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471章 登陆美国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471章 登陆美国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呵呵。是啊”袁世凯一边说话,一边偷眼看着范学成的表情,对方此时已经全身心投入到了鸦片的刺激和京腔的韵味中了,一点儿防备之色都没有。

这时,管家刘仲及悄悄对袁世凯说:“春台班汪老板看东家赏了三庆班两千,他那儿也要,不然不上场!您看”

袁世凯脸上抽动两下,咬了咬牙,大钱都已经花出去了,何必在乎这点儿小钱呢,给,要多少都给!

范学成也不是白给的,他想要看看袁世凯是不是真的是个戏痴,于是问道:“大人,听说您在这京剧上颇有一番研究,想要向您请教一下,依您听戏的经验判断,这汪老板和谭老板在唱功上谁比较占胜场呢?

袁世凯眼珠一转,知道对方在试探自己,笑道:“嗯,依我看,单从唱法来说,二者各有千秋。一个以云遮月唱婉转,一个以脑后音唱雄浑。不过这艳秋(汪桂芬堂号)刚恢复不久,气息上还要略逊英秀(谭鑫培堂号)一筹”

“别说了,快看,汪老板出场了!”不等袁世凯说完,卢永祥就举着大烟枪叫了起来。

戏台,汪桂芬一声《武家坡》的亮嗓叫板,“在营中失落了一匹马”立即博得了轰天价的彩声,连一向不懂京剧的范学成都忍不住站起身喊起好来。汪桂芬的嗓音特点是“脑后音”,而且带有“嘎音”,开口发声非常响亮,唱完仍似有余音袅袅。汪的嗓音譬如北京特产的一种脆枣,果肉特别结实,吃起来有脆又甜。嗓音高亢浑厚,善于运用丹田气和脑后音,歌声响遏行云,发音吐字饱满,韵味十足,极富立体感。仅是一句叫板就把台下观众的心牢牢的抓住了。

袁世凯接着刚才的话对范学成说道:“汪桂芬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门三杰,此三人中孙菊仙年龄最大,谭鑫培次之,汪桂芬最小。汪老板的唱腔与其他人有别,贵在嗓音运用得法,不仅高低音都动听,其中音尤佳,韵味之足如饮醇酒,有独到之处,非谭、孙所能及。说到这儿,还有一段趣事”

范学成早就听说京城汪老板是梨园大家,但闻名不如见面,今日一听果然不同凡响,自然对汪老板的事也就格外关注起来,于是问道:“什么趣事?”

袁世凯淡淡一笑道:“当年程长庚如日中天之时,汪老板还只不过是个跑龙套的小打,一次,程长庚演《天水关》,上台之前突然病倒。前后台观众都是冲着大老板程长庚才来看戏的,出现这种情况,如有人出来,既是救场如救火,敢上台的也说明他须有过人的胆识和水平才行。当时,程门三杰中就汪老板在场,于是他决定从容上场,只一句‘代理山河掌丝纶,运筹帷幄’的叫板,就把台下观众镇住了,等到开口正式一唱,活脱脱就是大老板程长庚的声音。不用说观众甚为满意,就是整个后台也是人人称奇。观众惊呼:真乃长庚第二也!”

“哦?有这么厉害?看来我平日里在军中真是孤陋寡闻了。”范学成越听越爱听,对卫队长嘀咕了几句,卫队长高喊一声,“第九军军长范学成大人赏钱五千!”

五千?台下顿时骚动起来,纷纷用惊奇的目光向雅间望来,范学成则得意洋洋的向大家招手致意。

汪桂芬一曲终了,观众不依不饶,愣是不让他下场,无奈之下,又唱了一出《朱砂痣》,这才作罢下场。接下来则是春台班和三庆班的徒弟们登台亮相。观众们的听戏的劲头儿也就小了许多。

袁世凯瞅准时机向卢永祥使了个眼色,卢永祥对范学成笑道:“范军长,现在台上都是些过场戏,不如咱们就叨扰总督大人一番,向他讨一杯水酒喝喝如何?”

范学成一迟楞,赶忙道:“好,好,兄弟对于听戏是个门外汉,但在喝酒上还有些手段,呵呵只是不知道总督大人是否愿意?”

