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零七章 举国供应的时代!

走进不科学 第五百零七章 举国供应的时代!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54:34 来源:9书院

作为共和国的边陲之地。

雄踞世界屋脊一角的西海省,可谓历史悠久。

西海省在古代被称之为海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路线之一,与着名的河西走廊举世齐名。

战争、

贸易、

姻亲、

附属.....

数千年复杂的纠葛过后。

西海省彻底融入了这个国家,成为了华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

而提及西海省,便必然要提及一座县城。

那就是贵德县。

它是整个西海省最早的一座县城,可以说从有文明活动开始,贵德便存在了。

古语有云,“天下黄河贵德清”。

其中的贵德二字,指的便是贵德县。

贵德县位于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西北的粗犷与江南的水润,在贵德身上融为了一体。

后世的贵德还建立了贵德国家地质公园,甚至还诞生了一个关于贵德的冷笑话:

贵德的拼音是“guide”,所以贵德县旅游指南的英文标题便是.....

“guide to guide”。

2023年的贵德已经被打造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旅游景区,被称为高原小江南。

但在眼下这个时代,贵德县却并非后世那般精致。

此时的贵德县只是一座落魄的小县城,各种木制或者石制的房屋歪歪斜斜,极其陈旧。

放眼望去。

整个贵德县内高度超过三层的建筑只有两栋:

一是国营招待所。

二便是县城中唯一一所初中的办公楼。

除此以外。

县城内的街道虽然勉强称得上宽广,但几乎都是由一块深一块浅的青石板铺成,走起来颠簸不已。

街道某段的路旁还放着一个红色的小票箱,票箱附近的墙面上刷着极具时代带感的正面宣传语。

墙边一根四五米高的木杆上则绑着一个大喇叭,用尖锐但饱满的声音播放着一段语音:

“重要通知,重要通知!”

“下午高庄生产队将开展团体挖渠劳作,满劳力半天记五个工分,半劳力记两个工分......”

“此外报名参加养猪技术技术培训的妇女同志,需在午饭后前往公社休息室集合,再通知一遍.....”

如果把视线再拔高一些。

还可以见到野外在耕种的农民,以及各大队企业内正在忙碌的工人。

而就在喇叭“聒噪”的同一时间。

县城外。

安定公社下属的瓦窑厂。

刺啦——

随着一阵刹车声的响起。

一辆长江46型吉普车稳稳停到了瓦窑厂外。

这辆吉普车外观磨损严重,各处疤痕纹理的暗色漆面,被沙尘吹得呈现出灰褐色。

前灯的玻璃上布满了细小的划痕,挡风玻璃更是惨遭沙尘毁坏,车外铁皮上还有板状凹坑,斑驳的鳞片状金属表面处处褪色。

紧随着这辆吉普车一同停下的,还有后方数辆军绿色的解放牌CA10型卡车。

过了片刻。

吉普车的车门被从内部打开。

车内走下了一位穿着人民服的中年人,以及一位白色衬衣蓝色制服裤的年轻人。

二人赫然便是‘老郭’与副驾上的那位年轻人。

下车后。

年轻人先是将衬衣的袖口挽到了手腕以上,伸手用力抖了抖头发里的尘土。

接着走到副驾驶一侧的轮胎处看了一眼,哦豁了一声:

“嚯,好大一坨羊粪,老郭,看来还真是屎壳郎啊?”

老郭则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

又过了一会儿。

后方的一辆CA10型卡车上也走下了一位中年军官。

军官身着草绿色斜纹布军装,头戴军绿色帽子,面色黝黑。

下车后。

军官先是整了整衣领,快步走到了老郭身边,关切的说道:

“友来同志,这一下子奔波上百公里,你的身体没问题吧?”

老郭立马一挺胸,笑着说道:

“林营长,您这是在小瞧我呐,区区两百公里不到,这算得了啥?”

“我要是有那么娇贵,早就卷铺盖滚回老家去了。”

眼见老郭还有心思说这种文绉绉的话,林营长黝黑的脸上也总算扬起了一丝笑容。

随后他看了眼天色简单判断了一下时间,对老郭说道:

“友来同志,咱们任务紧急,既然没有问题的话,就先去找厂子里的人做交接吧。”

老郭闻言点点头,做了个请的动作:

“林营长,请。”

随后老郭与林营长带着白衬衫青年一同走到了瓦窑厂的铁门外,框框框的敲了几下大门。

半分钟后。

硫磺厂中出现了一位身形高大、剃着寸头,脸部满是高原红的中年男子。

男子一身工人打扮,给人一种五大三粗的感觉。

走到铁门边后。

中年男子并没有急着开门。

他先是看了眼外头的那些卡车,又打量了一番老郭三人,问道:

“几位同志,俺是瓦窑厂厂长黄卫国,几位瞅着有些眼生,不像是俺们县城的人吧......”

