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两只脚走路的资格

走进不科学 第五百九十九章 两只脚走路的资格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54:34 来源:9书院

“中子弹?”

听到徐云口中冒出的这个词。

现场的几位大佬顿时齐齐一怔,脸上露出了明显的意外。

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徐云居然会把串列式加速器和中子弹这玩意儿联系起来。

钱秉穹更是哗啦一下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动作过大之下,椅子都被推翻在了地上。

但他却丝毫没有将椅子扶起来的想法,而是一边咽着唾沫,一边定定的看着徐云:

“小韩,你说什么?那串什么的加速器,能帮咱们搞出中子弹来?”

徐云闻言深吸一口气,同样郑重的看向钱秉穹,给出了一个肯定的答复:

“没错。”

钱秉穹见状脸色骤然一红,整个人顿觉一股热流从心头直冲脑海,以至于他的身体都晃了两下。

好在一旁的陆光达眼疾手快,连忙扶住了钱秉穹的手臂,才没有出现什么危及人身的意外。

过了足足有小半分钟。

钱秉穹的脸色方才最终恢复平静,慢慢坐回了被老郭正起来的凳子上。

此时此刻。

整个现场的气氛着实有些微妙。

屋子里看似如同极寒的冰库,但在这股仿佛要冻结空气的沉寂之下,却又似乎有某些东西在涌动激荡。

中子。

这是一种发现时期很早的微观粒子,自身为不带电的电中性,所以才叫做中子。

中子这玩意儿无处不在,在所有的原子中除了氢的1号同位素“氕”,所有原子都带有中子。

你吃一口米饭,其中包含的中子数量就超过10^24个。

乍一看起来,中子好像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但如果中子在脱离原子形成穿透力极强的中子束后,它的性质就会不一样了——这是一种真正的杀人利器。

这辈子是人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注意,是基本单位,不是最小单位。

人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里都含有数不清的分子,而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也就是说每个细胞内都存在一群数量巨大的原子。

至于原子呢,又由质子和电子以及中子组成。

中子束在穿过人体时。

会使人体内的分子和原子变质或变成带电的离子,引起人体里的碳、氢、氮原子发生核反应,破坏细胞组织。

宏观层面上会使人发生痉挛,间歇性昏迷和肌肉失调,失去反抗能力,严重时会在几小时内死亡。

中子束最早的杀人记录,可以追溯到1945年8月21日。

当时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达格利恩在做试验时,不小心受到了严重中子的辐射。

虽然他立即进行特殊的救治,但中子的破坏性是不可逆转的——至少当时如此。

于是乎。

这个倒霉的科学家在25天后不幸去世,年仅24岁。

更有意思的来了。

达格利恩活着的时候有个大他一岁的学长,二者关系很好,此人叫做塞姆·科恩。

达格利恩墓碑上的墓志铭,就是塞姆·科恩亲手刻上去的。

说实话。

没人知道达格利恩的死亡对于塞姆·科恩是否有某些实质影响,但有个事实是......

在五十年代的时候,塞姆·科恩第一个提出了将中子束作为武器的猜想,并且做出了很多理论设计。

中子弹。

这个武器的概念自此登上了舞台,后世也公认的将塞姆·科恩称为中子弹之父。

中子弹这种武器的核爆威力很小,只有普通核弹的十分之一,却可以释放大量中子束。

这些中子束会穿透装甲建筑,在不造成财物破坏的情况下大量杀伤人员。

举个例子。

一枚1000吨TNT当量的中子弹,在你脑袋上空90米的高度上爆炸了。

冲击波、光辐射和放射性沾染这些‘脏东西’,只在距爆心180米的范围内起作用。

而距爆心800米处的中子流却能穿透30厘米厚的钢板,使受钢板保护的人员伤亡。

也是就是.....

