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三十九章 统一思想,冲刺!(下)

走进不科学 第七百三十九章 统一思想,冲刺!(下)

作者:新手钓鱼人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7:54:34 来源:9书院

“光伏发电?”

听到徐云报出的这个词,王有功下意识的便眨了眨眼。

这啥玩意儿?

不过很快他便反应了过来,有些不确定的对徐云问道:

“徐云同志,你说的光伏发电....就是给静电加速器供电的那些设备?”

徐云肯定的点了点头:

“没错。”

王有功的脸色顿时变得有些迟疑了起来。

作为一位主要精力在应用端的工程师,王有功对于赵忠尧他们的项目情况并不太了解,自然与光伏设备接触的不多。

在他的印象里。

基地的光伏设备就是一套立在金银滩南面的大铁板,每天安安静静的立在那儿,至于具体啥情况他就真不清楚了。

结果没想到。

此时徐云居然说这玩意儿能用来给电视供电?

看着一脸诧异的王有功,徐云思索片刻,解释道:

“有功同志,你可能不太清楚,之前我们在提出了光伏发电的想法后,首都方面便给予了高度重视。”

“所以你别看那些光伏设备每天好像没啥声响,但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一直都在稳步向前推进。”

“例如之前咱们不是发了一篇元强子模型的论文嘛,论文里头引用了很多实验数据,这些数据里除了部分引用自首次实验之外,剩余的全都是后续实验的成果。”

“而这些后续实验所使用的电力,大概有70%都来自光伏设备。”

王有功闻言眉头重重一掀,旋即便转头看向了一旁的赵忠尧。

赵忠尧心知王有功这是在对自己求证情况呢,当即点了点头:

“有功同志,小徐说的没错,咱们如今已经可以靠光伏设备进行一定程度的电力供给了。”

“当然,这也和咱们实验所需要的电力相对没那么高有关,但无论如何这项技术确实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早先提及过。

组织上短期内只准备进行一次原子弹的试爆直播,所以本质上只需要考虑这一次电能供给就可以了。

因此兔子们完全没必要为了这场直播去搞什么供电输电线路和搞发电站,八个月内全国通电这根本不实际。(注:前两天好些评论在说全国普及输电线有多不实际,但我特么的压根没准备这样搞啊,当时我写光伏发电的逆变器就是为了能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供应电视直播核爆,咱们这书啥时候写过那种不合理的情节了,这么大的一个伏笔没人关注,泪奔......)

徐云从头到尾就没想着一步吃成个耳根,他解决供电问题的方式很简单:

那就是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这是在数个月前徐云曾经和基地方面提及过的一项技术。

早先由于条件问题,基地的电路组成部分主要分成三个来源:

基地的自营火电厂发电量,量级1500千瓦。

西海省古城发电厂总装机容量1278千瓦,对基地供电比例是38%,也就是480多千瓦。

西海省水电站的汽轮发电机组675千瓦,对基地供电比例28%,接近200千瓦的样子。

三者加在一起的发电规格大概是2200千瓦左右,日供电十几个小时,总供电量大概能达到26000千瓦时。

这些供电量在早期还是够用的,毕竟那时候基地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耗电量基本在于生活供电。

但后来随着理论研究的完善,基地职能开始转变向了零部件生产,同时加之静电加速器的到来,让基地方面的用电压力骤增到了一个很高的量级。

在那种情况下,徐云提出了光伏发电的想法。

虽然比起其他诸如紫杉醇、PCR还有多普勒雷达的研究,光伏发电在更时间里显得很低调,但它的进度其实一直都没有被落下。

这次在考虑到直播需要的电力问题时,首都方面几乎是立刻便想到了这项不怎么引人注意的技术。

“光伏发电设备的核心之一是胶体铅酸蓄电池,这项技术咱们国内其实在三年前就已经掌握了。”

徐云将面前的文件重新翻了一页,同时对王有功解释道:

