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一章《永乐大典》....现世!!!(中)

“.......挖掘机已经挖到后殿顶层了!”

听到这句话。

充作临时指挥点的帐篷内。

所有人的交流声顿时一静。

随后姜成谷与翁同二人对视一眼,姜成谷朝翁同点了点头,踏前一步,对来人问道:

“小林,挖掘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对后殿顶层造成损伤?”

名叫小林的土木老哥飞快的摇了摇头,双手在胸前比划了个高度,看起来跟雄霸在蓄力放三分归元气似的:

“姜处长,您放心吧,我们事先做好了挖掘方案。”

“挖掘机在距离后殿顶层还有40厘米的时候就停止了挖掘,设备是没有触碰到后殿本体的。”

“几分钟前,我们用钻探设备向下进行了很谨慎的钻进,最终确定下方确实存在九殿地宫的后殿。”

“现在张院士正在和几位高工讨论着下一步的施工方案,大概半个小时后,我们就会对后殿进行下一步挖掘了。”

姜成谷这才轻轻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

虽然姜成谷来自GWY办公厅,但既然被上头选做了永陵挖掘项目的总指挥,他自身对考古工程自然也非一无所知。

实际上。

姜成谷毕业的院校还是华夏矿业大学呢,等今后在办公厅的资历熬够了,他外放的单位也多半会与矿业或者各类工程有关。

所以他很清楚。

虽然三一205属于中型挖掘机,块头吨位很大,操作起来相当粗犷笨重。

但对于那些能开着挖掘机在鸡蛋上点打火机、同时还能保证鸡蛋不碎的老司机来说,精确挖到后殿上方40厘米压根就不是什么难事儿。

毕竟今天出场的可是国家队来着。

随后姜成谷往帐篷外看了眼,确定基坑内很多设备的确已经停工,便对小林说道:

“既然如此,小林,你带个路,我们去现场看看吧。”

小林表情一正:

“明白!”

随后在小林的带领下。

一行人很快离开指挥点帐篷,往前走了一百多米,进入了用挡板围起来的基坑。

这处基坑最上方的规格大概在60X60左右,总面积约莫三千平米出头,比半个足球场略微大那么一丢丢。

基坑内部又分成了两个小层,总深度接近了三十米——其实原本坑内是分成四层的,不过其中两层在设备进入下一层后进行了扩挖,只保留了支护、隔断还有止水帷幕。

基坑的下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侧边的斜坡下去,这也是工程设备的上下通道。

另一种则是乘坐简易电梯,就是那种四处漏风但却异常皮实的大铁框子。

徐云他们选择的自然是后者。

在分批进入电梯后,众人顺利下到了坑底。

坑底的面积差不多有四百平米,比徐云预计的大了不少,地面的土质大多都是深红色,看起来有些潮湿。

刚一出电梯。

众人便见到不远处张子昂正戴着安全帽,与几位工程师模样的男子站在地面进行着讨论。

也不知道是不是土木老哥的习性使然,几人的肢体动作都很丰富,看起来谈性正浓。

他们中有人时而摊平手掌做个俯冲的姿势,时而双手高举五指张开,作势想要**地面。

偶尔还有人蹲下身子抓起一把土,攥在手上说着什么。

很明显。

他们正在讨论着接下来的方案。

“张院士!”

姜成谷带着众人快步上前,先与几位这些天都接触过的工程师点头致意,接着便看向了张子昂,问道:

“张院士,下一阶段的挖掘方案定好了吗?”

