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108章 出访德国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108章 出访德国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嘟……”作为旗舰的镇远号拉响汽笛,舰队驶出渤海海口,进入黄海。远远的,从威海卫的方向,驶来两大五小七艘军舰。当先两艘体型庞大的,是与定、镇同属萨克森改进型的两艘一等铁甲舰济远和威远,平直的船舷是它们的形状看上去更像一个修长的铅笔盒,而不是后世那种两侧隆起的棱形结构,据说俾斯麦为了获中国庞大的造舰买单,曾亲自过问定、镇二舰的建造情况,而事实上这一级铁甲舰也称得上是整个八十年代德国造船工业的扛鼎之作。

7335吨的排水量,厚实而锃亮的装甲看上去让人无比踏实,装甲堡和水线带装甲组成的完美防护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存活能力,想当年在黄海海战中,定远和镇远加起来中弹接近400发,依旧巍然不动,顺利驶回旅顺,被中外称之为“不沉之舰”。至于火力方面,虽然由于速射炮出现后,清朝政府仍然没有对其进行改装,使得定、镇二舰这方面不如他们在防御方面耀眼,但其按棱线分布的4门305mm巨炮,在亚洲没有一艘军舰的装甲可以当得住。历史上,镇远就差点一炮让三景舰沉没、日本海军的旗舰松岛号退出战斗。在关绪清的这个时空,因为对舰船发展史比较熟悉的他,当然不可能再次忽略定远级铁甲舰的速射炮改装,现在定、镇、济、威四舰都拆除了舰尾阶地两门150mm克虏伯后膛炮和船舷两侧的四门75mm克虏伯舢板炮。而改成了6门由江南制造局江宁兵工厂(原金陵机器局)生产地120mm速射炮。

尾随济远和威远两舰的是六艘体型明显小了一号的巡洋舰、“乘风”、“破浪”、“扬帆”和在光绪十一年在英国购买的两艘巡洋舰“飞鹰”、“海狮”以及由江南造船厂模仿“乘风”建造出来的“崛起”号。

由江南造船厂在德、美专家帮助下,根据“乘风”号仿造而出的“崛起”号防护巡洋舰,两脚水量均在5700吨左右,虽然崛起号的一些关键部分,如装甲、蒸汽轮机等依然是在国外生产然后运回国内安装的,但他是国内成功建造的新一级巡洋舰,而且崛起号属于穹甲巡洋舰。他的假想任务就是。在南北主力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火拼后,追上并消灭那些受伤逃逸的日本巡洋舰,因而对他们的要求就是极快地速度和强大的火力,所以不管远和近都不用强压通风技术轻松跑出19节的速度。这意味着战时情况下,日本现役巡洋舰包括速度最快的千代田都逃不出两

舰的手掌心,而其装备的2门203mm阿姆斯特朗后膛炮,10门120mm江宁速射炮,完全可以一对一击沉包括拥有320mm巨炮的三景舰和有“火柴盒”之称的亩榜号在内的任何一艘日本巡洋舰。

这八艘军舰加上定远和镇远,是北洋舰队最新式的九艘军舰,也构成了北洋水师的全部主力。

在打出了“恭祝吾皇福寿康宁,大清国运昌隆”的旗号后,由林永升率领的八艘北洋军舰加入了出访的舰队。为了某些目的,关绪清的这次出访属于半秘密性质,从内阁以下到总理衙门,一律封口,他出京的消息到现在就连一些在京的外国公使也都还不知道。其实这是非常必要的,要知道历史上,中国就吃过不少外交泄密的亏,像日俄战争之后,美国就曾有意与中国签订一份盟约,共同遏制在太平洋地区势力急速膨胀的日本,这对当时积贫积弱,内焦外困的中国是非常有好处的。但结果负责谈判的唐绍仪还没有出国,日本就先一步从中国总理衙门得到了

消息,大惊之下的日本政府立即电令驻美大使开展对美磋商——不但一再表示改善对美关系的意愿,并且许诺今后日本移民将流向朝鲜和中国东北而不再是美国,日本将不再因移民问题给美国制造麻烦。但要求美国承认其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的“行动自由”。

而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中国尚未有直航美国地轮船。唐绍仪只能到日本东京换坐日方邮船访美。中途到达日本时,日本政府使出一贯的小聪明。以极其隆重地礼节对他表示欢迎,并安排政界、商界、文艺界、学术界的名流川流不息地前去访问,唐绍仪经常被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地排场搞得头昏脑涨,不便成行。同时,为防止他看出破绽,日方还通过黑龙会等团体煽动在日本的中国革命党人展开抗议活动,这些热血青年在日本警察的鼓励甚至纵容之下在唐绍仪的下榻之处外进行示威、抗议和骚扰——可悲的是,他们在表达爱国热情的时候同样也成为了

