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第 245 章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 245 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7:13:18 来源:9书院

好容易忍到学生们坐车的坐车、走路的走路, 都各回各家了, 空下来一座干干净净的院子,卢大人也怀着一颗疲惫地心住了下来。

宋府尊主动告辞,将一座院子都留给他,他也没客气客气。

反正客气了, 宋知府也不留下来。或者那二人再多一会儿, 他只怕自己要按捺不住地教训这两个年轻人:

宋府尊有济民之才,桓佥宪有安邦之志,一心要把这汉中治成三皇治世的模样,一心要寻足够的人才物力兴工业、成农事……可也不该为了用人就连男女都不忌了!你要教女学生,也招个女教师, 教些诗词歌赋、蒸尝中馈之事, 教道德文章有什么用?难不成女子读了书还能入仕?

何况……如今这女学生的文章做的比男学生还好,他们读书人脸上可有光彩?

卢大人心里虽然埋怨他们, 却又忍不住绕廊而行, 将学生们贴在廊下的文章都细细看了一遍。

之前他对着人略能猜出男女, 此时只有文章, 便只能从文字上猜, 将那些文风、字体清丽婉曼的当作女子手笔——可看完其中内容后又往往觉得女子不该写出这样大气的文章, 不敢相信女子也有这般心胸识度。

如此猜了又猜,熬到半夜,也只能叹一声:这电灯可真好。

虽然电珠极小, 光芒却亮得晃眼, 这么一串串地绕在廊柱上, 光流如水,照得整个院子都明如白昼。灯丝外罩的是透明玻璃罩,一丝儿也不碍它透光,也没有火苗随风摇曳,吹出火灾的顾虑,看着又好看又安心。

屋里也拢着这么一串灯,从头上落下光来,照得满屋皆明,还不怕油烟熏眼,叫人只想就着这灯光夜夜读书到天明。

难怪这里连女学生读书做文都好。

这些女学生倒是一心做实务,没有争权夺利之心。

他在京里听过些宋子期取天上雷电为人用的传闻,也在宫中见识过电珠,当时只欣喜于天命降于当今,今日听了宋时讲课,再细看这些学生们的文章,才知道这电力的妙用。

他如今也有些认同宋时与那些学生的想法,以为这电本是天穹上物,将来必然是将来穷究天道可用的助力。

而且虽然他只见了电能点灯、能化磁、听说还能生风,却觉得它还有别处可用——既是与水火一般的天赐之物,亦当可与水火一般变成百姓须臾不可离之物。

若真如此,女子学些也没甚坏处。

诗经云:“乃生女子”,“载弄之瓦”。生下女儿自是要教她女红针黹、料理家事,可这女红亦是一时一变之事:古时教女儿以纺线为先,今日则以针黹为主,哪里还用自家女儿旋瓦纺线的?以今日周王府与知府衙门之景观之,或许以后家务中少不得要有这些电的东西……

卢大人看了半宿文章,又琢磨了半宿这世道将如何变迁,磨得灯光都有些暗了,方知已是夜尽天明。

宋知府的家人早早起来洒扫,才发现屋里灯光未灭,巡抚大人的身影叫灯光打在窗帘上,怕是一宿未睡。那家人一面叫厨下安排早饭,一面赶紧去周王府通报——巡抚大人在他们老爷房里睡不着,岂不是知府衙门招待不周?

王府家人与知府家人也都相熟,听着这消息便替他们往佥都御史的院子里递了话。

彼时御史大人和府尊大人还在抓紧上班前最后一点光阴厮磨,听到巡抚大人夜不能寐,连忙叫人去库里取党参、黄芪,搁进厨下煨了一宿的鸡汤一起,煨出药性去给大人补身。

卢巡抚一宿没睡,虽然半夜吃了霄夜,早上也饿得早,正好将那鸡汤配着一攒盒肉食和蒸的咸甜点心吃了。正吃着早点,见宋时这个主人与对面桓佥宪来拜访,还起身招呼他们:“这鸡仿佛比我在京里吃的还肥嫩些,鸡汤浓厚胶口,味道不错,你们也尝尝。”

两人告了罪,又叫下人再上几样小菜,坐下陪巡抚用餐。因巡抚大人说鸡好,又叫添了炒鸡块、芙蓉鸡片,肉质都颇肥嫩。

卢大人吃得满意,看那鸡肉上得越多,又劝道:“其实不必做这么多。如今且要供军粮给西北各地呢,咱们这里不必用得过多。”

宋时含笑应道:“大人放心,咱们这里有专门的养鸡场,紧着喂三四个月便能喂大一批鸡,供应军中也供得上。”

昨日他讲“牝鸡司晨”时便要剖一盘鸡肾来给卢巡抚看,当时卢大人只以为他知府财大气粗,不拿几十只鸡看在眼里。如今听到那鸡三四个月便能喂大,才真正觉出惊骇,忙问道:“那鸡不都是养一年才得杀来吃肉,怎么三四个月就能养大?”

