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雄儿传 > 78 不错过

三国雄儿传 78 不错过

作者:日新说313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6:32:57 来源:9书院

“臣马齿徒增、年衰体弱,早前已乞骸骨,如今又怎能担当朝中重任,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外面的雨水滴滴答答下个不停,宽阔明亮的殿内却安静得很。再三请辞的姜维让年幼的天子好奇的看着他,以往自己一时兴起,赏赐宫人一点什么东西,别人都是千恩万谢、欢喜领赏的。

可今夜太皇太后和自己说好了,要赏赐殿中这须发皆白、声音洪亮的老将军很多东西,他却显得不乐意,再三推脱,让双方都陷入沉默,实在是怪得很。

难道说,他是一个怪人么。

天子看着面前这个怪老头,怔怔不说话了。

张皇后没有像天子那么天真觉得殿中的姜维是个怪老头,三辞不受,这是位极人臣的臣子们一贯自保的做法,并不是代表他们内心就真的不想要。

况且,自己现下能不给么。

外戚一方几乎覆灭,暂时收拢的禁军也需要老将姜维的威望镇着,主持大局、安定城中需要他,祸乱之后稳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也需要他,像之前那样明升暗降、不给权力,恐怕是不能够的吧。

除非不畏惧再有一场天府之变。

所以尽管姜维一再推辞,张皇后还是坚持要授予他朝中大权。

最后,双方各退一步达成妥协,由姜维以太傅的名义主持大局,让尚书令樊建、秘书令郤正共同辅政,朝野日常事务全权授予他们处理,若有军政大事,三人定夺形成统一意见后,再上呈给宫中的太皇太后、天子过目。

这算是给眼下一家独大的姜维一些制衡,但就时局而言,京畿余下军队的控制权已经落到了姜维的手中,樊建、郤正再怎么强项,面对名望、能力皆不缺的姜维的命令,又怎么敢当面违抗,一切还不是由姜维说了算。

成为辅臣的三人就在殿前现场办公,碰头开了一个短会,迅速敲定了平叛后的各项朝野事宜。

收捕叛贼、分析善恶;下诏昭告城中,使得内外自安;筹集调配人手物资,抢救伤亡、抚恤军卒;加强防务武备,维持朝野稳定;对外统一发布定乱诏令,使得国中减少猜疑、政令无阻······

这些事情与当时魏军伐蜀、打破成都时也差不多,尚书台的官吏对处理这些事务都有了经验,许多事情就这样依样画葫芦,参照前例连夜分派布置下去。

安排完一切的姜维并没有迅速出宫,而是在尚书台官署召见其他人物。

第一个是黄门侍郎陈裕。

他有些惴惴不安地走了进来,当对上主位上慧眼如炬的姜维时,忍不住内心咯噔了一下,小心行礼参见后就低着头退到一旁不敢说话,跟之前巧舌如簧、擅说利害的模样完全判若两人。

他之前是长袖善舞,奔走于外戚、姜家、阎宇各方权门之间都游刃有余,但在外戚取得决定优势之后就果断站在胜利者一边,选择投靠了台面上的张绍,积极为张大司马出谋献策、奔走效力。

可谁能想到外戚一方竟然是中看不中用的人物,清算政敌不成反被击败,右大将军阎宇一番暴起发难,活生生酿成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天府之变。

原先高高在上的大司马张绍、中护军关彝等人跌入尘埃,被彻底掀桌翻脸的骄兵悍将踩成烂泥。

他自己虽然经过朱雀门上的一番努力,勉强为自己扳回了一局,免得落入阎宇叛军手中生不如死,可终究还是要面对笑到最后的老将姜维。

自己之前可是积极为张绍出策出力,千方百计拉拢姜绍,离间姜家父子的关系,以期釜底抽薪,用姜家人来取代姜家人,全面瓦解姜维在军中的根底。

这些事情料想以大将军姜维的谋略,也是看得出来的,现下就怕姜维算老账,让之前对他们做出那些事情的自己付出惨痛代价。

“陈侍郎为何入门之后一言不发,大汗淋漓?”

