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第 268 章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 268 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7:13:18 来源:9书院

开春之后, 宋时就回到了汉中。

冬闲这几个月他将各府都走过一遍,捡着有矿的重点府县亲身考察一番,开发了几项重工业和配套的轻工业。因不是朝廷把持的金银铜铁矿,就叫当地政府搞了招标, 选出有本钱、肯下心力研究开发这业务的大户商人投资。

前期的基础设施自有那些大户承办,他回到汉中便挑选精英、培训技术,把技术人员安排到各处主持生产。

不过这些不算朝廷产业, 只怕学生不愿意去。

如今汉中经济学院已经在他们两口子和之前毕业生的努力下打开了知名度, 内地各省, 特别是江南地方的官府、巨室都来招人, 毕业生双向选择, 肯定是先挑条件好的。他们陕西这些刚起步的地方企业,待遇只怕争不过人家,强令学生留省, 只会造成逆反心理。

宋大人既是本地牧民官,又是学校校长,自然两方都不能委屈, 于是折衷一下, 把毕业后分配工作改成了实习。

从这一届开始,每个学生毕业前要加半年到一年的实习期,实习由本校老师、工业园管理层和技术骨干带领,工作地点就在在本省各处新建的工业基地。

实习结束后既可在当地工作, 也可以回来再寻更好的工作。而且这几个月就在省内, 若出了什么难处理的问题, 自有学校老师甚至校长出手替他们担着。这些学生离开学校和运转成熟的汉中经济园,在外头有一段近乎独立的实习期,将来聘到外地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宋校长组织技术学院全体师生开了个会,将这个安排通知了下去,并不容反抗——不仅要实习,实习回来还要交上一份不低于三千字的实习报告,记述实习期间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绩。内容要详实准确,要带数字和图表,同一批实习生的内容要经过查重,不许抄袭……

汉中经济学院的名声是他们两位校长、数十位老师和前面所有毕业的师兄师姐们挣来的。在座的学生们也要以师长为榜样,尽己之能,做个于天下有用的人才。

不论他们将来是在哪位大人幕中做事,或是受雇于富商大户,亦或自己凭才干立足,都要记着自己不是普通的工匠,而是汉中经济学院的学生,胸怀志气要配得上自己的母校。

宋校长一大碗鸡汤灌下去,忽悠的学生们胸中热血澎湃,以为天将降大任于己,恨不能立刻往那些边远之地发挥才学,以报校长对他们的信任。

也就没人在意他们莫名其妙地加了一段实习、一篇实习报告的事了。

看着这些学生意气风发地散会离开,宋校长也深深感叹道:“我遇上当今之世,当今这些学生,甚至幸运。”

这时代的学生真是老实懂事,老师喂个鸡汤就肯听话,让加多少工作就加多少工作。要是在他们那年代,他敢开这个会,不用等散会就能被学生挂满微博,圈遍有影响力的大V,还不知道有多少要实名举报他的。

他越想越觉得学生淳朴,不可辜负,回去得多写几张帖儿给那些开矿、办工厂的大户,替实习生们多争取些补贴。

身后的老师也能感觉到他对学生的深情,虽然不知道真正原因——也幸而不知道真正原因,心里对校长的感动佩服才不至于变质。

老师们恭恭敬敬的说:“是这些学生得逢盛世,遇上大人这样的不拘一格教人才的名师,才有出息的一日。”

是啊,大家互相成就吧。

宋校长感动地抹了抹眼角,吩咐道:“等安排好实习时间,便叫食堂杀一口猪、几腔羊,叫厨师安排些拿手菜,算我这校长为实习的老师和学生们壮行。在家补好身子,才不怕在外吃苦。”

草原小肥羊暂时还杀不起,但汉中原产的小肥羊是能随便吃的。

如今桓大人去草原出差,宋校长不能随行,也不好去周王府蹭饭,天天在家里指点餐单,倒是让家里的厨子研究出了不少传统的、地道的草原美食:

烤羊腿!羊肉烧麦!手扒肉!涮羊肉!血肠!羊杂汤!哈达饼!黄油饼!焙子!凉粉儿!

照着他上学时在一位内蒙新北方学校优秀毕业生开的正宗草原餐馆里的菜色上!