张子昂点点头,伸出手,指着另一片被警戒线围成的长方形区域说道:

“姜处长,你们看。”

“那片区域的下方就是地宫的后殿,也就是嘉靖皇帝与三位皇后安放棺木的密室,警戒线就是按照后殿布局围出来的。”

“我们的后续方案是这样的——先通过人工手段以及液压镐辅助,处理掉后殿地宫上方的全部土层,在现实环境中确定整个后殿的区域所在。“

“另外在处理上方土层的同时,施工队继续对后殿的左、右、后三个侧面进行深挖清理。”

“在三面都挖掘到主体外壁后,开始进行钻孔抽水,尽快把后殿的积水给抽出来。”

说这话的时候。

张子昂还配合着踩了踩脚下的土壤。

如果对张子昂这番描述没有直观认知的同学,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字:

凹。

【凹】这个字的形状,就差不多是地步基坑的俯视图。

而俯视图的左、下、右就是张子昂所说的左右后三面,上方那个缺一横的位置就是后殿的大门。

张子昂的计划就是从后殿的左、右、后三个面的区域往下挖,最终让后殿的上、左、右、后四个面暴露出来。

如果这还没法理解的同学,也可以试试回忆一下你们睡觉的床铺。

床靠在墙壁的床头就是后殿的入口,与空气接触的上、左、右、后四个方位,就是后殿的四个面。

只是眼下只有床面暴露在空气中,张子昂要做的就是把其余三个侧面挖出来。

随后张子昂顿了顿,待徐云等人都理解了图示后,继续说道:

“等四个面都被清理完毕,同时墓室内的积水都被抽空,我们便会进行最后的切割与起重。”

“而到了这一步,姜处长,老翁,技术上的手段就需要你们筹备与支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姜成谷和翁同齐齐点了点头:

“没问题。”

作为项目的重要参与者之一,他们很清楚张子昂所说的技术手段到底是什么——那就是后殿内文物的保护。

准确来说应该是.....

四具帝棺内文物、遗骸的保护。

毕竟与存放有《永乐大典》的一体化铜殿不同。

虽然后殿的墙壁、地面和天花板都是用大理石贴合成的‘瓷砖’,看起来比普通土层牢固许多。

但它们终究不是一体化浇筑而成的。

加之长达数百年的积水浸泡,谁也不知道后殿在起重过程中会不会突然崩塌——这个概率说实话不大,但却也并非为零。

所以出于稳妥考虑。

翁同他们事先就安排了一系列的应急手段,为的就是防止小概率事件发生后帝棺遭遇风化或者损毁。

毕竟搞考古的都是老稳逼嘛。

总而言之。

在确定了方案后。

张子昂便带着施工队忙活了起来。

实话实说。

40厘米的土壤要说厚那肯定谈不上厚。

生活里24寸显示器的高度差不多就有三十多厘米了,40厘米顶多就是在显示器上方加瓶可口可乐的尺寸。

但你要说它有多薄吧那倒也不至于,真操作起来挖个坑起码没很多人想想中的那么容易——即便土层中没多少石头。

因此在这个环节,首先上场的不是铁锹,而是小型的液压镐。

嘟嘟嘟——

只见七八位土木老哥手持类似翻土机的液压镐载具,跟犁地似的在地面翻松着土壤。

这几个老哥的背后还背着个类似农药箱似的小桶,桶里有根导管连接到了液压镐上,二者似乎是一个模块。

见此情形。

徐云眼中不由冒出了一丝好奇,对翁同问道:

“翁伯伯,那几位操作员身后的桶是干什么用的?”

翁同顺着徐云的指向看了几眼,简单的哦了一声:

“那是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和聚氧乙烯失水聚醇硬脂酸酯的混合物。”

“聚丙烯酰胺?”

徐云没听清...或者说没听懂翁同后半句说的物质,不过聚丙烯酰胺这玩意儿他倒是知道:

“您是说松土剂?”

翁同点了点头,想了想,解释道:

“算是松土剂的范畴吧,不过比农用的高效很多,是目前专门为考古挖掘研制出的一种液相剂。”

“这种液相剂的渗透能力很强,松土效率大概在1.5m3/15g/6.8min左右。”

“目前国内遗迹...尤其是石制遗迹的开发过程中经常可以见到这玩意儿的身影,不过三星堆那种地方还是不允许它入场——毕竟土层里的文物太多了。”

徐云这才心下了然。

或许这就是行业壁垒吧。

翁同看起来习以为常的东西,在徐云这种外行人的眼中就显得很稀奇了。

过了大概二十分钟。

土层被翻松完毕。

而到了这一步,就该人工队登场了。

由于这个环节没多少难度,就连徐云、潘院士、陆朝阳这些没啥土木经验的萌新,都被允许扛着铁锹上了场,做了次舞铲阶级。

挖地的时候徐云还喝了三碗水,这应该也算是日耕三碗了吧?

