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请假一天

穿到古代当名士 请假一天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7:13:18 来源:9书院

宋府尊对自己的人万般怜惜, 担心他干活多了累着, 轮到下属就没那个待遇了。

朱知县听见大人都开始夸起爱侣了, 以为正事说完,寒暄几句便要告辞。谁知他“告退”两个字还没说出口,宋大人就又热情地拉着他研究起了新工作。

如今已至四月中下旬, 到了收麦插禾的时节,他这县令是亲民官, 自然得关心农桑,宋大人还要跟他聊聊科学种田呢:

比如稻秧的合理密植;比如稻田养鱼技术;比如割麦后秸杆还田做肥料与收秸杆做柴烧哪一种对农家更划算;比如收麦后种油菜还是芝麻、豆类、棉花收益更高……

朱县令越听越茫然, 眼神越飘渺, 努力想集中精神弄懂他说什么, 却一次次地被他扔出来的问题打懵。

水稻全株叶展多长?水稻茎杆粗细?水稻田里还能养鱼、养螃蟹?收麦之后种什么赚的银子最多?

……他单知道芝麻油比菜籽油贵,可谁能知道一亩芝麻的净收入比一亩油菜、大豆、瓜茄高多少低多少?

宋时原本也不求朱县令真懂多少农事, 只是让他明白自己搞农业调研的重要性。因此他看着努力思索却又什么都想不出来的可怜模样,便不再为难他, 含笑说道:

“朝廷派咱们牧守一方,咱们便要上对天子、下对庶民, 尽心尽力。我想着这庄稼要种好,无非光、热、水、土、肥、良种这几项。可下头农户们一天到头做不完的生活, 从小怎么种地就是怎么种,剩下的只能靠天吃饭, 哪有心思、哪有本钱研究怎么种好?他们做不好、收不上粮食, 积欠多了, 还不是咱们愁烦。”

是以他们做官的替百姓研究研究如何丰产, 虽然会增添些工作量,也不算吃亏。

若这一年收成好了,该收的税都能收上来,再能清清前几年的积欠,这样的考绩到了京中得多么亮眼?

不是他吹嘘,他爹在南方做县令时,他就曾靠着指导百姓精耕细作,一季稻的平均收成提高到了两石七斗有余,比往年高了近三分之一,最高的竟有三石二斗。

当年的夏税秋粮就一分没打折扣地收上来了!

武平县处在武夷山脚下,山高地薄,并非潮汕那等水土丰饶,能一年两熟,轻易收到五七石稻谷的好地方。但经他们官民一心经营土地,轮作、间作、套作齐上,一年间收的各色粮食也不比那些上县的少。

别说五七石,就是一年三石粮这个数字就够听得朱县令一阵阵眩晕了。

汉中这样的好地方,一年两熟的好旱田,收成也不过二石。若他这里也能有一年三石的收成,他还愁什么?到了收夏税秋粮的时候,又何必总为那缴不上来的庄户苦求府里宽限,还要叫衙役一趟一趟往乡里追比?

地方官最要紧的政绩还是钱谷、丁口,然后才是刑狱,教化……

说明白一点,别的都是锦上添花,做好了容易升官的,但钱粮却是他们做父母官的命脉。任期内若催收不齐该交的钱粮,可不只是升不升官的问题,严重的是能要命的!

他心中激荡,当下起身朝着宋时深深一拜:“宋大人教我!”

宋大人上前一步,扶他起身,拍拍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此事亦非本府一人可做成,正要南郑县上下全力配合。”

他在容县、武平虽然有成熟的方案,可到汉中这边之后土壤、光照、积温、降雨条件不同,还得按本地条件和粮食品种重新实验。

他打算出一套问卷,由下面州县衙门安排人调查各地气候、降水、地形、土壤、耕种习惯、良种、畜牧、物产……以及稻麦、蔬果、牲畜易染的病害。这些都要各县里派人下乡调查,交问卷时,还要附上种子、成株、果实、不同地区土壤,供他们分析研究改良之法。

而南郑县在府治附郭,他这位知府可以亲自下田实验,所以要额外对朱县令要求高些,要他寻出上中下三等实验田、对照田做对比,还得要有经验的老农耕植。

这实验田也不能只挑一处,而要依地型、土壤类型,开发多处比较典型的实验田。

南郑县内有山地、河漫滩平原、低阶地平原等不同地形,土壤构成和厚度也不相同。每种土地适合哪些作物套作、间作、轮作,需要怎样的化肥配比,怎样防治病虫害等等,都需要通过实验研究解决。

虽然朱大人事务繁忙,但事关农业这个命脉产业,大家再忙也要扛住。

朱县令如今眼中只盯着三石粮,哪里还管得了忙累不忙累,起身慷慨答道:“大人放心,今日下官回去便叫人查看治下农户耕种情况!”

