好几日脸色后,昭明帝基本上就不将江行云当女人来看了。当然,昭明帝不把人家江行云当女人,但人家江行云在帝都一直仰慕者众多也是事实。譬如去岁才摘掉老光棍名声的陕甘总督朱雁。昭明帝知道,朱雁年少时倾慕之人便是江行云,俩人这事儿没成,可朱雁这些年一直未婚,昭明帝就怀疑与当年朱雁对江行云的倾慕有关系。

毕竟,如果当初对江行云这样的女人动过心的话,想再找一个能与江行云比肩的委实不易。

朱雁这个,好歹去岁大婚了。

至于李九江……

哎……

想到李九江,昭明帝也深为之惋惜,江伯爵都揣着球回来了,与李九江是再无可能了。可怜李九江一番痴心痴意,昭明帝想着,要不让李九江尚主算了,昭明帝的五妹寿宜长公主所遇非人,昭明帝把驸马弄出家了,寿宜长公主年岁尚轻,再嫁亦为不可。

李九江才干品性都不差,虽年纪较寿宜长公主大了些,但也不是不能配公主的。

昭明帝七想八想,面儿上仍是一幅威仪贤明的帝王相,他对江行云道,“爱卿平安归来,朕心甚悦,甚悦!”连说两句“甚悦”,可见昭明帝对江行云平安的欣喜,关键是,看冯飞羽一幅眼观鼻鼻观心的站于江行的身后,这明摆着是被江行云收服了啊!

于是,昭明帝更喜欢了,对冯飞羽道,“当日沙场一别,朕盼冯元帅久矣。”说得好像两人以前有多深厚的交情一般,殊不知俩人以前是沙场死对头,大家恨不能弄死彼此。如今却是造化弄人,于这昭德殿内,昭明帝与冯飞羽时隔十年,再一次相见。

与那一日追杀昭明帝时比起来,冯飞羽少了些沙场悍气,更多了几分放达温柔之意,给他那原本冷硬俊美的五官添了几许柔情,冯飞羽躬身道,“当日各位其主,对陛下不敬,还请陛下治罪。”

昭明帝亲自扶冯飞羽起身,笑叹道,“当日你与朕互为敌手,你见朕不能容情,朕见你亦是如此,何罪之有。这些年,朕一直在找你,卿这等人才,荒废于乡野岂不可惜,不知卿可愿意为朕效力,与朕携手,共铸我东穆太平盛世。”

冯飞羽来都来了,怎能不愿。倘不愿的话,怕是根本不会与江行云来到帝都。不过,冯飞羽对于昭明帝画的饼兴趣不大,他着急的是,“行云她有了身孕,臣想着,孩子出世前,总得有个爹才行。”想请昭明帝为他二人赐婚。

昭明帝哈哈大笑,欣然应允,还要给冯飞羽赐宅赐官,冯飞羽除了赐婚外,宅与官都推辞了,冯飞羽道,“陛下乃宽宏贤明之人,臣毕竟是靖江罪臣,待陛下用臣之时,只管吩咐臣便好。眼下,臣居内子家中便可。”

昭明帝挽着冯飞羽的手道,“朕早就为卿想好卿的差使了,眼下你们刚回帝都,江伯爵身子沉重,皇后也惦记着你们呢,咱们先去凤仪宫,让行云好生说说这一番奇遇,明日朕再同飞羽你说差使的事儿。”

冯江二人便与昭明帝一道去了凤仪宫。

谢皇后到底是女人,心思细腻,先让冯江二人坐了,尤其江行云身子有些重了,还让宫人给她在腰后放了个软枕靠着,这才问江行云这几年的事,江行云因将为人母,艳丽眉宇间流转着一丝罕见的柔和,她道,“那一日,我带人去船上捉拿他。不想船上有人放了火药,大船起火时,我们正在缠斗,不意竟都落了水,也是倒霉,竟遇上下雨,海上下雨,故然将火烧熄了,但海浪极大,待我二人醒来时也不知过了多久,被冲到一处荒岛。在那里过活了两年,才侥幸遇到一支船队,那船队上的人红眉毛绿眼睛的,说的也不是咱们东穆的话,都是外族语,在船队上呆了一年多,学会了他们的话,也知道了一些他们那里的事情,见到他们的国王,他们的国王很是倾慕我朝文化,派了使臣带了礼物过来,想拜见陛下。”

