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中华第一帝国 > 第133章 刘学询之死

中华第一帝国 第133章 刘学询之死

作者:末日游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49:22 来源:9书院

王思锐想起了几年前李中堂不肯接纳国父,想起了李中堂曾经联络英国方面,将位于英国的国父进行抓捕。

虽然最终因为一些人的营救,国父最终没有能够被引渡回国,但这一切均是出自李中堂的手笔。

或许李中堂是看出了国父的大炮属性,所以才不肯接纳他。

但是在王思锐的身上,却没有一丝大炮的属性,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训练出一支可以与洋人正面对抗的的精锐部队,甚至大清能够有今天,完全是来自于王思锐的拼死抵抗。

站在德胜门门前,王思锐回头望了眼京城。

眼角微微眯着,嘴里低声的喃喃道:“德胜门,自明朝迁都以来,德胜门便是军队凯旋归来进城之门,寓意着胜利之门。今日我王思锐便是要从这德胜门离京,你有你的执念,我无话可说。可是今日我便要告诉你,除了你的路以外,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可以让华夏复兴。

他们,终究不是正统,所做的这一切,也只是为了他们自己而已。”

说完这句话之后,王思锐直接转身离开了京城,身边只有一个排的护卫队。

时间回到两日之前,外城军营。

自打王思锐进京以来,这里便成为了王思锐的大本营,所以王思锐也是一直都待在这里,一般很少会离开这座军营。

两日之前,一队人马出现在了京城之中,这帮人并没有前去拜见******亦劻,而是直接来到了军营。

找到王思锐之后,当众宣读了圣旨,王思锐被册封为了一等武威侯,爵位与李鸿章相等,同时行走军机,兼兵部尚书,负责整顿大清汉军营。

“王大人,圣旨面前,为何不跪?”宣读圣旨的太监在宣读完圣旨之后,发现王思锐依旧没有跪下,脸上多多少少的有些挂不住面子。

见圣旨便犹如见到了皇帝本人,这是古往今来数千年形成的规矩,王思锐虽然打了胜仗,但却依旧是这大清的一名臣子。

只不过,太监也只敢问一问,却并不敢让身边的护卫动手,更不敢给王思锐按个蔑视皇权的罪名。

眼下谁都知道,这京城里,王思锐最大,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去得罪王思锐。

“军中事物繁重,铠甲在身,不便行礼。”王思锐一把从太监手中拿过圣旨,很是随意的说着。

“这……”太监脸上多少有些为难,但一想起临行前李总管的交代,太监也就没敢多说什么,反而换了一副表情,继续说道:“也是,咱家这也是习惯了,误以为这军中乃是府中,王大人铠甲在身,的确不便行礼。”

王思锐没有理会太监的马屁,这军中面圣不下跪的规矩是在古代就已经形成的。

而最初的原因是因为军中将领将士身着铠甲,而铠甲本身就是为了保护士兵的,所以也极为笨重,甚至连平常的走动都有些困难,至于下跪这种技术活,那就更加难以做到了。

所以便有了但凡身着铠甲的将领或将士,面圣可不跪这个规矩。只是,如今的王思锐虽然也是一身的军装,可这军装也只不过是普通的衣服罢了,身上压根就没有什么铠甲。

不过既然王思锐硬说他穿的就是铠甲,那其他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你说铠甲那便是铠甲吧。

“王大人,如今洋兵一退,圣上和太后想请您到榆林堡一趟,商量一下两宫回京事宜,王大人您看?”太监见王思锐没有搭理他,转而继续说道。

“两日后出发!”王思锐很是随意的回答了句,然后便将太监和护卫们赶出了军营。

若是以往,太监前来宣读圣旨,接到圣旨的人免不了要一番破费,但是现在,王思锐已经没有心思去讨好这些人了,因为没必要。

在接到圣旨后的当天夜里,王思锐便将调往城外训练的两个团的部队重新秘密的调回了京城,并且隐藏在内外城各处。

反正因为这场战乱逃离京城的人还有不少,京城里空院子多的是,藏起来两个团的兵力还是绰绰有余的。

有这两个团在暗中,加上明面上的一万人,可以说,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

王思锐其实并不是不想反,其实打一开始,刚回来的时候,王思锐就想过了要反,但那个时候却并不是最佳的时机。

即便现在,王思锐明知道清廷要杀自己,可王思锐也依旧觉得不是最佳的时机。

不过,虽然现在并非最佳时机,但是清廷所做的这一切,却加速了这个时机的到来。

制造一个破败不堪,四分五裂的国家很容易,只需要王思锐带领着部队直奔榆林堡,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以及那些跟着逃走的王公大臣们全部杀掉就可以了。

