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似乎有些不正常

走进不科学 第三百二十三章 似乎有些不正常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54:34 来源:9书院

“.......”

地面上。

看着面前笑吟吟的希生。

徐云的眉头便是微不可查的一皱。

上辈子在写小说的时候,徐云曾经听某位读者说过一句话:

能让西方纪念称赞的东方人,一般没几个是好人。

这句话虽然有些极端,严格来说准确率并不高。

但至少在希生身上确实是一句真理。

‘希生’其实并不是这位小老头的真名,这个词是希先生的简称。

类似粤剧里经常看到的‘陈生’、‘王生’之流,属于粤省的独有称呼。

如今一百多年过去。

希生的真实姓名早已无从考证,但他曾经做过的一些事情却足以令他他遗臭万年。

希生登场的时间是1845年前后,那个时期大家都知道,由于一鸦的缘故,买办行业非常发达。

在粤省一带,买办甚至按职能分成了“商馆买办”和“商船买办”两个类别。

前者主要负责洋商在商馆内部的事务,包括商务往来和个人项目等等。

后者则主要负责外国商船来华入关事务和商船人员的生活,有些像是跨境中介。

与此同时呢。

那个时期东方虽然被动的开放了国门,但还有很多事物在外国人眼里极其神秘。

很典型的代表就是东方的船只。

当时清政府严禁对外国人出售船只,中式帆船最远只到过爪哇和苏门答腊,甚至没有进入过印度洋。

所以对于遥远的英伦半岛来说,中式帆船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新物件。

于是呢。

当时有四个英国人以粤省商人的名义购买了一艘大号的中国式帆船,招募了30名广东水手,一路开始向老鹰那边前进。

那个粤省商人就是希生,那艘船便是赫赫有名的耆英号。

耆英号后来抵达了老鹰地界,以主题公园的名义对外展出,四个英国人赚的盆满钵满。

于是他们又在1848年前往了伦敦,成为了历史上到达英国的第一艘东方船只。

上到维多利亚女王,下到平民百姓,争相上船参观。

希生则穿着自己离开本土时定制的四品官服,四处结交英国权贵,

并且最终在第一届万国博览会的开幕现场,混了个相当靠前的位置,还被记录在了油画中。

在开幕式上。

“希生”穿着中国官服,摆出“中国老爷”的架子,和各国使节一起站在维多利亚女王的左右两边。

据当年《匹茨菲尔德太阳报》的报道。

当现场的唱诗班唱起《弥赛亚》时。

“希生老爷”抑制不住激动心情,从外国使节、达官贵人中走到女王面前,优雅地向女王行礼,大肆赞美伦敦的繁华兴盛,甚至称英国的太阳都要比东方的亮。

这一幕是不是有些熟悉?

没错,几年前也有一个东方留学生,在老美某大学的毕业典礼上说过一句“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香甜”。

二鬼子这玩意儿,从来都没有消失。

后来希生得到了女王的奖赏,允许他在伦敦自由贸易。

于是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希生一直在做一件事:

将东方的宝藏卖给英国人。

目前已知经过希生之手的文物便超过了六百多件,有超过四百件存列于大英博物馆中,还被英国人无耻的写下了‘自希生处购得’之类的简介。(britishmuseum可查,光是标注关键词的就有423件)

在如今这个时间线。

希生虽然只是个跟船前来的随行人员,没能像原先历史中那样瞒天过海。

但徐云依旧对他没啥好感。

奈何眼下自己的身份是个翻译,因此纵使心有不满,徐云却也无法表达出来。

只见他快步走到希生面前,面无表情的朝对方拱了拱手:

“剑桥大学学子罗峰,见过大人。”

希生闻言连忙摆了摆手,脸上还是一副很和蔼的表情:

“言重了言重了,老夫只是一位随行商人,担不起大人的称呼,如果小哥愿意,就叫我希先生吧。”

徐云眼中微不可查的闪过一丝厌恶。

越了解希生所做的事情,就越会对他所摆出的笑脸感到恶心。

实话实说。

希生确实可能没实质性的伤害到谁的性命,但他所犯下的罪孽,却比单纯的杀人要深重的多。

不过希生却没注意到徐云脸色的变化,而是继续套着近乎:

“罗峰小哥,不知你是何时来到的不列颠国?”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道:

“希先生,晚辈自祖辈前起便定居于欧罗巴大陆,距今已有百余年了。”

希生轻轻的‘哦’了一声,目光飞快在徐云的脑后一扫:

“原来如此,难怪小哥未曾蓄发......那不知小哥祖籍何处,可曾回过东方?”

