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六百三十三章 电力的问题

走进不科学 第六百三十三章 电力的问题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54:34 来源:9书院

在众多大佬一致决定将《Physical Review Letters》作为论文的期刊后。

基地方面便很快将这个消息汇报给了数千公里外的首都。

两天之后。

基地总厂厂办。

咚咚咚——

随着一道敲门声的响起。

厂长办公室内的李觉看着手中的一份文件,头也不抬的说道:

“请进!”

过了片刻。

嘎吱——

警卫员牟方东推着徐云的轮椅从屋外走了进来。

入屋后,徐云朝牟方东点了点头,牟方东很识趣的与李觉的助理周材离开了屋子。

待房门被重新关上,徐云不由转头看向了李觉,问道:

“厂长,您找我?”

“嗯”

李觉朝徐云挥了挥手,这段时间的接触下来他和徐云之间也没那么客套了:

“小韩,你先等等,我把这份清单看完再说,几分钟就好。”

徐云对此自无异议。

别看李觉在科研方面的知识储备近乎白纸,但他的管理能力还是很强的,否则也不会被上头选派为221基地的总负责人了。

当年他还是首都华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这所大学可是华北大学和燕京师范大学的前身呢。

如今李觉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基地政务,重压之下还得了很严重的高度近视,两年内度数从700度飙升到了1300。

五分钟后。

李觉将手中的文件放到桌上,唰唰唰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方才抬头有些歉意的看向了徐云:

“小韩,不好意思啊,让你久等了。”

徐云连忙摆了摆手:

“没关系没关系,就坐个几分钟罢了——厂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

李觉沉吟片刻,从桌上的另一端拿起了一份文件,递到了徐云面前:

“嗯,找你来主要是有个消息和你同步一下——组织上已经批准了你们发布论文的申请,现在相关内容差不多可以开始筹备了。”

徐云闻言眉头一挑,接过文件看了起来。

正如李觉所说。

这份文件的内容不长,基本上就是对徐云他们的申请进行的补充和指示。

在徐云阅读文件的同时,李觉也主动做起了介绍:

“小韩,组织上这次对你们的申请很重视,允许你们在保证原子弹项目研究正常进行的前提下,对元强子的相关成果进行编译汇总。“

“从即日起,基地便会成立一个论文课题小组,组长由赵忠尧同志担任,朱洪元同志为副组长,你依旧是顾问。”

“组员方面则有杨贺、胡宁这些同志,一共七八个人吧。”

“另外组织上还下拨了三百块钱的经费,一部分作为研究补贴,另一部分则是论文发表过程的工本费。”

徐云下意识便点了点头。

这力度确实很高了。

要知道,这年头的三百块已经超过了很多人一年的工资,搁在后世最少都能抵得上七万块钱。

其中按照每个人成员分走十块钱加班费来算,剩下的那部分都将用于论文出国的流程消耗。

五年前赵忠尧在《PHYSICA POLONICA》上发表论文的时候,组织上才批了10块钱的工本费呢。

如果不是王淦昌帮忙联系了毛熊那边的吉利亚克夫,赵忠尧的那篇论文恐怕很难发布在国际期刊上。

接着李觉顿了顿,继续说道:

“另外组织上还对你们的方案进行了一些优化,比如说你们原先想找的那啥谢尔曼还是谁来着,组织上考虑过后还是决定先不走他这条线。”

“虽然他和赵忠尧同志关系不错,但这毕竟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押宝在这种人身上变数太大。”

“所以首都方面决定这次还是走咱们老熟人屈润普同志的关系,毕竟他的申请书...咳咳,总之他还是相对可靠一些的。”

“大概再过一个多月,咱们找他买的七套静电分析模组就能到货了。”

徐云闻言愣了两秒钟,不过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他原先的想法是让盖尔曼或者温伯格来当论文的审稿人,这样好歹也能和这两位大佬搭上些关系——这种搭关系和抱大腿啊舔狗啊啥的不是一个概念,纯粹是一种互利的事儿。