“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魔都的七一蓄电池厂目前具备了量产胶体铅酸蓄电池的能力。”

“另外东北工学院的郎世俊同志也解决了逆变器的问题,也就是可以把直流电顺利的变成交流电。”

“目前主要限制产能的环节在于薄膜沉积设备,这在短期内基本上没多大突破的可能性。”

“但即便如此,以咱们目前的产能而言,想要达到我们的预设目标还是不难的——毕竟只是供应电视机直播而已。”

众所周知。

光伏发电设备其实没啥技术难度,后世你有足够条件都可以DIY出一套丐版:

准备好一块铜片,用砂纸将所有的硫化物或表面腐蚀打磨干净,然后将它放到电炉上进行烧灼,接着冷却铜片,由于收缩率的问题氧化铜会自动脱落,便可以得到氧化亚铜。

再然后找到硅片衬底在硅片上做个pn结,找一台PECVD设定1/4波长来镀件反射膜,再用一台丝网刷机刷浆就能搞定。

如今就更简单了,毕竟徐云可以动用几乎任何国内的工业资源。

譬如他所说的七一蓄电池厂便是后世赫赫有名的海宝集团,打造了华夏第一块电动车电池,算是华夏工业史上一个比较亮眼的企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七一蓄电池厂也是华夏最早掌握胶体铅酸蓄电池的企业,四年前的时候华夏从毛熊引进了相关技术,七一厂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全把它消化掉了。

只是之前由于需求不大的缘故,七一厂一直没有将胶体铅酸蓄电池列为主要的生产规划项目。

不过在收到了首都方面的指示后,七一厂便立刻上马了相关项目。

同时东北工学院....也就是后来东北大学的郎世俊也解决了逆变器的设计问题,这位大佬虽然没有评选上院士,但在华夏工业自动化领域却很有威望。

解决了胶体铅酸蓄电池和逆变器后,剩下的难点也就相当有限了,主要在于薄膜沉积方面,但也仅仅是限制了部分产能而已。

接着徐云顿了顿,继续说道:

“至于光伏设备的成本则比较特殊一些,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生产线是毛熊当初直接运到国内的,不需要我们再花钱制备。”

“因此支出的大头主要在于铝浆成本,这个成本比当初十万千瓦的光伏板消耗十吨铝浆的预估还要大一些,目前来看均值是13.4吨左右。”

“不过还是那句话,在国家这在体量面前,这个数字并不算大。”

徐云说话的语气很坦然,丝毫没有因为数字超乎自己的预期而感觉被‘打脸’。

毕竟他之前预设的数字基本上都是基于后世的经验,而后世与如今的工业水平存在着很明显的代差。

因此这种成本高过预期的情况很正常,实际上别说超出30%了,即便是超出300%,光伏发电带来的收益依旧很明显。

“......”

随后王有功想了想,对徐云说道:

“徐云同志,我对光伏发电的原理成本了解有限,所以能不能请你用更加直观的方式来介绍一下情况?”

“比如说一台电视需要多少度电,一块多大规模的光伏设备又可以发多少度电这样?”

“当然没问题。”

徐云很爽快的点了点头,他原本就准备介绍这些数据来着:

“目前津门那边生产的黑白电视规格是14英寸...也就是35厘米规格,功率35瓦左右。”

“也就是每小时平均耗电0.035千瓦——为了方便计算就按0.04千瓦来算吧,也就是25个小时消耗一度电。”

“至于光伏发电....如今咱们国内的平均水平面总辐照量约为1333.5千瓦时每平方米,一块一平方米的光伏电板输出功率可以达到100-120瓦。”

“换而言之,一块光伏电板十小时可以输出一度电,同时胶体铅酸蓄电池也可以存储3千瓦...也就是三度左右的电能。”

“如果只是供应给电视机发电,甚至只要给一台电视机配备一块半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板就可以了。”

