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穿越清朝当皇帝 > 第731章 帝国扩张计划

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731章 帝国扩张计划

作者:关古威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55:15 来源:9书院

关绪清说道:“印度人对我们的龙币还有一些怀疑,他们更倾向于以货以货,这就意味着,交易一般都是特大宗的。对于印度的前期开发,可以先把国内过剩的一些产品运到那里,从那里换回我们急需的战略物质。如果抓紧时间的话,估计两个月可以来回一趟,利润还是非常大的。经贸部算过了,所赚的钱不算,单单国家从里面抽取的税收,一趟就可以达到一千万元龙币左右。而且,还可以把从中赚到的钱以低息贷给军部,甚至于不要利息也可以。如此一来。军部每趟从中可以获得三千多万元龙币,一年下来,数量惊人。这些钱全部用来支付战争支出,特别是那些不经意间冒出来地支出,例如这一次各个军种对训练费用提出来的要求。”

大家对此都很赞同,他们并不认为每年从经贸部口袋里掏出一亿多龙币来无息贷给军方,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反正都是从印度身上得来的,军费增加了好大一笔,这对军部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一次从香山回到京城后,说什么也得让冯相华那些人请客了。

关续清说道:“你们啊,一天到晚的只想着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事情,对经济地了解还真是少了点儿。朕刚才说的,只是表面上的数字而已。中国实际所得将远远过这些。大家想一下,原料从印度运回来后,我们得进行加工,进行销售,这中间的环节不少,每一环节都可以产生利涧,国家可以从每一环节中抽得税收。还有,所得利涧中,有相当一部分将落入国民的手中,他们将这些钱拿来消费的话,对经济又将是一个巨大的促进。可以说,这场仗打得绝对是物超所值,我们从中得到的利益将肯定不止一年两亿个龙币。印度过去一直采取保守的贸易政策,过多的依赖于英法,以后要打破这个局面,把印度变成帝国的一个自由贸易区,更重要的是,战后其它经济强国的企业来到印度的时候,一定会现他们已经没有了立足之地,那里的国民已经习惯于使用我们中国的产品了,这种影响,可不是一年两三亿个龙币的收入可以说明的。”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载泽说道:“皇上,您能一直不肯打老百姓的主意,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变变这个规矩了。去年帝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二百五十亿龙币,财政收入是五十亿龙币,而军费却只有七亿五千万龙币,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三,这在和平时期,还算是一个正常的比例,可是现在帝国打了一场印度战争,往后可能还要扩张,再保持这样的比例,实在有点儿说不过去。臣以为要把军费提高到百分之六,就有整整十五亿龙币,虽然离军方所需还有一大段距离,但是起码也比现在的要强得多了。现在西方列强的军费开支,大约占国民经济的三成左右,有些国家,如美国和苏联甚至更多,所有的需求都给军需让路,甚至于喊出了‘要炮弹不要黄油’的口号,而我们的比例,只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左右,也太可怜了。还有,我们的税收政策已经实行了十几年,从税率上看,简直低得可怜,只有西方列强的一半左右,我个人认为,是到改变税收政策的时候了。”

关续清喝了一口茶,笑着说道:“税收政策不能变,正因为税收政策的稳定,老百姓才敢大胆的往各个行业投资,才能放心的生活就业,不能因为战争就随意改变。大家要明白战争的目的,我们不能为了战争而战争,那和希特勒有什么区别,我们发动战争的目的还是要壮大国力,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还有一点,如果在战争期间改变税收政策,会给老百姓一个不好的想法,认为国家已经支撑不住了,这才会想办法提高税收,这对国民的信心将是一个重大的打击,而且税率一旦提高,想降下来就没那么容易,过惯了大手大脚的日子,想再过紧日子,难啊。顶多可以像从前那样发行战争债券,把战争变成一种全民性的投资。

倒是大哥所说的,在不提高税收的情况下,把军费提高到百分之六,就可以做到。我们有五十亿龙币的财政收入,其中军费只占了七亿半,教育占了十亿,科研费用占了七亿半,单单这三样大头,就入的一半左右。其余二十五亿,各地文武官员的薪俸及办公费用,花了大约五千万龙币,这一部分不能再少了,我们总不成让官员们上街讨饭吧。往投了五亿龙币,在全国各地修建各种基础设施用了五亿龙币,朝鲜半岛也用了五亿左右,再加上其它的预算,能够自由支配的钱只有约五亿龙币左右。单单对马来亚半岛、安达曼群岛、尼科巴群岛等地方的建设,就拔了约三亿五千万龙币,剩下的钱不够几个军种分的。不过,大伙儿也不用担心,帝国可以暂停在和朝鲜半岛的投资,把省下来的十亿龙币都用在战争上,应该够用了。”

