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老身聊发少年狂 > “劫富济贫”

老身聊发少年狂 “劫富济贫”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5-01-12 16:36:19 来源:9书院

顾卿打定主要让三个孩子去做此事,便让三个孩子商议能干什么。

李锐和李铭从小养在府里,四肢不勤五谷不分,除了李铭说可以让下人捐出不要的棉袄,李锐说可以设粥厂、联系国子监的太学生们帮忙,其他再有建树的,竟也说不出太多来。

倒是李钧从小长在乡野,知道许多事情。

“京城受灾,官府必定会开仓放粮,也会贷米贷衣。只是雹灾不比饥荒,许多人家房子毁了,柴火湿了,有米也无用。”李钧想了想,又说道:“如今设粥厂自然是比散米好,只是这粥厂,一定是要设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

顾卿点了点头。京城里的老百姓过的都比一般乡下务农的要好。但是任何一个城市有富人居住的地方,就会有穷人居住的地方。她也是想着穷人居住的地方受灾肯定更严重,心中揪心那些受灾的人能不能也有屋顶可以遮蔽风寒雨雪。

“那就是在西城和南城了。”李锐比李钧和李铭要熟悉京城,“西城大部分是穷苦人家,南城有许多手艺人,都不是富户。”

“雹灾虽来的突然,但比其他灾荒要来的快,走的也快。饥荒之年,听说还有许多人饿死在去粥厂的路上,我们设这粥厂,只是为了在官府之前调剂其间,真正起到作用的,还是官府其后的散发米面,赈贷钱粮等。所以我们可以多设粥厂,以便于饥民打粥,但却不必持续太长时间。一旦官府赈济下来,便可不做。”

李钧又说到:“至于流民安置问题,等粥厂撤出,或晚上收厂,粥棚自然就可以给流民居住。”

“施衣也是如此。今年通州汾州大雪,朝廷要求赈灾,一定余有不少冬衣。只是这事情如果上下牵扯,衣服肯定是发的很慢,我们施衣就是为了能让这些百姓能少受一些冻。一旦朝廷发的冬衣下来,百姓就可以安然过冬。”

李钧一提到救灾,两眼放光。“只是这些事都要尽快去做。堂祖母说要分工,我看确实该如此。一来省事省力,二来又可以按各人擅长的去做。堂祖母从中调配,事情也做的容易些。”

“那我等冰雹稍小,便去西城看看究竟,再联系其他好友,今晚一同商议粥厂的事情。”李锐见堂兄说的有理,便自告奋勇接了府外的事情。

“那我召集管事娘子,向家中下人征集冬衣。”顾卿想了想,“只是这衣服该如何补贴……”叫人家白拿衣服,就算她是主子,怕也是不会干的。就算干了,心里也会怨怼。

“按新旧程度分甲乙丙三档补贴,写了签子回头一起领钱就是。奶奶别管料子好坏了,好料子都是我们赏的,他们既然愿意拿出来的,就肯定是最不乐意穿的那件,有钱补偿本就得了便宜,若不愿意拿,也不勉强。最多叫管家出去想办法再筹措一点冬衣。”

李锐不比顾卿,他是正儿八经的少爷,向来只有命令下面人做什么,没有求谁做事的。若给自然就好,不给拉倒,没必要让每个人都高兴。

“这事我来吧。”李铭兴奋地说,“我来征衣服好不好?”

顾卿正愁着呢,李铭要做这事,自然是高兴的答应了。

李钧负责召集家中匠人,商议这粥棚怎么设,熬粥的灶台怎么搭,需要哪些材料,用什么方法可以最快搭建。若李锐在外确定了确实需要赈济,他们就动作。

顾卿则要核查家中米粮数量。他们家主子用的都是好米,熬粥施粥未免太浪费,若拿出去,一石能换十几石,不如直接拿钱去买普通的米。京城中米价并不贵,若家中下人用的米数量不够,最好是再去买些米来。

她还要和管事的商议若要熬粥,可以熬多少天,每天熬多少等等。

李锐和李铭原本兴趣不大,只是奶奶想做善事,他们也就愿意行这个善,但是在商议过程中,不知怎么的几个人都热血沸腾了起来,浑然是在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一般。