实话实说。

在徐云穿越来的后世,对于光伏发电这个概念,【XX平方米发XX度电】这种描述其实是比较少见的。

后世的一般说法都是多少光伏效率在年有效小时数的情况下可以产生电能,比如说一块550瓦特的光伏板年有效小时数为1000小时,那么它就可以发550度电。

不过如今的光伏发电行业还没后世那么规范,加之徐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让王有功等人理解情况,所以便采用了一个比较不正规但更好理解的方式进行描述。

如今这个时期光伏发电板由于工业水平的缘故输出功率并不算高,大概只有后世的50%——后世一块光伏板每平米破200瓦简直不要太轻松。

单即便如此,一块光伏电板也可以做到十小时输出一度电。

考虑到一些余量性的问题,一平方米的光伏电板保守能供应两台电视同步播放——而且还是实时充能的那种。

要知道。

按照组织上的计划,原子弹的试爆时间将会定在下午三点左右,九月份又时值夏末,太阳的照射量注定不会太低。

也就是即便光靠实时的发电能量,光伏电板都足以支撑电视的消耗了。

更别说光伏电板还可以通过蓄电池提前进行充能,这样便可以彻底覆盖阴天和雨天的意外情况......

随后王有功在面前的算纸上飞快的计算了一番,抬头对徐云问道:

“徐云同志,如果按照半平方米的规格计算....我们必须要在九月之前生产出50万块以上的光伏电板。”

“这个产能...目前我们可以达到吗?”

“问题不是很大。”

徐云将双手交叉到了面前,摆出了一个碇司令的经典姿势:

“星城那边原本就有一个三机部的四十八所准备落地,虽然整体预期在两年后正式投入使用,但如今一期产业园已经具备了生产能力。”

“组织上准备通过水路将七一蓄电池厂的设备转移到48所,整个时间预计耗时20天,届时产能大概可以达到每周三万块。”

“这个产量已经足够做到一对一的配备黑白电视机了,如果期间镀膜技术能够再次突破,这个产量翻个倍都完全有可能。”

徐云所说的四十八所便是后来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48研究所,未来国内主要半导体设备供应基地、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制造和电子工业窑炉供应基地。

48所虽然要两年后才会正式投入运行,但目前很多园区其实是已经修建好甚至经过验收了的,腾出一部分优先进行生产完全没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同时国内如今的胶体铅酸蓄电池已经达到了年产量65.7万组,每周大概一万两千多块。

全力开工的情况下,产能翻两倍多同样难度不大。

真正限制光伏产能的主要在于薄膜沉积设备,毕竟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方便的PECVD,同时徐云对于这类设备的结构设计确实一无所知,所以在这方面还真办不上什么忙。

不过据徐云所知。

目前二机部和三机部都已经成立了相关研究小组,只要能有任意的技术突破,这部分产能都可以拔高很多——毕竟这玩意儿是属于你只要多一台都可以大幅度增加效率的情况。

总而言之。

即便兔子们只保持了目前的产量,生产出来的光伏电板也足够用了。

想到这里。

王有功与身边的几位同事低声交流了几句,随后郑重的看向了徐云:

“徐云同志,我们没有问题了。”

徐云朝他点头回了个礼,接着把目光投向了李觉。

这个动作代表着他将会议主导权重新交回了李觉手里。

李觉见状当即轻咳一声,环视了现场一圈,说道:

“各位同志,对于组织上的直播方案,谁还有其他看法或者疑问的吗?”

众人尽皆摇了摇头。

“很好。”

李觉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表情一肃,开口道:

“既然大家都没有反对意见,那咱们接下来就该把思想统一,全力开始最后的攻关了。”

“散会之后,所有核心厂区都将树立一块倒计时牌,牌上显示的便是咱们距离原子弹试爆的倒计时。”

“今天....不,应该说从这一刻开始,咱们的任务只剩下了一个。”

“那就是拧成一股绳,向核武器这座高地....发起冲锋!”

喜欢走进不科学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走进不科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