“行云飞羽你二人还给朕带来了海外的使臣啊。”昭明帝笑道,“既如此,先让他们住在驿馆,朕派鸿胪寺的人过去见一见他们。”

江行云冯飞羽刚回帝都,帝后二人中午于凤仪宫设宴,让二人在宫里用过午膳后方令他们出宫回府休息去了。昭明帝感慨道,“行云飞羽这也是日久生情啊。”

谢莫如唇角逸出一缕笑,问昭明帝,“看来冯飞羽是投靠陛下了。”

“投靠多不好听。”昭明帝笑道,“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天下,除了朕,谁人还能给飞羽施展才干的地方。其实,他先时对靖江也就一般,靖江对他亦多有猜疑,只是靖江运道好,得飞羽于前,倘当时靖江不是有飞羽坐镇,江南之战也拖不了那许久。飞羽跟着朕,不说高官厚禄,起码,朕绝不会猜忌于他。”

谢莫如挑挑眉,昭明帝方小声道,“朕纵信不过飞羽,也信得过江伯爵。”说着,昭明帝又笑起来,道,“有江伯爵在,冯飞羽再桀骜不驯,也是一匹被套上缰绳的野马了。”与谢皇后商议道,“我早有重建海兵之意,只是,我朝原无海兵,先帝之时,令永定侯建海兵,在闽地却是大败收场。之后,我朝再无海兵。当初平定靖江,靖江倒是有些投常海兵,战力却也寻常。我早听说冯飞羽少时是自海上起家的,依我说,重建海兵之事,非冯飞羽莫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谢皇后早知昭明帝有些设想的,今得冯飞羽,可谓是天佑东穆。谢皇后道,“当初你我愿以妙安师太交换冯飞羽,也是欣赏其才干。重建海兵,先得有个预算才好。”

昭明帝一向用人不疑,“此事我想就交由飞羽来做。”

谢皇后点点头,“这事筹备起来也要时间的,只是,还有一事就迫在眉睫了,妙安要如何处置?”

妙安这人吧,昭明帝还真有些为难了。

要依昭明帝对妙安的印象,这女人的一生,先是跟随辅圣公主,辅圣公主灭族前英国公府后,妙安便同前北昌侯、先帝这些人一道,谋算辅圣公主。辅圣公主倒台,妙安与前北昌侯夫妻失和,然后,妙安又用程太后遗旨一事,被先帝软禁在静心庵,也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女人不是什么好人,可说要杀她吧,一旦妙安身死,段四海必要与朝廷一战的。

昭明帝并不惧段四海,但为着妙安这样的女人引发战事,明显也不太值。

昭明帝叹道,“知会段四海一声,江伯爵找着了,让他着可靠人来迎回妙安师太吧。”

谢皇后道,“虽说还是能从妙安那里敲出些银子的,但,放她回去也好。”

昭明帝亦道,“妙安久囚于静心庵,段四海愿意让出关贸利益都要赎回妙安师太,可见,这是个孝子。江南之战后,尽管现下没人提,但我朝国力受损不小也是真的。江伯爵流落海外这一遭,可见海外颇多国度。既要把这海贸做下去,咱们就得把目光放长远,四海国位置险要,与我朝相邻不远,若能为友,则可引以为援。若能为敌,必为我朝海贸大患。我想着重建海兵,倒不是为了与段四海开战,而是为了真正能保护好靖江港与闽州港。不然,以后随着贸易的进行,这块肉肥了,谁都要来啃一口。就是段四海,我朝建海兵后,想来他也要对我朝实力忌惮几分的。”