安坐在主位上的姜维盯着低头忐忑的陈裕好一会儿,才哂笑说道。

“裕,,裕不知太傅所召何事,性本讷言,故不敢贸然开口。刚刚遭遇城中变乱,心中一时还没有完全平复下来,实在是心慌的紧。。。”

“呵呵,原来如此。往日听人说陈侍郎出入权门、巧舌善辩,有苏、张之才,内心急盼着一见,不想今夜见面,才知传言有虚。”

听到“出入权门、巧舌善辩”这八个字的判词,内心早就忐忑不安的陈裕内心一凉,只觉得自己腿肚子在发抖,膝盖也忍不住弯曲下去,他一下子扑倒在地,捣头如蒜,叩首求饶道:

“太傅饶命,某之前所作所为,全都是大司马,是那张绍逼得在下做的,形势比人强,在下也是被迫听命行事,不得不为他人奔走游说,实在不是有心要与姜家为难的。”

“在下与子复是深交好友,实际上也是想着能够暗中帮助子复的,若是有什么对不住的地方,还请太傅恕罪饶命啊!”

看着当场表演一把鼻涕一把泪哭泣求饶的陈裕,姜维脸上笑容更盛,却暂时不说话,给足了陈裕压迫感。

此人脸皮甚厚、四面逢源,一心攀附权贵,毫无节操可言,可以说,他这种人只会随波逐流,永远围绕着胜利者转。

不过此人才干倒还是有的,单论才能,在年轻一辈之中算是翘楚人物,自己也有用得上他的地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雄儿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雄儿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眼瞧着承受着巨大压力的陈裕求饶声音已经哽咽沙哑,姜维才缓缓开口:

“知过能改,得能莫忘,朱雀门上能够辨明形势,主动向宫中建言,这份见识是难得的,出兵平叛也是有功的。”

“眼下国中初安未治,四境多扰,正是用人之际,孤授命主政,自当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耳,你不必恐惧。”

这边还在哭泣中的陈裕听到这几句话,心思百转,多少已经明白姜维的意思,他大喜过望,连忙伏地说道:“多谢太傅宽恕,在下不才,愿竭忠尽智,为太傅效力奔走!”

“嗯,好自为之,先退下吧。”

“诺。”

陈裕得到姜维的宽恕,又意识到自己可以攀上另外一棵大树,内心自然欣喜无比。

他拜谢之后才慢慢退下,走到门外之后立马重新整理外貌仪容,免得被有心人看出蛛丝马迹,猜到他刚刚叩首求饶、誓死效忠的狼狈模样。

等陈裕离开之后,姜维又派人召来了禁军校尉刘遐。

刘遐是个年近半百的中年武官,看起来孔武有力、相貌威严,但他的仕途却不怎么顺利,虽然也顶着个汉家宗亲的名头,但比起好歹还跟皇家能扯上关系的刘林还要不如。

他是江夏竟陵刘氏的出身,虽是破落旁支,但父辈也是跟随刘焉入川的宗族子弟之一。

奈何汉昭烈皇帝入蜀之后就夺了刘璋的基业,江夏竟陵刘氏一落千丈,后面刘璋后嗣又在东吴的扶持下,一度在边境煽动叛乱,引起蜀汉的忌惮,所以有时候这种刘氏的出身反而是一种累赘。

细究到刘遐本人而言,他就是一个年轻时入仕,辗转文武职位,最终年近半百,仍还是在禁军之中担任中层武职的校尉。

若非是此番阎宇作乱,他可能连名字都无法显露人前。

此番平叛,他的表现颇为亮眼。先是在朱雀门上不惧叛将刘林的威胁,率先引弓射箭,带领禁军将士打退叛军的进攻,后来又和尚书令樊建等人一道集合宫城、武库等处守军出兵协助自己平定叛乱。

只是做英雄是有代价的,之前叛军将领刘林派兵报复打上家门去,他一家老小死伤惨重,只有一二人翻墙逃脱,后面遇上了前来迎击叛军的句安人马牵制刘林部曲,才侥幸逃得了性命。

不出意外,这么一位在危难之际经受住考验、又毁家纾难的禁军军官,自然会受到提拔重用的。

只是如何用,这又是一个微妙的问题了。

是宠以高位、不予实权,还是高位实权一应俱全,这都是需要当权者考量拍板的。

而姜维,就是眼下这位决定刘遐仕途上限的关键人物。

“彦修,孤看过你的履历,年少入仕,才德俱佳,担任过多个职位,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为何迟迟不得朝中重用?”

