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383章 最后的赢家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383章 最后的赢家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不仅是求财,更是要斗气,斗的就是一番志气。”林启兆说着站起身来,指着窗外夷场的一片繁华说道,“杰臣兄看到这窗外的风光了吗?这里面可都是堆着洋人赚我们的银子啊。别的不说,单说这生丝一行,几十年来,洋人对我们屡屡欺压,百般刁难,朝廷的事情就不去说他了,可这生意上面,我林启兆是断然不服这口气。这次行此险招和洋人赌这一局,倘若成功的话,从此以后,洋人也要惧我三分,不敢随意欺压,江南的丝业和纺织业或许也能缓过口气来,觅得一线生机。所以这一次,不仅是生丝之战,更是生死之战!”

省署衙门,一大早关续清就把杨深秀召进来,听他回禀此次江南之行的经过。

这一次杨深秀在江宁,按照关续清的吩咐和高官刘坤一商量好要办理的事情后,马上又赶往了上海,和在上海忙于联络丝商的林启兆会面。

一方面是把皇上的安排给林启兆交个底,让他心里有数。另一方面,也是关续清特意叮嘱过的,要听听林启兆这边的进展情况,防备着万一有什么变故,也好早作打算。但杨深秀还不知道,在此之前,皇上已经与林启兆秘密见过一面了。

关续清一直神色不动的坐在榻上,异常安静的听着杨深秀的禀报。他心里清楚的很,这次提前让杨深秀带话给刘坤一,不仅是要安抚刘坤一的心,让他明白朝廷根本不会同意废桑兴农的方略,更因为关续清想要借杨深秀的口,让刘坤一对此事不要轻举妄动,至少可以保持沉默。而且还以林启兆的名义承诺,倘若此事办成,江苏省也将会获得一笔丰厚的报酬。

刘坤一刚刚就任江苏高官不久,千头万绪的事情一大堆,要展布手脚,最缺的就是钱。现在天上忽然掉下来这样一大笔银子,背后又是皇上的意思,再加上废桑兴农的事情原本就是个幌子,刘坤一自然乐得糊涂一回。

从事情的进展上看,刘坤一也的确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在行事,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但让关续清有些意外的是,林启兆这次收购生丝的资金来源,居然打的是外国银行的主意。

借鸡生蛋这一招用的也太漂亮了,连关续清自己在心里也不由得击节赞叹。这一招简直就是后世房地产业的经典复制。

在后世,房地产开发最初的几年,很有些背景关系深厚的人就是用这样的手段起步的。拿到一块地皮,先利用关系把土地证办下来,再用土地证向银行抵押贷款,用来支付土地转让的费用。剩下的钱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房屋基础一起来,马上办理预售,再把回笼的资金继续投入到房屋开发建设中。如此到了最后,开发商基本不用投入多少资金,就把钱赚到自己口袋里面去了。

问题是现在的时代是商品经济刚刚开始的阶段,林启兆能想到这样的手段已经很不容易了,还敢于果断施行,要知道这件事情谁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要是中间出了什么岔子,那可就是身家性命都得赔个精光啊。

想到这一节,关续清心中不由得一紧。当年胡雪岩和洋商对抗的时候,其实洋商已经准备妥协了,表示愿意加价一千万收购胡雪岩手中的生丝,可胡雪岩非要坚持一千二百万,结果谁也不曾料到,中法战争爆发,胡雪岩错过了最好的时机,到最后功亏一篑。

“告诉林启兆,差不多就收手了,不要拘泥于眼前的一点得失,目光要放的长远些,以后有的是大把的钱给他赚。”关续清神情一肃,打断杨深秀的话说道。

杨深秀赶紧躬身回禀道:“前几日微臣找到林启兆,林启兆已经让唐杰臣和张宝善出面和洋人斡旋,他也是担心怕把饭煮成夹生饭,还特意告诉微臣,希望皇上能从侧面再加上一把火。”

关续清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说道:“林启兆想让朕如何加上一把火?”