谢皇后笑,“让段四海捡个大便宜。”

“说来冯飞羽的下落还就是段四海查出来的,今江伯爵与冯飞羽回朝,当初那交易,还是要做数的。毕竟,当初段四海也只答应向咱们提供线索,不管着抓人的。”昭明帝与谢皇后道,“倘江伯爵此胎为男,日后必要以皇孙女下嫁。倘此胎为女,定要嫁入皇室。”

谢莫如颔首。

想到江伯爵与自己皇后同龄,可昭明帝不禁又想到李九江,与谢皇后道,“你说,小唐这阵到底是灵还是不灵呢?”

谢皇后笑,“陛下莫不是又想到九江了。”

昭明帝并不隐瞒,道,“咱们与九江也是少年相识了,认识这几十年,虽今我们为君,九江为臣,可在我心里,九江亦如老友一般。先时长泰长公主进宫说的那事,我原想着,待江伯爵回来,让你好生与江伯爵说一说,九江还是不错的。可谁想到,江伯爵与飞羽在一处了,当然,他们也是极般配的,何况流落海外这些年,九死一生,日久生情,这也是难免的。可九江这里未免令人惋惜了,九江这也一把年纪了呢。”

谢皇后道,“当初咱们在藩地时,我就问过行云,她对九江无意。这成亲,也得是你情我愿才好。”

“我知道。”昭明帝把自己想的那桩姻缘与谢皇后说了,问妻子意见,“你看,九江与寿宜如何?”

谢皇后当真有些牙疼了,道,“寿宜长公主身份自是不必说的,只有人配不得她,没有她配不得人的。我还是那句话,亲事,必要你情我愿。尤其先时秦驸马不妥当,令寿宜长公主何等伤心。要是陛下看这亲事还好,不若先问一问九江,倘九江愿意尚主,把长公主的事与九江细说说。成亲这事,必得双方有意,这日子才过得好。”

昭明帝便准备去做这个大媒了。

因寿宜长公主在感情上受到过伤害,且李九江亦是朝中重臣……昭明帝没自己去问,他召来李宣,同李宣说了这门亲事,李宣是极乐意的,领了昭明帝的圣意就去找李九江商量了。

李九江却是没答应,不过,李九江未曾让李宣为难,他自己去找昭明帝说的,李九江道,“长公主身份高贵,臣这样的出身,必是前世积德,方令陛下另眼相待。只是,臣心中已有心仪之人,纵那人另嫁他人,只消她过得好,臣便放心了。”

昭明帝劝他道,“九江你何必如此执着?”

李九江颇是豁达,道,“臣求仁得仁,还望陛下成全。”

昭明帝感叹,“看来小唐的阵是不大灵的。”

李九江:……

小唐家神仙传下来的“百子千孙桃花大阵”在李九江这里碰了壁折了戟,小唐倒没在意这个,他还是比较关心他师傅啦,小唐与他爹道,“不知是不是我这法力不够,阵法未曾奏效。还是我师傅就是与**姐无缘呢。”

他爹现在没空理会他,老唐真是悔死了。

他,他真的是没想到啊!

谁人落海之后生死不知四年还能活着回来啊!

他,他是真的以为江伯爵于海上遇难,不然,先时宁致远过来,他不至于要支持与四海国的交易啊!

