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101章 五年计划 (2)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101章 五年计划 (2)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为此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将陆军院校增加到五座,分别是云南武备学堂、西北军事大学、黄埔军官学校、保定士官学校和京师陆军学院。

其中,京师陆军学院由于在京师附近不便于练(主要是炮兵训练经常把城里的官员给吓着了,引得群情激奋),将搬往上京奉天。至于海军院校也将增加一所,除了原来的福建船政学堂和位于吴淞的江南水师学堂,再增加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除此之外,规划还预计在此期间仿效西方制定出第一部《兵役法》,正式确定义务兵役制。

除了军队体制的完善,国防设施的建设也是这份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海防方面,大清水师北洋舰队将以渤海海峡为防御重点,威海烟台、旅顺大连两大海军基地将得到扩建,光旅顺的炮台就预计增加两百多门克虏伯海防炮。

扩建后的两大基地都将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首屈一指的坚固要塞。这样就形成了护住心脏的两个拳头,在没有打败这两个拳头前。任何舰队都不敢深入渤海攻击北京这颗心脏。

而实际上,只要防卫要塞地陆军不犯甲午战争那样不战而逃的愚蠢错误,又或者像俄**队那样孤立无援,这两个要塞几乎是不可攻陷的。此外,大清水师还得到了原属南洋水师的镇海炮台,这里将成为大清水师远洋作战的训练基地。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大清水师将纵横驰骋在东海乃至西太平洋上,目的自然是震慑英法的走狗。

而大清水师之南洋舰队的防卫重心则是海峡。马尾、澎湖、基隆三位一体地防御体系足以屏蔽整个海峡,这三地原本就有岸防炮台,这一次不过是把它们变成综合性的海军基地。它们的作用不仅仅是防御列强由此北上,还可以掐住的脖子。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地生命线上,海峡都是重中之重。

越南省西哈努克湾的军港建设也会在三年内完工。到时,大清南洋舰队就可以深入到北纬10度以南,直接威胁英国统治下的马来亚或许现在看起来中国还没有这个实力扼取两地。但或许在将来地某个时候,这种威胁将成为平衡局势的一个重要砝码。

当然,这样的作用是不足以说服人的。所以西哈努克港在建成后几年地主要作用还是为海军远赴南洋训练提供一个基地。本来关绪清还打算在缅甸毛淡棉修建军港。

但被彭玉麟、李鸿章等人劝阻了。现在通行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钥匙还把握在英国人的手中,舰队想自由通行只怕不是一件容易地事情。

而且关绪清也考虑还是不要过份刺激英国人,否则说不上哪天英国议会就会发布些什么*****之类的文章,或者直接对缅甸用兵。

至于陆上防卫方面,也是一南一北两大重点。南线是缅甸,好不容易把缅甸收复,就是要把它变成中国内陆地一道屏障,所以它地防卫自然要好好谋划一番。

好在缅甸与印度交界的地区是由高大地若开山脉和深不见底的钦敦江河谷组成,这里是广袤的无人区,仅有两条道路可以通行。

一条是从密支那出发经达加邦、欣贝延到达印度的的迪布鲁格尔,这条是茶马古道的原路,而在它南面的那条道路,是从曼德勒经葛礼瓦到达印度的锡尔杰尔。所以兵部拟定的奏对便是在印贝延和葛礼瓦附近的山口修建两座关卡,只要控制住了这两条道路,就等于控制了英军从陆上进出缅甸的大门。

而北面的防御就不像缅甸这样简单了,相比漠北和西北的旷野千里、无遮无拦,东北还算有险可守,况且不论是作为满族的龙兴之地的政治地位,还是其潜在的经济地位都不是西北和漠北可比,所以北面的防御重点就放在了东北。

只是一年之间要上冻数个月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远不能成为阻挡俄军的天险,而平坦的东北平原正是俄国哥萨克骑兵自由驰骋的疆场。

东北的防御是个综合性的措施,除了大范围堡垒要塞的修建,还要大规模的移民到这一地区,实现藏兵于民的战略。

进兵俄国时大清铁骑一路高歌猛进,其实相反的将来的某一天如果俄国回过来也对大清来这么一手还真是不太好防御,所以在背面大清的防御是最让关绪清头疼的。

夺回这片土地,不说别的,就为了东北这个世界级的工业基地。东北是世界上少有的,煤、铁、石油、有色金属储量都很丰富的地区,它还有广袤的黑土,能提供大量的农产品,而且它地靠沿海,周边有大连、海参威这样的良港,海运便利,地势又平坦,修建铁路和公路都十分便利。然而这样一个天赐的工业基地却时时刻刻处于别人威胁之下,这怎么不叫人恼火。更何况外兴安岭以南地区的黄金储量可是后世整个中国的四倍以上,在现在实行了金本位结算后,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吧。

所以,不论多艰难,要付出多少代价也一定要把已经夺回来的土地守住。

至于军事装备方面,九大兵工厂将逐步脱离各省各督的掌握,划归到工部的治下,而各个兵工厂也将开始实行独立核算,也就是说以后要换什么装备,都得拿钱来买。而要买哪一家的武器,那就看谁的东西价廉物美了。这样做自然是为了提高各兵工厂的能动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用迫击炮和手榴弹的技术同克虏伯再换了一批设备,金陵机器局和汉阳兵工厂终于有了点小克虏伯的样子,或许是德国人为了照顾他的奥地利盟友,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德国人在征得大清的同意后,向奥匈帝国开放了迫击炮和手榴弹技术,而关绪清当然不会介意奥地利人帮助中国在北方再建立一家兵工厂的诚意,毕竟奥地利波希米亚的斯科达兵工厂可是与德国克虏伯齐名的存在。最终,奥地利人选定的是山东机器局在山东聊城的一处厂房。

这样,大清就拥有了三家亚洲一流、在世界也排得上二流的军火工厂。汉阳兵工厂已经开始研究大清的第一代步枪,参照物自然是新军使用最多,技术也了解最深的老毛瑟,只不过德国人正在研究毛瑟。关绪清授意汉阳兵工厂总办蔡勇不妨与德国人联系联系,看能不能学习到些最新技术。至于金陵机器局,据说正在仿造马克沁机枪,历史上中国仿造的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诞生于1888,应该也为时不远了。

未来五年,陆军的装备就以统一制式为主,中英战争期间,关绪清已经深刻体会到使用“万国牌”武器给后勤带来的巨大负担,兵部几乎是用了与作战部队相同的后勤人员去配给各种不同型号的子弹和炮弹。

而且不同制式的武器也加大了指挥人员的指挥难度,这在火力协同的时候尤其明显。所以这份由兵部制定的计划中,强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拿出了解决方案,轻武器方面,如步枪、机枪、手榴弹和迫击炮这些已经能够自制,挑选好一种型号后,接下去的问题不过就是扩大产量,难度在于火炮的选择,兵部倾向于价廉物美的格鲁森炮,关绪清则更喜欢后世赫赫有名的克虏伯炮,最终双方妥协,在小口径的行营炮和山炮上采用格鲁森炮,而在大口径榴弹炮和加农炮上则采用克虏伯炮。

毕竟在中英缅甸战争时期,新军使用的美国装备弹药补充太困难,西南集团军。

使用的清一色德国装备补充起来就比较方便。后来又有缴获的英式装备打完就打完了,根本没地方补充。

而军备的统一也使得将来的战争中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