老郭朝周围张望了一番,眼见周围确实没人,方才同样用方言回道:

“黄厂长,俺们是二二一矿上滴,俺们厂长说你这儿刚到了一批燕京来的好瓦,就让俺们过来和恁买点儿。”

“听说你们这批瓦有青瓦和红瓦,不瞒恁说,俺们队里盼青瓦都快把眼睛盼登巴了。”

说着。

老郭便取出了一张证件,将它递给了黄卫国。

黄卫国接过证件,仔细的扫了几眼。

过后脸色依旧憨憨的,但目光却瞬间严肃了起来。

只见他砸吧了几下嘴,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哦,二二一矿的是吧,我和你们的张厂长确实说过这事儿。”

“既然是老熟人,那就进来取货吧——不过物资票还是要给,可以用烟票或者糖票替代。”

老郭自然连连拱手称是。

随后黄卫国亲自将铁门打开,车队顺势开进了院内。

几人刚一进院子。

黄卫国便将老郭和林营长拉到了一边。

只见这个糙汉子的脸上露出了强烈的激动与欣喜,一把握住老郭的手,用力晃了起来:

“哎呀呀,几位同志,你们总算来了,你们不知道这些天我等得有多着急叻。”

“不瞒你们说,我现在人都还有些懵,这次的物资怎么会走我们这条线呢,这可太突然了......”

老郭事先就被告知了黄卫国的身份,对方虽然不在矿上工作,但实际身份乃是中元山英雄连仅存的几位功勋之一。

属于绝对可以信赖的自己人,在确定安全的情况下,可以与他交流一些信息。

因此老郭也没瞒着黄卫国,而是微微一叹,解释道:

“没办法,鄯州那条线被重点盯防了,上个礼拜直接咔嚓了三个以上的那啥份子,已经不再安全了。”

“所以矿上的领导经过讨论,决定让新一批的物资走G317线,绕远路抵达贵德、都兰、祁连、古浪四座县城。”

“然后再派出四支车队进行交接运输,虽然路途复杂了点,但胜在稳....唔,咳咳......”

老郭话还没说完,忽然动作一滞。

整个人剧烈咳嗽了起来。

于是他迅速将身子侧到一边,同时熟练的从身上取出了一条手帕捂住了嘴。

一旁的年轻人则快步走到他身后,轻轻拍起了老郭的背。

就这样。

过了足足有半分钟,老郭的咳嗽方才消停了下去。

待身体恢复正常后。

老郭一只手顺了顺自己的前胸,下意识的看了眼手中的手帕,原本逐渐放松的目光忽然再次一凝。

回过神后。

他立刻就想将手帕塞回裤兜。

但一旁的年轻人却先一步发现了老郭表情的异常,顺势看向了老郭的手帕,大喝道:

“等等,老郭,你手帕上那是什么...草,老郭,你吐血了?!”(注:只解释一次,副本中所有人物的病症都遵照史实,并非为了煽情刻意杜撰)

随后年轻人一把抢过了老郭的手帕,当着众人的面将它摊平展开。

只见此时此刻。

原本洁白如雪的手帕上,赫然印着点点鲜红。

眼见自己的小动作被年轻人戳破,老郭也不觉羞赧,而是无所谓的摆了摆手:

“只是上火罢了,少辉,你也别太担心,我自个儿的身体我清楚,没那么娇弱。”

名叫少辉的年轻人闻言,下意识就想张口反驳一句:

“你扯淡......”

然而话没说完,便被老郭再次严肃的打断了:

“好了,少辉,有什么问题回矿上再说。”

“我们今天的任务很重要,除了协助林营长搬运粮食物资,还有更重要的设备在等我们接收。”

“家国面前无个人,先处理好手头上的事儿吧,再急也不急这一会儿。”

说完老郭便不容分说的拍了两下‘少辉’的肩膀,转头对黄卫国说道:

“黄厂长,我们开始吧。”

“郭同志,你....哎!”