但那样一来,最终受益的只能是洋人,而倒霉的,只能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汉人。

王思锐要反,早晚都要反,他只是一直在等,等一个可以将利益最大化的机会。

…………

王思锐只带着一个排的部队离开了京城。

当刘学询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瞬间萎靡了下来,他已经彻底的放弃了心中的理想,他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幻想。

孙某人的大炮属性根本就靠不住,整个人全凭一张嘴在忽悠,到了正事上却没有能够表现出足以让人信服的魄力。

反观王思锐便不同了,年轻,有能力,更重要的是,手下还有一支可以直接将他送上九五之尊宝座的军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中华第一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中华第一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只不过可惜了,王思锐却是个愚忠之人。

他看出了清廷的**,看出了这个国家的腐朽,但却就是不肯将这将倒之墙给推倒。

刘学询已经将所有的事情提前告诉了王思锐,但如今王思锐却选择了只带着一个排的部队前去榆林堡。

在刘学询看来,王思锐这是想要以身告诉朝廷,他是忠诚的。但王思锐的选择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朝廷已经调集了五个营的兵力在半路上埋伏。

刘学询整个人忽然间像是老了十多岁那样,整个人看起来百般老态,毫无中年人的精神头。

而刘学询也很清楚,自己必须要做出最后的决定了。

“大人,如今国内外安康一片,朝廷凯旋指日可待,然身体近日突感不适,故想告辞还乡,颐养天年!”王思锐离开之后,刘学询找到了李鸿章,提出了自己告辞的想法。

对于刘学询提出的告辞之意,李鸿章并未有任何惊讶之意,似乎早有预料。

其实早在几个月前,刘学询便已经提出了要告老还乡,只不过当时被李鸿章给劝说了下来。

不过现在李鸿章也是很后悔,如果当初自己不去劝住刘学询的话,恐怕也不会发生今日这一幕了吧?

“也好,几个月前你便要求回乡,只不过当时国内外事物不断,所以才没有能够回去,如今国内外事物已定,我也再无理由阻拦了。晚上我摆上一桌酒席,权当做告别宴吧。”李鸿章点了点头,深沉道。

若是刘学询不去找王思锐,李鸿章如今也不会痛下杀心。如果当初李鸿章同意了刘学询回乡,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问题。

只可惜,这一切都已经晚了。

刘学询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了李鸿章的底线,所以,即便是现在刘学询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想法,他也必须要死。

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刘学询自己。

前几日李鸿章等人再一次的商议了一下午的时间,这次商议的主题便是伏击之地。

最终将地点选择到了三堡村附近,而当日晚上,刘学询果然去了王思锐那里,这也让李鸿章失望不已,不得不等天亮之后发出一道密折,让埋伏的部队继续向前,埋伏在南口附近。

告别宴上,李鸿章与刘学询二人相谈甚欢,天文地理,古往今来的事情畅言无阻,只不过李鸿章却将刘学询的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同样的,他也很清楚,王思锐最终并没有选择跟刘学询走到一起,否则的话,刘学询不应该有这幅失落的表情。

最终,刘学询醉的一塌糊涂,李鸿章命人将砒霜倒入酒碗之中,搅匀之后又强行灌了下去,随后又命人将剩余的砒霜倒入醒酒汤内,刘学询再次神志不清的喝下。

当天夜里,所有人不准靠近刘学询的房间,并且有二十多名士兵把守着。

据那些把守这房子的士兵回忆,当天夜晚,他们听到了房间里刘学询痛苦的声音,但因为李大人的命令,他们始终不敢进入,也不敢将门打开让刘学询出来。

当屋内不再有任何动静之后,大约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守卫的士兵这才推门而入。

原本躺在床上的刘学询,此刻已经滚落在了地面上,口吐白沫,脸色煞白,双眼睁的很大,死死的盯着门口的位置。

刘学询也知道了要致他于死地的便是李鸿章,只不过这一切都已经晚了。即便是知道了又能如何?

次日一早,刘学询身死的消息传开,李鸿章痛哭流涕。

最终,关于刘学询的死,李鸿章给出的答案是酒后误食耗子药,结果导致中毒死亡。

至于这个结论有没有人相信,这个已经不重要了,刘家的后人也不敢去质疑李鸿章。

喜欢中华第一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中华第一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