毕竟如今的盖尔曼还没有提出夸克模型,温伯格的理论还没被胡特夫特证明出价值,用华夏的术语来说就是【潜龙在渊】。

能让他们来做论文的审稿人,论文大爆后他们多少也能沾些名声,从而反过来对华夏抱有善意,这笔生意说什么都是不亏的。

但另一方面。

徐云的这个想法属于标准的上帝视角,眼下这个时代的其他人却很难了解这两人今后的成就。

因此即便有些人已经掌握了某些秘密,但依旧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屈润普路线。

这可算是便宜屈润普了......

不过考虑到他帮国内搞到了那么多物资,给他点甜头倒也无可厚非,兔子可从不做亏本生意。

至于盖尔曼和温伯格....这两位就徐徐图之吧。

反正现在距离这二位真正封神一个差十三年一个差十年,中间总是能找到搭上关系的机会的。

“对了。”

就在徐云思考的同时,李觉又想到了什么:

“小韩,还有一件事要和你说一下。”

“就是论文这玩意儿不是有什么一作二作吗?组织上出于保护角度考虑,准备先不把你的名字写上去。”

“但这样一来对于你来说未免太不公平了,所以想先征求征求你个人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没问题。”

这一次李觉话没说完,徐云便直接打断了他:

“组织上怎么安排都行,厂长,这些觉悟我还是有的。”

李觉见状顿时表情一松。

徐云的存在实在是太重要了,组织上决不允许存在任何泄露情报的风险出现。

赵忠尧可以出现在署名栏,朱洪元也可以,甚至老郭和陆光达都没问题,但唯独徐云不成。

如今徐云的珍稀程度仅次于本土驴,属于真正的国家机密。

不夸张的说。

如果海对面知道有徐云这么个人存在,他们是真的会朝本土投下原子弹的。

届时毛熊方面非但不可能劝阻,多半还会给海对面的飞机提供燃油呢.....

过了片刻。

李觉也将思绪拉回了现实,轻咳一声,对徐云问道:

“小韩,你对这份文件还有什么疑虑吗?”

“......”

听闻此言,徐云的脸上明显的露出了一丝欲言又止的意动之色,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当初在组织上正式成立“太上”项目后,基地日常事务汇报的对象也从首都的二机部换成了更高的决策中枢。

除了日常事务之外,一些重要事项基本上都要经由某些大人物签字甚至批注后才会传回基地。

但今天徐云手中的这份文件上只有一个人签署的【已阅】,没有见到往常的另一个名字.....

不过很快。

徐云又看了眼手中的文件,微微在心中摇了摇头。

或许只是自己太敏感了吧.....

这些大佬个个日理万机,说不定需要签字的时候恰好有事要忙,没空签字实属正常。

自己最近似乎确实有些敏感了,总不可能那个大佬没签字的原因是因为首都收到报告的时候他还坐在火车上,哼哧哼哧的朝基地赶来吧?

扯淡咧!

与其信这个,徐云还不如信大佬这时候就在隔壁坐着慢悠悠的喝茶呢.....

随后徐云用力甩了甩脑袋,将这个念头抛到了一旁:

“厂长,今天除了这份文件之外,还有什么事儿要找我的吗?”

“.......”

李觉脸上忽然浮现出了一丝有些微妙的复杂表情,只见他飞快的看了眼隔壁,收回目光后轻咳一声,说道:

“嗯,还有一件事——小韩,基地的电力恐怕有些不够了,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解决一下?”

徐云虽然注意到了李觉的微表情,但此时此刻他也没太过多想,而是把注意力放到了李觉所说的内容上:

“电力?”