袁世凯笑道:“难得二位能赏光到我府里来,我自然是要殷勤招待了,不瞒你们说,我府里还藏着一坛杜康酒,多少年都不舍得拿出来喝,今日我就忍痛割爱,那这坛酒奉献出来,让兄弟们也品尝品尝。”

三个人离开戏园子,在管家刘仲及的指引下,一路向院子深处走去。

乔致庸带着自己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士”在大海上漂泊了十几天之后,终于踏上美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他深吸了一海风,凭借着多年在商场上的打拼,嗅到了这里那股浓重的金钱的味道。

在他身后跟着的是“在中堂”的几位核心人员,共同辅佐乔致庸建立起了乔家的商业王国。

第一干将叫阎维藩,其识人和看事的眼光独到,在投资方面往往能屡试不爽,成为乔致庸身边最大的膀臂。阎原为平遥蔚长厚票号福州分庄经理,曾经与年轻武官恩寿交往密切,当恩寿为升迁需银两时,阎自行作主曾为恩寿垫支银10万两。为此阎维藩被人告发,并受到总号斥责。后恩寿擢升汉口将军,不几年恩寿已归还了所借蔚长厚之银,并为票号开拓了业务。但阎维藩因曾经受到排挤和总号斥责丧失了对蔚长厚的感情,决计离开蔚长厚返乡另谋他就。乔致庸知道阎维藩是个商界难得人才,便派其子备了八抬大轿、两班人马在阎维藩返乡必经路口迎接。一班人马在路口一连等了数日,终于见到阎维藩,乔致庸之子说明来意和父亲的殷切之情,使阎氏大为感动。阎氏来到乔家,乔致庸见他举止有度,精明稳健,精通业务,而阎氏时仅36岁,致庸更是感叹年轻有为,是难得之经济人才。当即聘请阎氏出任乔家大德恒票号经理。阎氏对照在蔚长厚的境况,深感乔家对他之器重,知遇之恩,当即表示愿殚精竭虑,效犬马之劳。阎氏自主持大德恒票号以来的二十六年间,使票号日益兴隆,逢账期按股分红均在八千到一万两之间,阎氏为乔家的商业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公甫,本是复盛公字号里的小伙计,慧眼识人的乔致庸识出他是个人才,在大掌柜告老后,让他当上了复盛公的大掌柜,给包头商界留下谚语:马公甫一步登天。

马荀,本是复盛西字号下属粮店里的小掌柜,不识字,但经营有方,盈利不小。乔致庸便给他一副资本,让粮店独立经营,他成为大掌柜后也给乔家赚回不少银子。

高钰,也是如此,由一名小伙计被乔致庸提拔成了大德通票号总经理,为乔家收进几十万两白银的红利。

乔致庸依然是在国内的那一身行头,青衣、小帽,一看就像是中国某个小镇上的教书先生,谁又知道这是当年赫赫有名的乔家商业王国的掌舵人呢。他历经商场多年,挺过了无数的风浪,但此时看到纽约的高楼大厦,却感到身上背负着前所未有的沉重压力,因为这个压力是皇上给的,而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繁花似锦,这是纽约这座美国第一大城市给乔致庸等人的第一印象。

街道上二三十米宽的马路、各种尖顶的教堂建筑和鸣响的钟楼。盘山而建立的各种建筑,城市中心码头和广场合一。

燕尾服、手杖、喷着香水的白羊羔手套,这样的绅士四处可见。

高跟鞋、首饰、宽大华丽的裙装,女士们骄傲得露着她们最华丽的外表。

当然,乞丐、贫民窟也是分部在繁华的城市各个角落里,城市各种阴暗面也是多不胜数。

曾经,乔致庸也通过报纸看到过纽约的样子,当时也没有在意。现在置身于此,也震惊于它的繁华。毕竟像纽约这样经济繁荣的城市,几乎在任何时候都会不断得扩建、翻新。一年的时间就可以令这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马公甫、马荀、高钰等人则是目瞪口呆得看着繁华景色,如同墨西哥乡下偷渡者们同样一副目瞪口呆的神情,说:“这就是大家说的城里面啊?难怪听人谁城里人瞧不起乡下人,原来城市是这般的样子”

“也难怪,你们连山西都没出过,顶多去过个大同府,当然会觉得惊讶了,其实像这样的城市在咱们国家多着呢?北京、上海、杭州哪个地方不比这儿强啊。”阎维藩显出一副见过大世面的样子。

“阎老先,你吹啥牛啊,我们还不知道你,轻易不敢出门,一出门还总要找几个人保镖,生怕别人偷了你的体己钱。哈哈”

阎维藩脸一红,假装没听见,把目光投向别处。

纽约早在1895年已经有超过50万人,并且还在以每年增长近万人的高速发展着。

如果算上纽约管辖区域内包括农村的人口,那则足足拥有80万以上。因为它的繁荣,更多的移民更愿意选择在纽约居住。这个地区,已经集中了这个州一半左右的人口。

而华人数量虽受排华法案影响增长日趋缓慢,有时候甚至数量在倒退。不过,早年来大量的华工,以及华工后裔使得这座城市华人数量占了三成。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