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宰执天下 > 第1338章朱台相望京关道(02)

宰执天下 第1338章朱台相望京关道(02)

作者:cuslaa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7:28:10 来源:9书院

宰辅们的窃窃私语,监察御史们看得很清楚。只是都聪明的视而不见。

快要到朝会时间了,东西阁门使和御史都已经出来整顿官员队列。

强渊明低声对蔡京道:“恐怕又是为了河东的事吧。”

“还能有别的?”

“其实放宽心一点,让他们回来又如何?”

‘回来又如何?’

蔡京轻笑了一声。他觉得自己若是处在宰辅们的位置上,怕是很难底气十足的说上这么一句。一旦吕惠卿回来,两府诸公恐怕谁都斗不过他,他可不像王安石,主持大政之后,还能轻易放手。

若只比个人才能,蔡京不觉得大部分宰辅在朝堂政务上会输吕惠卿多少,可要是比起势力,却肯定跟吕惠卿没得比了。

“王平章的性子执拗归执拗,可看他现如今的样子,怕早就是无心朝政,心里只在乎新学存续。一旦吕吉甫回来,他多半就会把大权交托过去,然后安心下来去教太子读书。王平章年过六旬,韩玉昆才交三十……他也只能靠吕吉甫。”

强渊明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无论从学术上,还是在朝堂上,吕惠卿都是王安石认定的继承人,这也是新党内部公认的唯一人选。

王安石一旦放弃现在主导朝堂的权柄,将吕惠卿推上来。新党人心必然归附。当年吕惠卿就已经代替罢相的王安石久任朝堂,维系新法、新学、新党,到时候只是恢复正常而已。

幸而让吕惠卿顶替王安石执掌朝纲,韩绛、蔡确都不会甘心,下面的两位参知政事——曾布、张缲也都不想有如此强势的同僚。否则,他们这些绳纠百官的监察御史都要被吕惠卿压在头上。

吕惠卿也不是没在政事堂待过,他的为人和行事作风,亲身感受过的人不少。否则这一回,也不至于被那么多人愿意为了让他久留陕西而出上一把力。阻击韩冈的是王安石,而趁机拦下吕惠卿的,可就是他历年来开罪过的一群人了。

“不过河东那边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总不能装没听到,至少总得说句话吧。”在强渊明看来,以韩冈的身份在张孝杰面前说的那番话,至少一个‘非所宜言’的评语,朝廷最轻也该给个罚铜的处分。

“下诏斥责?”蔡京摇摇头,据他所知这个方案两府早就考虑过了,“且不说能不能说动皇后,一旦当真为此下诏,韩冈多半会趁势辞官,谁来收场?”

如果换做天子身体还好的话,韩冈这么做就是自寻苦吃。可现如今的情况,两府只会陷入被动,皇后那边就更不方便说话了。

召回京来质询更不可能。那正好让韩冈如愿以偿。

只能放一边。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宰辅们的想法,下面的官吏们可不一定要配合。之前朝堂如一潭死水,给在京宰辅们牢牢镇住,那是没办法,可现在既然韩冈已经掀起了轩然大波,岂会少得了兴风作浪的人?

蔡京轻轻的捏了捏笏板,他其实也不介意趁风破浪一回啊!

机会快要来了。

文德殿后,向皇后已经是全副穿戴,凤冠朝服,翻着永远也看不完的奏章,只等着上朝的时间。

赵佣乖乖的坐在她的旁边,一声不吭。六岁的皇太子,完全不见同龄孩子的好动,稳重得像是成年人。大清早起来,可也看不出贪睡的困倦。

放下了一份来自江州的奏章,向皇后看儿子坐着一动不动,关心的问道:“六哥,要不要吃点果子。”

“娘娘,孩儿不饿。”赵佣先站起身,然后端端正正的行礼回话,“娘娘可是累了?”

“娘娘不累。”向皇后笑了,“坐着吧。”

赵佣又是行了礼,然后才坐了下来。

开蒙就学才不过半年,就有了很大的长进。说话、举止更加稳重。宫里宫外见了,都觉得有这样的一个好学守礼又聪慧的太子,大宋的未来是不用担心太多了。

小学生的学业不求他能作诗作赋,跟白居易那样六个月能识‘之、无’的天才比,最重要的是礼节的学习。但凡儒者,礼这一项都是必修的科目。

东宫的师傅保的数量不少,资善堂内的老师更多,不过最主要的还是王、韩、程三人。其中韩冈远在河东,王安石多忙于政务,其实还是程颢给赵佣更多的教导。向皇后一向对程颢看不顺眼,但也不得不承认程颢在教书育人上的确是水平很高。