农家的土鸡都是一年一出栏,他们饲养的肉鸡都是饲料喂的,长得快。

既然大人担心军中供给,不妨同他们看看。

卢大人应道:“也罢,去看看也好。我也记记你们这里是如何做的,回头见了长安府与各地府州主官,也叫他们学着做。”

他也不肯乘车,利落地翻身上马,跟宋、桓二人同行往城东南一处养鸡场。那附近有水道与汉水相连,日常运送外地来的饲料:有榨豆油剩的豆粕、有榨棉籽油剩的棉粕、有干草料……

不光养鸡场,更有养猪场,用饲料喂出的猪比农家泔水猪生长更快,肉味也不甚腥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猪挤在水泥建的硕大厂房里,住的是狭小的水泥池子,仿佛一天天只在槽里吃吃睡睡,还不到秋天,就都生得肥肥壮壮,抵得上别处过年杀的瘦些的猪了。而鸡则在一层层多宝阁一样的笼子里,眼前一样是食槽、水槽,卢巡抚去看时,那些鸡不是在吃就是在睡,一个个安稳而肥硕。

都是母鸡,几乎看不见公鸡。

卢大人虽没做过亲民官,小时候也看见过一般百姓家养的鸡,都是在地上跑着啄食,有的连人也敢啄。猛然看见这么一屋子老实得不得了的鸡,也颇觉惊讶——

“母鸡老实和顺也罢了,公鸡怎么也老实?是关在笼子里关的?”

不是,是阉过的。

桓凌毕竟是个本时代的人,说起这个“阉”字多少有些心寒,宋时却十分得意地说:“这里的公鸡都是从小儿阉了的,只留几个做种。阉鸡就跟骟猪、骟牛一样,老实温顺,容易养肥。”

虽然这种饲养场养出来的鸡不如他们府衙里放养的肉质鲜美,却胜在长得快,便宜,一只鸡不过二三分银子,平常百姓家也吃得起。再是肉松肉柴,也比菜蔬味好,鸡皮里还能煎出鸡油,黄澄澄地盛一碗,平常炒菜搁一点,都比菜油炒出的香。

卢巡抚想起早上吃的炒鸡,也不由得真心实意地点了点头:“孟子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倘使天下百姓每天都吃得起一顿鸡肉,这天下将是怎样丰足的盛世啊……”

却不知别处府县可否也用这样的法子养鸡?

宋时颇有些得意地说:“也可以。”

桓凌有出府的经验,也十分自豪地说:“下官昔日追随亲王殿下巡视九边,在许多处府县里都见着学我们汉中做工业的、做农耕养殖的。都是按着宋知府农书所写,一处不敢改易,做得好精舍,养的好肥鸡。”

他回忆了一下味道,点点头道:“只是肉质有些粗,不如农家养的香,但尝着也不差。”

只是这种大型饲养厂特别容易传染疾病,所以平常要注意消毒,一般人不可轻易放进鸡舍、猪舍中。饲养的人平常也要出入更衣,以免把外头动物的病传进来。若有哪只鸡看着有病像,就要立刻带出去——

不是重病的杀了吃肉,有瘟鸡之类当场焚烧后深埋。

这种病鸡若留着,若人吃了,身上带了病气,再回厂中就会引发病情传播。所以要办饲养场,最大一件事就是抓好预防,定要寻吃苦耐劳又不贪小便宜的人。

只怕有贪小便宜的,将那病鸡不肯烧埋了,拿去卖与人家下蛋或是卖与人吃,才是致病之源。

宋大人一面听一面点头,手指划过竹篾编的鸡笼,兴致勃勃地问:“大人可也要捉几只回去,尝尝味道,比较一番?”

卢大人吃了一早上鸡,如今倒不怎么想吃了。比起看出病症的鸡该不该吃,怎么好吃,他倒更重视桓凌讲的提前发现处理病鸡之理:

他说的虽是养鸡,但用人也是一般道理,凡当职之人,若查出有贪弊之类小毛病,便提前抓出,或惩治或罢用。若留他在位上做久了,只怕一地风气都要受此人浸染。

不过反过来说,也是一样。

卢御史笑道:“今日既见了这满屋的鸡,本官倒信你是真的知道牝鸡司晨的本质了。咱们也不必再纠缠于此事,本官今既已拜会过王爷,说了军需要事,也该向王爷请辞了……”

眼下的汉中极好,他现在却已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汉中省周围,陕西其余地方可还有没有向他学经济之道,能富民安邦的官员。

不必有什么创新的本事,只消能萧规曹随,将他印的农书、工书学好,便是朝廷得用的人才,他也可以放心将九边供应之事交与诸官了。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