只是正如顾卿所说,还不知道外面的情况有没有糟到需要他们赈济的地步,一切都得等李锐出去看看情况后回来才知。

等冰雹一停,雨雪一小,李锐就穿上厚厚的裘衣,带上蓑衣斗笠,蹬上雨靴,叫上几个家人前往西城。

冰雹过后又突然开始下暴雨,地上路滑,李锐便没有骑马,而是坐了府中的马车,一路往西城去。

一路上,李锐见到路上的狼藉之态,越看越是心惊。内城里有好几处人家的匾额都被砸出了坑来,地上也有许多被狂风卷到内城的旌旗和各种破损的牌匾。

他穿过东市,见许多店家都在探查自己的店铺。许多牌匾都没有了,有几个人没被冰雹砸到,倒是被风吹下来的匾额砸的头破血流。有些房子的瓦片多有破损,屋顶像是被狗啃过似的,想要初六开业绝不可能。那些店家看着自家的店铺,各个都愁成了苦瓜脸,忍不住的长吁短叹。

东市尚且如此,那西市……

李锐到了西市,发现情况果真如同他所想的。上次灯节来的那些摊子,早就不知被狂风卷去了哪儿,屋顶的情况只比更东市更糟糕。有些是开绸缎庄的,屋顶被冰雹砸出了许多窟窿,雨水进了店,布匹全部被浸泡,一点也不能用了。店家把一匹匹的布丢到门口,坐在不伤如丧考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老身聊发少年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老身聊发少年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初四半夜店家都是要迎五路财神的,这店里被损成这样,财神来不了,倒是霉星赶也赶不走。举凡做米的做面的做布的店里进了冰雹和水,这生意就做不成了。

西市里一片哭声,叫声,李锐听着难受,便关上窗门,让下人们快点往西城去。

“天……天啊……”

李锐听得外面的马车夫突然一声惊呼,连忙打开了马车的门。

西城里,房子倒了大半,就算没有倒的,也是被砸的不成样子。东市西市还只是房屋破损,那城西所留的房子只剩三成。

城西原本有许多流浪的野狗野猫,如今路边死了一片,大部分都是被冰雹砸死的。野狗野猫的尸体自然不如人的尸体倒在那里惊悚,可是数量多了,未免也让人有些头皮发麻。

李锐带着下人下了车,地上到处都是泥水坑,他刚一下车,就溅了一身的水。下人想要给他擦擦,他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继续往西城里走去。

因为狂风和冰雹的原因,西城一片狼藉,马车已经进不去了。

西城里到处都是在倒掉的房子里扒弄的百姓。他们有的人家当在房子里,有的亲人在房子里,其悲声呼号之响,实在是让闻者流泪。

路边有几个人被困在屋里,李锐让几个下人去帮忙,能救一个是一个,自己却在西城倒塌的房子里穿梭,慢慢查看着受灾的情况如何。

除了那些在挖房子的人,其他的人都去哪里了?西城这么大,除了这些人,难道其他人都被埋了吗?

若真是那样,这场雹灾也未免太可怕了!

李锐心里一片冰凉。若人都死了……

好在事情并非李锐所想象的那般,终是有一阵高喊声和不耐烦的命令声吸引了他的注意。右手边一间在西城已经算是大宅的房子里传来了各种声响,偶尔还听得到斥骂的声音。

原来人都进了大宅躲避了。

李锐松了口气。

“差爷,不是我们不愿行善积德,不想收留这些人。可是我们也是普通人家,下冰雹时收容房子倒塌的人避灾自是可以,可是现在雨雪都已经小了,他们还挤在我家屋子里,而且越挤越多,我们也没办法承受啊!”这间大宅的主人家姓吴,是西市里少有的财主,身上也有功名。

正是因为他家房子大,所以京兆府特意派人来与他相商,希望他遇见雹灾的时候,能够开门收人。他出于好心,接了上命,原想得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结果没想请神容易送神难,他开了门让他们进来,等冰雹过了想要让他们出去,却是不能了。