就这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工地上百号人的努力下,后殿的四个面也逐渐露出了真容。

四个小时后。

一台纵向铣挖机来到了后殿的‘脖子’处。

铣挖机械臂的轮子上布满了不规则的钉子,有点类似被扭成圈的狼牙棒,看起来极其狰狞。

当然了。

从这种粗犷的画风中就不难看出,这台设备不可能是用来切割大理石通道的——尽管大理石通道的厚度也有一米。

这台纵向铣挖机主要是为了修正切割区域上方的土层,让后续切脑袋的‘铡刀’能够更好发挥效果。

与此同时。

后殿的左、右、后三个侧面也被打出了钻洞。

随后三根粗粗的黑色管道,分别同通入了三个钻洞内。

过了一会儿。

随着抽气泵的作用,钻洞中迅速涌出了水。

积水在压力设备的协助下被送上了地面,在经过防止文物被误吸的过滤网后,被排到了一处事先挖掘好的水塘内。

待经过净化处理,这些积水便会被排入就近的一条小河中。

看过华农兄弟视频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抽水机这玩意儿你别看它出水量似乎很大,咕嘟咕嘟的贼强力。

但想要将一个普通鱼塘抽干净水,最少都需要好几个小时乃至大半天。

而永陵的后殿,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七米深的大型鱼塘。

所以后殿抽起水来虽然阵势很大,但着实也需要花不少时间。

按照翁同的介绍。

考古史上最接近后殿规模的抽水案例,应该是梁庄王墓。

2001年4月的时候,荆门考古队对位于长滩镇大洪村的梁庄王墓进行了考古发掘。

梁庄王是明成祖朱棣的孙子,生于1411年,14岁被封为梁王。

封国在当时的湖广安陆州,18岁就任。

30岁的时候病逝,谥号庄王。

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他在死后封国被除。

梁庄王除了死的早,他的陵墓也很特殊——他的墓室非但没有排水系统,还建在了可以见到地下水之处。

后世传闻是为了表达“不达黄泉不罢休”的想法,不过具体是真是假,就只有上辈子是梁庄王的同学才知道了。

当考古队打开地宫的时候,墓室内积水深达3米,比嘉靖地宫后殿的七米要浅一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梁庄王地宫的占地面积却是后殿的两倍出头,因此墓室内积水的体积倒相差不多。

当时考古队用了10天时间才将积水抽干,随后在墓室内得到了巨大的收获:

随葬器5340余件,用金量达到16kg,用银量达到13kg,用玉量达到14kg,真的是富可敌国......

不过考古队当时使用的抽水机只有一台,动力上和目前张子昂他们配备的也有所差距。

因此嘉靖后殿的抽水虽然困难,但时间上倒也没漫长到十天之久。

待到第二天上午。

后殿内的积水便尽数被抽出了。

随积水一同抽出的还有三座小型的灯台,看起来应该是长期浸泡在积水中而被腐化的饰品。

在积水抽完后一个小时左右。

纵向铣挖机也正好将‘脖子’处的土层给优化到了最佳的机构。

“......”

见此情形。

后殿右边的空地上。

早已等候在此的张子昂看了眼身边一位面容普通的中年人,客气的对他做了个请的动作:

“黄师傅,接下来就拜托你了。”

黄师傅看起来似乎不善言谈,闻言只是木讷的点点头,便走到了一处操作台边坐了上去。

只见他飞快的在操作台上噼里啪啦的按了一会儿,输入了某些指令。

片刻不到。

嗞.......