今人家江伯爵完好我损的回来了,还带回了前靖江大将冯飞羽,冯飞羽还很痛快的投靠了朝廷……老唐也为昭明帝再添一员悍将而欣喜,但,他,他现下是真的有些愧对江伯爵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哎,跟人家这些年的交情呢。

老唐就觉着,尽管他先时当真是一派公心,但面对江伯爵,仍有些愧疚。

小唐没这感觉,小唐听说江伯爵有了身孕,让他媳妇好好的备了份礼,亲自给江伯爵送去了。江伯爵时久未回帝都,见着小唐也高兴,请小唐在花园里吃茶吃点心。

冯飞羽在一畔做陪。

小唐以前也是来过江伯爵的伯爵府的,今日再来,小唐不由感慨,“**姐你这园子没有半点儿变化,连这株红杏都没多出一枝来。”欣赏了一番春景后,小唐由衷道,“姐姐你这好几年没回来,园子还能收拾的这般妥当,可见你留下的人颇是忠心哪。”

江行云微微一笑,并不多言。倒不是她留下的人多么忠心尽职,她好几年不回来,朝中多少人都当她死了,是谢莫如时时着人过来,故而,管事下人不敢怠慢。江行云头一天回府时,见这府中一草一木都如她当年离开之时,也是不由心下一酸。她少时失怙失恃,族中亦无亲人。待得年长,虽倾慕于她的人不少,江行云却没有能入眼的。亲情爱情于她皆是无缘,她流落海外时,也想过,这帝都,是不是还有人在想着她,念着她,盼着她。待回到府中时,她方明白,是有这样的一个人,在人人都认为她海上身死时,还在等着她。

连冯飞羽得知此事后亦道,“皇后娘娘待你甚是亲厚。”

江行云看小唐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难为你给我送这样的厚礼,莫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求我谅解的不成?”

“咦!**姐你看出来了。”小唐有些不好意思开口,先端起茶水来咕咚咕咚喝干了,方放下那细瓷盏道,“其实也不算亏心事,就是,我要是不来跟**姐你说一声,我家老头在家就得憋死。”把宁致远那事儿同江行云说了,道,“老头儿那会儿以为你出事了,这才想着答应四海国的条件。今你回来,老头儿觉着很对不住你。我看他那样儿,头发一把一把的掉,本来上了年纪头发就少,这再掉下去就成秃子了。我就干脆过来跟**姐你说一声,那啥,我爹他不是故意的。”小唐说着,也很是歉疚,觉着对不住江行云。

江行云已知此事,笑道,“我以为什么事呢,唐相要是置国事于我安危之下,那也不配做唐相了。就是我在海外,也不晓得能不能回来呢。这事儿,唐相是就事论事,既为首辅,便不能只顾着私情,一国的担子在唐相肩上呢。何况,最终唐相也没有答应宁致远,不是吗?只管宽心,我岂是那等小器之人。要是唐相觉着对不住我,待我大婚时,让他给我送份厚礼才好。”

小唐连忙道,“一定厚一定厚!”

江行云又问了小唐一些帝都的事,小唐官职不高,可素来消息灵通,都细细与江行云说了。因江行云大着肚子,小唐不好多打扰,连忙让她歇着,还问她这大婚的事要如何张罗,要不要帮忙什么的。

江行云笑,“听说忠勇伯与端宁公主的亲事就是你媳妇帮着张罗的,我如今事事不便,不若就劳她几日。”知道唐家于她这事上有愧,江行云手里倒是不缺人,但让小唐媳妇过来帮着张罗一二,想来唐家会安心一些。

小唐一口就替媳妇应下了,笑道,“这事**姐你只管放心,我媳妇在料理亲事上可是一把好手。”

江行云听的直笑,打发他去了。

小唐回家,先是说了让他媳妇帮着江行云料理大婚的事儿,唐相连忙问,“这是怎么说的?”

小唐道,“**姐这不是有身子了么,操劳不得。我想着,她好几年不在帝都,眼下又急着成亲,这亲事上的事儿,还得是有个人帮着跑跑腿儿才好,我媳妇先时就帮着彭师弟张罗过与端宁公主的亲事,她在这上头熟,我就荐了我媳妇,**姐已是答应了。”

唐相闻言亦是一喜,问小唐,“你都怎么同江伯爵说的?”

小唐笑眯眯的自果碟里挑了个杨梅,咬一口,酸中带甜,极是可口。他爹越是急呢,小唐越发是吃起杨梅来,唐相瞪他一眼,“快说!”