“祖上闽省人士,可惜山高路远,未曾回过家乡。”

“既然如此,不知小哥如今做何营生?”

“晚辈并无外业收入,暂在剑桥大学读书。”

“无外业?”

希生闻言一愣,下意识的便脱口问道:

“若无外业,小哥的吃穿用度从何而来?”

徐云摇看了他一眼:

“富婆报销。”

希生:“?????”

看着满头问号的希生,徐云并未深入解释。

对于希生这样的买办人士,他一直坚信一个道理——这些人可能坏,但绝不会蠢。

实际上恰恰相反。

这种人往往在看人接物上有着远超常人的精细与敏感度,稍不留神就可能陷到对方预设的坑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历史上的1850年一鸦早已爆发,当时的英国人在国内属于绝对的大爷,稍有不满便会掀桌子。

而希生在这些侵略者面前都能游刃有余,情商这块决然要远高于常人。

所以在他面前,徐云宁愿把水搅乱,也不愿陷入对方的节奏。

眼见徐云似乎没什么闲聊的兴致,希生便也不再套近乎了,而是话锋一转,说道:

“罗峰小哥,不瞒你说,老夫此番蒙上官看重,得了个交接点数部分货物的活计。”

“所以可否烦劳小哥传个话,就说编号三十五至七十的展品需人校对,请不列颠国派个管事的过来协助一番?”

徐云这次倒没拒绝,毕竟这本就是他的职责来着。

于是他转身回到比格·艾斯身边,将这些话告诉了对方。

“三十五到七十......”

比格·艾斯翻动了几下手中的记事本,扭头朝边上的一名肥胖中年人一招手:

“克莱恩,你随他去吧,记得连同编码在内一同拍照。”

名叫克莱恩的男子点点头,指着胸口的相机说道:

“明白。”

点数、并且拍摄货物存档。

这是双方在参展协议签署时就约定好的重要环节。

毕竟这年头英国还不太了解东方,为了避免出现扯皮的事情,卸载货物前的点数工作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得到允诺后。

徐云带着克莱恩走到希生身边,简单介绍完身份,三人朝三桅木帆船走去。

希生他们乘坐的这艘船长度足足有五十米,宽度接近十五米,通体木制,比历史上的耆英号还要大点。

据希生介绍,这艘船叫做“洪泽”号。

与其他大型帆船一样。

“洪泽”号的船身两侧各有着两条呈汉字‘八’状分布的木台阶,宽度大概一点五米左右。

其中一条用于上下人,另一条负责装卸货。

当徐云和希生走到甲板上时,耳边恰好传来了一阵号子声:

“一、二、三,抬起!”

“左边左边,好,往前,往前!”

徐云和克莱恩同时顺势望去。

出声的是十多位梳着辫子、身穿白大褂的东方人。

这些是先一步上船卸货的苦力,由田才明出面招募,人数据说有三四十人。

不过这年头的东方人见多了也就那样,因此徐云只是匆匆一瞥,便准备继续跟着希生前进。

然而就在他准备收回目光之际,他的余光骤然扫到了其中一人。

那是一个头领模样的男子,身材高大,脸上一道刀疤极其引人注意。

这也是徐云第二次见到这条刀疤了。

没错。

此人便是徐云当初在伦敦回酒店途中,遇到的那位甩田浩所巴掌的东方人。

按照车夫的说法。

对方名字的发音应该是叫siyuepiao,不过大概率和实际姓名存在出入。

因此如今徐云在意的并非是对方的名字。

而是.......

这个刀疤脸出现在这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虽然按照当时加尔奥的说法,刀疤脸是个码头运货的劳工头目,被招募到这里倒也合情合理。

但根据当初刀疤脸的表现来看。

他的身份应该不止是苦力头领那么简单,至少和英国警察方面有着一定的牵连。

与此同时,徐云又想到了田才明的身份。

早先提及过。

田才明作为一名东方人,能够在1850年成为市议院的议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抱住了某个势力的大腿,做个白手套之流的马仔。

那么他和刀疤脸男子之间,会不会有其他一些关系呢?

徐云感觉自己已经触及到了某些谜团的边缘,但却离真相还有好几章的距离。

就在徐云出神之际。

他的耳边忽然响起了希生的声音:

“罗峰小哥,你怎么了?”