想起赵佣的老师,向皇后就不免联想起东宫名义上的师傅们。

之前因为冬至日的剧变,东宫三师给王安石、司马光和吕公著占去了,但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这东宫三少并没有任命。这一回,倒是要封出去了。虽说是东宫,可是此番跟赵佣没半点关系,只是酬奖功臣,给予吕惠卿、韩冈和郭逵三位主帅的奖励。

政事堂的想法是给郭逵一个节度使加太子少保的头衔,然后让他养老去。除此之外,给吕惠卿一个太子少傅,算是筹奖功劳。韩冈则是太子少师。

基本上都是虚衔,无非是加官进爵的那一套,而且还是很简吝的那一种。

十九级的检校官,十二转的勋阶,好听而已,东府毫不吝啬。可到了有点实质的封爵立刻就小气了起来。

吕惠卿还能晋封郡公,但韩冈和郭逵爵位却没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宰执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宰执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韩冈、郭逵两人历年来积攒军功,爵位都已经是开国郡公,再升就是国公。眼下朝堂上,除了王安石,就连韩绛都没有得封国公——尽管只要担任过宰相,终究都会得授国公,且最近有说法要给他晋封,但毕竟现在还没有。

郭逵且不说。韩冈的军功虽高,晋封国公则未免过早,且吕惠卿也都没升到郡公。论功劳,两者相当,论资历、差遣,则吕惠卿还在韩冈之上,总不能厚此薄彼。

在向皇后看来,政事堂为此找了一通理由实在是煞费苦心了。

而在增添食邑上,东府也表现得很吝啬。

世间都说万户侯,但三人功绩如此,都没一个食邑过万户。

东府给出的理由是依故事食邑万户则封国公,三人既然不是国公,当然不能受万户食邑。原本韩冈是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两百户,现在只是加赠四千食邑,食实封一千八百户。总计八千食邑,三千实封。

至于韩冈、吕惠卿是否回京,那是一如既往。边关人心未定,需要两人继续坐镇,倒是郭逵,则是越快调回越好。陕西种谔,也跟郭逵差不多,擢升节度留后已经定下来了,待兴灵稍定,便将他召回京中就任三衙管军。

这些天来,向皇后对在京宰辅的感观越来越差。

这一回与辽国大战的结果,不说要强过两次惨败的太宗,比起真宗皇帝也要强了不知多少。纵然岁币依然要给,可夺回了多少土地,这都是太祖皇帝用钱买不回来的。

此番功成,实可往太庙夸耀一番。可宰辅们有志一同,怕庆贺的声势大了,会惊动到福宁宫中的官家,硬是不让照常例来。

不想谎言被拆穿,向皇后也无法反对宰辅们的意见。

一场本该是太宗之后对辽国第一场扬眉吐气的辉煌大捷,就这么在朝堂上无声无息的给压了下去,弄得好像是输了一般。

还有京营,两府的吝啬闹起了多大事,要是能省下来倒也罢了,可到了最后还是给了多少钱才压下来。

难怪官家总是要换人来管两府,这些宰辅留在朝中久了就是祸害!

“圣人。圣人。”

宋用臣的唤声,惊醒了沉思中的皇后。

‘时候到了吗?’

向皇后站起身,牵着赵佣的手走向前殿。面对重复又重复毫无变化的朝会,心中再无波动。

朝会一如既往的乏善可陈,有野心的官员们依然还在观望。之后的崇政殿再坐,与会的重臣们又刻意避过了对韩冈奏疏的议论,没有给向皇后半点开口的机会。

帘幕之后的皇后对宰辅们的行径都麻木了。

这些人能把皇帝逼得只能躲在宫里生气,她一妇道人家如何是其对手?

当王安石领着众宰辅准备离开崇政殿,去往福宁殿问安的时候,一个声音打破了殿庭的死气沉沉。

“臣有本奏于殿下,请留对。”曾布冲着帘幕后的身影躬身行礼。

向皇后猛的直起身,王安石脸色陡然一变,与会重臣神色各异,但都是以惊异为多。

曾布!

幽沉的殿阁下,曾布矮小枯瘦的身影,却仿佛平坦如水的通衢大道路面上凸起的石块,让人觉得分外的扎眼。

曾布竟然自请留对……

自从仁宗初年的权相丁谓,被同僚王曾用此法请去了琼州之后,这样的行为已经成了宰辅中最为忌讳的行为。而反过来想,一名宰辅会请留独对也绝非小事,必然是要开罪一大批同僚的动议,否则没有必要选择如此激烈的手段。

他要做第一个吗?!

曾布脸上看不出有半点紧张。

当初他上表声言市易法之弊,被王安石赶出京城,曾公亮曾以书简一封相送——塞翁失马,今未足悲,楚相断蛇[注一],后必有福。

如今正是验证的时候。

喜欢宰执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宰执天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