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374章 李鸿章 的奏折 (2)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74章 李鸿章 的奏折 (2)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一夜之间,生丝价格暴涨,然而此时所有的人才忽然发现,整个江南市面上几乎无法买到生丝了。因为大部分的生丝都集中在了一个人的手里南浔历来是鱼米之乡,家家户户世代植桑养蚕,因地处太湖周边,气候温湿,水质优良,桑叶生长特别茂盛,孕育出了只有在这块土壤上才能生成的一种优质蚕丝辑里丝。用辑里丝制成的衣服,柔软、亮泽、耐用,在历史上,当地除了要供应历代朝廷之需,它还是英国、法国上流社会贵族妇女的最爱,是她们日思夜想的上等奢侈品。因为这种丝织品不仅色泽鲜亮,而且拉力好,弹性足,所以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外市场的抢手货,平均每年的销售达到六七万担。

说到辑里丝,便离不开后来闻名一时的南浔张家。

上海开埠那年,一个名叫张颂贤的年轻人,从家门口的丝行埭,摇着装满辑里丝的船只进入大运河,再沿着太湖和苏州河摇啊摇,在一个落日余晖的黄昏,载着满船的生丝和少年人的雄心壮志,缓缓的摇进了上海滩。那一年张颂贤26岁。

以前张颂贤是低价从乡下蚕农家里把蚕丝收购上来,加价后卖给前来南浔收丝的洋行买办,从中赚取差价。现在他自己打进了上海滩,在上海洋泾浜桥一带附设了自家的丝行,直接把蚕丝运到上海自己组织销货,这样可以省去很多中间费用。尤其是与洋行里的买办合作,上下联手做生意,消息更加灵通,张家逐渐垄断了从南浔到上海的生丝销售。从此,南浔张家由经营丝业开始,进而涉足盐业,房地产业,在短短几十年间便积累了上千万的财富,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名重一时的海上望族。

“这场生丝大战会不会问题就出在南浔张家身上,现在还不得而知。只不过连日以来,沪杭嘉三地的生丝价格已经暴涨了15倍之多,生丝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当地的物价波动频繁,经济秩序趋向混乱,再这样下去的话,恐怕用不了多久,杭州和嘉兴等地就会成为第二个上海。”赵秉钧适时提出了自己的忧虑。

关续清深深吸了口气,赵秉钧说的不是没有道理,甚至到时候情况还会比想象中要严重,上海事件中受波及的主要的以上海银行为主的金融,说到底也伤害不了这座城市的筋骨和血脉,但是生丝产业却业已成为了南方多处地区的经济命脉,一旦有变,对于当地的经济发展的打击将会是致命的。

眼前上海的事已经处理完了,关续清当即决定暂不回銮,继续南行,他要亲自是看看究竟是自己的改革措施导致的经济问题,还是传统经济痼疾在这个特定的时间内得到了爆发。

3月20日深夜,潮湿的雾气弥散开来,粘着人的皮肤和头发,令人非常不舒服。偌大一座中央车站此时的钢轨上只停留了一辆由六节车厢组成的列车。车头还在时不时喷着白气,远远看去像是一只踞伏在夜里的巨兽。这辆车叫做“展望车”,又叫做“专列花车”,是专门为皇上准备的。因此就不难想象其内容装饰的豪华程度。里面的餐厅、会客厅、卧室、娱乐室、舞厅、浴室等一应俱全,可说是可以移动的皇帝行宫。在前后四节车厢里飞别驻扎着罗明的警卫团士兵,车厢里的工作人员大都是赵秉钧手下的军情特工。

这一夜,中央车站暂停了所有列车线路,车站里到处都是上海治安总署派来的治安人员,以及驻上海陆军第49师团的军兵,人人表情冷峻,荷枪实弹,严密注视着周围一切可疑的行人。在车站外500米,有所有禁止靠近。尽管事先安排的非常隐秘,但还是让嗅觉敏感的记者们捕捉到了这个消息,旧时上海的记者是最会扑风捉影的,何况又是皇帝离沪这么大的事件,因此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全上海的记者几乎全部来到了中央车站,不过令他们失望的是,这里的保卫措施非常严密,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到车站内部,即使有机会也不敢冒这种生命危险。

凌晨一点钟左右,关绪清在一大帮高级官员和警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中央车站,送行的人员主要有上海市长聂缉椝,上海分行行长李夺,财政厅厅长于洪元,帝国飞行学院院长冯如,三鑫公司会董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以及上海市各厅署要员,上海市商界名流等等。随扈的人员主要有帝国安全局局长赵秉钧,御前警卫团团长罗明,帝国陆军驻上海第49师师长徐子山,上海治安总署署长白显明则带领了一支治安分队随驾登程,全程保护皇上安全。

不仅如此,从上海至南浔地区铁路沿线全部安排了当地驻军,随时通报沿线情况。赵秉钧这么周密的安排是绝对不可能发生危险的。为此,关绪清只有苦笑,他觉得其实没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这样做反而惊扰了地方和当地百姓,但是对于臣下的一番好心也实在不能说什么。

关绪清在车站休息室里稍作停留,然后决定临时安排和前来到访的记者见面,关续清心里清楚在临走之前有一些事必须要向人们说明,否则这一走之后,很可能这里还会再起波澜。但这一来令赵秉钧大为紧张,原本的保卫计划是坚决把皇上与外人隔离开来,但现在皇上却要与记者们进行接触,那些记者鱼龙混杂,谁敢保证里面不会有人对皇上的安全构成威胁。但既然皇上已经下了决定,他也不好阻拦,只得命令手下人尽可能向中央车站北门这边靠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关续清来到北门口,对着在场的记者和百姓们招了招手说道:“你们都看到了,朕要离开上海,继续南下,大家还有什么问题现在可以提出来,但时间有限,朕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

一个记者问道:“请问尊敬的皇帝陛下,如果我没看错的话,您身后跟着的应该就是三鑫公司的三位会董吧,他们可是青红帮的大亨,上海滩一带最有权势的人。所以我们猜测这次上海事件的平息,是不是因为您和这三位大亨,或者说和青红帮达成了某种瞒和呢?”

赵秉钧瞪着那个记者,心想都说上海的记者最难缠,今日一见果然如此,竟敢公然对皇上提出这样的问题,要不是在这个场合,一定让人把他逮捕起来。

关续清回头示意黄金荣三人上前几步,好让大家看得清楚,三人尴尬的对着在场记者一笑,然后恭谨的站在皇上右侧靠后的位置。关续清朗声说道:“不错,这三位就是三鑫公司的会董,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当初也曾是江南第一大帮派青红帮的首脑,但现在这个帮派已经不复存在了,它的新名字叫沪救会,这个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治安总署维持社会治安,新会长是治安总署署长白显明,所以从今往后这三人与青红帮再无瓜葛。而且三鑫公司今后也要成为远东股份公司的子公司,专门从事正当的贸易买卖。在这里朕想说的是,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朕以为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就应该给他们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为了赎罪,这三人表示愿意倾囊拿出三千万元来,支持上海建设,改善市民的生活。大家以为如何呢?”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