黄卫国张了张嘴,想要说着什么。

但军人出身的他在此时理性还是胜过了感性,闻言只能深吸一口气,说道:

“那好,几位,请随我来吧。”

随后在黄卫国的带领下。

一行人在厂区内绕了一段路,很快来到了一处库房前。

库房看起来只有一层,高度约摸四五米的样子,但占地面积却很广。

厚重的铁门上满是红褐色的铁锈,用一些地方的方言说就是“起皮了”,看起来年份着实不低。

到了库房边。

黄卫国很快从身上掏出了一把足足有一个手掌长的钥匙,打开了库房门锁。

接着用力一推。

嘎吱——

库房大门生锈的门轴发出了一声干涩的摩擦声,缓缓露出了内部的景象:

库房的顶层和侧面都是厚重的石板,地面上则摆满了货物,密密麻麻的一大堆。

左边的大多数是青色的麻袋,右边则以木头箱子为主。

也不知道是不是刚刚搬运过货物没多久。

库房内并没见到那种堆积许久、一走路就扬起一片的堆积沙尘,观感上倒还算不错。

与此同时。

黄卫国从身上掏出了一把小匕首,递到了老郭面前:

“郭同志,给。”

“多谢。”

老郭朝他道了声谢。

接过匕首,走到了一处青色麻袋边,接着轻轻一划。

嘶啦——

随着麻袋被破开了一个小口。

吧嗒——

一枚歪头歪脑、长着些许枝芽的土豆从皮实的麻袋口蹦出,啪嗒一下掉到了地上。

老郭见状连忙弯下身拾起土豆,放到嘴前用力吹了几下灰,小心翼翼的将它捧在了手心,如同在看一颗稀世珍宝:

“啧啧,青瓦,这可是上好的青瓦啊!整整四个月没见到它了......”

说着说着。

老郭便不由眯起了眼睛,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享受的表情。

仿佛此时摆在他面前的不是一颗生食,而是刚从灶台下扒出来、浑身透着香气的烤土豆。

不过老郭的感慨只持续了很短的几秒钟,整个人便回过神,继续抽样检查了几袋物资。

十分钟后。

老郭重新回到了黄卫国身边,将匕首交还给他,对林营长说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营长,物资状态保存的非常良好,请同志们开始搬运吧。”

林营长表情一肃:

“明白!”

虽然直到现在他都不知晓这位叫做郭友来的同志的真实身份和职责。

但从出发前他就被上级领导告知,这次的物资运输全程都要服从对方的安排。

因此在得到老郭的指示后。

林营长立刻招呼来车队成员,开始搬运起了物资。

此番林营长带了一个汽车连前来贵德交接物资,车辆型号为清一色的CA10解放牌汽车,总数5辆。

按照一辆CA10汽车可载重四吨来计算,他们总共会带回20吨的物资。

其他三个县城的车队,他们这次可以带回去的物资总量足足有八十吨。

矿上目前的总人数大概有一万两千多人,这些物资足够顶一段时间了。

当然了。

这八十多吨的物资可不全是粮食。

在这八十多吨的物资里头,最少有30%是其他东西,所以粮食的重量其实并没有数字上这么多。

“一、二、一!”

“接稳了,嘿嘚噻!”

“再给俺一袋,俺能提两袋!”

看着忙碌着的众多汽车兵,老郭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黄厂长,不瞒你说,如果没有这一批粮食,同志们恐怕就真的顶不住了——我不是指心理,而是指身体。”

“华夏有句古话,久旱逢甘霖,此情此景不外如是。”

说实话。

黄卫国是个小学都没上过的大老粗,所以老郭的后半句话他压根连一个字儿都听不懂。

但作为被委以重任的外围守护体系成员之一,他多少也了解一些矿上的情况。

那是真困难啊.......

接着他忽然想到了什么,转头对老郭问道:

“郭同志,我听说这批粮食还是聂帅以个人名义借来的?”

“借?”

老郭看了黄卫国一眼,嘴角动了几下,还是没有把‘求’字说出来:

“是的,聂帅亲自去了趟申城,最后才从海军手里借来了这些粮食——用的是他和陈老总的个人名义借的,还打了借条呢。”(审核大大这段别删了,借条是聂帅陈列馆公开的展品)

黄卫国闻言默然。

过了一会儿。

眼见物资搬运逐渐进入了正常节奏,

老郭便扯了扯黄卫国的衣袖,将他拉到一旁,低声问道:

“黄厂长,根据我得到的指示,这次除了青瓦和红瓦,应该还有一种来自国外的新瓦......”