他家那厨子本是河北人,却跟着他们父子从广西到福建跑了一圈,又跟着他到陕西,已经习惯了到处学习地方风味菜肴,只听听做法,就能还原出来。宋时指点了他几回,他做出的菜色便有模有样,味道不知合不合蒙人口味,反正是合宋大人口味的。

宋校长将大厨贡献出来,让他亲自传授学校的厨师草原菜品,做出了一窗口色香味俱佳的正宗蒙古美食。

准备实习的学生们和几位主管老师饱餐了内蒙美食,怀揣着一肚子鲜香肥嫩的羊肉和报效国家的理想上了车,从此便要往外地去,开始最艰难的创业工作。

宋校长虽不舍得这些年轻人,但为了建设大西北,也为了他们的前程,仍是忍痛割爱,将他们送出了汉中。

这场送别虽令人伤感,然而刚回到衙内不久,却又有个好消息紧随着传来——驿马从凉城给他捎了个木匣子来,沉甸甸的,搁在桌上时发出了一声沉闷的钝响。

这是桓佥宪从草原上捎回的东西,驿站知道要送给是宋三元的,不敢耽搁,挑的最好的马,叫人日夜兼程,连换了几匹马赶着送回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匣子用小铜锁锁着,盖上贴了封皮,看得出没人动过。钥匙被那驿卒挂在颈间,拿下来双手递与宋大人,请他查验。

他听说里面是一匣子书信,大人看看东西可对。

宋时正恨不得立刻看见小师兄送的什么,又有点担心打开太快,别人笑他不矜持,如今得了这个查验书信的借口,当即点头:“也罢,本官便先看一眼。你们叫人给他拿些点心吃,招呼他吃过饭再回去吧。”

他对驿卒这个职业是有历史感情的,眼前这位又是给他送家书的,自然招待得更客气些。

那驿卒千恩万谢的下去了,宋时拿着个查对匣中之物是否有损伤的理由,就直接在公堂上打开匣子看了起来。

那些简直不是书信,而是一匣子书,包着蓝色书皮,封皮上标着“某部习俗”“某地鸟兽”“某地地貌”“某部传说”等分类。纸张、墨痕新旧不齐,字体时用楷体、时用行草,笔迹也不都特别工整,有几处甚至染了墨色,分明看得出是在马上匆匆写就。

这是特地为他收集的资料!

这孩子在草原上奔波之余,竟还分心写这些,自己不知道累么?晚上写字时灯光亮么,伤不伤眼?寒天冻地的在外头写东西时是怎么握笔的,不会脱了手套,冻伤了他的手吧?

宋时一头埋怨桓凌不懂事,叫宋叔叔担心,一面又不可自抑地在脑海中勾勒着他为自己记录下这些资料时的模样。他甚至能想象出桓凌一手托纸,一手提笔,坐在马背上看着地形地势、草原特有的珍禽异兽,低声问话,一面记录下其蒙汉名与形象的姿态风神……

他那时一定是穿着大红官袍,头戴乌纱,外罩轻裘,双手脱缰,只用腿夹着马身,潇洒自如地提笔疾书。

虽然他亲手给桓凌备了军大衣,虽然他后来又送了几箱迷彩服,但在他的想象中还是要给桓凌穿上最风流的衣裳,像古装剧里的大侠一样,帅得不接地气。

人比二级保护动物兔狲更值得看。

宋时手中的文稿半天没翻过一页,堂上的门子和差役自不敢提醒他什么,但外头马同知等人听到桓凌寄书过来的消息,都匆匆赶到大堂,上前行礼问话,打断了他的思绪——

桓大人寄来家书,他是否要去对面王府,禀告周王殿下与桓王妃一声?

还有一件私事……桓大人是天下闻名的才子,写的书信诗词都曾在各地传唱过的,这回寄来这么多,是否也可让他们欣赏一番?

宋时垂眸看了一眼手里的野生动物志,微微摇头,谦虚地说:“这回桓师兄寄来的是草原游记,如实记了些草原人说话,文字略显浅近,只怕文采比不得旧时。”

这些是按着他给晋江投稿的格式写的,比白话文运动时的文章还白话,只怕外人看了要误会他的文章功底倒退。

小师兄为了帮他挣钱,冒着大雪寒风写了这么厚厚的一箱文稿,他可不能让他的名声折在这上头。他摇了摇头,含笑说道:“这些文章是在草原上匆匆写就,稿纸上尚有些淋漓墨痕,怎好与诸贤同赏?我打算重新誊抄一遍,配上图画,印制成书再与天下才子共赏。”

马同知暗道了声可惜,可惜不能欣赏桓大人的书法,却也识大体地不再多问。

宋大人这几个月没见过桓大人,只得了这么一匣子书稿,自然要把它当宝贝藏着,舍不得让别人沾手了。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