徐云这才回过神,看了眼身边的克莱恩,轻轻摇了摇头:

“没事,只是从未见到这般风格的帆船,一时有些惊讶罢了。”

“希先生,请吧。”

希生对徐云的解释倒也没太过怀疑,他在粤省的时候可没少遇到过没见识的泥腿子:

“请。”

随后他带着徐云和克莱恩走向了甲板的另一侧。

三桅木帆船是一种典型的强载船,字如其意,它的船上有三根桅杆,能利用65度角以内的风行驶。

而在内部构造方面。

船体又以甲板为间隔线,分成上下两个大区域。

上面的部分叫做卧舱。

主要供船员休憩,如果是官船还会多个官舱。

甲板下方则是船舱。

船舱分成储存淡水的水柜舱、储存食物偶尔会用于海上祭祀的食祭舱,以及最重要的货舱。

希生他们这艘船的长度足足有五十米,因此内部船舱分成了四个出口,希生带徐云他们抵达的便是位于船位的丙号入口。

此时的丙号入口正不停有人喊着口号,从下方朝上搬运着货物。

出口两侧都压着布垫,其中左侧的布垫上摆着不少货物的封箱,右侧的布垫则空无一物。

另外还有几位苦力正蹲在角落,没有下场运货,似乎有其他职责。

希生带着徐云和克莱恩走到左侧的布垫边,从身上取出了一份表格,对克莱恩说道:

“克莱恩先生,左边布垫上放置的便是需要清点的货物,您可以叫苦力们帮您将盖子打开。”

“如果点数无误,便请您盖个章印,苦力们便会将其搬运到右侧,交由不列颠的劳工们搬运下船,送往水晶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徐云乖乖翻译:

“阿巴阿巴.......”

克莱恩静静听完,微微颔首:

“没问题,开始吧。”

很快,有苦力将最前方的一个封箱开启。

徐云上前看了眼标签,说道:

“辽三彩陶碗一对。”

克莱恩按着接待团交给他的表格核对了几秒钟,戴着手套用放大镜观察了一番。

确定没有裂痕后拍了张照:

“下一个。”

苦力们将箱子再次密闭,放到了右侧的布垫上。

接着是第二个箱子。

“玉如意一把,长度26厘米......”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徐云完美的执行了一个翻译的职责,信雅达的将希生他们的参展物品逐一翻译了过来:

“白马玉雕一座.......”

“精品丝绸四条.......”

“千手观音铜像一座,高2.4米,宽1.3米.......”

“《小黑子薇薇安抢鸡图》一副.......”

不过报着报着,徐云的眉头便微不可查的一皱。

作为此次接待团的成员之一,校内还有老汤和威廉·惠威尔这样的消息渠道,他可以说时刻都能接收到万国博览会的最新消息。

据他所知。

这次万国博览会给清朝安排的是三个展位,一个展位的规格大概是宽12长7...也就是84平米左右。

三个展位加起来,即便算上周围的一些空地,面积顶多也就四百平米到头了。

如此一来......

这艘帆船的货物数量,似乎有亿点点多?

在原本时间线中。

东方的参展团虽然同样搭乘了这么一艘帆船抵达伦敦,但实际上船舱里并没有装太多的货:

历史上的那艘耆英号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更像是一座‘东方主题公园’——是对外开放收门票的,参观一次2便士。

而如今这艘船看吃水的深度,显然不可能腹中空落。

难道是希生准备贩卖文物?

也不对啊。

这艘船可是实打实的官船,希生只是个买办商人,似乎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做这种事。

即便是在原时间线中。

希生也只是随着四位买船的英国人混到了英国,接着才靠着自己的本事忽悠了维多利亚女王,最终成为一代文物转卖狂。

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而就在徐云疑惑之际。

不远处的甲板上忽然走来了一道身影,同时也是个徐云注意许久的东方人:

田才明。

此时的田才明依旧穿着束缚着手脚的绅士服,仿佛丝毫不在意酷热的天气一般。

来到希生身边后。

田才明看了眼正在翻译的徐云和几位苦力,对希生说道:

“希先生,换个地方说话?”

希生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

“博论兄,如今正在清点货物,怕是不便离去呐。”

田才明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

“那怎么办?我的时间也有限,要不我们再约个时间?”

希生又朝他摆了摆手,用下巴努了努徐云,张口就是一句粤语:

“唔使咁麻烦,我问过佢嘎,这铺盖仔唔系广东人,你我讲广东话就冇问题啦。”

........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