黄卫国闻言目光,再次一凝。

只见他不动声色的朝老郭点了点头,隐蔽的将他和叫做少辉的青年人带离了库房。

三人就这样沿着库房侧面拐过一个弯,抵达了另一间面积更小、看起来更不起眼的房间外。

接着黄卫国再次掏出了一把小巧但很复杂的钥匙,插进锁孔后轻轻一转,顺势推开了房门。

这个房间的高度只有两米左右,面积更是连二十平米都没有,比之前的库房小了一大截。

与其说是库房,不如说更像是大一点儿的卧室或者柴房。

不过屋子似乎事先被清理过,打扫的非常干净,屋内没有任何床铺、柜子之类的用具。

除了墙角斜靠着的一把扫帚外。

物子里只剩下了.....

一个摆放在屋中的箱子。

箱子的外观是扁平式的长方形,通体由皮革制成,肉眼看上去大概是1x0.5x0.2的规格。

这个规格不算大。

除此以外。

这个箱子使用的并不是普通的铜制锁,而是一个密码锁。

待老郭和少辉二人进屋后。

黄厂长便轻咳一声,从身上取出了一盒烟,自觉的说道:

“郭同志,蔡同志,我先去门外抽根烟,有事儿随时喊我就成。”

说完。

黄厂长便主动退出了屋外,并且关上了房门。

老郭见状也没挽留他,毕竟这是保密条例的要求,和信不信任没有啥关系。

待黄厂长脚步声走远后。

老郭便快步来到了箱子身边,输入了六个数字:

282931。

片刻过后。

咔哒——

密码锁应声弹开。

老郭动作飞快的掀开箱子,从身上取出了一根手电筒,含在嘴里朝箱子内照去。

少辉则警惕的靠到了门边,认真的听着屋外的动静。

“《Nature》......”

“《Annalen der.Physik》......”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Mineralogical Magazine》.......”

老郭叼着手电筒,嘴里含糊不清的念着书籍的名字。

他小心翼翼的将每一册书拾起、核对、再放下,动作轻柔的如同在对待一件件易碎品。

这些满是洋文的书籍对于黄卫国他们而言,可能无法看懂上头的任何文字,更难以理解它们的价值。

但老郭却不一样。

他是这个国家数亿人口中为数不多能够理解这些书籍价值的人,他很清楚国家为了这些书籍付出了多少代价。

外汇、人情这些都只是起步。

甚至还有不止一位保密战线的同志为了保护它们安然入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比如.....

老郭他在加州理工的马姓好友。

那位好友为了保护其中的几套书从马来半岛送到香江,将生命永远的定格在了31岁零47天。

蓦然。

老郭感觉手上的书籍有些沉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因为它们除了自身的材质之外,还承载了英烈的灵魂。

.........

半个小时后。

嘎吱——

老郭一手拎着箱子,带着少辉打开房门。

黄卫国‘抽烟’的位置距离门口大概有十一二米,见状连忙走了上来,关切的问道:

“郭同志,怎么样?新瓦没问题吧?”

老郭朝他点点头,脸色相对一开始轻松了不少:

“没问题,黄厂长,这次真的辛苦您了。”

“嗨,这有啥好辛苦的?”

黄卫国连忙摆了摆手,一手叼着烟,爽朗的哈哈一笑:

“都是为了让国家早日强大起来嘛,这是咱们当兵的义务,您真是太客气了。”

接着黄卫国将手搭在额头做了个棚,看了眼天色,说道:

“看这天色应该快中午了.....郭同志,蔡同志,要不留下来吃口便饭吧。”

“虽然俺们这儿主食只有杂粮馍馍,但好歹背靠黄河,野生的鱼虾下一网子就有。”

“吃完饭还能拿根鱼竿去钓鱼,运气好能钓上迫击炮手榴弹啥的,有个后生当初还钓过装甲车呢。”

老郭:

“.......?”

你管这叫做钓鱼?

当然了。

这股吐槽的念头只是转瞬即逝,老郭很快便把心绪放回了正事儿。

只见他缓慢但却坚决的摇了摇头,谢绝了黄卫国的好意:

“黄厂长,您的好意心领了,我们时间有限而且任务特殊,就不在这儿多待了。”

“如果可以的话,您能给我带几条鱼回矿上吗?——我们队里有个女同志刚生了孩子,身体情况不太好,我想给她煮点鱼汤......”