杀人不伤物,并且不具备严重的辐射效应。

例如后世的网上就有个知名笑话,出自黄河故人之口:

你往五道口职业技术学院爆一个中子弹,能给隔壁北大留个全尸,而且过两天再隔壁的中科院就能去接收了。

但另一方面。

中子弹干净归干净,可在眼下这个时间段,这玩意儿却妥妥属于一种幻想中的武器。

别说兔子啊高卢啊英国啊这些国家。

哪怕是毛熊和海对面这两大超级流氓,此时对于中子弹同样是处于在一个概念端的构想期。

截止到目前。

如今全球最前端的中子弹成果依旧出自海对面:

它们将会在明年搞出了一个电视机大小的中子弹头,等角楼发现这玩意儿纯粹在骗经费后,项目组的人就被发配格陵兰采冰块去了。

按照历史轨迹。

海对面直到77年才会真正研制并且试爆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中子弹,从此进入第三代核武器的研发赛道。

兔子们则要在84年才会搞定这玩意儿,然后到99年才正式公布。

而眼下徐云说自己能够搞出中子弹,如何让钱秉穹等人不失态呢?

过了一会儿。

钱秉穹不由耸动了两下鼻翼,再次对徐云问道:

“小韩,你确定这台加速器对中子弹研发有用?”

徐云仍旧重重点了点头,解释道:

“我很确定,钱主任,中子弹中子弹,字如其意,涉及到的就是中子的性质,也就是所谓的中子辐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高能中子的生成方法可以依靠反应堆,但是属性检测只有两种手段。”

“一是截取来自外太空的高能射线,二就是用高速电子束轰击重金属靶材,使靶材释放出大量的中子,然后收集它们散射的数据。”

“所以想要研发出中子弹,要么你具备飞行到外太空截取高能射线的能力,要么就只能依靠粒子加速器辅助研究。”

“当然了,氘氚中子源也算是标准解之一,但这玩意儿要是能搞出来......咱们早就掌握氢弹和中子弹的研制了。”

听到徐云的这番话。

钱秉穹沉默片刻,下意识看了眼一旁的陆光达。

钱秉穹原先的想法是询问陆光达的意见,但陆光达却没有注意到他的目光,而是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

陆光达的手指忍不住在桌面上笃笃的敲了几下,斟酌着说道:

“小韩,用粒子束轰击重金属靶材生成中子,这确实是具备可行性的技术。”

“但问题是......80MeV的能级,真的可以让我们掌握大量的中子数据吗?”

“我记得当初赵老他们计算过一个模型,具体的数据我记不太清了,但能级最少都需要在GeV往上。”

“剑桥大学的那架串列式加速器虽然称得上当世第一,但距离GeV的量级仍旧差了十倍不止。”

“万一到时候换回来得不出数据,咱们可就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陆光达的思维很明确,他没去考虑中子弹值不值,而是直接思考起了理论上的可行性。

在场的人都很清楚,中子弹比起原子弹在如今这个时期,重要性高的可不是一点儿半点。

一来它是一种国防科技水平的体现。

能够比毛熊和海对面先搞出中子弹,这对于兔子们在国际上的帮助难以估量——这年头可和后世不太一样,如今的兔子是真需要国际认同。

二来则是.....

中子弹没多少辐射风险,整体上比原子弹要干净的多。

如果兔子们能够搞定中子弹的小型化......那它的威慑力就完全不一样了。

毕竟这年头的兔子可是标准的光脚的不怕穿鞋的,遇到事儿哪怕你是海对面都是说打就打——半岛战争才过去还没一轮呢。

诚然。

出于种种原因,原子弹这玩意儿兔子们肯定不敢用。

但如果是完成了小型化的中子弹,那么嘿嘿......

所以在得知徐云想法以后。

陆光达便立刻把思路从“值不值”,迅速转移到了“能不能”上。

至于他口中的赵老,指的自然便是赵忠尧赵老爷子了。

作为目前国内加速器行业的总负责人,赵忠尧曾经推导过很多粒子所需要的撞击能级。

他在4年前推到过中子可以被大量观察记录的激发能级,大概在1.1-1.3GeV左右,是80MeV的十多倍呢。

然而面对陆光达的疑惑,徐云却摇了摇头,说出了一个让他相当意外的回答:

“陆主任,恕我直言.....赵老计算出来的这个数值,其实存在一些错误。”

陆光达顿时一怔:

“错误?”