召见之前,姜维已经调取了刘遐这个之前一直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的有关内容,出身和履历都错不了,但仕途多舛原因很多,既有可能是客观因素,也有可能是主观因素。

他倒是想要听一听刘遐自己是怎么认知的。

这有助于他对刘遐这个人做一个整体的判断,接下来才能够考虑和决定要让刘遐出任一个什么样的职位。

刘遐脸上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兴奋,也有紧张、患得患失等情绪。

他自己也意识到,接下来的对话,是有可能决定他接下来后半生的人生走向的。

所以从见礼之后,刘遐就感受到了来自姜维身上,也来自他本人自己的内外两层压力。

这种没有明确主题的对话,看似闲聊,却最是考验个人的情商和应对能力的,也即整个人的综合素质。

刘遐想了想,过了一会才躬身答道:

“说来惭愧,既是遐才疏学浅,也是生不逢时。昭烈皇帝北取汉中、东攻孙吴,正是效命进取之时,奈何彼时在下年幼,无缘得见昭烈皇帝。”

“诸葛丞相兴兵北伐、屡攻贼魏,多次拔擢将才,亦是英雄用武之时,可彼时在下束发读书,未试兵戈,无法为诸葛丞相效力。”

“等到遐弃笔从戎,投身军中之时,诸葛丞相已然身故,蜀中之风渐变,喜文厌武,在下才学无处施展,又不得用。”

“再到近年,朝中拔擢勇猛知兵事之人时,某虽粗晓兵事,奈何年岁已老,无法与年轻才俊并驾齐驱,故也未得重用。”

刘遐语气淡淡,带着客观和理性,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

但听了他的表述,大将军姜维又是莞尔,又是叹息。

这就是一个典型怀才不遇的蜀中人才,在明主刘备进取时期,受限于年纪太小而错过,等到诸葛亮北伐重用武人的时候,又是个读书入仕的资历而错过了。

诸葛亮之后,他弃笔从戎,却又遭遇了蜀中厌恶兵争、转变风气的年代,更是没有办法得到朝中启用。

炎兴之后,朝中再度重视军事人才,下诏不拘一格降人才,看似是机会到了,可是刘遐又偏偏年纪大了,根本无法与关彝这等年轻奢遮人物相比,自然又不在朝中重用提拔的行列之中。

这跟前汉时期号称“臣文帝时为郎。文帝好文而臣好武,至景帝好美而臣貌丑,陛下即位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的颜驷三世不遇有的一拼,都是蹉跎岁月、倒霉透顶的人物。

但偏偏就是这种没背景又倒霉的人物,与时下而言又有不同了,姜维认为眼下朝中缺少的就是这种人才。

“听了彦修的话,令孤也是感慨颇多啊,往事已逝,来者犹可追,眼下孤既奉诏主持朝中事务,那就不可再让能人志士寒心失意。彦修今日在朱雀门上慷慨击贼,壮怀激烈,此等国之英才,自当以美职相称,方能够使朝野明白国家求贤若渴、选贤任能的苦心啊。”

刘遐听到姜维这番话,内心松了一口气,原本紧绷着的身躯也放松了一些。

他知道,自己有了太傅姜维的认可,他拼命博来的前途总算是有明确着落了。

恭敬拜谢了姜维之后,还有军务在身的刘遐转身离去。

而姜维在想到刘遐命运多舛的经历之后,内心也是感慨良多,暂时停止召见其他人。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姜维突然起身来到门口,看着外面黑漆漆的夜色和还在淅淅沥沥下着的小雨,不知为何,竟然想起了诸葛丞相的《诫子书》一文。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当年写下文字的人早已去世多年,而最初看到这文字的那一批人如今也多已作古,不在人世。

时间不等人哪,不能再错过了呀。

姜维喃喃自语道。

他突然有了一种莫名的迫切感,自己该是尽快召姜绍回成都了。

喜欢三国雄儿传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雄儿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