他家还有妻妾家小,为了安全,他让他们都躲在后面不许出来。自己带着家丁在前面和灾民盘旋。

这些灾民房子被毁,全身湿透,有的家中还有老小,好不容易找到一处避风的地方躲避,现在又要被人赶走,又气又悲之下,差点和这吴财主家里人动手。

好在负责巡视城西的京兆府差役巡到这边,见到这处负责收容灾民的大宅里叫声喧天,连忙过来看看究竟。

见是灾民吵闹,这些差役连忙出面调停,这才免了一场吴员外家的一场灾祸。

“吴员外,他们不过是避避风,你家这般大,就让他们躲躲又如何。”这些差役受到上官的命令,要求遇见伤者,就地找房屋状况还好的人家收容,等医馆开了组织人手去救治。可是却没说这些不是伤者的灾民在雹灾过后该怎么办。

“差爷,若是收容一些老弱病孺还好,这一群壮汉,都聚在我家里,我也害怕啊。”吴员外悄悄地和差役抱怨,又往他手里塞了几两银子。“求差爷行行好,把这些人安排走。西城那么多人家,总不能都往我家里塞人吧。”

若是平时,这吏头也就把钱收了,与他行个方便,可是此时关于灾民安置也没有个确切的法子,再把这群人赶到外面去,怕是要激起民怨,他们也要跟着倒霉。

相比起来,让这吴员外受点委屈,倒是损失最小的办法。

大不了到时候请衙门里上官送他个匾额嘉奖就是。

这吏头这么想着,连忙把钱推了回去。

“吴员外宅心仁厚,我们几个心中十分佩服,钱是不敢收的。只是这些灾民也实在可怜,吴员外就做做好事,把他们都收留了。我们的司户大人正在带人清点受灾户数,不日就要赈济,您今儿大德,西城人家都会感恩的。”

“若是担心安全问题,我就留下几个兄弟给你看家护院。李四赵大,你们留在吴员外家,帮着看守院子,别让人叨扰了吴员外的家眷!”

吴员外见这些差役真的把他们家当善堂了,心中一阵叫苦。可是违抗上命他又不敢,只能委委屈屈的看着这些灾民对着那些差役感恩戴德的拜谢,倒是对他横眉怒目,像是要打他一顿一般。

呸!谢差爷不如谢他!是他收留了他们,给了他们干净衣服,又叫下人熬姜汤给他们驱寒,等冰雹过了,倒成了他是恶人,那些刚才不知道在哪儿的差役是好人了!

这马上就要到晚食的时候了,他家这饭到底做不做?

若是这一群灾民饿着肚子,他家却起了炊烟,这饭怕是也吃不得了。可是他家收容了几百号人,要是每个人都给口饭吃,他家粮食还不够吃两天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老身聊发少年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老身聊发少年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京兆府这是坑他们这些富户啊!

这吏头看见吴员外都快要哭出来了,连忙带着剩下的兄弟们悄悄跑了。

李锐见几位京兆府的差吏从那大宅里出来,连忙上前几步。

“差爷慢走!小子有事相问!”

那京兆府的差吏还要去其他地方巡查,猛听得背后有人喊,回头一看。

哟,好一位富贵公子!

他在天子脚下之地做一个九品的小官儿,自然是练得一双火眼金睛。这京城里的人一站在他面前,他就能看出谁是行商的,谁是务农的,谁是达官家的,谁是世族子弟。

眼前这位头上戴着雪帽,脚下踩着不透水的沙棠皮靴,身上穿着一身狐皮大裘,从上到下一般颜色,一根杂毛都没有,怕是狐腋之皮,一见就是位高贵人家出身的少爷。

他不知这个少年是谁家的公子,也不敢怠慢,连忙客气地问:

“小公子是何人?唤我何事?”

“小子是信国公府上的,敢问差爷一声,这西城现在灾情如何?为何其他灾民都不见了踪影?”李锐心想自己到处去走动,不如直接问京兆府里的差役来得快。他们干的就是这个,一定更了解情况。

‘信国公府问这个干吗?’这差役心里直犯疑惑。

“西城十二户大户,收容了一千多人。另有房屋被毁的灾民聚在南侧火正庙里。受灾的户数现在还在统计,但我估算全城受灾的怎么也有几千人。受伤的大部分都是被冰雹或坠物砸伤的,也有被房子压住的贫户。”吏头想着信国公府知道灾情也许对这些灾民有好处,便好心又补充道:“还有未入户籍的流民,这些怕是也有不少。”