“回皇上的话,林启兆的意思是想让刘大人选治下的一两个县,先砍它一些桑树,洋人见此情况,必定惊慌,以为朝廷果真要施行废桑兴农的方略了,那时候再和洋人谈条件就有利的多。”杨深秀不慌不忙的说道。

原来如此,这倒不失为一个好办法。桑树砍了可以重新种,真要是这次办砸了,钱打了水漂不说,恐怕往后的一切设想都要变成空中楼阁了。这个林启兆,果然不是俗人。关续清点了点头,嘱咐道:“就依林启兆的意思,你回去后马上去办,切记不要让洋人听到什么风声。”

君臣二人一直聊到快晌午的时候,杨深秀才跪安告退。关续清长出了一口气,他自己前世就是搞经济的,虽然刚才杨深秀的回话中没有提及这次林启兆究竟能赚多少银子,但是仅凭林启兆囤积了近亿元的生丝,他在心里大约也估算的出,倘若事情顺利办下来,这一笔自己就赚大发了,起码也有几千万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帝国的对外贸易额在迅速增长,尤其是南省地区,但中国人的经济贸易意识还很落后,处处受到外商的钳制,关续清就是通过这一次生丝贸易,把中外贸易的游戏规则颠覆过来。但这一次绝对是个险招,要是万一走露了风声,被外商知道是官商勾结,那对帝国的信誉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这是一次惊人的冒险,也是一次惊人的投机。但关续清认为值得,他从来都是一个不怕风险的人,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选择的这位林启兆竟会比自己胆子还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天之后,省署衙门一纸公告,要在治下两个县进行废桑改农,上海夷场内的洋商们是真坐不住了。说到底,他们最不信任的还是这个国家的朝廷,谁知道那些对商业一窍不通的官员们,会真的干出什么事情出来呢?而桑树砍了,明年生丝的产量必然锐减,价格自不待然会上涨,这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唐杰臣的撮合下,特别是林启兆又主动将生丝的价格降低两成,怡和洋行率先和林启兆达成协议。其他法国人和美国人的洋行见此情况,也只好同意林启兆的条件。就连当初居中联系,要坚持和林启兆抗衡的杜兰,此时也没有了办法,在张宝善的劝说下,和林启兆签订了生丝协议。

一场惊心动魄的生丝大战就此划上句号,林启兆大获全胜,收获银子还不是全部的,重要的是,经此一役,收获颇丰的江南丝商们对林启兆是满心的震惊和感佩莫名,隐然已经有惟林启兆马首是瞻的意思。

而夷场的洋人们也是第一次真正的对这样一个年轻人刮目相看,不敢再像过去那样存着轻慢的态度了。以怡和洋行为首,好几家洋行都纷纷找到张宝善和唐杰臣,通过他们两人向林启兆放出信息,希望能够和林启兆就明年生丝的价格坐下来好好谈谈。

自江苏开埠以来,这还是洋行的洋商们第一次放下身段,主动找到中国商人表示出公平谈判的意向。洋商们也没有办法,这次生丝大战较之往年他们都损失惨重,好在生丝只是原材料,这样的损失他们还可以通过成品来进行转嫁,但是这样缺少秩序和平衡的贸易大战,很容易带来一种恶性的循环,那就是如果江南的商人们从这次生丝大战中尝到了甜头,进而联合起来与洋商抗衡,那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灾难性的局面。

南浔有名的鱼香楼饭庄,关续清凭窗而望,望着悠悠的太湖水,一时间心神俱醉,南浔古镇真是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啊。

“南浔古镇地处苏杭嘉湖的中心点上,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原因浔溪河而名浔溪。后来由于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佑季年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明清之际为南浔经济繁荣鼎盛时期,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得半个镇”之说。南浔之所以一跃成为江浙雄镇,主要是因为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正所谓“附近遍地皆桑,家家养蚕,户户缫丝织绸”镇上名园古迹甚多,现存有小莲庄、颖园和嘉业堂藏书楼等,风貌奇特,尤其是张石铭和张静江故居别有情致。江南水乡的南浔不单外美,而且内秀。有时间皇上可以游览一下。”林启兆说起自己的故乡来真是如数家珍。

关续清频频点头,脸上洋溢着笑容。

少顷,各式精致的菜品陆续摆了上来,林启兆又开始摇头晃脑的讲解起来。

“皇上请看,这道菜叫作野荸荠桔红糕是南浔传统特产,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软而不粘,色泽桃红,桔味醇正,香糯可口。这道菜叫作香大头菜,虽然名字俚俗,但味道非常鲜美,色泽黄嫩、咸淡适宜、回味香甜,略带清香,菜头脆嫩,纤维细腻,每个菜头展成扇面形。佐膳皆宜,是佐餐之上品。”

关续清的兴致被提上来了,指着一盘又黑又丑的菜说道:“这道菜又有什么名堂?”

林启兆笑呵呵的对皇上说:“皇上,这道菜可是大有名堂了,叫做臭豆腐干。”

“啊?”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