一个被放置于后殿顶部、长宽高大概都在两米左右的黑色正方形设备内,忽然伸出了一条械臂。

这条械臂大概十几厘米粗细,同样是黑色,模样是个圆柱形,后粗前细。

只见械臂慢慢移动,最后伸展到了纵向铣挖机挖好的土层边缘。

接着很快。

前端闭合的金属封口“咔”的一下向两侧弹开,一个类似陀螺、下方接着根类似香烟的金属长条的设备慢慢探出。

又过了一会儿。

随着黄师傅某个键位的按下。

这个陀螺设备下方的长条中,忽然喷出了一段.....

水柱。

正常来说。

即便是高压水枪射出的水打到后殿的大理石结构上,也很难损害大理石分毫。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

这道细小水柱在打到后殿的大理石‘脖颈’上后。

它竟然如同菜刀切豆腐一般,轻而易举的将大理石切出了一道深深小口!

见此情形。

无论是徐云还是张子昂、翁同,所有人的表情都很淡定。

毕竟这可是超高压水刀呢.....

超高压水刀,简称水刀,也叫作水切割。

它主要由高压泵、数控加工平台和喷射切割头组成,其中高压泵就是对水流进行加压的主要部分。

普通水经过高压泵后可以将水加压至4000bar,然后通过一个细小的、由红宝石或蓝宝石镶嵌在金属材料中制成的喷嘴喷出。

接着加入石榴石或者金刚砂作为磨料,混合组成的‘水刀’速度甚至可以达到可达6到8倍音速。

这种压力的水刀可以轻易切开各类石材或者钢板,算是目前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

不过一般情况下。

水刀加工的常见情景主要用于精细材料的加工,也就是通俗所说的室内小件生产。

但不常用不代表无法使用,中建七局在2019年的时候,就已经生产出了室外建筑情景的水刀设备。

室内水切割的标准深度一般在15-20厘米之间,有些可以达到30厘米,不考虑磨损成本可以短期内加到60厘米。

而中建七局的这套水刀经过了工程院的优化,最大范围内限制了距离增大时水柱会发散的情景,有效切割深度可以达到1.5米——虽然没什么证据,但徐云认为以中建七局的尿性,这玩意儿实际的最大切割深度应该能达到两米以上.....

而1.5米的深度虽然无法将后殿完全切开,但却能覆盖后殿最上方的那一块区域。

这部分区域如果用普通的圆盘锯或者框架锯,很容易出现大理石因为线胀系数共振而出现崩裂的情况。

毕竟大理石矿物颗粒本身就多,后殿里做门板的这块还被水泡了这么久,谁知道变性变了多少。

就像平时生活里切菜,第一刀才是最重要的。

二十分钟后。

水刀切割完毕。

到了这一步,剩下的事儿就很简单了。

张子昂迅速派人将水刀设备挪走,换上了一块钢砂锯。

钢砂锯属于框架锯中的一种典型代表,另一个与之相对的是金刚石锯。

与金刚石锯相比,钢砂锯的效率要高一些,还能切大板面。

不过它的缺点就是损耗高,切割中又需要用到金刚砂和石灰做添加,污染相对大点儿。

不过好在今天周围也没啥环保少女在场,没人会瞎囔囔啥how dare you.......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

金刚石锯切割完毕。

整个后殿彻底变成了一颗随时可以挪动的‘方糖’。

接着张子昂看了眼基坑上方,扶了一下眼镜,对助理问道:

“小林,承重板是否已经布置完毕?”

看起来五十多岁的小林迅速点了点头:

“报告,承重板已经落位!”

“力矩系数校对过了吗?”

“已经校对三次了,这是校对责任书,责任人均已签名!”

“锚固呢?”

“也没问题了。”

张子昂见状深吸一口气,下令道:

“既然如此,ZAT18000H听令!”

“三.....”

“二.....”

“一......”

“开始起重!”

......

注:

食道贲门失弛缓,胃部非萎缩性胃炎加糜烂,不算特别严重但也很麻烦的病。

今晚做24小时心电图,明天请假——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但即便是请假也只要日更6800就够了,谁让我我这个月之前日万了十天底子厚呢.....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