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奋斗在新明朝 > 第475章 悲愤的李佑(求月票!)

奋斗在新明朝 第475章 悲愤的李佑(求月票!)

作者:随轻风去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7:04:24 来源:9书院

第475章 悲愤的李佑(求月票!)

此刻,次辅许大人心情复杂的望着李佑。这次李佑捧着祖宗法度的条文,打着厘清制度的旗号,要将内阁大学士扫出廷推现场,这让他这个建极殿大学士情何以堪。

难怪李佑奏事之前,给了他一个那么纠结而**的眼神,敢情李佑要展开无差别攻击,而他身为内阁一份子,躺着也要中箭啊。

不过许次辅不是心胸狭窄的人,他很理解李佑的苦衷。如今内阁成了阻碍李佑入选的两大障碍之一,今次不将内阁扫出去,廷推这关就过不去。

如果李佑真能进位检校佥都御使,对他而言也不是坏事,甚至可以说是极大的好事,必将成为党羽中的中坚了。

假设李佑得逞,许次辅对内阁在人事铨政话语权方面的损失考量一番,发现未必是坏事。

这次是六个大学士一起受损,相对于其他同僚,他并没有多损失什么。而与此同时,由于外朝吏部尚书赵良仁是盟友,对铨政的掌控相反还得到了加强。

李佑的同乡,赵天官虽然万年的面无表情,但却暗暗对李佑喝彩。这小同乡要是真有这个本事,一举掀翻掉目前现行的廷推制度,对他当然是天大的好事!

随便想象就可以知道,当廷推中没了宰辅大学士,没了君上临朝监视,那在参与人员中,谁是引导风向的老大?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吏部尚书!

即便李佑今日不成事,但只要敢站出来抛出这个话题,引起朝臣议论纷纷,那也是相当大的收获了。有了开端,还怕没有后续?

话说李大人当初是抱着研究廷推程序的态度借来了会典卷五,谁知道居然发现景和朝廷推与会典上不太一致,登时大喜过望。

按照事先想法,今天只要风头不妙,无论如何也要将会典当做“祖宗法度”搬出来的,至少可以充当缓兵之计。实际上他也正是如此做的,至于再下面,就全靠临机应变了。

李佑暂时没有精力去考虑,自己可能会引发的这些后续变局,他正在绞尽脑汁的考虑下一步怎么走。

目前只有他势单力孤的在丹陛前声嘶力竭高喊祖宗之法,而别人议论的议论,装哑巴的装哑巴,看热闹的看热闹,没有应招的,没有捧哏的。大约是觉得这个话题太严重,一个不好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不敢轻易开口应声罢。

可怜李大人虽然举起了无人争锋的旗帜,但到目前为止,实际杀伤力却十分欠缺。

连续两次奏请,均不能在钱太后这里打开突破口,李佑万般无奈。

他只好转过身躯,满脸郑重神色,朝着首辅徐岳行礼道:“我大明自有制度,内廷外朝,各有职事,互为制衡,可保君上杜绝偏听偏信,焉有内廷延伸出外道理?如此便成一言堂,非长久之道也!”

又劝道:“阁老位列首揆,人臣之极,自当以身践则,并劝君上迷途知返,不然有失职之虞!叫后世何以看待?”

虽然被李佑主动找上门,还暗含有激将计,徐首辅仍不答话,也不中计。他冷漠的看了李佑一眼,心里的评价只有一个词,冠冕堂皇!

说了这许多,不就是为了检校佥都御使官职么?若内阁退出廷议,那么外朝岂不赵天官成了首领?赵许二人若内外联手,肯定不是好事。

徐首辅不愿与李佑纠缠,甚至不想与李佑说话。见李佑还要继续与他啰嗦,心里厌烦得很。便闪过李佑,上前对慈圣皇太后奏请道:“请圣母再下谕廷推,不必受外物纷扰。”

虽然首辅大人的实际人望在内阁只能排到四五名,但毕竟也是二十几年宦海的人物了,处理问题的能力怎么也是有的。

很简单,一个字也不提会典,无视李佑的举动,搁置一切争议,先照旧例举行廷推即可。那李佑只是个等待结果的被廷推对象,又不是正式参与廷推的朝臣,有没有他无关紧要,他的态度其实也无关紧要。

慈圣皇太后的身份只需独断,自然不会与李佑争辩什么对错,但又不方便无视会典直接下旨。终于等到了有人奏请,连忙顺势下谕道:“准奏!”