徐云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感慨:

“没错,试验级的中子束,其实是不需要那么高能级的——厂长,您这儿有笔吗?”

一旁的李觉原本正聚精会神的听着呢,闻言稍有那么两秒钟没反应过来,但旋即便连忙点了点头:

“有,有,我现在就给你拿去。”

说罢。

李觉便起身走到了办公桌边,取来了一把笔和一张纸,递到了徐云面前:

“给。”

徐云接过笔和纸,将算纸在桌上铺开,对着陆光达写了起来:

“陆主任,根据当年古德斯密特的分类,中子的自旋为1/2,这你应该清楚吧?”

陆光达淡淡的嗯了一声,脸上的表情没太大变化。

自旋的概念提出于1925年,如今哪怕是国内也储备有不少相关资料,很多物理本科生都不陌生,遑论他这种大佬了。

接着徐云又写了下去:

“一束动量为ki=2π/λ,能量为 E=?2ki2/2mn的电子入射到靶材上,散射过程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

“那么有转移的动量 Q=kf?ki,也就是说|Q|=ki2 kf2?2kikfcos(2θs),以及?w=Ei?Ef。”

“其中θs是初动量和末动量之间的夹角,w为中子激发出靶材中元激发的频率。”

“散射截面满足费米黄金定则,也就是d2σ/dΩdEf|λi→λf=(kf/ki)(mn/2π?2)2||2δ。”

“接着利用波恩近似把入射波看成平面波,那么代入δ函数就可以得到中子的波矢,对吧?”

陆光达这次思考了比较长的时间,仔细过了遍徐云的思路,确认没问题后方才点了点头。

一旁的老郭和钱五师等人亦是露出了赞同的表情。

李觉飞快的扫了扫现场,发现除了自己外所有人都有反应,便也将双手环在胸前,做思索状的微微点了点几下脑袋。

接着徐云将笔交给了陆光达,对他说道:

“陆主任,那就请您计算一下中子的波矢参量吧——假设中子散射的能级是20MeV。”

陆光达看了他一眼,没多说话,接过笔和纸计算起来。

虽然他的手上没有中子散射的具体图谱,但在已知粒子自旋和徐云给出的量级情况下,做个动态结构因子的推导还是有手就行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算着算着。

陆光达忽然眉头一扬,目露错愕的看着徐云:

“17.87?小韩,这怎么可能?”

众所周知。

描述一颗粒子运动过的参量有很多种,比如说频率、波数、波长甚至等效温度都行。

又比如.....

波矢。

20MeV散射的中子波矢大概在2.20?的?1次方左右,这个参数可是当年陆光达在海对面读博时亲手统计出来的。

更别说在如今596项目中由于各种计算需要,也涉及到了大量相关波矢参数。

不夸张的说。

陆光达什么都可能忘,但绝不可能忘记这个数值。

可眼下按照常规推理得出的中子波矢数值,却和他已知的相差了整整八倍,这显然就很挑战三观了。

就像是问你一只成年猫连尾巴在内有多长,可能有人会说一米,可能有人会说40厘米,但试问有谁会说自家猫有五米长的?

因此很明显。

一定是哪个地方出了某些问题。

想到这里。

陆光达便再次看向了徐云,将算纸转向他,对他问道:

“小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徐云见状也没卖关子,而是微微叹了口气,解释道:

“陆主任,不瞒你说,这是当年剑桥大学一位叫做一方通行的学长在实验中发现的异常。

“他是一个矢量计算的狂热者,于是少见的想用波矢来描述中子,但在计算之后,却发生了这么个诡异的情况。”

“于是他在数学上进行了反复比对,最终发现了一个情况,那就是.......”

“这是中子的磁矩在作怪,它的反常磁矩导致了它在模型上的误差。”

陆光达愣了两秒钟,但很快音调便拔高了一大截:

“磁矩?”