“没问题!”

老郭话刚说完,黄卫国便一拍胸脯,飞快的说道:

“黄河在我们这儿的水可清了,所以专产黄河鲫鱼,这玩意儿下奶和恢复身子的效果是嘎嘎的棒。”

“这样吧,前头那些物资搬运完大概还要些时间,我找人去几个大队的队灶问问,看看有没有活着的鲫鱼或者乌鱼。”

“要是有的话就再安排个箱子,连鱼带水给运回矿上,一百多公里的路应该问题不大。”

其实黄卫国原本想说这种路程鱼死了也能吃来着,但寻思着这样明说不太好听,便干脆换了个委婉点的说法。

而在他对面。

听到黄卫国如此友善的安排,老郭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丝感激。

毕竟自己身体的毛病可以抗,但涉及同事....甚至可以说战友的身体恢复,他就没什么好拒绝的理由了。

想到这里。

老郭很快便伸出手,用力与黄卫国一握:

“这....黄厂长,那可就真麻烦您了。”

“行了,郭同志,你再这么客气我可就生气了啊。”

黄卫国假意摆出了一副不高兴的表情,但手上的力度却隐隐加大了几分:

“可惜我这人没什么本事,没法像你们这些知识分子一样给国家出力,否则我真的想......”

说道这里。

黄卫国忽然语气一顿,脸上浮现出了些许复杂的神采,低声对老郭问道:

“郭同志,先说明一下哈,我没想打探你们具体的研究进度——那些事儿你说了我也不懂,我就想知道.....”

“咱们国家真的能研制出那个大家伙吗?”

“当然了,要是这也涉及保密进度,您就当我啥都没问就成!”

黄卫国说这番话的时候,

语气中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没有发现的希冀与颤抖。

作为赫赫有名的英雄连成员之一。

黄卫国当初所在连队的56人里,有53人永远埋骨在了北边的那座半岛。

同时正是在那场战斗之前。

他第一次听说了那种武器的名称。

更是第一次在自己那位战无不胜的老领导脸上,见到了从未有过的担忧。

后来黄卫国从上司的警卫员口中得知,海对面正叫嚣着要投放那种武器参战,而咱们国家却没有与之抗衡的手段。

如今多年过去。

黄卫国还清晰的记得那个娃娃脸警卫员的容貌,笑起来的时候还缺了颗门牙,又嫩又憨。

那个小家伙当时好像是19岁吧?

哦不对,应该是18岁——19岁他牺牲时候的年龄。

而随着警卫员容貌一直被黄卫国记在心里的,还有那个武器的名字:

原子弹。

虽然那场战斗最后以兔子们奇迹般的胜利而告终,兔子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绝对霸主。

但不可否认的是。

在某段时间里,原子弹确实给兔子们带来了难以言喻的压力。

因此当老领导找到他,询问他是否愿意成为某个绝密项目的外围警戒体系成员的时候......

黄卫国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只是一直以来,黄卫国的心中都有一个疑问:

以咱们这一穷二白的家底,真的能搞出这东西么?

据说世界拥有原子弹的国家都只有四个来着。

“......”

看着满脸希冀的黄卫国,老郭还没有说话,但叫做少辉的年轻人却忍不住开口了:

“黄厂长,我知道您的想法,这可是涉及百年千年的国之大计,虽然条件是差了点儿,但咱们一定会成功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辉太过年轻的缘故。

黄卫国听完这番话,语气中还是带着一些迟疑:

“可是蔡同志,我听说咱们国内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技术资料,一切几乎都靠着毛熊专家才立的项目。”

“但眼下毛熊的专家走了,咱们就相当于...相当于.....”

黄卫国卡壳了几秒钟,似乎不知道该举什么例子。

不过很快他便想到了什么,只见转过身,指着不远处的一根烟囱说道:

“你看,那是我们砖瓦厂的窑炉,只有按下开关才能通火烧瓦。”

“今天为了让物资运输保密,瓦厂内的员工全部被安排去了户外耕种,窑炉自然也就停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和那些专家回了毛熊一样。”

“眼下咱们的情况就相当于被断了火,没有开关的允许,这瓦怎么可能烧起来呢?”

结果黄卫国话音刚落。

不远处便骤然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不好啦,窑炉失火啦!!!快来人救火啊!!!!”

.....

注:

感谢闻道竹衣金人大佬打赏的盟主!

月末最后一个小时,有月票的同学投一下呗?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