宋时轻轻颔首,温声鼓励了几句,终于肯放这位爱将出门。

下午开了总结会,把该支的善款拨给南郑县,自己留在二堂里加了会儿班,回忆着在福建时调查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总结出一条条问题。

从前他都是亲自下乡实地考查,好久没出调查问卷了,居然还有点怀念。

宋时对着纸上一条条似乎犹带着现代调查问卷影子的问题,回忆起前世设计问卷的样子,不禁有些感慨。

那时候网上到处是旅游行业的问卷模版,不要钱就能下载,复制粘贴一下,打印出来就能用。而今下载一篇教做调查问卷的文献至少五毛,做问卷时还得靠手写、油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正对着稿纸忆往昔峥嵘岁月,外头房门忽然极轻地响了一下,一点轻微的脚步声、走动间衣袂扬起的便带进房里。

他被这声音惊动,蓦地抬头,才意识到天色已经有些暗了。

正四月中天气,白天已经相当长了,看天色早过了晚饭时间,难怪有人来看他。他头也不回地吩咐了:“不用管我,我这里公务尚未做完,待会儿还要去王府商议正事,没工夫吃饭。”

“可王府如今没什么正事,比得上让宋大人吃饭要紧。”

那道声音初响起时,宋大人蓦地有种半夜偷着打游戏让父母捉着的心虚感。可是想想他现在忙的是利国利民的正事,底气似乎就稍稍足了些,抬头看向他。

一抬头对上他写满关切的脸,好像又有点怂。

桓佥宪不知何时已站到他面前,伸手摸上他的脸颊,啧啧一声:“饿瘦了。”

哪有一顿不吃就饿瘦的。

宋时指着桌上的调查问卷说:“马上就做好,我都想好了去王府吃你的,难不成他们还不给佥都御史大人准备夜宵么?”

晚饭不吃,就指望上夜宵了?

桓凌看了他铺在桌上的稿纸一眼,见是跟农事相关的,知道要紧,也不敢强逼着他扔下正事随他回去休息,眼睛一转,便道:“你且写着,我找人弄些点心给你垫垫肚子,晚上也不必再踏着月色往王府跑了,有什么事咱们就在堂上商议。”

他行事一向利落,拍了拍宋时,便去他家后宅叫人备吃食,又叫门口差议去给王府送信,说晚上要留在府衙议事。

宋时目送他出去忙和,自己起身点上几枝蜡烛摆在桌前,借着天黑前这最后一点夕照与烛光埋头苦写。

如今有桓凌来探班,他倒觉着调查问卷也没那么难做了。

前世做的再容易,也是一个单身狗在公司熬到半夜独自加班;现在虽然做得麻烦些,却有那么贤惠的小桓给他洗手做羹汤,在公廨里陪着他。相比之下,还是这小日子过得舒服。

而他的小日子还能再舒服些。

桓凌到厨下折腾不多久,便给他拿了一碟小巧的羊肉蒸饺、一碟核桃烧饼、一碗芝麻羹回来,也不要他沾手,自己站在旁边托着碟子,吹凉了夹给他吃。

那饺子包得精致小巧,也就半个手指长,一口一个便吃进嘴里,也不怕咬破皮滴油。核桃烧饼略有些酥,上头还洒着碎桃仁,他怕掉渣,便拿手帕托着递过去,宋时一歪头便能咬着。

这么周到的照顾,他高考时都没享受过。

他有点不好意思叫桓凌这么侍候他,又十分留恋这种叫人捧在手心里的感觉,磨磨蹭蹭地不舍得开口叫他停下,就这么吃了两个小饺子,一块杯口大小的核桃烧饼。

桓凌待再要喂他一块,他的脸皮终于撑不住,嘴唇贴着那块饼却不肯咬,摇了摇头说:“还是我自己吃吧。你在这儿举了半天,也挺累的,搁下歇歇,我待会儿再写也行。”

反正他这只是初稿,后头慢慢补充就好,用不着非得一次性也好。

他撂下笔,要把烧饼接过来,桓凌反倒拿着不给他,又将笔提起来塞到他手里,笑道:“我还不知道你?今日不写完,怕是晚上都睡不着。你接着写你的,想吃就吃一口,我这双手臂能开七石的蹶张·弩,便是托你一个人托这么久也不累,何况是这小小的点心。”

宋时看着那块核桃烧饼,期期艾艾地不好意思张口。桓凌轻笑一声,自己咬下一块烧饼,轻轻叼在齿间,挑目看他:“还是要我这样喂你才吃得下?”

一个做了佥都御使的人!

居然在公堂里公然**!

宋时胸脯起伏,呼吸微促,重重瞟了他一眼,忽然将双唇凑上去,叼住那块烧饼用力夺过来,低头对着调查问卷接着写了下去。

桓凌看着他将那块烧饼吃进去,舔舔唇间酥脆香甜的核桃碎,眉间唇角不自觉流露出笑意,拿起烧饼又咬了一小块。

有这么位端茶递水侍候笔墨的贤内助,宋大人写问卷的速度倒快了不少,一晚上便打好初稿,只要再寻几个老农来试着答卷,依着此地百姓的习惯调整问题难度和用词。

白居易写诗要让老妪听懂,他这调查问卷也是面向不识字的庄户的,自然得叫老农能听懂。正好他要找时间去园区转一圈,盯着耐高温窑建造,就顺便带着这份文稿和一个文书过去,让人到附近村子里找些庄稼把势试做问卷,收集反馈回来的问题。

桓御史如今正关心着流民问题,听说他要去看县里的流民安置工程,哪肯让他独自前去?一定要随他一道出城,也好替周王看看那些流民、逃户是否安置好,汉中府周围可还平静安全。

——不光是为王府安全,而且殿下前日已叫急递铺送信给巡抚杨大人,若城外不清宁,杨大人来见驾时被冲撞就不好了。

※※※※※※※※※※※※※※※※※※※※

今天效率不高,大家不要等了,肯定写不完了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