李锐心里一算,几千人也不算太多,他家要勉力接济几天,也接济得。

只是这些大户都已经收容了不少人,他家还需不需要出来设粥厂?若别人家就想得些功劳,结果被他们给半路抢了……

他们原本就是为了救助可怜之人,若人人都有去处,也就没必要操这个心了。

“不瞒差爷,家里祖母担心城西百姓受灾,衣食无着,让小子前来查看,看看有没有棒的上的地方。小子看着西城虽然受灾严重,却井然有序,也有大户收容灾民,便松了口气。”李锐见差役突然两眼放光,心中突了一下,又接着说道:

“若是如此,小子便回府……”

“小公子,你来的正是时候啊!”差役一把抓住李锐的胳膊,就差没有整个人贴上来了。

他们京兆府里正愁着这些难民怎么办,上面的米粮还没有下来,这眼看天都要黑了,这些全身湿透的苦人还不知道怎么熬过这一夜。

现在天上送下来个冤大头,怎么也得要抓住啊!

信国公府家人,祖母……那不是灯节那天折腾的他那同僚一晚上没睡着的邱老太君嘛!

那可是一等的勋贵人家!

“小公子不知,这些大户也都是普通人家,只是稍稍富裕一点。如今收容了这么多灾民,已经难以负荷,若贵府愿意收容……”

“咦?小子没说要收容啊。”李锐被这差役的话吓了一跳。

内外不得混居是先皇的谕令,外城百姓没有官爵不得入住内城,他们府上就是想要收容,也得看御史们愿不愿意饶过他家。

何况他又不是信国公府当家之人,该怎么做,还得他奶奶决定。他说什么,哪里做的了数哇!李锐慌得连忙摆手。

“小子只是听家中祖母的话,来看看需不需要施粥赠衣……”

‘小子诶!就等着你这句呢!’

这些差役都是人精,哪里真的是要这些达官贵人家收容灾民,这小公子雹灾刚过就来城西,自然是想要做好事,又担心官府已有准备,不愿抢功。

他故意误会李锐想要收容灾民,等的就是这李锐自己说要做善事的话。

现在大户和灾民之间各种摩擦,民怨都沸腾了,实在不是他们这些小官能控制的住的。当初他向上峰提议让大户收容灾民,上面的大人们斟酌半天也觉得合适,这才下了函要求大户们协助。

只是所有人也没想到雹灾过后,这些灾民赖在人家家里不走的情况。

此时抓到这小公子,就跟瞌睡有人送枕头似的。

“小公子家的祖母真是菩萨心肠,功德无量!小的先替城西这么多百姓谢过信国公府的大恩大德!这些灾民得了衣食,过了这关,小公子的祖母一定功德加身,长命百岁!”那吏头好话像不要钱一样冒出来,只看得后面几个属下的差吏一脸郁闷。

丢人呐!

最可怜的是李锐,他虽然天资聪颖,又有一身过人的力气,接人待物也找不出任何错来,可是却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物。

这差吏把李锐是又捧又劝,忽悠的他一阵头晕,等李锐的几个家人救完路边几个人回来,看着孙少爷被一个差吏拉着一脸茫然,连忙上来看顾。

这差吏此时已经把李锐忽悠的差不多,突然见一群膀大腰圆的家人赶了过来,连忙拉住李锐的手就往西城北面的另一处大宅走。

“小公子,我们京兆府的司功和司户都在前面李大户家,小公子不如到前面见见我们的上官。小公子若要做好事,少不得要两位大人的协助……”

李锐莫名其妙地被那吏头拉着走了一大段路,他身后的家人看见少爷没有挣扎的意思,便只跟着保护,也不敢插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老身聊发少年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老身聊发少年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西城许多房屋未倒的人家,都在帮着街坊邻居清理废墟,眼看着那吏头拉着一个身着富贵的公子哥往城北李大户家走,纷纷侧目。

“这王油子又在忽悠人啦。这次不知是忽悠哪家的公子。”其中一人认识这常混城西的吏头,不由地暗笑,“怕是又要剥一层皮下来。”

“王油子是谁?”