徐云沉沉的点了点头。

某种意义上来说。

粒子磁矩在计算上引发的误差,坑了物理学界整整一代人。

磁矩。

提起这个词,很多人可能下意识都会想到磁铁的磁矩。

但实际上。

除了宏观磁矩外,在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中,还存在有另一种微观磁矩的概念。

它是粒子的一种内禀属性,和自旋有关系。

当初曾经解释过自旋的意义,也就是核子处于复杂的共同运动状态下对于其中心轴的自转。

旋转的微粒在其周围引发了沿其自转轴方向排列的动量矩——例如陀螺在旋转时使之保持直立状态的就是它的动量矩,旋转的电荷同样会围绕自身产生被称为磁矩的磁场。

而在所有粒子中。

中子这种不带电粒子同样具有磁矩,这是三十年代那会儿斯特恩(不是NBA那个)发现的异常现象。

在眼下这个时期。

物理界计算出来的中子磁矩大概是-3.82个单位核磁子,但物理学界对于它的认知也就仅此而已了。

磁矩这玩意儿怎么出现、对于中子有什么意义,目前依旧无人知晓。

而按照徐云的说法.....

正是因为这个磁矩的存在,导致数学上的计算出了问题?

随后徐云顿了顿,继续解释道:

“陆主任,当初斯特恩计算中子磁矩的模型您应该记得吧?”

陆光达点点头,提笔在纸上写下了一个表达式:

μns=gns?e/2mp?hbar/2=gns/2?e?hbar/2mp。

徐云伸手点了点其中的mp,说道:

“您看这里,这里的mp是自由中子的同位旋质量,也就是同位旋二重态的两个正交基矢,它们两个一起构成了一个同位旋为1/2的子空间。”(注:防止被杠预判性的解释一下,这里其实是计算上便于理解的弱同位旋)

“从量子力学的角度来说,对称性会导致能级的简并——以氢原子为例,在不考虑微扰论时,当n和l相同时,无论m值和Sz值为多少,能量都是一样的。”

“这就是典型的对称性导致的能级简并,这些简并的能级张成了一个不变子空间”

“所以中子在靶材内部...也就是未激发态的情况下,外层负电荷的自旋磁矩半径需要扣除一个电势垒。”

“也就是中子的特定初态λi其实应该多做一个洛伦兹变换,同时中子没有激发起原子核的运动,所以对应于弹性散射,中子能量是守恒的.......”

听着徐云如同魅魔...错了,恶魔般的低语。

陆光达忍不住再次提起笔,飞快的在纸上计算了起来。

果不其然。

在按照徐云所说的扣除了一个电势垒后,这次他计算出来的数值已经接近了2.20?^-1。

之所以是接近而非等同,主要是因为他为了方便计算选了个记忆中实验的均值参数,数据上没法太精细——毕竟这次计算本来就有些突然。

紧接着。

陆光达又意识到了什么,将这个思路同样代入了赵忠尧的模型中。

十分钟后。

陆光达有些怅然的写下了一个数字:

69.7MeV。

此时此刻。

现场的这些大佬中,即便是李觉也能轻松的看懂这个数字的含义:

它代表着中子在实验室中可以被撞出并且留下足够信息的能级。

它比原先的数字缩小了快二十倍,同时恰好在剑桥大学那台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覆盖区间之内。

见此情形。

钱秉穹便又忍不住张开口,想要询问陆光达的意见:

“陆.....”

然而话还没说一个字,便被陆光达给再次打断了:

“等等!小韩,按照你的这个思路,那岂不是说.......”

“由于外层负电荷也在自旋并与轻质子共享其自旋引擎,正负电荷的自旋都会产生磁矩,但由于外层负电荷的等效半径比内层正电荷的大,所以中子的总磁矩才会表现为负电荷磁矩?”

“也就是......现有的微粒之内,还有其他更小的粒子模型存在?”

说到这里的时候。

陆光达脸上的表情已经带上了一丝骇然。

看着有些后知后觉的陆光达。

徐云的嘴角终于忍不住扬起了一丝弧度:

“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如此。”

没错!

除了中子弹之外。

徐云还有一个无论如何都要拿到那架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理由。

那就是.....

他要让华夏的理论物理界也开个挂,从此之后兔子可以在应用和理论端.....

两只脚一起走路!

...........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