日本别有用心的工具。每每等到火候差不多时,日方警察便出面驱散人群,然后以群情汹汹”、“恐有暗杀活动”等言辞对唐绍仪进行羁留。

极力劝解他在日本政府的保护下再多逗留一段时间。

这边拖延着唐绍仪的行程,另一边则派外交人员与美国积极进行谈判,等唐绍仪到达美国当天,就挨了当头一棒,日美两国以换文形式达成了《罗脱——高平协定》,主要内容是:两国维护太平洋地区的现状,互相遵从对方在该地区地属地,维护该地区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鼓励各自商业的自由与和平的发展;两国以一切和平手段维护中国独立与完整,维护各国在华工商业机会均等的原则。林雷协定的文字颇为堂皇、隐晦。但含义却十分清楚:日本担保对菲律宾和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其他属地没有领土野心,美国则应允日本在中国东北以“和平手段”放手扩张势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所以此次出访,关绪清并没有让北洋水师排着盛大的阵容来大沽接他,而是按照每年这个时候进行的远洋训练一样,在航线上按时汇集。

南北洋水师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远洋训练,或是穿过赤道到达印度洋畔的缅甸,或是横穿太平洋,到达美国地西海岸。这样的训练虽然因为中国没有海外港口而所费糜多。但对海军士兵在风浪下射击、航行、抢修管损等能力的提高是极有好处的,关绪清始终相信,只有贴近真实的训练才能使士兵在战时不致于慌了手脚。所以,虽然这几年一直在裁剪军费,但对海军的训练费用。在关绪清的授意下。户部还是一丝也没有克扣。这几年,虽然国内的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实际增加地财政收入并不多。一来为了减轻农民负担,缓和国内阶级矛盾,这几年大幅度裁剪了农民的各种杂费,一律只征收土地税,这使得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中国财政少了一大块蛋糕;二来为了促进工商业发展,各省设置的那些路卡、捐税局也裁撤了一大半,在工商业还没发展起来,以工商税收填补这个空缺的时候,这个缺口只能由中央财政负担;三来,前几年接连打仗,把自同光一来积累地底子都打了个精光,还欠下了不少战争债务,到现在还没还清,这样又是一笔;四来,战争后英法商人卷土重来,德、美也借着新签地条约大肆抢占市场,而中国一些靠着战争订单发家的工厂则失去了买家,当初因放宽经商政策而盲目兴起地工商业遭到了相

当程度的打击,这也影响了财政收入的增长。此外,由于废除了卖官制度,没有了捐官的收入,每年这里又是几百万两白银的亏空。

虽然财政收入没有多少增长,但花钱的地方却没少了去。就说关绪清这几年狠抓的四件大事,官僚制度改革、基础教育普及、铁路码头的修建和军队的近代化改编,这哪一项不是花钱如流水的事情。

官僚制度改革,使得政府机构和职能更加近代化,必然增添许多新的机构和官职,比如说地方法院和法官的设立,检察院与检查官的设立,警察局的设立,税务局的设立,交通局的设立等等,这些机构都需要新的办公场所吧,有了场地还要招聘人手吧,这自然要从国家财政里支出;基础教育普及的重要性不用赘言,后世的名言警句“再穷不能穷教育”言犹在耳。所以关绪清在国家对教育地支出上从来都是敞开了口子拨钱。三年下来,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基本实现了每县至少有一所县学(初中)数所乡学(小学)。一些大府还设有府学(高中),而在西部一

些少数名族地区。也在绥远(呼和浩特)、乌兰巴托、伊犁、迪化(乌鲁木齐)这样的大城设立了新式学堂,如今大清地国民识字率已经由五年前的百分之十几上升到28%,足足增长了十个百分点有余,现教育支出占大清财政支出地比例长期维持在20%以上,到去年甚至达到了25.7%,这令其它各部各衙门对掌管礼部的容闳眼热已;海上的日子是平淡而且枯燥的,关绪清除了每天和舰上的官兵聊天,以了解一些海军的情况外,就是站在舰桥上一边看海景一边思考问题。当然也不会忘记陪陪自己的妻子!

财政的吃紧自然影响到了海军的扩充,这几年下来,除了几艘原本就已经确定要建造地军舰。南北洋水师加起来就添造了“崛起”号一艘主力舰,另外还有研发成功,已经正在建造中的铁甲舰。比起自己一衣带水的那个邻居可是差远了。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