小唐把杨梅核放桌间,这才笑嘻嘻地说了,“我这不是看老爹你总为先时那点子事儿没精神么,我就去跟**姐说明白了,说这事儿老爹你觉着对不住她,我替你跟她道歉了。**姐说你是一国首辅,自当以国事为先,还说你要是以私交置国事之上,也就不是你了。反正,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想着,**姐心里没怎么把这当回事儿。她还说,要是你心里不好过,待她大婚时让你给她送份大礼呢。”

“我本来就是为国事着想才会支持四海国的条件,那时是当真以为江伯爵遇难了。”说着叹口气,唐相拍拍儿子的头,道,“今心下内疚也是真的。江伯爵那里,让你媳妇多多用心。”

“我晓得。”

老唐颇是欣慰,以往最是不放心最不成器的小儿子现下也能帮他的忙了呢。

其实,朝中对于冯飞羽的事还是颇有些微辞的,毕竟,冯飞羽先时为靖江大将,今即便来朝,也当是个战犯吧。不想,陛下竟盛情以待?

多少人想着去参冯飞羽一本呢,昭明帝却是没给他们这个机会,昭明帝很快就赐婚了冯飞羽与江行云,圣旨上还说了,江行云自有爵位,待来日生下儿子,亦可袭江行云之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江行云的地位权势,帝都无人不知。诸人一看冯飞羽竟是搭上了江伯爵,不禁给纷噤声,不敢多言。

唯禁卫军大将军李宣听闻此桩赐婚,深深一叹,觉着他哥这辈子也就是个光棍命了。

江行云因有了身孕,婚礼进行的很快,待江行云与冯飞羽成了大礼,戚三郎带着家小来帝都述职了。

离最后一次见到谢莫忧,已经十几年了。

再一次相见,谢莫如看着宝座下的中年妇人一丝不差恭恭敬敬的行过大礼后,淡淡道,“妹妹不必多礼,坐吧。”赐了座。

谢莫忧在宫人搬来的绣凳上挨着个边儿坐了,她身上着一袭丁香紫的绣花长裙,头上首饰并不多,只一二金饰,却是件件精致非常,可见华贵。脸上脂粉薄施,少时那张美貌的脸孔已经微微有些发福了,眼尾亦生出细细的碎纹,让谢莫如不由想到那些细碎的遥远的青春岁月。

谢莫如在看谢莫忧,谢莫忧也在看谢莫如,如果不是亲见,谢莫忧当真不敢信,这坐在宝座上的是她的嫡姐。并不嫡姐面目大变认不出来了,而是,嫡姐的面貌与当年离别时似是一般模样,这眉,这眼,这样淡淡的让人看不透摸不着的深不可测。谢莫忧的惊讶都写在了脸上,谢莫如问,“妹妹一路可好?”

谢莫忧连忙道,“都好。就是这些年不见娘娘,甚是想念。”

这一说话,就知谢莫忧还是谢莫忧了。

谢莫如知道,倘自己不是正宫皇后,怕是谢莫忧早将她忘到不知哪里去了。谢莫忧永远都擅长说这些没有什么可信度的话,谢莫如问她些在江南的事,路上的事,姐妹俩和絮的说些话,待到中午,谢莫如留饭,谢莫忧很荣幸的在凤仪宫用过午饭,恭敬的告退。