看戏的人暗叹一声,这次也就这样了。一年多不见,李大人虽然风采依旧,永不服输,但本次真没希望了。太后加首辅同时压下来,这种分量很难再辩驳回去。

其实李大人已经尽力了,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无用的。不过他成功掀起了廷议制度的话题,后续肯定不会断绝的,今后少不了为此明争暗斗。

李佑脸色灰败的退回殿门,与其他两个待选人并列,等候最后的判决。

赵天官第三次开始主持廷推,这次没有意外发生打断他,很顺利的开始了。

天官大人又想起,本次廷推按照谕示还有个廷辩环节,他暗道以李佑的伶牙俐齿,说不定还有什么奇兵。遂停了群臣画题,先令仅剩的三人上前分别御前陈述。

这个环节是太后特意为属意人选设计的,为的就是增加两人表现机会,弥补一些没有经过文官铨选渠道的不足。

李大人神情萧瑟,心死如灰,有气无力的挥挥手,让另两人先去。安国公女婿、光禄寺少卿黄鉴与诚国公族人、武昌府同知曾淳便分别上前,掏出陈情疏自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奋斗在新明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奋斗在新明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有些为人厚道的朝臣暗暗感慨,一开始没有太认真看待此事,只觉得勋戚根本不可能入选,太后的提名只当是陪衬而已。事先没人想到,居然还真要让半路杀出的两个陪衬入选。

太后她以有心算无心,李佑真是可惜了。以公心论,剩余的三人中,李佑的治政能力应该是最强的,又是经历铨选正途杀到这里的。只不过在人世间,正确不代表获胜。

赵天官叹口气,对李佑道:“该着你了。”

注定要失败的李大人拖着沉重的脚步,慢慢的又来到丹陛前方。在众人同情目光里沉默片刻,才开口道:“臣才浅德薄,愿就此让贤,退出选官。”

什么?退出?一语惊起满殿人,这李佑竟然也自请辞去候选人身份?

脑子慢的还在奇怪,脑子快的人已经迅速想到,一旦李佑也退出,那么本次廷推待选五人中,三个经过文官铨选的正道候选人岂不全部退出了?

而且似乎全都是因为外界压力而被迫退出的!若是在推选中,因支持不足而落选,至少也算是做到表面公平了,大家还能装糊涂,可是现在全都是被迫退出!

通过正途铨叙的候选文官还没到推举时,就一个个被逼退让!在还没有开始画题选举时,就因为来自于皇家和勋戚的不公正因素而全军覆没!

一场套着公平外皮的推举,选的还是文臣中的清流官职,最后只剩下了勋戚为候选人,这代表了什么政治意义?

金殿里,在四十多个文官朝臣的众目睽睽之下发生了这种事,耳光多么响亮!此时所有大臣全部不约而同的感到了羞惭和愤怒!

这后果谁可以站出来负责?徐首辅和彭阁老已经面无血色了。

因为震惊而产生的鸦雀无声环境中,李佑慨然陛辞,神容悲愤而言:“铨政乃国之重器,廷推之法,重在汇集公论,选用贤良!今日廷推,吏部铨叙备选三人,皆数罢去!而圣母提名两人,赫然硕果仅存,臣年轻识浅,不知是为正道乎?

若合乎天理正道,那官职全由圣母一人做主即可,还要公论评议作何?还要这廷推作甚?或许此乃国事倾颓衰败之象也,我欲为此痛哭!不知诸君位列庙堂,朝政若此,不能羞愧乎?”

李佑近乎放肆的控诉声音回荡在大殿中,那待选之人叫黄鉴的有些急眼了,对李佑斥责道:“你这是危言耸听,居心叵测!”

李佑斜睨他道:“本官欲往祖陵哭陵,也是这几句话,你管得到吗?”

谁听到这句也会被噎的无语。

哭祖陵的话都出来了…不远处的许次辅暗暗苦笑。李佑确实能将身上每一点优势都发挥到极限。如今天下,有几个敢随便说去祖陵哭陵的?

李佑起身要离去,忽然又盯住徐首辅,厉声呵斥道:“堂堂大明,国家用你为首辅,原来都要当泥塑木偶而已!眼见君上倒行逆施,却助纣为虐,与君上合伙紊乱朝纲,而不敢有片言进谏!这等首辅,要之何用?汝还有脸面立于庙堂之上否!”

经李佑如此斥责,旁人忽然发现,今天徐首辅、彭阁老与钱太后居然真像是一伙的。

当李佑搬出会典时,彭阁老跳出来训斥李佑大胆,李佑劝钱太后依照祖宗法度时,徐首辅却出面奏请钱太后不要搭理李佑干扰,继续廷推。

说是助纣为虐,一手造成今日重大政治事故,一些也不为过。

其实都知道,这两位不见得真与慈圣皇太后一条心,但责任总要有除了自己之外的人来承担,虽然不见得有什么实际用处。

还有阴谋论者暗暗分析,这一定是李佑的阴谋!李佑的心机谋算太可怕了,从头到尾将全部人都戏耍在手掌之上!

喜欢奋斗在新明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奋斗在新明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