“诺,就是那前面红衣的吏头。这王油子原本是西城一无赖,后来不知怎么的想要上进,托人进了京兆府当了一皂隶。因熟悉西城,后来很快当了这片的吏头,专管西城地界上的泼皮无赖。他为人油滑,心眼却不坏,这次雹灾,受灾之人可以进大户家暂时躲避,就是之前他向上官提的建议,也是他带人去这些大户家谈妥的……”

就是那谈的方式……

还是不提也罢。

“听起来倒不像是什么坏人,你怎么说要扒层皮下来……”

“你有所不知,这王油子小时候想做一游侠儿,专门劫富济贫。他本事不济,游侠儿当不了,劫富济贫却有瘾。他当年是个无赖,城西许多穷苦人家却感念他义气,喊他声‘王大侠’。虽是奉承,他也沾沾自得,每日里以大侠自居。他人缘好,吃的开,那京兆府里对他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京兆府里一个怪人……”

“哟,那小少爷看起来挺富,那狐皮大裘,啧啧啧啧……”

“也不知怎会有这般贵人来西城。希望是好事吧。”

话说李锐原本就是想来西城看看有没有府里可以接济的地方,这差役和他一路上说着城西诸般人家的困难,以及许多人受灾的情况,浑然把他当成了上天派下来救苦救难的使者一般。

李锐再怎么早熟,也只是十四年的少年,心中一腔热血,又带着善意而来,被这吏头说的恨不得马上回府放粮才好。

他历练不够,沉稳不足,这王油子见自己把这少爷哄得差不多了,心中也是一阵激动。

待李锐跟着他走到那李大户门口,还没进门,就听得吏头大叫着:

“两位大人,小的王思柳,带着信国公府的长孙少爷来啦!”

李锐听这吏头一叫嚷,倒有些反应过来。心中也有些不喜。

他本就是来城西看看情况,虽被这吏头说动,想要回家劝奶奶早日施粥赠衣,却没想弄的天下皆知。尤其是施粥,他是准备联合其他学子一起做的。

说老实话,他不太相信这些吏胥。他担心若有这些人参与进去,一斗米都要少个三成,行善可以,可谁也不愿意被人当冤大头。

王油子一直看着李锐的表情,见这公子有些不悦,连忙轻打了自己一个巴掌,讪笑着说:“是小的心里高兴,一时失态了。这不是见父老乡亲马上衣食有着,心里高兴……”

京兆府的司户和司功两位属官听到信国公府来人,连忙整整衣冠出去迎接。

李大户家也挤满了灾民,听闻有贵人来了西城,心中都不免升起了一丝期待。

两位京兆府的大人也说了,宫里的皇帝老爷还在和朝臣商议赈灾的方案。灾肯定是要赈济的,就是要帮他们搭屋子收容,再散米施粥,怕是还要两天。

可是他们身上衣衫单薄,腹中又空空,连口热水都要找别人讨。许多人身上带伤,全靠苦熬,若再等两天,不知道还熬不熬的住。

“我是京兆府的司户秦越。”这司户年约四十,长相极为和善,未语先笑,倒让李锐先升起了好感。

“我是京兆府的司功谭思齐。”这位大人大概觉得一个小孩子而已,虽是信国公府来人,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两位大人,这位信国公府的少爷特意来城西看看有没有需要赈济的……”王油子上前一步,背对着李锐对两位上司挤了挤眼,“都说信国公府一府上下‘亲民爱民’,连圣上都下了牌匾的,今日一看,果真不假!”

司功司户一听这李锐的来意,大喜过望,态度立刻热情了许多。

他们虽是官身,有时候做事反倒有许多条规。就拿这赈济灾民来说,京兆府明明有建设粥厂的权利,上面却对这粥到底是“厘户法”、“分赈法”还是“号牌法”争论不休。他们府尹急的入朝求其他大人相助,却陷到快要天黑也没从宫里出来。

眼见着这信国公府此时愿意援手,怎能让他们不喜出望外?这二人连忙就把现在所需的棉被棉衣粮食数量一一说来。

李锐一脸错愕。

等等等等!是不是哪里错了!

他明明是来看看需不需要赈济,然后回家和祖母商量,不是来帮京兆府筹集物资的啊!

那不是户部该干的事吗?

……

奶奶,救命!他被人架在火上烤了!

喜欢老身聊发少年狂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老身聊发少年狂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