“是啊,基地的电力。”

李觉有些怅然的呼出一口气,解释道:

“咱们基地原本的电力构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基地自己的火力发电厂,另一个就是西海省的电力分流。”

“按照原本的情况,这两个组成提供的电力还是够基地日常生产所需的。”

“但眼下基地多了这么一批人,又加设了中子弹研发项目组...再加上串列式静电加速器的消耗,如今就有些紧张了。”

说罢。

李觉亦是无奈的摇了摇头。

早先提及过。

由于眼下国内工业水平刚处于起步阶段的缘故,西海...或者准确来说如今整个华夏的电力供应同样处于萌芽时期。

例如西海省这种边陲之地,直到三年前才有了第一条35千伏输变电线路,并且只投运到省会鄯州。

接着在一年半前。

供电线路正式覆盖到了贵德县,这条线路的起始点是桥头发电厂的125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

除此以外。

整个西海省就剩下了鄯州的水力发电厂罢了。

按照最早的资源分配。

鄯州水力发电厂发电量的38%、桥头发电厂发电量的28%都供给到了221基地,同时基地内部还有一座小型的火力发电厂,发电机规格是300千瓦。

没错,300千瓦,没少写个万字。

这种发电机一共五台,发电能力1500千瓦。

不过这年头的基地电力消耗不算特别高,加上一些错峰手段的控制,所以长期以来基地的用电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眼下却不一样了。

一是基地新来了五千多名新员工,生活区和工作地点你再节省肯定都得支出点儿电耗。

二则是串列式静电加速器这玩意儿堪称是个电老虎,启动一次都快整个基地半天的电耗了——后世的加速器比这还离谱呢。

以CERN的LHC为例,它的规格是圆面直径25米,长达44米,重达7000吨。

这玩意儿高峰时耗电规格是二十万千瓦时,也就是每小时大概要20万。

算上其他配套的储存环、分析设备,启动一次的成本差不多要50万每小时。

粒子加速器的能耗之恐怖,由此可见一斑。

接下来兔子们想要更深入的研究微观粒子模型,必然要频繁的开启粒子对撞——毕竟总不可能**都欧皇吧?

因此串列式静电加速器将会消耗的电量,同样是肉眼可见的高。

而除了以上两者之外,还有一个李觉没有明说的理由。

那就是.....

此前基地的电耗之所以能被错峰控制,很大原因在于此前基地的重点大多都停留在理论研究方面。

理论没有搞清楚,原子弹的零部件肯定是不会正式进入试生产的。

浓缩铀的提炼又在金城的504厂进行,所以221基地的耗电才能这样“平稳”的维系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眼下却不一样了。

中子弹和氢弹这两个大家伙暂且不说,原子弹的理论随着中子运输方程的突破,兔子们距离完全掌握链式反应的那天已经很近很近了。

快的话可能再过两三个月,这个壁垒就能完全被兔子们给破开。

而届时基地的中心必然会开始倾斜向设备的生产铸造,这个过程的电力消耗可就不是简简单单错峰能够解决的了。

最简单的例子,原子弹弹体的电镀工艺。

除非基地能够现场找来一条加拿大电鳗供电,否则这个过程必然要用到大量的生产用电。

还有特种钢材的浇筑、反射层的锻造....这些都离不开电力设备的支持。

因此毫无疑问。

最短三个月内,基地的电耗将会成为一个极大的难题。

如果单纯只有第三点那还好说,李觉他们东拼拼西凑凑再管控一下基地的生活用电,说不定就能应付过去了。

但前两者的出现却彻底让李觉...或者说更高层的某些意志打消了这个念头。

因此经过某些大佬的讨论,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到了某个七分熟身上。

毕竟无论是这批新员工的到来还是串列式静电加速器这设备的出现,徐云可都是始作俑者呢......

更重要的是.....

如果徐云的某些想法能够解决基地的难题,那么更大的一些地图中,这个方法是不是同样有用呢?

..........

注:

很多同学叫我写一些核污染水的科普,这里询问一下大家的意见,科普依旧是免费的,如果大家同意计算在这个月的更新我就写,不同意计算就下个月写,还是老规矩投票选择。

认为可以计算在这个月更新的同学在这里留个1。

不同意计算在这个月更新的在这里留个1。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