真的是,不敢不恭敬。

谢莫忧与丈夫在江南,消息亦不是不灵通,她已知道宁家被满门抄斩之事,亦知晓生母被送至庄子上的事。

但,也仅仅是知道罢了。

谢莫忧膝下五子,丈夫的前程,儿子的将来,多多少少都要取决于谢皇如对戚家的态度,谢莫忧委实不敢有半点儿不恭敬。就是回娘家时,她都没有多问一句生母之事。

她委实是,顾不得了。

也委实是,不敢相顾。

谢莫如未将谢莫忧放在心上,她与谢莫忧的路,一直是不同的。

两人的脾气秉性,更没有半分相投之处。

疏离是理所当然的事。

哪怕现下谢莫忧十分想与谢莫如拉近些关系,在很早之前,谢莫如就没有这等兴致了。

谢莫如有自己的事要做,六郎的岳父苏航终于被调回帝都转任太仆寺卿一职,与苏航一道回来帝都的,还有六郎的未婚妻苏圆。

谢莫如再一次召苏氏母女进宫,说起话时,谢莫如笑道,“当初还想着,阿圆及笄时我来给她取字,偏生没赶上阿圆的及笄礼。”

苏太太脸上带着一些恭敬的恰到好处的喜悦,道,“我们老爷外任,阿圆的及笄礼就是在老爷外任上办的,因当初得了皇后娘娘的话儿,就没给她取字,想着沾一沾皇后娘娘的福分。”

谢莫如笑,“那可好,我都想好了。阿圆名字里带了个圆字,但凡为人处事,外圆内方不好,阿圆的字,就叫方方,可好?”

苏家母女怎会说不好,苏圆起身谢过皇后娘娘赐字。

谢皇后接着说了苏圆与六郎的亲事,谢皇后微微笑道,“六郎那孩子,是我看着长大的。陛下六位皇子,独他最得先帝喜欢,故而,先帝病笃之时犹念念不忘,为六郎与阿圆赐下亲事。阿圆我虽见得不多,但,安平郡王妃我是常见的。我认得苏语苏总督,也认识苏不语,苏家的家教,我与陛下都是信得过的。这一桩赐婚,为先帝所赐,先帝的眼光,再是差不了的。如今,两个孩子都大了,我与陛下都商量着,不如今年就给孩子们办了喜事,不知你家的意思如何?”

苏家能有什么意思,事事听皇家的呗。

其实,这调都把人家调回帝都了,还问人家意思,也就是走个过场了。

苏太太自是说,“一切听皇后娘娘吩咐。”

苏圆却不禁羞红了脸。

谢皇后笑道,“那咱们就定了。”

六郎与苏圆的亲事定在八月。

六月十六,四郎得一子,待七月初,五郎得一女。

昭明帝与谢皇后都重赏了二人,待得八月六郎大婚时,端宁公主正在坐月子,也没能来参加。端宁公主生得一子,据说忠勇伯高兴的三天三宿没阖眼,用小唐的话说,“高兴的睡不着,一阖眼就能笑醒。”

小唐说话素来招人乐,江行云因到了预产期将要生产,不敢出门,也没能参加六郎的大婚,让冯飞羽代劳了。冯飞羽与江行云大婚时就在江行云宅子里办的,帝都不少人都说冯飞羽这有点儿像倒插门啊。

待得六郎大婚后,方昭云决定离开帝都,谢莫如同昭明帝商量此事,昭明帝道,“方家舅舅年岁也不轻了,何不在帝都颐养天年呢?离咱们也近,有什么事都能照应得到。”

“我也这么说呢。”谢莫如叹口气,道,“可舅舅说他少时便想各地看看,但碍于身份,一直未能成行。后半世囚于蜀中,今趁着还硬朗,他身子给夏神医也调理的差不离了,便想各处走一走,看一看他方的风景。”

方昭云想离开帝都,昭明帝不大乐意,可也不能说,你别去。

如果这样,那他一样是将方昭云软禁了,唯一与他爹不同的是,他爹把方昭云软禁于蜀中,他将人软禁于帝都。

昭明帝问,“方家舅舅想去哪里呢?”

“他也没说。”

昭明帝已有了安排,道,“去哪儿都成,只是要带足人手服侍,多带些盘缠,方家舅舅这把年纪,可别在路上受苦。”

“都听陛下的。”

方昭云离开帝都后,帝都官场还发生了一个极小的调动,小到许多人都没有留意,翰林院一位姓江的翰林被外放到了北昌府。

喜欢千山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千山记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