关续清思索了一下,又说:“印度战败是要赔款的,军部已经拿出方案,让印度赔偿5亿龙币,朕觉得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别看尼赫鲁雄心勃勃,可是印度还不是一个经济富裕的国家,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也有困难,所以朕决定可以把赔款折换成资源,印度是一个资源大国,铝土储量和煤产量均占世界第五位,云母出口量占世界出口量的百分之六十。据帝国的初步统计,他们有463亿吨的煤,有97亿吨的铁矿石,22亿吨的铝土,1亿吨的铬铁矿,还有丰富的锰矿石,锌,铜,铅,石灰石,木材、棉花也都是应有尽有,对帝国来说,印度不仅要成为一个贸易中转站,还要成为帝国的能源供给地。目前,征印军正在对印度南省的残余军队进行清剿,待局势稳定了,就率先派去地质勘探队进行勘探和挖掘,另派帝国企业界的人士前往考察投资。对于印度的政策不同于,朕不想让这个国家灭亡,但是在战后印度人对中国人的仇视还会存在,所以朕要把印度分裂成几个邦国,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这样的话印度人就形不成拳头来对抗帝国,另外帝国的投资建设也会带动印度经济的发展,印度人生活水平提高了,衣食无忧了,反抗的情绪也就慢慢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载涛说:“南亚大局已定,臣弟以为也要考虑一下北方和西方的战略情况。目前帝国以咸海、图尔盖高原、乌斯秋尔特高原这三个地方为依托,构筑了几条互相连在一起的防线,同时重兵驻扎图尔盖谷地,牢牢地把守着欧洲通往亚洲的最佳道路。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毕竟我不是一个军事专家,只能提出建议而已。让西北军区派出一些部队,穿越卡拉库姆沙漠,占领阿什哈巴德,并以此为基地,进军伊朗高原。伊朗现在被列强分成了三个部分,北部为西班牙所控制,南部为英国所控制,中部则为双方的缓冲区,名义上为伊朗国王巴扎维所控制,其实却受英国和西班牙两个强盗的双重控制。无论是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国家被几个强盗活生生地割成三份,成为别人的殖民地,伊朗国王巴扎维也不例外。

我想派外交人员偷偷潜入伊朗,与巴扎维国王好好谈一下,一旦我们把西班牙和英国人赶出伊朗高原之后,我们可以让巴扎维控制整个伊朗高原,恢复伊朗王国的荣光。交换的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加入大中华联邦;二是我们取得在伊朗境内开采石油的权利。这两个条件,估计巴扎维国王考虑也不用考虑就会答应下来。现在在伊朗境内还没有现石油,用没影儿的事情换得国家的控制权,巴扎维一定会乐疯了,说不定还会把我们中国人当成傻子呢。为了不引起巴扎维的疑心,在谈判的时候,我们得向巴扎维狮子大开口,要他们现有矿山的开采权,至于石油的开采权么,得尽量隐蔽的取得,最好要巴扎维签一个条约,规定把其境内石油的开采权和经营权全部交给中国,连伊朗也不得干涉。只有条约在手,我们才能放下心来。”

载涛停顿一下又说:“与巴扎维国王取得联系后,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进军了。伊朗高原道路险峻,地势复杂,如果没有熟悉地形的当地人相帮,想要在那里顺利的击败西班牙人和英国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几十年前,英国人从伊朗人手中得到格鲁吉亚,并以此为基地,逐渐向伊朗高原渗透,最终控制了近半个伊朗。但是,图兰平原落入我们中国人之手、并且里海低地也由我们控制之后,驻格鲁吉亚和伊朗北部的英**队基本上与本土失去了联系,并且装备差,数量少,士气低落,应该不是我们的对手。控制伊朗北方之后,联合伊朗国王巴扎维的部队南下攻击英国人,相对来说要轻松得多。

喜欢穿越清朝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越清朝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